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2016-2020)英译本语体特征分析

2022-07-25 00:44王立阳黄炜琦
关键词: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主题词

王立阳,黄炜琦

(湖南工程学院 外国语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4)

近年来,习近平多次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建构融通中外的对外话语体系。作为政论文,《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具有权威性和真实性,其翻译是我国外宣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人民更全面客观认识中国、了解中国提供可靠窗口。近年来,国内学者对《报告》的翻译研究逐渐增多,但多是从翻译理论定性分析某一年《报告》中词汇或句子的翻译策略或特征,还鲜有自建语料库对历年《报告》英译本语体总特征的研究。加之,《报告》逐年更新,时效性强,学界对《报告》英译本的研究存在一定滞后性。基于此,本文运用语料库方法,对我国最近5年《报告》英译本中的词汇和句法等语体特征进行研究,并与同体裁的美国《国情咨文》(以下简称《咨文》)做对比分析,考察其与《咨文》是否存在差异,探讨产生差异的原因,以期为政论文翻译提供借鉴。

一、文献回顾

《报告》在外宣工作中意义重大,其英译是我国翻译界学者多年来关注的研究热点之一。李红霞、[1]王瑞昀、[2]丁爱兰、[3]徐萌、钱聪炜、[4]李耀[5]等学者从理论应用的视角出发,探讨了《报告》英译文中的翻译技巧、策略的应用,促使翻译理论视角下的政论文翻译的定性研究得到了长足发展。

随着语料库语言学蓬勃兴起,20世纪90年代初期,特别是受到Baker主张建立和分析翻译语料库的启发,[6]以语料库为导向的方法很快在翻译研究中得到了推广,由此产生了语料库翻译学。语料库方法为《报告》翻译研究开拓了新视角。赵晶、[7]崔亚妮[8]等学者在语料库视角下分析了《报告》中的特色词汇,归纳总结翻译技巧。此外,朱晓敏[9]自建双语平行语料库,从批评话语角度分析《报告》第一人称代词复数的使用情况。

21世纪初,我国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开始兴起。其中,王克非,[10]黄立波,[11]王克非、秦洪武,[12]胡显耀,[13]胡开宝[14]等学者的研究为后续相关研究奠定了理论和方法论基础。基于语料库方法的客观性,众多学者尝试运用语料库方法对《报告》英译本展开分析。武光军利用语料库方法比较2011年《报告》英译本与同年美国《国情咨文》在词汇层面和句法层面的具体差异,总结得出2011年《报告》英译本的语体特征,并对今后《报告》的翻译提出相应的建议。[15]狄艳华、杨忠[16]和李晓倩、胡开宝[17]聚焦《报告》英译本主题词,重点考察其搭配结构。胡开宝、田绪军进一步扩大研究范围,从高频实义词、第一人称代词“we”以及情态动词等典型词汇应用的角度切入,分析2000—2016年《报告》英译文本的语言特征及其文本效果。[18]胡元江基于语料库方法得出“develop”词族搭配特征,深入挖掘中美政府年度报告中语言与政治的交互作用和相互影响。[19]

以上研究主要从翻译理论、翻译策略及语料库视角对《报告》翻译开展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学界对政论文翻译研究的认识。然而,在语料库视角下,以《咨文》作为对比语料库,从词汇和句法特征方面对比分析2016-2020年《报告》英译文本的研究相对较少。为此,本文以自建的《报告》英语单语语料库为研究平台,并以自建的《咨文》单语语料库进行对照,分析《报告》英译本的语体特征。本文将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2016-2020年《报告》英译本在词汇和句法结构方面呈现出哪些特征?(2)与同时期《咨文》相比是否存在差异?(3)导致差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二、研究设计

