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静夜思》的五种英译本对比赏析

2022-07-23 15:08于韩青
雨露风 2022年6期
关键词:翻译理论莱斯

摘要: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不仅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翻译批评作为连接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桥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选取了涉及中外译家的五种《静夜思》的英译本,并基于莱斯翻译批评理论,从文本类型、语言风格等层面对其进行对比赏析。

关键词:静夜思;翻译赏析;莱斯;翻译理论

中国古典文学的翻译是我国文化对外传播和沟通的重要桥梁。诗歌以其优美的音韵、精简的语言和工整的对仗受到国内外众多读者的喜爱。也正是由于诗歌的这一特殊文体,一直以来都被称作文学翻译中最难的一部分。翻译界有这样的共识:翻译难,翻译文学作品更难,而翻译诗歌更是难上加难。美国现代诗人罗伯特·弗羅斯特把诗歌翻译定义为“在翻译过程中所丧失掉的东西”。对同一古诗的不同译文进行对比赏析无疑是进行古诗翻译研究的行之有效且快捷的途径。大量的译文对比分析不仅能使人对唐诗本身有更加深刻全面的理解,还能加深对翻译理论的理解。

近些年,有关如何评价翻译作品的相关理论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研究的思路日益缜密,所涉及的向度也日益拓宽。十九世纪八十年代,莱斯在她的《翻译批评——潜能和局限》一书中提出了一套系统且详细的翻译批评理论。相比于之前的靠主观评判或者二分法原则,莱斯的这一理论更具有系统性和可行性。本文将从莱斯的翻译批评理论对《静夜思》的五种译文进行对比赏析。

一、莱斯的翻译批评理论

卡特琳娜·莱斯(Katharina Reiss)是德国Heidelberg大学翻译学院的翻译老师,也是一位翻译理论家。她在《翻译批评——其潜能与局限》一书中提出“类型分类法”(a typology of texts)。具体来说就是,莱斯认为“分析文本类型是翻译者选择翻译策略的前提,是批评者进行全面的、客观的翻译批评的开始”。莱斯这个概念在如今看来是理所当然的,可是对于当时其他翻译标准或翻译批评标准来说是进了一大步的。她认为,能够解决所有类型文本的方法并不存在,所以翻译必须首先分清文本类型,以文本类型选择翻译手段。“文本类型学”不仅仅是翻译者在选择翻译策略的前提和依据,而且也是评论翻译的标准。

于是她借用Karl Bühler对语言功能的三分法——陈述(表现为客观性)、表达(主观性)、呼吁(说服性),把文本分为“重内容”“重形式”和“重呼吁”的三种类型。后来她把“听觉媒介”文本也纳入其中,如戏剧、电影翻译等。她解释到:虽然语言的陈述、表达、呼吁功能在任何一种文本里都会同时出现,但文本必须是以其中一种(内容、形式或呼吁)为主要表达形式,所以翻译时必须抓主要的表现形式,而翻译批评家则注重分析翻译者是否把原文的主要表现形式保留下了。[1]

二、《静夜思》译文对比赏析

此诗千百年来,妇孺皆知,广为传诵。正因其高超的写作手法,真挚感人的艺术魅力,深受国人推崇,颇受译家青睐,翻成英语的译文就达20余种。这里选取了许渊冲、翁显良、徐忠杰、Witter Bynner、Herbert A. Glies五人的译文进行对比赏析。

译文1:

A Tranquil Night

A bed, I see a silver light,

I wonder if it's frost aground.

Looking up, I find the moon bright;

Bowing, in homesickness I'm drowned.

(Tr. 许渊冲)

译文2:

Nostalgia

A splash of white on my bedroom floor. Hoarfrost?

I raise my eyes to the moon, the same moon.

As scenes long past come to mind, my eyes fall again on the splash of white, and my heart aches for home.

(Tr. 翁显良)

译文3:

In the Still of the Night

I descry bright moonlight in front of my bed.

I suspect it to be hoary frost on the floor.

I watch the bright moon, as I tilt back my head.

I yearn, while stooping, for my homeland more.

(Tr.徐忠杰)

译文4:

In the Quiet Night

So bright a gleam on the foot of my bed—

Could there have been a frost already?

Lifting my head to look, I found that it was moonlight.

Sinking back again, I thought suddenly of home.

(Tr. Witter Bynner)

译文5:

Night Thoughts

I wake, and moonbeams play around my bed,

Glittering like hoar-frost to my wandering eyes;

Up towards the glorious moon I raise my head,

Then lay me down—and thoughts of home arise.

(Tr. Herbert A. Giles)

(一)文本形式层面分析

根据莱斯的文本类型学分类,诗歌属于具有表达功能的重形式文本,主要包括:诗歌的节奏、韵律、文体形式等等。翻译批评者应重点关注这些形式在译本中是否做到了对等。

由于中英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语音差异是无法忽略的,译者并没有办法做到语音层面上的完全对等,因此译者需要在目标语中尽可能地找到与源文本相对应的形式。[2]原诗一共有四行,每行五个字,一二四行押尾韵,用词非常简洁。为了实现形式上的对等,译文也应该有四句押韵并且尽可能地做到简洁。上面的五个译文都是四句话,都做到了比较简洁,但译文2读起来更像是一篇散文,所以在形式上有点背离原文。诗中的四句话都是陈述句,虽然第二句开头使用了“疑”字,但依然是陈述句,导致有些译者在处理第二句的时候选择了疑问句。译文2和译文4都使用了疑问句。关于“疑是地上霜”的“疑”字,有人解释为“怀疑”“疑心”,但解释为“似”“如”“若”的意思更合适一些。李白的诗中,也有很多这样的诗,如《望庐山瀑布二首》其二:“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因此,“疑是地上霜”就是用霜的颜色来比喻月光。

