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类高校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新思考

2022-07-24 12:10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26期
关键词:财经类志愿劳动

张 淼

(上海财经大学 人文学院,上海 200433)

劳动教育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高校的教育目标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20年3月20日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应充分认识新时代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加强劳动教育的新要求,全面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着力提升劳动教育支撑保障能力,切实加强劳动教育的组织实施。财经类高校着重培养财经领域的高层次人才,进行劳动教育,培养正确的劳动观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对财经类高校如何对大学生开展劳动教育进行分析研究,针对财经类大学生的特点提出进行劳动教育的具体方法措施。

一、关于劳动教育的研究综述

我国许多学者和教育家都对开展劳动教育问题进行了研究。张志军提出对大学生的劳动教育容易“劳动”流于形式,忽视“教育”问题。钱云提出对新时代大学生进行劳动观教育应该国家、高校和家庭共同努力,理论教育和实践活动同时推进。赵浚指出新时代应着重探讨塑造劳动人格、重视劳动认同、鼓励劳动创造、完善劳动制度、探索劳动精神培育的新路径。蒋丽君提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不能忽视劳动的人文性、公益性和教育性,应处理好理论与实践、价值观培育与技能训练的关系。颜雪指出财经类从业人员职业精神的培养与提升,需要高校、财经人员、企业多方联动。王星认为德国学徒制技能形成的制度实际上是社会建构的,围绕学徒制而展开的议题绝非只是培训和教育领域的问题,而是一个经济、社会领域的重要现实问题。当前,我国如何对财经类高校的大学生开展有效的劳动教育,如何科学界定劳动教育的深刻内涵、劳动教育的具体内容以及开展劳动教育的具体形式等,需要提出具体的建议。本文将研究我国财经类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必要性、劳动教育的界定、劳动教育的主要方面、开展劳动教育的主要方法措施等。

二、财经类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必要性

财经类高校主要培养财经领域的应用型人才,面向社会经济领域的行业需求,具有很强的市场适应性,工作岗位具有实践性和职业性的特点。财经领域的工作岗位与权钱打交道,抓住市场机会获利也快,这就更需要财经人才具有高尚的品德和诚信精神。在财经类高校,扎实开展“五育”教育,即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劳动教育在五育教育中往往容易被忽视。当前在财经类高校努力开展劳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开展劳动教育是促使财经类人才全面发展的需要。财经类高校开展劳动教育可以促进财经类人才的全面发展、培养终身受益的劳动精神和劳动习惯,为走向社会做好思想准备。其次,开展劳动教育是培养财经类人才诚信精神和诚实劳动意识的需要。开展劳动教育就是倡导财经类人才进行诚实劳动,克服急功近利的想法,避免将来走弯路。第三,开展劳动教育是培养财经人才公益精神的需要。开展劳动教育可以促进公益志愿精神的培养,避免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培养高尚的思想境界。第四,开展劳动教育是培养财经类人才的职业精神和职业习惯的需要。开展劳动教育有利于培养财经类人才优秀的职业精神和职业习惯。最后,开展劳动教育可以培养财经类人才不怕困难、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样才能够在以后的工作中精益求精,把各项平凡琐碎工作完成得更好。

三、财经类高校大学生在劳动教育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

通过深入访谈的方法对财经类高校S大学的大学生、S大学校友的访谈以及用人单位的走访,了解到在劳动教育方面大学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日常家务劳动好习惯尚未养成

由于在中学阶段面临着高考的压力,学习任务重,学生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学习上。住在家里时,父母一般包办了家务,学生没有机会参与到日常劳动中去。进入大学以后,开始住宿舍,正式开始独立生活了。餐饮外卖服务很方便进入校园,外卖员在校园里来来往往地奔波,个别大学生在寝室里就解决了一日三餐问题。一些学生寝室的卫生状况需要卫生检查来督促,未能养成良好的日常打扫卫生的劳动习惯。

