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内麻醉药品管理的现状调查

2022-07-28 01:58江萍张国文瞿晓锋宋锦飞唐俊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2年16期
关键词:麻醉药品药箱手术室

江萍,张国文,瞿晓锋,宋锦飞,唐俊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上海 200240)

0 引言

手术麻醉过程中会使用到大量的各种药品,尤其是受到国家法律严格管理的麻醉、精神和高危毒性药品。由于麻醉和精神药品的特殊性,国家对其管理和使用制定了严格的法律法规。在实际临床工作中,繁多的药品种类和繁复的管理流程,势必与手术麻醉期间准确快速取用形成了矛盾,给药品管理带来了挑战[1]。目前,手术室内药品管理和使用流程大都为人工完成,存在一定的用药失误和药品丢失等风险,对管理效率和准确性有一定影响,并有造成潜在社会危害的可能。如何使管理既符合现代管理的要求,流程和操作又能满足手术室内紧张准确等实际需求,避免安全隐患,减少人力物力时间等的消耗,成为医院和手术麻醉科管理者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2]。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智能化药品管理模式得以出现并逐步发展,药品的物流和数据流得到了完美统一,为精细化管理提供了绝佳的方式和机遇。国内外已经有多种手术室内药品管理装备投入使用,包括智能药车/药柜等[3-4]。本研究通过发放网上问卷对全国范围内的各类型医院手术室内麻醉药品管理的情况进行调查,以了解麻醉药品管理的现状和改进需求,为优化药品管理流程,提高手术室内麻醉药管理的便捷性和安全性,以及提升医护和药剂人员的使用体验提供参考[5]。

1 方法

1.1 调查表设计与回收

本研究采用问卷星通过麻醉学术会议群和麻醉质控群等微信群分发进行网络调查。调查表涉及接受调查者的情况,医院情况,手术量及手术间数,麻醉药品管理模式,智能麻醉药箱的应用及建议等几个方面,共计30个问题。利用问卷星导出的Excel数据表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主要为数据描述。

2 结果

2.1 调查表回收

本调查从发放调查表到回收统计历时一个月,回收调查表中有96%为一周内完成。共回收数据样本264例,排除重复医院填写,共有211家医院参与调查。

2.2 接受调查人员分析

本调查共收集264例,其中有236位麻醉医师参与填写,占总人数的89.4%,其余为药师或护师。填写调查表中正高级职称和副高级职称各为54位和90位,高级职称共占比54.5%。担任行政管理职务的有166位,占比62.8%。医院重复者采用担任行政职务的高级职称医师数据进行后续数据统计。

表 1 按手术床位数分析

2.3 医院情况分析

受调查医院共涉及到27个省市,其中华东六省一市共计153家,占总数72%。医院中三甲61家,三乙36家,三级医院占比45.7%;二甲78家,占比36.8%。综合性医院167家,占比79%;公立医院179家,占比84%。医院床位在801以上的83家,占比39%;床位在301-800之间的69家,占比32.5%;床位在101-300的有48家,占比22.6%;100以下床位的有11家,占比5.1%。手术间数量在31间以上19家,占比8.9%;11-31间66家,占比31%;5-10间83家,占比39%;4间以下43家,占比20.2%。年手术室内手术量在10001以上的有54家,占比25.5%;5001-10000的有46家,占比21.7%;1001-5000的有72家,占比34%;1000以下的有39家,占比18.4%。手术室外麻醉床位数在3-6个的医院占43.8%即93家。

2.4 麻醉药品管理模式

在调查的所有医院手术麻醉药品维护由药剂科管理占比45%;药师每天进入手术室药房维护次数至少每天一次占比42%;常用药品存放在手术室内药柜或药车直接取用占比38.5%;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管理是专门到药房领取使用占比39.5%;而抢救药品大多存放在手术麻醉科专设的抢救车内(占比53.7%)。使用后的安瓿有184家(占比86.8%)通过交药房由药剂科统一销毁。

约有三分之一的医院采用领取药箱方式使用和管理手术室内药品,药箱与手术床数量关系见图 1,比例大约在1~1.5:1。有25%的医院药箱类型超过4种(含)。64.3%的药箱中的药品种类在11~30种,31种以上者占5.6%,其余在10种以下。52.8%的药箱内药品数量可以满足4台(含)以上手术。

图1 药箱与手术床数量关系

2.5 智能化现状

目前只有33家占比15.6%的医院采用了药品智能化管理系统,方式为通过手术室内智能药车或药柜取用药品实现。有19家占比8.9%的医院正在考虑准备采用药品智能化管理系统。开具药品处方的方式使用信息系统和智能化的共有76家,仅占比36%。其余还都是手工处方。药品记账方式通过信息系统和智能化的有142家,占比67.3%。

