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产业集群的测度方法、动因及效应
——基于中文文献综述视角

2022-07-29 04:40林伟明王强强
中国林业经济 2022年4期
关键词:中国林业效应林业

吴 宁,林伟明,王强强

(1.福建农林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福州 35000;2.福建农林大学 金山学院,福州 350002;3.福建高校特色新型智库集体林业改革发展研究中心,福州 350002)

林业产业整合能够推动企业共用设施、共享原料供给途径、物流和营销途径等,大大节约成本,集聚加强中小企业的技术交流和信息互动,有效减少信息交流成本和中小企业生产成本,能够提升林业产出效益和收益,实现规模经营,提高林业产业的综合竞争力[1]。另外,利用林业产业聚集不但带动了地方经济和地区农业经济规模的迅速发展,还通过聚集效应促进地方林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进而达到了林业集聚区经济规模与投资收益的逐步提高[2];周家才等[3]提出应在中国东北地区大力营造东北亚林业区域集聚的总体战略经济构想,王玉川等[4]提出了建立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集聚的战略布局,林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林业产业地理集聚引起了中国学者的广泛关注,关于林业产业集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陆续展开。江苏省提出大力发展泗阳杨树经济,打造杨树产业集聚;浙江省也提出林业产业集聚的培育与发展研究[5-6];尽管中国林业产业集聚发展较晚,但也涌现出如临沂兰山板材集聚、广西人造板产业集聚、穆棱经济开发区木业产业加工园等比较成功的林业产业集聚区。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林业特色产业集聚区域与国外相比仍相差较远,中国林业产业集聚缺乏主导企业、集聚区内未能形成专业化经营分工组织、比较优势不突出与综合竞争力弱等问题[7]。本文聚焦中国学者刊发在国内期刊上的中文文献,梳理中国林业产业聚集研究进程,并指出中国林业产业聚集未来的研究走向,这对于通过林业产业聚集升级实现更大的林业规模效益、增强林业产品的综合竞争力,以及推动中国林业产业转型升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林业产业集聚的定义与测度方法

1.1 林业产业集聚的定义

欧盟委员会定义[8]:林业产业集聚包括了木制品加工与生产、纸浆与造纸加工与生产、木制品包装、印刷加工与出版等一系列相关行业的集聚,行业间在地理上彼此相互依赖、互相交叉,以此形成集聚区内长期稳定的竞争力与竞争优势。在产业聚集理论内涵的基础上,认为林业产业聚集是指由林业企业与其有关团体或部门有机融合发展而产生的经济集合,即在一定经济地理位置范围内的各种类型木材商品制造、流通、咨询服务、销售的各类公司和其他中介森林服务组织,如森林产业发展协会、培训咨询服务团体、其他金融机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地方人民政府等的集聚[9]。

1.2 林业集聚的测度方法

关于产业集聚存在与否及其测量方法的研究不断涌现,其测量方式经过了对行业地理聚集度、行业聚集程度、行业间共同聚集程度测量的发展演变。目前的林业产业的集聚衡量方式主要有如下几类:区位商值[10-11]、产业集中度或地区产业集中度[12-14]、赫芬达尔指数[15]、空间基尼系数[16]以及行业聚集与共同集聚程度指标。Combes和Overman指出了理想的产业集聚测量方法[17],依据各集聚测度方法的特点将其区分为一二代,产业集聚测度方法的特点及不足如表1所示。