(二)从事劳动的功利性较强

一些大学生会有选择地参加校园劳动和志愿活动,对有奖学金加分或评奖加分的活动很积极;而一些付出很多、没有回报的劳动就不愿意参加。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和志愿劳动的毕业生,一般都非常受用人单位的欢迎。通过访谈某国有银行的支行副行长Z女士,了解到她的职场经历。从财经类高校S大学毕业后来到某国有银行工作的Z女士,积极参加单位的公益活动和志愿义务劳动,在志愿服务中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同事,她与单位同事关系融洽。在单位经常参加义务劳动,不计报酬,愿意付出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受到单位领导同事的一致好评。在单位评优评奖时,Z女士也会被大家提及,也不断受到单位的重用和提拔。可见,具有爱心并愿意参加公益活动或志愿服务工作的毕业生,能够做得更好,也走得更远。

(三)参加劳动活动或实习工作不具有常性和耐力

一些大学生往往缺少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持久的力量,不能够在一个地方深挖下去。通过调研了解到,上海某大型连锁酒店人力资源经理介绍了企业财务部曾聘任了一位毕业生B同学,主要从事会计财务工作,刚开始工作时B同学工作的热情很高,但一段时间后就觉得财务工作琐碎便跳槽了。公司本来很重视B同学,还打算重点培养并锻炼几年后就提拔到管理层的,只是B同学没能够坚持到最后就离开了。可见,缺少热爱劳动、踏实劳动精神,不能够在工作中任劳任怨、始终如一地认真工作,往往会阻碍大学生的进步和发展。用人单位更看重毕业生是否具有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劳动的劳动意识和劳动精神。

(四)缺少团队合作精神,不善于与同事进行交流

如某毕业生A女士在工作中不善于倾听领导的意见建议,与自己的同事们也缺少必要的交流沟通。虽然自身能力很强,但一些工作需要大家一起协作完成,而沟通能力的缺乏则给工作带来很大阻碍。这位A女士后来因为工作开展不顺利而辞职了。可见,具有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劳动精神,愿意与领导同事协作共事,是非常重要的。用人单位希望自己聘任的大学生有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劳动精神,善于沟通,具有合作意识和能力。

(五)劳动工作容易浮于表面,不够踏实努力

一些毕业生在用人单位工作时缺少深挖深耕精神,工作浮于表面,不够踏实努力。用人单位希望自己的员工具有工匠精神,精益求精,不断努力工作。上海某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K女士从财经类高校S大学毕业后就来到这家会计师事务所工作,她谈到自己的经历时说,“这么多年来,自己一直在努力工作中,从最琐碎的基层工作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来了,认真完成手头的每一项工作并精益求精是非常重要的,而从事审计工作更需要工匠精神,工作中追求完美是很重要的”。可见,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并不断努力工作,才能够做得更好。通过访谈上海某高科技公司的C经理,了解到毕业生X先生,在工作中具有很强的主人翁精神。C经理谈到“X先生是负责技术管理工作的,他认真对待领导交给的每一项任务,像为自己的公司工作一样真诚付出,不计较得失,非常出色地完成各项工作”。可见,不计较得失的诚实劳动和无私奉献精神,总会得到回报的。

四、财经类高校进行劳动教育的深刻内涵和主要方面

财经类高校开展劳动教育应符合财经专业学科特点和大学阶段具体要求,起到承接中学学习和工作岗位要求的中间环节的作用。进入大学以后,开始住宿舍,正式开始独立生活了,劳动精神、劳动习惯和劳动能力的培养就非常必要了。同时,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大学生们大部分都要走上工作岗位,在社会上和工作中都需要展示出自己良好的职业精神和职业习惯,因此,在大学阶段也是提前进行职业教育的重要环节。财经类高校劳动教育的深刻内涵和主要方面归纳总结如下。

财经类高校的劳动教育的深刻内涵是对大学生的劳动精神、劳动理念、劳动习惯、劳动行为、志愿公益劳动、创造性劳动等方面的熏陶、教育和培养的过程。进行劳动教育的主要方面包括:第一,劳动精神教育。劳动精神主要指自己从心里热爱劳动、喜欢劳动、愿意劳动、诚实劳动、尊重劳动,不害怕劳动、不好逸恶劳,也尊重其他人的劳动。第二,劳动习惯的培养。劳动习惯指日常劳动成为自然而然的行为、努力勤劳、劳动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第三,志愿公益劳动的参与。志愿公益劳动是指具有爱心,愿意为社会、为他人奉献自己的时间精力,做一些没有报酬的志愿劳动、义务劳动和公益劳动。第四,创造性劳动的培育。创造性劳动是指大学生利用自己积累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开展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性活动,并作出自己的贡献。

