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岗实习实践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与研究
——以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为例

2022-07-30 09:08李静胡中永
大学 2022年6期
关键词:顶岗师范考核

李静,胡中永

(泰山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山东 泰安 271000)

在2021年10月出台的《山东省“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中指出,要“实施应用型大学建设工程,推动省属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并且“大力支持应用型专业建设,以应用型专业发展带动应用型大学建设”。发展规划还指出,“推动高校根据办学定位和学科专业特色,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速存量调整与增量优化,改进优化专业方向,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大力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高校需要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将实践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部分,切实提升教学质量。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适应中学教育改革发展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学数学教师。而实习,尤其是顶岗实习,对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的人才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顶岗实习是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实施实践教学的关键组成部分。有效有序地开展顶岗实习,让学生在真实的教学环境里实际参与中学教师的工作,全程参与备课、研讨、听课、讲课、辅导、批改作业、监考、批阅试卷、班级管理等环节,亲自观察、了解中学生,并深入地与中学生交流,将在学校里理解掌握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的教学中,可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教学能力。但由于种种客观原因,学生多为分散实习,且学生所在的实习单位的环境、条件也参差不齐,这给学生所在高校以及院系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从而在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考核过程中,出现了考核标准不统一、考核具体指标不明确、存在着较大随意性以及学生的满意度较低等各种问题。因此,建立合理的科学有效的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顶岗实习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对学生参加顶岗实习质量的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对学生就业或创业能力的培养,甚至是对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且积极的影响。

一、目前顶岗实习考核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的顶岗实习工作是由实习学生所在的高校、实习的单位以及实习学生本人三方共同参与的。但因涉及的管理主体具有多元性、实习地点具有分散性、实习的环境具有差异性、实习的内容具有多样性、实习的对象具有特殊性等众多特点,使得实习学生所在的高校对参与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工作难度增大,对其考核的评价体系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1.顶岗实习的考核评价工作缺乏有效监控,评价主体不够全面。目前,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的顶岗实习工作采取集中实习的形式,将学生分配到各县市的中小学进行顶岗实习。实习单位相对较分散,而对这些实习单位接收顶岗实习学生,也没有较为规范的考核制度和较为详细具体的要求条件,从而造成了高校对学生进行的顶岗实习的考核评价工作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传统的顶岗实习的考核评价更多地关注实习学生的教学工作情况,且进行评价的主体一般为学生所在的高校与实习单位的指导教师,考核评价缺乏第三方参与,如学生家长的评价意见等无法在考核评价体系中体现,以上这些都是对参与顶岗实习的学生进行实习效果评价不够全面的表现。

2.对顶岗实习学生的考核形式较为单一,考核的内容过于笼统,导致对顶岗实习学生教学能力的考核不全面、不到位。顶岗实习的学生在实习结束后,需要提交各种纸质材料,如实习报告、具体的教学设计、详细的教案、实习总结等,实习学生所在高校的指导教师根据学生上交的这些材料,并与学生所在实习单位的指导教师交流,然后结合学生在实习期间的综合表现,评出学生的实习成绩。然而这种传统的顶岗实习的评价方式,对一个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综合表现是很难做出准确评价的,实习学生所在高校的指导教师对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的具体情况也就难以全面掌握,如对学生实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教学能力水平、教师素质、教学研究成果等,难以科学、客观地进行考核。

3.实习学生所在高校与实习单位的指导教师之间缺乏及时、有效、全面的沟通,对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的评价缺少系统研究。由于实习学生所在高校的指导教师通常所带的实习学生不止一个,他们除了担任实习学生的指导教师外,还需要承担学校分配的实际教学工作,且顶岗实习学生所在的实习学校分布较为分散,这就造成了实习学生所在高校的指导教师与实习单位的指导教师之间难以有效、及时、全面地沟通交流,导致这些指导教学在实际的指导工作中流于形式。实习学生所在高校的指导教师对学生们的顶岗实习成绩的评定,也就无法有效地将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影响了学生参加顶岗实习的质量,达不到促进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的学生进参与践教学的真正意义。

二、顶岗实习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顶岗实习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首先,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的顶岗实习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必须立足于该专业的培养目标。适应国家中学教育改革的发展要求,泰山学院立足鲁中,面向山东,扎根基层,培养一批理想坚定、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强烈、道德师德高尚,具有教育深厚的情怀、扎实的学科知识、较强的数学教育教学、知识更新与实践创新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学数学骨干教师,他们能够在中学以及教育机构,从事数学教学、教研或管理工作。

实践教学考核体系的构建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本着促进学生教学实践能力提高和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养成的任务,进行多维评价,要体现全面性的原则,促进学生教师素质的发展和从业技能的提高,而不是单纯地因为考核而考核。其次,实践教学考核体系的构建要体现渐进性原则。高校应根据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的表现,遵循发展的教育理念,对实习学生进行肯定性的评价,在对学生的未来发展目标进行预测时,考虑激励学生通过努力逐步缩小与未来目标的差距这样的因素。

