射频消融治疗倒睫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2-12-07 15:03谢玮玮伯青云邵永晴郁琪华汪腊一李真余小妹吴国海
现代实用医学 2022年7期
关键词:双行上睑消融术

谢玮玮,伯青云,邵永晴,郁琪华,汪腊一,李真,余小妹,吴国海

倒睫在儿童、青少年及老年人中比较常见的外眼疾病,主要是睫毛的生长方向发生异常,通常表现为睫毛向后方生长,以致触及眼球[1]。引起倒睫的原因很多,儿童及青少年主要是由于下睑赘皮或下睑联合内眦赘皮,进而引发睫毛生长方向异常,或者先天性睑内翻引起。中老年人是由于眼睑结膜炎症以及睑缘部瘢痕收缩所致,以及睑缘炎、沙眼、外伤等各种因素引起的睑内翻所致。根据倒睫毛数量的多少可分为少量倒睫(<5 根倒睫毛)和大量倒睫毛(≥5 根倒睫毛)[2]。在睫毛长期的摩擦下,可引起眼部异物感、疼痛、畏光及流泪等不适,严重者甚至导致失明[3-5],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痛苦。目前,临床上通常采用手术方式治疗倒睫,早期常见治疗手术方法为电解术,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及仪器设备的更新进展,射频消融技术逐渐用于倒睫的治疗。本研究对采用射频消融术治疗倒睫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20 年7 月至2021 年10 月在宁波市眼科医院就诊的倒睫患者47 例(69 眼),排除严重睑内翻、伴明显眼睑皮肤红肿、睑缘凹陷、眼睑畸形、翼状胬肉及外伤引起的眼表异常等眼表疾病。其中男15 例,女32 例;年龄21~87 岁,平均(53.2±15.5)岁;倒睫共420 根。将患者按大量倒睫和少量倒睫分为两组,其中大量倒睫37 眼,倒睫共315 根;少量倒睫32 眼,倒睫共105根。将患者按上睑倒睫(包括双行睫)和下睑倒睫分为两组,其中上睑倒睫40 眼,倒睫共263根;下睑倒睫29眼,倒睫共157根。采用射频消融术治疗倒睫,患者分别在术后1 周、1 及2 个月复诊。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学委员会审核和批准。

1.2 方法 患者及家属同意后全部治疗由同一医生在显微镜下进行操作。射频消融术:准备射频仪(Ellman),刀头选用绝缘线形电极,能量1~2 J,模式选混切,患者取平卧位,盐酸丙美卡因滴术眼行表面麻醉1 次,常规碘伏棉球消毒术眼,铺无菌洞巾。2%利多卡因作穹窿结膜及眼睑皮肤局部浸润麻醉,翻转眼睑,暴露睫毛根部,将线形电极沿倒睫方向刺入皮肤1~2 mm 到达毛囊,踩踏板通电1~2 s,抽出电极,用显微持针器轻轻取出倒睫毛,可见根部黑色毛囊,若不易取出,说明毛囊未被破坏,可再次重复上述操作。术后涂氧氟沙星眼膏,纱布遮盖术眼。

1.3 观察指标 观察术后倒睫是否复发及复发根数;治疗区睑缘形态(是否有睑缘红肿、睑缘凹陷畸形);泪膜破裂时间(BUT):结膜囊内滴入1 滴10 g/L 荧光素钠滴眼液,嘱患者瞬目数次,使荧光素均匀分布于角膜表面,然后让患者睁大睑裂,同时用秒表计时,记录最后一次瞬目到角膜表面出现第一个黑斑的时间,重复3 次,取其平均值。疗效标准:复发为治疗后再出现与角膜接触的睫毛,包括原倒睫再生及新生的倒睫;一次性治愈为术后第60 天复查时无复发。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次性治愈率比较 大量倒睫组术后2 个月复发倒睫共56 根,治愈率为82.22%(259/315),少量倒睫组术后2 个月复发倒睫共9 根,治愈率为91.43%(96/105),少量倒睫组治愈率高于大量倒睫组(2=5.102,P <0.05)。上睑倒睫组术后2 个月复发倒睫23 根,治愈率为91.25%(240/263),下睑倒睫组术后2 个月复发倒睫42 根,治愈率为73.24%(115/157),上睑倒睫组治愈率高于下睑倒睫组(2=24.368,P <0.05)。上睑大量倒睫组术后2 个月复发倒睫23 根,治愈率为89.45%(195/218),上睑少量倒睫组术后2 个月复发倒睫0 根,治愈率为100%(45/45),上睑少量倒睫组治愈率高于上睑大量倒睫组(2=3.965,P <0.05)。下睑大量倒睫组术后2 个月复发倒睫31根,治愈率为71.03%(76/107),下睑少量倒睫组术后2个月复发倒睫11根,治愈率为78.00%(39/5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845,P >0.05)。上睑双行睫组倒睫共180 根,术后2 个月复发倒睫14 根,治愈率为92.22%(166/180);本研究总倒睫共420 根,术后2 个月复发倒睫65 根,总治愈率为84.52%(355/420),上睑双行睫治愈率高于总治愈率(2=6.531,P <0.05)。

2.2 术后并发症比较 大量倒睫组中有4眼(均>10根倒睫)在术后早期出现眼睑轻度红肿,伴轻度疼痛,发生率为10.81%(4/37),术后1及2个月复诊时症状消失,倒睫治疗部位无睑缘畸形及疤痕形成,皮肤无色素沉着;少量倒睫组中术后均无明显眼部不适,术眼无明显红肿,术后2个月复诊时,倒睫治疗部位均无睑缘畸形及疤痕形成,皮肤无色素沉着。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960,P >0.05)。