财经类高校劳动教育的具体内容和主要方面应包括: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诚实劳动、平等劳动意识、志愿公益劳动、劳动精神、良好的职业习惯、合作劳动意识、进行创造性劳动等。财经类高校的大学生应具有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劳动的劳动意识和劳动精神。具有工匠精神,精益求精,不断努力工作。有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劳动精神,善于沟通,具有协作意识和能力。具有良好的劳动意识和劳动精神,并富有合作精神。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和志愿劳动,以“主人翁”的精神诚实劳动,乐于奉献,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劳动精神。

五、财经类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措施

在明确财经类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具体方面的基础上,对开展劳动教育的方法途径进行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

(一)通过课堂教学形式,传授劳动精神和劳动习惯教育

老师可以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积极向学生宣传劳动精神并加强劳动教育。这样,可以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学生也增强了劳动精神的培育。在财经类高校有许多优秀的老师,他们学识渊博、经验丰富、道德高尚,通过开展课程思政工作,老师可以在讲授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劳动教育的知识内容,通过多种方式方法,积极倡导热爱劳动、勤奋劳动、诚实劳动的精神和理念,并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通过课堂教学进行劳动精神和劳动理念教育,通过案例教学开展诚实劳动教育,通过实践教学进行劳动过程和劳动习惯教育等。

(二)在日常校园生活中,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劳动精神培育

高校的教师、辅导员或管理人员在与学生交流交往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鼓励学生每天进行一些家务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来完成。尽量不“宅”在宿舍里,尽量不点外卖的,养成良好的日常饮食作息习惯。同时,可以和学生交朋友,及时解决他们的思想困惑或思想问题,并提醒他们注意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这有利于增强劳动精神的培育和劳动习惯的养成。

(三)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和公益活动,培养劳动精神和公益精神

通过在财经类高校校园开展公益活动和组织义务劳动,创建优秀的校园文化,培养大学生的公益心、志愿者精神和义务劳动精神。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第一,通过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精神的熏陶进行艰苦奋斗精神的培育。第二,通过校园义务劳动培养劳动习惯和劳动精神。第三,通过社区公益志愿服务进行志愿劳动和义务劳动教育。

(四)通过职业交流和职业培训环节,培养职业意识和劳动精神

在财经类高校应积极开展与职业人士面对面等活动,增强大学生的劳动精神和职业素养,培养良好的职业意识和工匠精神。第一,通过和职业人士面对面、与劳动模范交朋友等校园文化活动,倡导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培育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劳动精神。第二,通过社会实习环节进行职业意识和劳动精神的教育。第三,通过职业精神培训环节开展职业意识、劳动精神的培养和职业能力的提升。

(五)通过创新创业活动提升创造性劳动精神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财经类高校应重视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建设,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大学生进行创造性劳动。首先,通过研究型教学活动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等开展创造性劳动教育。其次,通过学校的创业实验中心和基地,给予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并结合新业态,提供模拟创业的实践机会,倡导创造性劳动。

(六)根据具体专业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劳动教育

对财经类高校的大学生,可以根据专业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劳动教育。例如,对于市场营销专业的大学生,可以组织他们开展市场调研活动,通过深入到市场营销活动中获取第一手的资料,理解劳动的价值、劳动的乐趣和劳动的重要性。对会计专业的大学生。可以组织到会计师事务所实习的劳动,理解诚信精神的重要性,培养诚实劳动的意识。对于经济社会学专业的学生,可以组织他们开展田野调查,真正走向社会,了解社会存在的现实问题,增强对祖国的真挚情感,通过参与田野调查锻炼自己的劳动精神和劳动能力,并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综上所述,财经类高校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应积极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开展劳动教育,提高劳动育人的实际效果,并形成长效机制,促进财经类高校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财经类志愿劳动
高考志愿被篡改,考生该何去何从?
我志愿……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热爱劳动
“双平台嵌入式”的“粮味”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贴近生活的商业财经类期刊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
财经类MBA院校案例研发队伍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