(一)语料选取及加工处理

基于《报告》的时效性,我们选取2016年至2020年的《报告》英译本为研究对象,由于《报告》与《咨文》的主题与功能相似,因此选用同时期的《咨文》作为对比分析语料。其中,《报告》英译文语料来源:http://www.xinhuanet.com/english/home.htm,《咨文》语料来源:http://presidency.ucsb.edu,分别逐年下载后经EditPlus进行文本编辑、整理、去噪以及人工核对,自建《报告》和《咨文》语料库,《报告》库容为76852个形符;《咨文》库容为32683个形符。

(二)研究工具及方法

随着语料库语言学的快速发展,语料库检索软件应运而生。在确保数据准确性的基础上,为实现高效数据检索,我们选用Word Smith (4.0)作为主要语料检索工具。选用由Laurence Anthony开发的词性标注软件TagAnt作为语料的赋码工具,并人工加以核对。为了全面对比分析《报告》英译本语体特征,本文从词汇密度、标准类符形符比、高频词和关键词展开检索探讨词汇特征,从平均句长和高频句型分析句法特征。

三、结果与讨论

(一)词汇特征

本文从词汇密度、高频词、标准类符型符比和关键词等检索项考察《报告》英译本的词汇特征。

1.词汇密度

词汇密度是指实义词占文本总词数的比值。其在总词数中所占比例可一定程度上反映篇章的信息容量和难度。实词占比越大,即词汇密度越大,信息量就越大,阅读难度也相应越高。对两个语料库进行词性标注后,检索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两个语料库的词类分布

图1中数据显示,《报告》英译本实词占比26.52%,而《咨文》实词占比21.81%,表明《报告》英译本的词汇密度高于同时期的《咨文》。具体而言,两类文本中的形容词和名词在词频上存在较大差距,《报告》英译本中形容词和名词的词频远远高于《咨文》。就形容词来看,这一差异和中英语言的修辞限定方式有关。中文的修辞限定方式有限,一般是将形容词作为限定词前置于被修饰词;而英文的修辞限定方式较丰富,除形容词前置外,名词、介词词组以及从句都可以作为定语出现。所以这可能是造成形容词词频差异的主要原因。就名词而言,词频差异不仅极大程度上取决于文章内容差异,也与译者选用的翻译策略息息相关。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中国政府立足国情,实事求是,不断提出新理念,作出新决策,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作为重要的政治文本,《报告》充分展现中国政府在具体时期的工作经验、工作重心与目标定位。因此,每年的《报告》中不乏中国特色词汇,在翻译这些新词汇时,译者需准确把握中国理念,秉承忠实原文的原则,采取异化的翻译方法,凝练表述中国话语的新概念,突出中国话语的思想力量,对外传达正确信息,有效搭建交流桥梁。因此,《报告》英译本中的名词数量会有所增加。例如:

例1 原文:双随机,一公开

译文:an oversight model drawing on random inspections by randomly selected law enforcement officers or inspectors and requiring the prompt release of results.(选自2016年《报告》英译本)

例2 原文:“放管服”改革

译文:Reforms to streamline administration and delegate power,improve regulation,and upgrade services.(选自2020年《报告》英译本)