2.3 术前及术后BUT比较 术前BUT为(8.59±1.69)s,术后1个月BUT为(9.50±1.44)s,术后2 个月BUT 为(9.62±1.39)s,术后1 和2 个月BUT 较术前均延长(t=8.416、8.829,均P <0.05)。

3 讨论

倒睫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外眼疾病,因其带来的异物感、疼痛、畏光及眼表损伤给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明显的影响。国内外目前关于倒睫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又包括戴角膜接触镜和机械性拔除,效果短暂,而且可能造成更加严重的刺激症状[6]。手术治疗包括[7]:(1)破坏睫毛毛囊治疗(电解治疗、冷冻治疗、激光消融、射频消融术);(2)切除睫毛毛囊治疗(显微镜下睫毛毛囊剔除术、睫毛环钻术);(3)眼睑矫正手术(主要用于眼睑弥漫性倒睫治疗,如倒睫部位眼睑全层切除、倒睫部位眼睑前层部分切除、眼睑前层后徙术、灰线切开联合填充物植入术、睑内翻倒睫矫正术)。目前尚无一种治疗方法适用于所有类型倒睫的治疗,并能取得良好疗效,各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及并发症报道不一。电解倒睫是治疗倒睫的传统手术方式,McCracken 等[8]指出电解复发率高达60%,且大量倒睫患者用这种方法治疗会造成眼睑瘢痕,甚至眼睑畸形。Sakarya 等[9]报道电解的复发率为50%,虽然与McCracken 等[8]的结果不完全相同,但均证明电解倒睫复发率较高,而且在大量倒睫的治疗时是不合适的,在临床倒睫治疗中具有局限性。射频消融技术原理是将电流转化为超高频电磁波,产生的能量通过凝血功能破坏毛囊,使睫毛脱落。Kormann 等[10]报道射频消融治疗倒睫一次治疗的成功率达60%,由于高频电波产生很少的侧向热损伤,选择性地破坏毛囊及其周边0.5 mm2范围内的组织,可减少眼睑瘢痕形成。2017 年张海英等[11]报道应用射频刀治疗倒睫及双行睫精准有效,微创安全,其治愈率达100%,与本研究中上睑少量倒睫的治愈率相符合。而Salour等[12]比较了射频消融与氩激光治疗倒睫的效果,其中射频消融组的治愈率达82.4%,而氩激光组的治愈率为62.9%,其中射频消融治疗倒睫的治愈率与本研究中总体治愈率84.52%接近。

本研究结果发现射频消融术在上睑倒睫治疗中一次性治愈率为91.25%,明显高于下睑倒睫的一次性治愈率73.24%;其原因可能和上睑倒睫相对下睑倒睫较粗、上睑板较下睑板更具支撑力有关。手术中发现大多数上睑倒睫比较粗比较长,尤其是上睑双行睫,同时上睑板比下睑板更厚,更具支撑力,在操作时睑缘不易变形。因此,射频刀头即线形电极沿睫毛根部进入毛囊部位相对容易,定位比较准确,更容易完全破坏毛囊,减少术后复发;而下睑倒睫相对比较细软,同时下睑板比较薄比较软,操作时睑缘易变形,线形电极沿睫毛根部进入毛囊部位定位容易有偏差,不能完全破坏毛囊,因此术后更易复发。本研究中射频消融术在上睑双行睫患者治疗中一次性治愈率达92.22%,明显高于总倒睫一次性治愈率。上述结果说明射频消融术在上睑倒睫的治疗中,尤其是双行睫的治疗中更具优势。

本研究结果还发现使用射频消融术治疗大量倒睫一次性治愈率为82.22%,稍低于少量倒睫一次性治愈率91.43%;治疗上睑大量倒睫一次性治愈率89.45%,低于上睑少量倒睫一次性治愈率100%。其原因可能是倒睫数量较多时,操作者手术操作规范性及注意力集中性会有一定程度下降,影响治疗效果。在大量倒睫组中少量患者术后早期眼睑局部出现红肿,患者有疼痛感,考虑与手术范围广,操作时间长有关,术后随访过程中上述症状完全消退,无睑缘畸形及疤痕残留,无色素沉着。大量倒睫组与少量倒睫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这说明射频消融术在倒睫的治疗中是安全的。上述结果提示临床治疗中可以将大量倒睫分为多次少量治疗,同时缩短手术时间及范围,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手术治愈率。

本研究中发现术后1 及2 个月BUT较术前明显延长,原因考虑有以下几方面:(1)术前由于倒睫存在,影响眼表泪膜稳定性,术后倒睫数量明显减少,因此泪膜稳定性较前改善,BUT 较前延长。(2)手术操作时挤压睑板,类似于干眼患者干眼治疗时做睑板腺按摩挤压,疏通睑板腺,增加脂质分泌,增加泪液中脂质含量,因此术后BUT 延长。上述结果提示射频消融术治疗倒睫有可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眼表状况,延长泪膜破裂时间,改善患者的干眼症状。但仍需大样本的前瞻性研究来证明。

综上所述,射频消融术治疗倒睫安全有效且微创,尤其在上睑倒睫及双行睫的治疗中更具优势。

猜你喜欢
双行上睑消融术
基于“画框”美学理念的改良眶隔脂肪释放法矫正上睑凹陷效果分析
心脏磁共振对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早期复发的预测价值
上睑凹陷的传统治疗方法与新进展
脊柱内镜下脊神经背内侧支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的效果
国内首例“磁共振引导下脑转移瘤激光消融术”成功实施
校企合作背景下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双行”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切开法联合连续埋线法重睑成形术矫正青年女性上睑皮肤松弛
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心率的变化特征分析
双行起垄施肥一体机在烤烟生产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种蒜达人:亩产轻松超过2000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