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发展对河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2022-07-26 01:14张永恒徐琪奎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生产率河南省要素

张永恒,徐琪奎

(河南理工大学 财经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

一、引言

在如今全球范围内产业革命和技术革命快速推进的时代背景下,数字经济在我国的不断发展延伸促进了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由劳动、资源等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方向转变,这一转变使得我国数字经济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区块链、大数据、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创新因素的产生,不仅创造了新的产业,而且加速了传统产业的更新升级。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渗透到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作为信息载体,数字经济为实体经济作出贡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了实体经济智能化水平,双方不断向一体化方向迈进。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性发展趋势,许多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关注数字经济的发展。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的数字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特别是在经济相对不发达的地区。研究显示数字经济的发展缩小了经济不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

近年来,河南省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技术,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大力发展数字化产业,推动数字产业集群强势崛起。2021年《河南省数字经济发展报告》指出,数字经济的发展规模已经达到1.6万亿,由互联网发展而带动的就业人数达到656万人,全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值突破2500亿元,同比增长15.6%。尽管如此,数字化变革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并不是立竿见影的,“索洛悖论”的提出是对此的最好例证。另外,国内也有学者提出了该悖论在中国的存在性,指出“索洛悖论”的负面冲击不利于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此应加速人工智能在各产业的扩散与融合[1]22。陈欢等也验证了该悖论在江苏的存在性[2]100。也就是说,在数字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数字化举措和重点必然存在较大不同,河南省也已于近期将《河南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草案)》提请省人大常委会进行审议。本文拟从两个方面研究数字经济与河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河南省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如何?河南省数字经济是否能够或已经对经济发展质量产生提升作用?这两方面的情况决定了河南省数字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路径。

二、有关研究成果综述

(一)河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研究

目前,关于河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大都是从创新、协调、绿色、发展和共享五个维度出发。姚飞羽、余冬梅利用熵权法测度河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提出可以通过发展普惠金融和提高财政支出来促进河南省经济高质量的发展[3]6。杨世超等研究发现,河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平衡现象严重,应以创新、区域协调和绿色共享为发展重点促进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4]110。胡明晖等认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于科技创新,河南省经济要想取得突破性发展必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作用[5]470。周湾湾等提出,产业结构的优化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河南省必须积极引导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6]31。针对河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科技创新投入不足、民营经济活跃度弱、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制造业亟需转型等问题,张占仓等提出应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发展、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激发民营经济活力等相关对策以促进河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7]30。

(二)数字经济对河南省经济发展影响的相关研究

河南省的数字经济虽然整体呈现高速发展态势,但是发展不平衡、整体规模小、创新驱动能力不足、人才缺乏的困境阻碍了经济高质量发展[8]14。早期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互联网与河南省经济发展的问题上。林风霞指出,工业互联网由于其高端发展能力不足,数字基础支撑不牢等问题对河南省制造业的赋能效应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9]21。张永恒研究发现,“互联网+”的发展能有效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提出河南省应继续推进“互联网+”的发展,注重高素质人才的引进与教育投入,提升政府运用“互联网+”对经济的调控能力[10]51。袁伟提出,互联网经济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河南省要促进经济发展必须发展互联网经济,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快工业化信息化进程,推进河南省产业迈进新的发展阶段[11]54。关于“互联网+”与农业经济的相关研究也较为丰富。玄欣田提出,要切实利用好“互联网+”的优势,解决河南省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问题[12]51。陈雪林、陈松楠在对河南省“互联网+农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后提出要利用“互联网+”促进河南省农业发展方式、农产品销售方式以及农村金融保障体系的转变[13]6。

目前,关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很多,对河南省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利用相关指标衡量了两者的现状,并在地级市层面展开计量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希望能为河南省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三、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

本文利用2012年—2019年河南省1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分析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数据主要来源于相关年份的《河南省统计年鉴》。

1.被解释变量。参考葛和平和高越的研究,本文使用Malmquist指数测度的地级市全要素生产率作为被解释变量[14]144-151。投入指标包括固定资本投资存量和劳动力,产出指标为地区生产总值。

2.核心解释变量。本文基于河南省2012年至2019年1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构建指标体系,分别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化应用、社会创新能力入手,采用熵权法测量河南省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具体指标构建如表1所示。

表1 河南省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

3.控制变量。考虑到其他因素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本文借鉴黄庆华[15]87和贾洪文、赵明明[16]58的研究成果,选取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干预程度、对外开放程度、资本形成率、科教进步作为控制变量。其中经济发展水平(Prgdp)用各地级市折算至以2011年为基期的人均实际GDP表示;政府干预程度(Govern)用政府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衡量财政依赖程度;对外开放程度(Foreign)采用各地级市实际使用外商投资额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表示;资本形成率(Fcr)采用固定资本存量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衡量;科教支出用科技支出加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衡量,用以表示科技进步水平(Ei)。