无论是中国诗歌还是英国诗歌,韵律都是呈现诗歌美感的主要手段之一,韵律可以让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3]原诗中的第一、二、四行都押ang韵,这使读者读起来更有节奏感。因此译文为了达到和原文相同的审美效果,最好也保留韵脚。原诗每行有五个音节,但由于中英语言的差异,所以译文想要用同样的音节数表达是不可能的,但要尽量用最简洁的音节以达到和原文对等的效果。译文1中,第一行和第三行都押ait的尾韵,第二行和第四行押尾韵aund,整首诗的韵脚是abab,同時译文1每行有8个音节,是五个译文中音节数最少的。因此译文一的韵脚和音节数虽然有所出入,但仍保留了原诗的审美价值。译文3和译文5的韵脚都是abab。译文3一三行押ed尾韵,二四行押尾韵or,而且每句诗的开头都是以I开头,这让整首诗从形式上看起来更加整齐,节奏感更强。译文5一三行押ed,二四行押aiz。译文2和译文4没有明显韵脚。

根据对《静夜诗》五个译本的文本形式分析,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主要采用了散文、自由诗、格律诗三种策略。很明显,译文2是采用了散文的翻译策略,翁显良没有被原诗的文体和韵律所限制,在对原文的理解上增加了一些信息the same moon、As scenes long past come to mind,保留了原诗想要传达的意境,但同时也失去了诗的简洁美和韵律美。译文4属于自由诗,某种轻度上更像是一种意译,在形式上与原诗一样,但忽略了音节和韵律,缺少了美感。剩下的几个版本都属于格律诗,这种翻译策略是符合莱斯文本类型理论中的要求的,这几个译本虽然和原诗的韵律不同,但都保留了原诗的审美效果。[4]

(二)语言层面分析

语言层面包括词汇、语义、语法等要素。从诗歌的翻译批评角度来看,主要是词汇和语义要素的分析。上述五个译文中,译文2译者加入了一些自己额外的构想,如:the same moon、As scenes long past come to mind。除了任意的添加还存在一些表达的遗漏,主要体现在标题的翻译上,有些失去了思的含义,如译文1、2、4,有些失去了静的体现,如译文3、5。译者简化了这一翻译,没有展现出原诗想要体现的主题,可能无法引起目标语读者的想象,在某种程度上,或多或少地损害了原诗的艺术气息。

如果译者对原诗的理解不准确的话,也会引起误译。例如,译文3中,第一行的descry一词的意思是“通过仔细检查或观察发现”,而原诗中诗人是在迷糊之中不经意之间发现的,这与原诗想表达的语义不符。译文4中,Bynner把举头望明月的“望”翻译为find,find是寻找、找到的意思,这与原语义表达也不相符。在译文5中,Giles 把低头思故乡中的“低头”翻译为lay me down,这与原诗语义上不符。

月亮,在中国的文化中象征的是团圆,它能够唤起漂泊在外的人的思乡之情。这两种意象的联想和结合在中国人看来是很常见的,但是对于不了解中国文化背景的人来说,他们可能无法理解诗中表现出来的思念和忧伤。[5]所以对于“明月”意象的解释,不同的译者有自己的理解。译文1和2分别将其译为a silver light和A splash of white,都将原诗的意象表达出来了,相比之下许译更贴切,许译将月光译为银白色的光,更衬托出了凄凉的意境,同时最后一句中的drowned一词将月光和思乡之情比作一滩水,最后淹没在自己的思乡之情中,前后呼应,可谓妙哉。译文3、4、5分别把它译为bright moonlight、bright a gleam、moonbeams,明月光在英文译文中相对应的表达就是moonbeam,所以这三个译文也都表达了原诗的意境。

三、结语

翻译批评的出现推动了翻译学科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由于译者教育经历、生活环境、翻译思想、翻译目的等的不同,就会出现不同版本的译文,作为批评者,我们不能主观地评价一个译本的好坏,在评价译本的时候更不能带有自己的偏见,应以客观的态度从每一个方面赏析译本之间的异同。

作者简介:于韩青(1998—),女,汉族,河南新乡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下的翻译。

参考文献:

〔1〕陈龙.赖斯翻译批评理论关照下的唐诗英译研究[D].武汉:湖北工业大学,2015.

〔2〕秦妍.译诗·意境:翁显良汉诗英译思想解析[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04):89-92.

〔3〕吴萍.浅析李白的《静夜思》5种英译文[J].克山师专学报,2004(02):121-123.

〔4〕胥洪泉.李白《静夜思》研究综述[J].重庆社会科学,2005(07):47-50.

〔5〕周文革,叶少珍.从诗歌意象、选词和格律看《静夜思》的英译[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118-119.

猜你喜欢
翻译理论莱斯
谈谈翻译史的研究方法
试析翻译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浅议许渊冲之文学翻译理论
Nothing,你能在海上漂几天?
成功距离有多远
孩子,这里没有适合你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