2.高频词

高频词是指在文本中出现次数较多的词汇。武光军指出,频率是词汇特征分析的一个重要指标。[15]《报告》英译本和《咨文》前30个高频词如表1所示。

表1 两个语料库前30个高频词统计

从表1数据来看,两个语料库既存在相同点,也存在不同点。相同点方面:①通过整体观察,两份文本高频词的分布稳定。例如,“and”、“the”、“of”、“we”、“to”和“in”在两个语料库的高频词表中均排列前6位,仅排位顺序有所不同。这一研究结果与叶铖[20]对2010至2017年《报告》英译本和《咨文》的研究结果类似,同时,也再次印证了Sinclair的说法,即语料库中高频词的分布相对稳定。[21]②从实词方面来看,在高频词列表中,《报告》英译本的实词数量明显多于《咨文》,且实词和虚词数量之差远小于《咨文》,由此可知,《报告》英译本使用实词更为重复,《咨文》使用虚词更为重复。不同点方面:《报告》英译本使用情态动词更为频繁。如“will”均为高频词,但在《报告》中频率高达1.95%,而在《咨文》中仅0.63%。该词使用频率差异主要与《报告》的内容相关。由于《报告》指导性、建议性语句较多,包含大量高频情态动词,如“必须”、“要”、“应该”等,译者一般不能擅自删减原文内容,以确保忠实于原文,向读者完整传达原文的情感态度,还原译文的高说服性特征。“will”的高频使用,体现了《报告》英译本的高信度。但是从纵向角度来看,译者选用情态动词的倾向性发生了一定变化。根据胡开宝、田绪军的研究结果显示:2000至2016年《报告》英译文中使用高量值情态动词(should、must、have to、had to、ought to)的频率高于《咨文》,而《咨文》更多使用的是中量值情态动词。[18]然而,此研究中《报告》英译文中的中量值情态动词“will”和“should”的频率高于《咨文》。由此可见,近年来译者在保证信度的同时,逐渐重视译文和目的语特征的契合度,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译文的可读性。

3.标准类符形符比

类符形符比是指文本中不同类型词汇和总词汇的比值,Munday认为这一比值可以充分反映文本的词汇丰富度,[22]即比值越大,表明文本用词越丰富。但Baker表示不可忽视语料库容量对类符形符比的影响。[23]通常情况下,语料库容量越大,形符数就越大,但类符数却不一定有所增加,这就可能出现语料库容量大,但类符形符比小的情况,因此类符形符比在语料库容量不同的情况下存在一定局限性。而标准类符型符比是研究样本中每n个词的类符形符比。与前者相比,这一标准更适合用于衡量不同长度文本的词汇丰富度。本文选取n值为1000计算其标准类符形符比,如表2所示。

表2 两个语料库的标准类符形符比

由表2可知,《报告》标准类符形符比低于同时期的《咨文》。这一现象表明前者的词汇丰富度要低于后者,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前文《报告》比《咨文》使用实词更为重复的研究结果。该现象的产生主要与两类文本的文体风格差异有关。《报告》和《咨文》虽在功能和地位上类似,但文体风格存在较大差别。由于中美两国政治文化存在差异,《报告》与《咨文》虽同属政治文本,但与互动性强、具备一定演讲特质的《咨文》相比,《报告》更以严谨缜密为要,书面语特征更为突出。由于政治文章涉及国家大政方针,基本政策等,稍一疏忽,后果严重。在政治文本的翻译中,译者要始终以“忠实于原文”为准绳。[24]因此,面对《报告》中大量的固定表达,译者需从确保严肃性和正式性的角度出发,紧扣原文,忠实原文,选取相对固定的方式处理这些表达,以展现中国特色政治文化色彩。由此可见,充分保证文本信度是做好外宣工作的首要任务。

4.主题词

主题词(keywords)指频率显著高于或显著低于参照语料库中对应词频率的词汇,是研究文本内容和文本语言特征差异的重要手段。[25]我们以Brown Corpus为参照语料库,对《报告》英译本语料库和《咨文》语料库分别进行主题词检索(见表3)。