表1 产业集聚测度方法

2 林业产业集聚形成机制研究

研究者们重点分析了资源禀赋、规模经济、劳动力市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地域临近、生产技术、交通、基础设施、市场和政策、文化,以及通过网络的虚拟集聚等各种因素对林业产业地理聚集的影响。其中,资源禀赋对林业产业聚集的影响并不确定:一方面,林木蓄积量是林业产业聚集的重要基石,是引发林业产业在空间上聚集发展的最主要原因[18];另一方面,用材林资源对林业产业的影响有不断减弱的趋势,说明资源禀赋对林业产业生产集中的作用被削弱,其主要原因为交通设施条件改善,林业产品对资源禀赋的依赖性降低,越发达的交通条件,企业越倾向将本地木材资源装运到加工效率更高的地区进行加工[19-20],导致资源禀赋因素不显著。技术创新对林业产业集聚的影响也不明确: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及其扩散导致了与行业发展有关的企业间产生技术集群[21];但另有研究者则指出,由于林业产业中的多数产业对科技发展需求并不高,企业在获得产业正常盈利的背景下,并没有提升技术创新水平的内在动机,因此区域技术创新对林业产业聚集的影响并不明显。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林业产业集聚的影响不定:由于企业基于对企业生产成本的考量,在发展落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劳务费用成本、生产运营管理等费用相对较低,企业因此更偏向于利用便利的交通运输,以避免高额的生产运营管理费用,但现有研究表明,中国林产品产业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沿海省份。此外,由企业家精神、社会资本以及社会文化上的非正式制度作用三者协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企业文化对林业产业发展具有正负双重影响[22]。

规模经济、地理临近、劳动力市场、基础设施、市场和政府、虚拟集聚等因素对林业产业集聚的影响比较明确。产业外部规模经济效应,首先通过区域内信息网络传播方式驱动着对拥有自身资源优势的大型林业经营企业在现有经营发展空间上进行收敛及资源整合,从而内部直接产生产业规模经济效应[23];其次,可极大促进产业集聚示范区内森林企业共用森林原料产品供应途径、交通运输供给途径、销售服务途径等多种资源综合利用,从而有效节约各产业方面经营成本;再者,产业综合集聚园区规模的发展增大将会直接带动产业经济规模增长,而随着规模经济的扩大又反向促进产业集聚[24];最后,已有行业规模资源优势是行业发展聚集影响的重要基石,企业自身以及邻近区域的现有林业产业基础优势资源对林业产业聚集影响巨大。林业相关产业发展具有明显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特点,各个省份中其林业相关产业平均工资水平越低,对林业企业的劳动力需求吸引力越大,林业产业向人力资源较丰富地区聚集的特点明显。完善的基础设施可以吸引企业入驻,形成工业园区,具备良好条件的工业区不仅能为企业提供便利的生产条件,还能极大提高员工的生活质量,进而有利于林业产业集聚。在市场自发性和政府引导的双重作用下,集聚区实现了高度专业化分工,集聚区通过集群整体规模效益形成单位成本优势,从而促进林业产业集聚的形成[25]。从虚拟集聚对中国林业产业集聚的作用来看,虚拟集聚有利于林业企业克服过于依赖地理空间的劣势,从而促进林业产业向网络化集聚发展。

3 林业产业集聚效应研究

3.1 林业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

产业集聚能通过产业集聚外部性促进经济的增长,学者们的实证研究结果验证了这一理论。林业产业地理上的集聚有助于集聚区产生外部规模经济效应,而集聚区内伴随着区域经济的增长又会反过来带动产业集聚规模的增大[26]。研究表明,产业集聚不仅能够带动区域的经济增长,而且产业集聚水平越高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越大[27]。程鹏飞等[28]采用了空间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剖析了二者的不同微观效果影响反应机理,并重点提出西南林业产业结构整合发展过程中,导致西南林业区域投入要素空间聚集以及空间知识溢出,将直接推动西南林业区域经济快速增长,张少鹏等[29]则重点研究出了空间知识溢出效应对西南地区林业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影响分析情况,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这种空间溢出效应直接推动本区域的林业经济增长并发挥了其重要促进作用。