(二)变量描述性分析

表2(见下页)的变量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2012年—2019年,河南省全要素生产率的均值为1.008,最小值为0.609,最大值为1.843。进一步将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的均值为1.005,高于技术进步的均值(1.004)。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均值为0.149,最小值为0.129,最大值为0.228。

表2 变量描述性统计

表3给出了河南省相关年份各地级市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和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均值。从中可以看出,河南省全要素生产率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在2017年和2018年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出现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2016年特朗普上台后出台的相关政策,尤其是中美贸易战对中国产生了较大影响,河南省作为出口较大省份也受到了一定影响,使得全要素生产率在这两年内出现明显的下降。但是,河南省经济韧性比较足,在2019年又开始快速恢复。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整体上呈现与全要素生产率类似的特征,但是相比于技术效率,技术进步的整体上涨幅度更大,在经历两年的下降后恢复速度也更快。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也在稳步上升。

表3 河南省相关年份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和数字经济发展水平

四、实证分析

(一)模型设定

为检验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本文首先应用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回归,然后利用Hausman检验选择模型。Hausman检验结果拒绝了原假设,即应当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估计。考虑到可能存在的时间固定效应,因此,这里采用时点双固定效应面板进行回归分析。为降低样本数据的异方差性,减轻变量波动,这里对所有的样本数据取对数进行研究。为评估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本文构建以下估计模型:

其中,TEPit表示全要素生产率;Effclit表示技术效率;Teclclit表示技术进步;DEit表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Xi为控制变量,包括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干预程度、对外开放程度、资本形成率、科教支出;μt和λi分别表示年份和省份固定效应;εit表示随机扰动项。

(二)回归结果分析

表4(见下页)的估计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并未能显著提升河南省的全要素生产率,该结论在加入了控制变量后仍然显著。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每提升1个单位,全要素生产率平均降低0.983个单位。未控制其他变量的影响时,模型高估了数字经济的影响。由回归结果可以得知,数字经济并没有显著促进河南省经济高质量地发展。可能的原因是,数字经济是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5G等相关技术为依托的,数字经济作用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相关技术的采用和渗透程度,数字化硬件设施不够齐全,或数字技术的普及和深化存在滞后等这些问题都可能致使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出现滞后效应。尤其是在其扩散初期,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可能难以在经济发展的质量提升中显现效果。而河南省目前可能就正处于这样的发展阶段,即“索洛悖论”存在的阶段。在控制变量中,经济发展水平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经济发展水平每提升1个单位,全要素生产率将平均提升0.294个单位。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意味着社会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生产当中,在经济增长中资本投入的贡献最大,因此经济发展水平显著地提升了经济发展高质量,促进了河南省高质量发展。对外开放程度没有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对外开放程度的发展对河南省相关产业造成了冲击,过去我省依靠人口和土地的红利优势逐渐消失,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已经成为当前的主要任务之一。

表4 模型回归结果展示

为进一步研究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途径,本文继续将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技术效率指的是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组织管理和产业结构的优化情况,技术进步指的是新技术的引进对生产技术、工艺制造等整体效能的提升情况。表4列(4)显示数字经济对技术效率的影响为正且不显著,而列(6)显示数字经济对技术进步的影响为负且显著。这进一步验证了在河南省当前发展中存在“索洛悖论”。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为:一是数字经济发展对各地区的组织管理制度和产业结构提出了更加严苛的要求,但是,组织管理制度的完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需要较长时间的演化与突破,不可能一蹴而就;二是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在一些行业出现了垄断现象,这些领域的科技巨头占据主导地位,通过收购后起的创新企业来巩固自己的行业地位,反而不利于生产技术和工业制造的整体提升。

五、结论与建议

根据2012年至2019年河南省地级市面板数据,分析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后,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数字经济发展并没有显著提升河南省经济发展质量。第二,将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发现数字技术对技术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则显著为负。河南省处于非常明显的“索洛悖论”阶段。

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对策:第一,进一步加大对河南省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推动数字经济的深入发展,激发数字经济的潜力,缩短其时滞性,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第二,增强河南省各经济主体的数字素养,积极培养市场运用数字技术的思维,加快数字技术成果的转化与输出,促进数字技术与市场良性互动与融合。第三,推动河南省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利用数字经济的创新驱动作用优化各地区的组织管理制度,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让数字经济服务于经济主体,催生更多新行业和新模式。第四,加强对河南省数字市场的监管,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强化市场准入制度,避免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与垄断,充分利用数字经济的创新作用,带动行业生产技术和工业制造水平的提升。

猜你喜欢
生产率河南省要素
中国城市土地生产率TOP30
送伞
“新”生产率悖论?工业机器人采用对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跟踪导练(三)4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外资来源地与企业生产率
外资来源地与企业生产率
河南省小流域综合治理调查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