根据表3数据显示,《报告》英译本和《咨文》的关键词存在一定差异。针对主题词这一概念,李晓倩、胡开宝进一步指出,实词主题词可以凸显文本焦点内容,虚词主题词能够体现文体风格。[17]据此,本文从实词和虚词两个角度对两个语料库的数据进行解读。在实词方面,“development”、“reform”、“rural”、“urban”以及“innovation”等词表明2016至2020年,中国政府着眼于解决农村问题、促进城乡均衡发展、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在同类研究中,狄艳华、杨忠分析指出1978年至2010年期间,“发展”“经济”一直是《报告》的主题词,表明中国政府一直把发展和经济作为首要任务。[16]李晓倩、胡开宝的研究结果显示,2000至2014年,中国政府倾向于关注农业、发展、改革、经济等方面。[17]可见近年来,从重经济、促发展到保农业、倡改革再到统筹城乡发展、加强科技创新,中国政府的工作重心存在细微的变化,但基本方向未曾改变,这体现出中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而《咨文》语料库主题词列表中的“illegal”、“job”、“immigration”则反映出美国政府的工作重点主要集中在“打击违法犯罪”、“保障就业”以及“解决移民问题”方面。两个语料库中的实词关键词体现出两国基于本国国情的工作重心有别,也体现出中美两国国情存在较大差异。在虚词方面,“will”是两个语料库的共有虚词,这主要是由《报告》和《咨文》的内容所决定,二者都包含政府对于未来工作的部署规划,存在大量表明决心的陈述。除“will”外,“and”在《报告》英译本中的关键性也非常高。“and”的大量使用表明《报告》原文中多次出现“和”、无连接词的并列结构,也体现出汉语多短句的特点。

表3 两个语料库的关键词列表

《报告》英译本《咨文》排位关键词关键性关键词关键性1we5101.86our1718.122will3368.33we874.893and2630.17America707.294development1959.62Thank536.785China1490.22tonight466.876improve1385.7Americans441.317reform1312.32American433.68ensure1090.4country248.079should940.76nation201.0910rural885.65congress180.5211government868.32very174.9212strengthen831.56illegal166.6613promote760.39border166.0714Chinese737.66will165.1215areas719.26jobs156.4216people703.24us148.7717innovation665.72immigration144.8518growth631.3people140.8719urban621.37you140.8320economic619.65health131.21

此外,根据Martin[26]对词汇态度资源的分类标准,《报告》前30位主题词中“development”,“improve”,“reform”,“ensure”,“promote”,“strengthen”,“innovation”,“growth”等词属于判断类中体现才能意义的积极评价词汇,这充分表明了中国政府有信心、有能力为中国人民增进福祉,加快实现中国梦。《报告》英译本通过构建致力于“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大国形象,完整准确地向中国人民和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而《咨文》的主题词列表中并未出现同类词,对比可见译者在《报告》英译本中构建积极话语体系的指向性较为明确,展示了我们诚实、守信、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二)句法特征

1.平均句长

平均句长是指翻译文本语句的平均长度,即一个文本中单词总数与该文本中句子总数的比值,可以反映翻译文本语句应用的复杂程度以及翻译文本的可读性。本文就2016-2020年《报告》英译本和《咨文》的平均句长进行整体横向比较(见表4),以及2016至2020年历年《报告》英译本的平均句长进行纵向比较(见表5)。

表4 两个语料库的平均句长比较

表5 2016-2020年历年《报告》英译本的平均句长比较

表4数据显示,《报告》英译本的平均句长高于同年度的《咨文》,可见相较于《咨文》而言,《报告》英译本使用长句更为频繁,句法更为复杂。这一现象的产生和原文的句式结构有较大关系。普遍而言,长句显示出用词精确细致、逻辑周密严谨的特点。因此,具备高信息性的《报告》常以由多个分句组合而成的长句作为文章的信息载体。所以,在以忠实性为导向的《报告》译文中多出现长句。本文随机从2016、2020的《报告》英译本中选取并陈列两个典型的长句:

例3:We will intensify efforts to promote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Made in China 2025 and the Internet Plus action plan; build national platforms for innovation in manufacturing; carry out demonstration programs in smart manufacturing; launch projects to build a more solid foundation for industry development,promote green manufacturing,and develop high-end equipment; and carry out major technologic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initiatives. (选自2016年《报告》英译本,共61词)

例4:We will make good use of COVID-19 bonds,increase inputs into the R&D of vaccines,medicines,and rapid testing technologies,build more medical facilities for epidemic control and treatment,set up more mobile laboratories,ensure emergency supplies,and strengthen public health and epidemic prevention at the primary level.(选自2020年《报告》英译本,共48词)