另有学者则着重考虑了林业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间接影响因素。汪浩[30]指出,林业产业集聚带动了投资者的投资、商品贸易与消费水平,有利于集聚区的经济增长。具体来说,学者们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分别对云南省和湖南省进行研究。云南省的林业产业主要集中地区内部,实物资本投入、人力资本投资是推动云南省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原因[31];以相同的研究方法在分析湖南省林业产业集聚效应情况时,却得到不同的结论,虽然湖南林业产业发展呈大聚集态势,且集聚效果突出,但却因为与湖南林业产业发展没有联动效应、聚集程度逐渐减弱等因素,而导致林业产业的聚集程度与经济效益呈负相关关系[32]。此外,曹彦[33]认为林业产业集聚水平及其所处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对经济增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经验分析结果也显示,林业产业集聚与社会经济发展系统耦合发展程度稳步提高促进了经济增长。

3.2 林业产业集聚与生产率

虽然关于中国林业产业集聚与生产率的研究较少,但现有研究也已经提供了非常好的思路。具体来说,夏永红等基于空间计量模型分别检验了林业产业集聚对工业劳动生产率的直接和溢出效应。首先,集聚区内较高的机械化运行,极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其次,交通运输便利可减少企业成本支出,也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关键;再者,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对临近产业劳动生产率具有正向影响[34]。进一步阐明了空间溢出效应及其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空间集聚为知识和信息的相互交流创造便利,也为劳动者与企业之间的合理搭配形成了有利条件,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增加劳动生产率[35]。魏肖杰等[36]关注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林业产业集聚不仅能降低林业产业生产成本还能减少物流运输成本,提高林业全要素生产率,但随着集聚规模的持续扩大,产品与服务市场容量、环境承载能力的制约会加剧竞争,生产要素价格上升不可避免,集聚带来的拥挤效应会削弱产业效率和竞争力,总体来看呈倒U型非线性特征。

3.3 林业产业集聚与生态效应

关于林业产业集聚与生态效应的研究还比较缺乏,现有研究中,学者们一致认为产业聚集所带来的外部性将会推动林业产业生态效能提升。一方面,知识与技能的外溢、产品的大规模效应、生产设施完善程度和资源共享等是影响产品的整体生态效能的关键[37];而另一方面,产品的地域集聚不但产生了资源高效合理配置、生产成本迅速下降的效果,还因为工业协作基础和资源共享而增强了产品区域间的联系,也因此促进了产品整体生态效能的提高并向周边地区放射,而空间溢出效应也可以推动毗邻地区产品整体生态效能的总体提高[38]。

4 中国林业产业集聚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对国内现有林业产业集聚文献的分析,本文认为还有以下几点值得重点关注。

4.1 中国林业产业集聚的理论研究

从国内现有的学术文献资料来看,国内对于林业产业集聚的研究,形成较丰富的研究成果,但仍存在以下不足。其一,诸多的实证研究主要是针对某地区或者特定类型的林业产业,不能很好地把握林业产业集聚的共性和规律。其二,相关研究中,个案经验研究偏多且仅基于定性的描述性分析的,未能进行深入的研究。因此,依据中国林业产业集聚发展历程与特点,进一步研究林业产业集聚的共性和规律,形成具有较强本土性和适用性的林业产业集聚发展理论及将是未来的科学研究工作重点。

4.2 中国林业产业集聚形成的驱动因素研究

林业产业集聚的区域规模经济、知识和技术溢出效应、创新等功能的优势能有效解决林业产业发展中“卡脖子”的难题。区域的要素条件驱动着林业产业集聚,但由于区域间存在差异,导致各要素对林业产业地理聚集的作用不同。因此,理清各驱动因素的作用,促进林业产业集聚的形成,这对于充分发挥林业产业集聚效应,对解决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3 中国林业产业集聚政策研究

研究中国林业产业政策应重点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根据中国林业产业集聚的一般和基本特征,结合中国林业产业发展现状,研究制定具有普遍性和针对性的政策,保证林业产业政策的适用性和实用性;二是重点突破政府政策与林业市场机制有机结合的关键问题,即厘清政府和林业市场的各自职能,既能让地方政府充分发挥的政策引导与推动作用,又能充分发挥林业市场的重要决定性作用。

猜你喜欢
中国林业效应林业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懒马效应
中国林业产业 新时代绿色发展的引领者
中国林业重要文化遗产评定标准初探
land produces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