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规模以上木材加工制造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2022-07-29 04:40李秋娟
中国林业经济 2022年4期
关键词:纸制品木材家具

李秋娟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013)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实现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我国已经成为科技创新大国,进入创新驱动发展阶段。林业和草原经济体系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林草产业不仅在保障国家生态安全、木材安全、粮油安全和能源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还能助推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体系优化升级,服务国家战略。中国是全球木质林产品生产和贸易大国,人造板、木质家具等出口稳居世界第一。2019年我国木材加工制造业产值达 26 977.1 亿元,占林业第二产业总产值的74.5%[1]。但是我国木材加工企业中初加工企业占比不低,存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普遍不高,科技人才匮乏等问题,科技创新成为当前木材加工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动力。因此,开展木材加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外关于木材产业技术创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术创新影响因素分析[2-7]。国内木材产业技术创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创新模式[8-9]、技术创新路径选择[10]、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协同演进[11]、创新投入影响因素[12-14]等方面,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木材产业科技创新的模式、路径以及与制度创新如何有效结合等问题。我国木材加工制造业是林业产业的支柱产业,其产值超过万亿元,而规模以上木材加工企业是是木材加工企业的领头羊,其科技创新能力代表了当前木材加工领域发展的方向,同时为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参考。为此本研究在界定木材加工制造企业范围的基础上,借鉴其他相关研究的评价指标,构建我国规模以上木材加工制造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分析其变化趋势,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促进我国规模以上木材加工制造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实现产业向高端智能化方向发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和为制定林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本研究中,木材加工制造企业主要包括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企业、家具制造企业和造纸和纸制品制造企业。在评价指标的选取上,本研究参考国内外学者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指标选取的全面性、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和规范性的原则,从支撑保障、资源投入、研发能力、创新环境和创新产出等方面构建我国木材加工制造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一级指标,在此基础上确定了16个二级指标[15-18](见表1)。

表1 我国木材加工制造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1.1.1 支撑保障

支撑保障能力,是中国木材加工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基本条件,是提高中国木材加工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和保障,主要体现为经济实力、资源配置的先进性和生产力水平。选取3个指标,均为正向指标。B11——利润率,指利润总额与产品销售收入的比率,反映企业单位销售收入获得的利润,利润率越高,说明企业的收益越高,相对来说为企业创造一个较为宽松的财政基础,有利于企业对科技创新财政投入的增加。B12——全员劳动生产率,是指总产值与从业人数之比,反映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职工技术数量程度和劳动积极性的综合表现。B13——仪器设备投入,指用于研究机构中的仪器、设备,是企业研究开发能力的体现。

1.1.2 资源投入

资源投入能力,是中国木材加工制造企业能够投入到科技创新过程中主要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能力,是我国木材加工制造企业科技创新的基础,主要包括科技创新的人力资源、资金。选取4个指标。B2——R&D人员投入强度,是指R&D人员全时当量与全部从业人员之比,反映企业对科技创新人力资源投入的重视程度。B22——R&D经费投入强度和B23——新产品开发经费投入强度均体现了企业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水平。B24——对研究机构和高校的经费支出,是指R&D经费对外境内研究机构和对境内高校支出之和,反映企业对科研机构参与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

1.1.3 研发能力

研发能力,是中国木材加工制造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体系中最重要的部分,是科技创新的关键所在。主要选取3个指标。B31——研究人员投入强度,是指研究人员人数占R&D人员全时当量的比值,反映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B32——有效发明数,是指企业拥有的有效期内的发明专利的总和,反映企业科技创新现有技术水平。B33——新产品开发项目数,也反映企业科技创新的研发能力。

1.1.4 创新环境

创新环境,木材加工制造企业开展科技创新的政策和市场等外部环境,是企业实施科技创新的重要推动力。主要选取2个指标。B41——政府资金支持力度,是指R&D经费内部支出中来自于政府的资金占R&D经费内部支出的比例,反映了政府对木材加工制造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持情况。B42——其他资金支持力度,是指R&D经费内部支出中来自于国外资金和其他资金之和占R&D经费内部支出的比例,反映了除政府和企业自身外其他外部环境对木材加工制造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持情况。

1.1.5 管理能力

管理能力,是实现企业各部门相互配合相互协作,配置资源使科技创新活动顺利实施的能力[16]。主要选取2个指标。B51——管理费用的投入强度,是指管理费用与产品销售收入之比,反映企业对管理的重视程度,企业管理水平越高越有利于推动企业科技创新[18]。B52——R&D经费外部支出,是指R&D经费用于委托外部单位或与外部单位合作的费用支出,反映了企业与外部单位合作科技创新的能力[1]。