2.6 对管理的建议

在目前麻醉科的药品管理存在问题中,前三位的意见包括处方撰写、归还销毁过程和领药过程,详见表 2。对于目前手术麻醉科的药品管理的改进,和对智能化麻醉药品管理的想法或建议两个开放问题,回答大多集中在管理职责、处方书写、简化流程和管理安全可追溯,以及对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的需求等方面。有部分回答还提到了智能系统价格和行政管理标准化问题。大多数人都对建立可监控、可追溯、操作简便又安全的智能系统药品管理模式,并将麻醉信息系统、收记费、提醒、监管一体化的信息管理系统充满渴望。

表2 麻醉科药品管理问题

3 讨论

本次调查以问卷星通过医学微信群等收集数据并通过麻醉质控群进行数据核对,具有跨地区跨时间可追溯等特点。问卷内容结合实际工作设计,填写的人员涵盖了麻醉医师和药剂科等参与手术室内药品管理的部门,在同等情况下以高级职称和担任行政职务为主,以保障收集数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最终本次调查汇集了全国各地二百多所各级各类医院的数据,以中东部为主,占比约72%。参考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对全国各地区等级医院的统计汇总数据,全国所有医院总数为34354,其中二级以上手术的医院约一万余,中东部地区的医院数为23464,占全国医院总数68%[6]。此次调查的医院分布区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基本上可以反映目前我国手术室内药品管理的现状。

通过本次问卷调查,我们发现药品管理方式与医院的规模、手术数量有密切的相关性,近一半的医院手术室药房由药剂科管理,这与目前的质控管理要求有关。大多数医院的药品均以药箱和手术室内药车或者药柜方式储存和使用,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二,且医院规模越大,药车和药柜的模式越多,且越倾向于智能化管理。三级医院和专科医院使用麻醉智能药箱管理模式较多,而二级医院仍然是以药箱管理模式为主。随着手术间数和手术量的增多,手术室内药房增设增加,药箱的管理模式逐渐减少,而智能化模式增多。这应该与管理成本有关,手术量的增加对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规模化精细化管理提供了必要条件[7]。

对于目前的管理问题,还是集中在流程和使用不便,以及对药品安全的担忧。不同于病房中药品的使用流程,手术室内使用药品具有相当的特殊性:一是品种和数量都较大且集中;二是使用过程往往很急迫:三是决策使用和应对往往是同一个人,可能存在潜在的医疗安全问题[8]。如何既要保障简便快捷又要保证用药安全,一直是手术室内药品管理的重点和难点。调查也发现大多数被调查者对药品智能化管理模式有着迫切的需求,希望建立可监控,可追溯,简便又安全的智能系统药品管理模式,并将麻醉系统、收记费、提醒、监管一体化。因此,智能化管理必将成为手术室内麻醉药品的管理的一大趋势。

国外早已经开始使用计算机协助进行药品管理,并推出了诸多智能化药柜药车等设备,这些装置给药品的安全使用和管理提供了便利,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规范和措施,以充分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性[9-10]。与国外相比,我国起步较晚,但是也出现了许多新颖的管理方式和设备。并根据国情对智能药柜进行了改进,实现了麻精药品和非控制类药品的存储,保证了准确分发,实现了麻精药品的精细化管理,保障了药品安全[11]。

调查同时也发现,被调查者对智能化的理解和要求包含了如下几个方面:(1)标准化、规范性,以及与其他信息系统(例如麻醉信息系统和医院信息系统)的连接;(2)高效率,必须减少各方参与人员的工作量,管理功能的增加不能与提高工作效率背道而驰;(3)可追溯,利用智能化管理的优点,即准确、实时、完整等。这些都为设计智能化管理方式和装置提供了明确的方向,也将令使用者对智能化充满期待和信心[12]。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化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应用越来越多,例如智能配药系统,智能药柜已在大多数医院科室应用,麻醉药品的智能管理模式将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未来将充分利用“物联网”“互联网+”等技术基础,无缝对接医院信息系统(HIS)和麻醉信息管理系统(AIMS),实现管理流程精细化,并对药品使用情况实现实时监控和可追溯化管理,保障用药安全和高效。当然,鉴于智能化需要一定的成本,且和医院的规模密切相关,智能化的发展还需要循序渐进,逐步推广和普及。

猜你喜欢
麻醉药品药箱手术室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
医院麻醉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针对新时期麻醉药品管理的探究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翻翻动物的秘密药箱
牛奶盒小药箱
2012~2014年我院门诊麻醉药品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我院麻醉药品使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