通过观察可知:以上两个例句均在不添加任何连词的情况下连续使用了四个谓语动词。Scott,M.与Tribble,C.认为在英语写作中,一个句字通常至多使用三个并列谓语,即在前两个谓语动词之间不加连词。[27]由此我们建议,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适当对含多个谓语动词的长句进行切分翻译处理,从而使译文句法更符合目的语语法规范,从而提升译文可读性。

然而,表5数据显示:尽管2016-2020年《报告》英译本的平均句长存在小范围波动,但是整体呈下降趋势。可见《报告》的英译越来越重视译文的简明性,译文句法结构逐渐向目的语靠拢,提高了译文可读性,确保其在目的语读者中的接受度,更好地发挥了外宣文本的作用。

2.高频句子结构

根据表1和表3数据,“and”一词在《报告》中的频次及关键性排列首位,表明《报告》英译本中存在大量的并列结构。通过深入阅读文本,本文发现《报告》中“and”通常被用来连接各个以谓语动词开头的从句,例如:

例5:In facing this new environment,we have maintained strategic focus and refrainedfrom resorting to a deluge of strong stimulus policies. Instead,we have adapted to,addressed,and steered the new normal in economic development,and taken coordinated steps to ensure steady growth,advance reform,make structural adjustments,improve living standards,and guard against risk. (选自2018年《报告》英译本)

译者在英译本中频繁使用此类包含大量并列结构的句型,可能与汉语源文句法特征的迁移有较大关系。汉语倾向采用流水句,善用并列结构连接多个主谓、主从难辨的分句,[18]体现出句式整齐,朗朗上口的特点。针对此类句子,译者选择采用“and”这一连接词保留原文的句式特征,以最大程度还原中国特色。但Crews认为,作者在进行英语写作时应遵循使用从属结构将某些句子成分转化为修饰成分这一基本原则,[28]《报告》英译本和这一原则似稍有偏离,但这一偏差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因为译者并非单纯的“创作者”,译文是译者根据源文本展开的第二次创作。译者虽可在翻译过程中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翻译策略,在译文中展现个人翻译风格,但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时代背景下,忠实于原文、体现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在外宣文本的翻译中尤为重要。

《报告》英译本的语体特征:

(1)词汇密度较高,名词、形容词较多,文本信息量丰富;(2)高频词与主题词中实词所占比重较大,文章主题突出;情态动词多,具有高指导性、建议性;(3)词汇丰富度较低,多用相对固定的词汇;(4)平均句长较长,文体正式;(5)并列结构多,风格与《报告》原文类似。由此可见,《报告》作为政治文本,其英译在词汇和句法特征方面和《报告》原文相似度较高。《报告》原文用词严谨,句式工整,结构清晰,具有典型的书面语特征。译者在翻译时秉承忠实原文的原则,多用名词、形容词对特色词汇进行解释性翻译,多用情态动词表露决心,以固定词汇处理相关表达,以长句为载体传达丰富信息,以并列结构还原句式特征,保留原文风格,展现中国话语特色。

当下,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识尚未能赶上中国的变化,存在一定片面性和滞后性。因此,在《报告》的翻译工作中我们更应继续坚持“以我为主”,掌握话语主动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提升国家形象,帮助世界人民更好地了解中国、解读中国,推动外宣工作行稳致远。

猜你喜欢
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主题词
《射雕英雄传》英译本历时近十年完成出版
基于语料库中英译本译者主体性的对比分析——基于韩国作家韩江的《素食主义者》中英译本平行语料库
瑞典文《红楼梦》译介源流考*——兼驳霍闵英译本转译论
杨宪益-戴乃迭《红楼梦》英译本后四十回底本考证
智能传感器的智慧战略,新技术创造新价值
《政府工作报告》圈定今年重点
取消公文主题词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政府工作报告》诞生记
《政府工作报告》里的潜台词如何驱动中国
公文主题词消失的原因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