1.1.6 创新产出

创新产出是企业科技创新成果的最终体现,是体现企业科技创新水平的重要因素,主要选取2个指标。B61——新产品销售收入与产品销售收入之比,反映企业科技创新的经济效益产出能力。B62——专利申请数,反映企业获得知识产权的数量,体现了企业科技创新的水平。

1.2 数据来源及处理

本研究以2010—2019年为评估时段,以木材加工业科技创新能力为评价对象。其中,本研究中指标数据主要来自于历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工业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由于2013年《中国工业统计年鉴》中未统计从业人员年平均数,因此2012年从业人员年平均数用2011年和2013年从业人员年平均数的平均数计算而来。由于2017—2019年《中国工业统计年鉴》未统计总产值数据,因此根据产品销售收入的年增长率,计算得出2017—2019年总产值的数据。

1.3 评价方法

1.3.1 指标权重评价方法

基于上述的评价指标体系,本研究对我国规模以上木材加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估,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19-20]。

1.3.2 综合评估值计算方法

采用多目标线性加权法确定各年份我国规模以上木材加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估值。计算公式为:

(5)

其中,S为我国规模以上木材加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估值,Yi为第i子系统的权重,Wij为第i子系统层第j项指标的权重,Vij为第i子系统层第j项指标的评价值(标准化值)。

2 结果与分析

2.1 评价指标权重

采用熵值法分别确定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企业、家具制造企业、造纸和纸制品制造企业的各项指标权重如表2所示。指标权重越大,表明其对评价结果的影响越大,反之越小。

表2 木材加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指标权重

由表2可知,对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影响比较大的一级指标依次是资源投入、创新环境、管理能力、支撑保障,影响程度为70.37%。影响程度较大的二级指标依次是政府资金支持力度B41、管理费投入强度B51、新产品销售收入与产品销售收入之比B61、有效发明数B32。对家具制造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影响比较大的一级指标依次是资源投入、创新环境、创新产出、支撑保障,影响程度为67.88%。影响程度较大的二级指标依次是新产品开发经费投入强度B23、有效发明数B32、新产品开发项目数B33、政府资金支持力度B41。对造纸及纸制品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影响较大的一级指标依次是资源投入、支撑保障、管理能力、创新环境,影响程度达到65.65%。影响较大的二级指标依次是管理费投入强度B51、有效发明数B32、利润率B11、政府资金支持力度B41。

2.2 评价结果分析

2.2.1 规模以上木材加工制造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分项评估值分析

①支撑保障能力。由表3所示,2009—2019年,我国规模以上木材加工制造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撑保障能力的评估值呈波动上升趋势,到2017年我国规模以上木材加工制造的三类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撑保障能力的评估值达到峰值。2009—2017年,我国规模以上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企业和家具制造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持保障能力评估值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到2017年后开始下降,而我国规模以上造纸和纸制品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撑保障能力评估值波动较大。2009年我国规模以上造纸和纸制品企业科技创新支撑保障能力评估值最高,家具制造企业科技创新支撑保障能力评估值最低,而到2019年造纸和纸制品企业科技创新支撑保障能力评估值最低,而家具制造企业科技创新支撑保障能力评估值最高。

②资源投入能力。由表3所示,2009—2019年,我国规模以上木材加工制造企业科技创新的资源投入能力评估值整体呈波动上升的趋势,且木材加工制造三类企业科技创新的资源投入能力评估值差异较小。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企业科技创新的资源投入能力评估值在2015年波动较大,整体呈线性上升的趋势,到2019年达到峰值。家具制造企业科技创新的资源投入能力评估值在2010年出现较大波动后,呈平缓上升趋势,在2019年达到峰值。造纸和纸制品企业科技创新的资源投入能力评估值整体呈锯齿型增长趋势,在2018年达到峰值而后出现回降。

表3 木材加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分项评估值

③研发能力。由表3所示,2009—2019年,我国规模以上木材加工制造企业科技创新的研发能力评估值呈上升趋势,但木材加工制造三类企业科技创新的研发能力评估值增长幅度不同。2009—2014年,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企业科技创新的研发能力评估值较低,而后呈线性增长趋势。而2009—2012年,家具制造企业研发能力评估值较低,而后呈线性增长趋势,到2019年家具制造企业科技创新的研发能力评估值达到峰值。2009—2013年,我国规模以上造纸和纸制品企业科技创新的研发能力评估值较低,而后呈指数增长态势,2016年以后增速放缓。