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需要精心设计对实习学生的考核细节,而不能只是片面地、一味地强调终结性评价,要兼顾顶岗实习的过程性评价,遵循人才培养规律,以考核评价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从教习惯,重视教师技能的培养,避免单纯空洞说教。再次,实践教学考核体系的构建要体现多元化原则,考核主体、考核指标多元化,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性,多方面、多渠道、多措并举,充分调动学生参与顶岗实习的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二)顶岗实习考核评价体系的构成

1.顶岗实习考核形式

在顶岗实习期间,对学生的考核评价是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学生教育实习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成绩与实习学生所在校内开设课程的考核有所不同,考核主体为四元的,即实习单位、学生所在高校、指导老师和学生本人,四方通过各自参与考核工作的实际,依据一定的标准,考核学生顶岗实习的情况。四元的考核主体通力协作、相互配合,才能制订出严格的考核评价体系,并使其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合理性,进而达到能够培养在中学、教育机构等从事教育教学、教研及管理工作,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学数学骨干教师这一人才培养目标。自我评价方面,通过学生本人对自己参加顶岗实习情况的客观评价,使其高度重视顶岗实习环节,培养自己的能力,增强今后的就业竞争力。四元考核主体的顶岗实习的考核形式见表1。

表1 四元考核主体的顶岗实习考核形式

2.顶岗实习考核指标

对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的顶岗实习所做的实践考核体系,充分考虑学生在实习期间的表现,围绕着态度、能力、教师职业素养三个方面,考核学生顶岗实习情况,具体考核指标,见表2。

3.顶岗实习考核体系

在顶岗实习的实践考核体系中,四元考核主体依据表2 顶岗实习考核指标内容进行赋分,按照对应指标的系数进行加权,然后相加得出四元考核主体各自的分值(公式1),再依据表1 四元考核主体的顶岗实习考核形式中的权重进行加权计分,最后相加得到的分值(公式2),即顶岗实习考核评价分数。总分实行百分制,再转换成相应的五级制的评价结果(优秀:[90,100];良好:[80,90];中等:[70,80];及格:[60,70];不及格:[0,60],并以此来评价学生的顶岗实习效果。具体公式如下:

表2 顶岗实习考核指标

公式1:a、b、c、d=A1*5%+A2*5%+B1*35%+B2*5%+B3*20%+B4*5%+C1*5%+C2*10%+C3*10%;

公式2:顶岗实习考核评价分数=a*5%+b*50%+c*35%+d*10%。

值得一提的是,该考核过程将参加山东省师范类学生从业技能大赛,或者在公开刊物上发表教学研究论文作为附加项得分,成为考核学生实践能力的有益补充,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三、顶岗实习考核评价体系构建的意义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的学生在毕业之前所进行的顶岗实习,实际上是他们走出校门、迈进社会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所以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具有如下重要的意义:

首先,可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实习观念,切身体会他们参加顶岗实习的意义所在。在实习中,学生能学习从事教师职业必备的能力、职责和素质,掌握从事教师岗位的技能,学习与中学生交流沟通的技巧,并把在学校所学习到的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方法等知识应用到教学中,培养自己热爱教师行业的热忱。该考核评价体系可促使学生认真对待学校设置的顶岗实习环节,更加重视实习经验的积累,珍惜了解工作岗位对能力需求的机会,进而正确认识自己,不断完善自身来适应社会的需求。

其次,顶岗实习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可引起高校的重视,加强对学生参加顶岗实习这一任务的正确观念的培养。建立顶岗实习考核评价体系,可梳理学生参加顶岗实习所需要的准备工作,促使该工作执行起来更有章可依、有迹可循。如在进行顶岗实习时,学生需要加强教师方面的岗前培训等,在顶岗实习实训结束后需要提交相应的材料,如实习总结、实习报告等材料。确保学生的顶岗实习工作落到实处,保质保量地完成实习任务,加强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促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应用,有利于学校教育与社会就业的有效融合,培养出更多的毕业生,以满足当今社会对教师的需求。

最后,顶岗实习考核评价体系对学生所在的实习学校明确了对实习学生的要求。该体系结合实习学校自身的规章制度,规范学生顶岗实习的制度流程,提高学生参加顶岗实习的积极性,完成实习学校交给学生的实习任务,从而帮助高校解决毕业生实习岗位紧缺的实际问题。借助实习学校这一桥梁,学生可近距离接触教师行业,为尽快融入社会做好准备。

四、结语

高校应建立考核评价指标,对顶岗实习的全过程进行监管,并客观地进行顶岗实习评价。顶岗实习目前已成为高校教育培育应用型人才的核心部分,能够帮助学生提前了解社会,也是获取学校工作环境、特点等方面的有效渠道,能够在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培育学生教学、责任、师德等多个方面产生有利帮助。

科学合理有效的顶岗实习评价体系是保证顶岗实习顺利进行的基础,要准确把握新时代对学生顶岗实习的要求,高校应在开展顶岗实习时以学生为核心,针对顶岗实习展开规范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工作,加强制度和组织保障,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

猜你喜欢
顶岗师范考核
“南京特教师范招待所”饭盆
“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物理师范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表里不一”如何识别——富平增强考核洞察力
考核偏向:错把经过当结果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发挥考核“指挥棒”“推进器”作用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监管体系研究
教育部要求保障顶岗学生实习安全
高职煤炭类顶岗实习“421”运行机制
郑州测绘学校就业形势好一名学生可选五个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