④创新环境。由表3所示,2009—2019年,我国规模以上木材加工制造企业科技创新环境评估值呈波动下降趋势,其中家具制造企业科技创新环境评估值波动较大。2009年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企业和造纸和纸制品企业科技创新环境评估值达到峰值,2019年达到最低值。而家具制造企业科技创新环境评估值在2012年达到峰值,随后波动下降,到2019年最低。

⑤管理能力。由表3所示,2009—2019年,我国规模以上木材加工制造企业科技创新的管理能力评估值波动上升趋势。2009—2015年,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企业的科技创新的管理能力评估值高于造纸和纸制品企业和家具制造企业,但波动较大,2019年达到峰值为 0.109 6。家具制造企业科技创新的管理能力评估值一直呈缓慢增长态势,2018年达到峰值为 0.090 6。2014年后,造纸和纸制品企业科技创新的管理能力评估值增长较快,到2019年达到评估值为 0.126 4。

⑥创新产出。创新产出是木材加工制造企业科技创新成果的最终体现。由表3所示,2010—2019年,我国木材加工制造的三类企业科技创新的创新产出能力评估值呈上升趋势,且到2019年创新产出能力评估值达到峰值,造纸和纸制品企业科技创新产出能力评估值最高为 0.132 2,其次是家具制造企业为 0.115 8,最后是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企业为0.114。

2.2.2 木材加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估值分析

采用多目标线性加权法,得出2009—2019年我国规模以上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企业、家具制造企业和造纸和纸制品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值(见图1)。

由图1所示,2009—2019年我规模以上木材加工制造的三类企业整体的科技创新能力评估值波动增长的趋势,且增幅明显。2009—2012年,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评估值明显高于造纸和纸制品和家具制造企业。2012—2015年,虽然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评估值仍高于其他两类企业,但是这一时期,家具制造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开始反超造纸和纸制品企业。2016—2019年,造纸和纸制品企业、家具制造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估值超越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企业,到2019年造纸和纸制品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有所下降,而家具制造企业成为三类企业中科技创新能力评估值最高的企业。

图1 2009—2019年木材加工制造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估值

3 结论与讨论

总体来看,2009—2019年我国规模以上木材加工制造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估值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出现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房地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对木材加工制造产品的需求急剧上升,促使木材加工制造企业积极投入资源用于科技创新和产品升级以适应市场需求,再者在新的发展理念下,木材加工制造企业自身科技创新意愿也在不断增强、对科技创新和新产品的资源投入不断增加,科技创新的产出能力也在提升。对于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的增长主要是由于投入到科技创新活动中的资金和人力资源的增加,以及企业管理水平提高。家具制造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增速明显高于其他两类企业,主要是由于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人民对于家具需求的持续增长,家具行业具有很好的市场环境,从而促使家具制造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科技创新环境良好,激发企业研发能力,同时企业科技创新产出不断增强。造纸和纸制品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波动上升趋势,主要是因为环境保护政策的影响,导致造纸和纸制品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撑保障能力波动变化,从而激发造纸和纸制品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和支撑保障措施,降低造纸和纸制品企业的环境污染问题。近年来,随着造纸和纸制品企业的技术改造和科技人才的投入,造纸和纸制品企业科技创新能力逐步回升。

基于以上分析,为进一步提升我国木材加工制造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企业竞争力,建议:一是改善木材加工制造企业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十九大以后,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政府在推动企业科技创新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应加大对木材加工制造行业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提升木材加工制造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完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鼓励各类创新主体和各类金融资金投入到科技创新活动中;二是木材加工制造企业持续增加科技创新的资源投入。资源投入是科技创新的基础和关键,木材加工制造企业应加大科技创新资金的投入,要重视科技创新人才储备,逐步提升企业研究人员的比重,筑牢科技创新的基础。探索建立研发人员的奖励机制,对于实现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个人或团队给予奖励;三是营造企业自主创新的文化氛围。企业领导层的创新意识的提升,对企业科技创新的作用明显。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科技创新的评价管理体系。四是加大对木材加工制造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的力度,使木材加工制造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猜你喜欢
纸制品木材家具
橘子皮用来开发透明木材
数字说
家具上的“神来之笔”
现代家具创新化研究
木材在未来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加纳木材工业界呼吁政府减免木材进口税以挽救国内木材工业
简析造纸行业现状与纸制品检验
中国纸制品的国际竞争力提升研究
探讨废旧材料在幼儿泥工活动中的应用情况
纸制品中五氯苯酚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