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艺术歌曲《思乡》的演唱分析与艺术价值

2022-07-30 02:14董自然
艺术家 2022年7期
关键词:黄自思乡演唱者

□董自然

(董自然/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艺术歌曲”是西方室内乐性质的一种声乐体裁,是对欧洲18 世纪末至19 世纪初盛行的抒情歌曲的统称。它结合了钢琴悠扬的旋律、富有技巧性的人声及复杂的音乐伴奏织体,使艺术作品更具吸引力。大胆的表达和欣赏是19 世纪浪漫音乐的独特艺术特征。1917 年至1919 年,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第一批欧洲艺术音乐的作品、思想和要求被引入我国并受到了国内人们的喜爱,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绚烂夺目、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从那时起,大学教授、音乐家和其他社会学者成为传播、促进、创造和探索艺术音乐的先驱,他们把中国传统创作手法和西方创作手法与中国的传统民族风格、传统民族话语、传统民俗和语调、传统文化欣赏习俗等艺术形式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创造性地表现和突破,造就了像《思乡》《玫瑰三愿》这样一系列具有永恒价值的艺术品。

近百年来,一代代的文艺工作者努力用他们的才华和精神推动着中国音乐的发展。我们应当学习他们对艺术崇敬与严谨的态度。作为一个学习者,我们还要继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素养,用专业知识深度剖析中国古代诗歌和艺术音乐的本质,并更贴切地表现艺术作品。本文从音乐专业知识角度出发,通过文学回顾与分析,探索古诗词艺术及黄自艺术歌曲歌唱技术的发展脉络,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对“古诗词艺术歌曲”与“黄自艺术歌曲”的文献资料学习,有深度地演唱古诗词艺术歌曲。对当代互联网背景下古诗词艺术歌曲的传承性与继承性进行阐述,有利于人们在新时代对古诗词艺术歌曲的传承与发展。

一、古诗词艺术歌曲概述

古诗词艺术歌曲是中国古典诗词与音乐相互交融产生的,它以洗练的语言、高远的意境,传达着中国文化的独特韵味。古诗词作为文学史上一颗闪亮的明珠,其影响力之大、影响范围之广是毋庸置疑的。艺术歌曲起源于18 世纪后期和19 世纪初的欧洲,而古诗词艺术歌曲是在中国悠久的文化历史中使用歌剧音乐创作的。它保留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儒雅和含蓄,并与西方音乐创作技法相结合。近代中国艺术歌曲的产生与发展都受到了西方艺术歌曲的影响,起初是模仿,之后逐渐有了自身独特的气质。艺术歌曲是由诗人根据文学诗歌创作的歌曲,既具有文学上的欣赏价值,又具有听觉上的审美享受。20 世纪初的中国涌现出一大批爱国音乐人,如黄自、青主、赵元任等,他们为中国音乐创作带来了西方的作曲技巧。这些音乐家将西方的作曲技巧和中国传统音乐相融合,中国艺术歌曲就此诞生。黄自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和音乐理论家,他的古诗词艺术歌曲创作直接影响了我国后世的音乐创作,推动了我国艺术歌曲创作的发展。到目前为止,他的古诗词艺术歌曲依然被唱响在各大舞台上。

艺术歌曲的特点是结构短小、音域适中,没有过于戏剧性的声音要求,它要求的是音乐流畅、连贯、没有过大的音域跨越,属于表现主人公内心情感世界的一种歌曲创作形式,适合各声部演唱,在提高声音技巧、正确掌握歌唱呼吸和吐字咬字等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它完美融合了诗歌和音乐,艺术歌曲既甜美又精致,严谨的表达体现了敏捷性特点。其独特的艺术特性和意义在培养文学艺术素养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艺术歌曲的演唱不能仅限于美声唱法一种,演唱方法要服从于作品的内容与风格,要根据不同内容与风格运用合适的演唱技法,同时,艺术表现应该是丰富多样的。中国艺术歌曲的演唱方法和表现形式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与此同时,它也受到声乐界和各行各业的广泛关注。对于演唱者来说,演绎好的艺术歌曲需要具备较深层次的文化修养与音乐道德修养,而这种文化修养是他们正确理解并掌握深层次内涵的基础。这种修养包括文学、史学、美学、音乐基础理论和知识及舞台艺术实践等综合修养。艺术歌曲本身就是音乐和诗歌巧妙交织和融合的产物,尤其是中国当代艺术歌曲,其歌词大部分采用了古今著名的诗人、词人名作及民谣等。将这些具有极高文学价值的歌词全部融入当今的各类声乐作品中,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在对这些歌曲进行二度创作的过程中,演唱者们能够充分运用自身的文学、史学等文化修养,对作品中的时代背景、思想内容、艺术表现手法、民族地域特色等进行认真分析与深刻理解,使歌曲的二度创作更加符合原创者的本意,从而达到演唱者正确表达歌词内涵的目的。

想要演绎好一首艺术歌曲,演唱者必须熟悉和了解歌曲的时代背景。每一首歌曲都具有其时代性与思想属性,反映了时代的变化、社会现象和历史风貌。中国传统艺术歌曲对于这个社会时期的记忆,已经在歌曲题材选取和歌词的创造上烙上了深刻印记。在我国的音乐课堂上,充分引用中国传统艺术歌曲进行教学,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自身的音乐文化修养,还可以使他们掌握声乐知识,提高技能。当代中国艺术歌曲风格多样、内容丰富,既有简单的曲目,也有比较复杂的曲目。在声乐演唱中,演唱者可以通过这些声乐曲目来训练音区,感受气息的运用、支持,提高对气息的控制能力、美化音色等。著名声乐教育家沈湘先生曾说,呼吸是歌唱的基础,气息是歌唱的动力。因此,在声乐教学中加强对气息及控制能力的训练是十分重要的。音色主要是指音的色彩,在歌唱中,歌唱者要对自身音色音质进行控制,准确无误地演唱作品,符合歌曲所要表现的内涵。这就要求歌唱者能够根据不同的风格需要,熟练掌握并正确运用各种音色。

二、《思乡》创作背景

《思乡》由韦瀚章作词,黄自(图1)作曲,创作于20 世纪30 年代初期,当时的民众生活在昏暗与水深火热中。《思乡》的词作者韦瀚章先生,当时就任于上海音乐职业技术专科学校,他目睹了自己的祖国和家乡被严重破坏,而自己却无能为力,只能默默地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后来,他突发灵感,与黄自先生进行了首次合作,共同创作了这首古老而又经典的现代主义艺术歌曲《思乡》。随后,黄自先生和韦瀚章先生进行了后续的交流与合作,写下了《旗正飘飘》《九一八》等经典的振奋人心的歌曲,这些作品都表达了两人对侵略者的愤懑和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

图1 黄自(1904—1938)

三、《思乡》的思想内涵

我国古代有折柳赠别的传统,人们看到柳枝就会想起家乡和友人,歌词中的杨柳不仅特指实物,还象征离别情谊,而后听到墙外鹃啼更加触景生情,叫声宛如在劝游子还乡。家乡既可以代指出生地,也可以理解为心灵的故乡。精神上的孤独感在黄自的艺术歌曲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这首歌曲融入了道家学派“自然”“虚静”的观念,追求一种自由洒脱的人生与艺术境界,表现出了一种对自然美的追崇。这种思想既有西方浪漫主义思想的影子,也凸显了中国“天人合一”思想。总之,《思乡》拥有较高的文学性与艺术性,值得学习者深入挖掘其丰富内涵。

四、《思乡》作品分析

《思乡》歌词中第一段的第一句“柳丝系绿,清明才过了”,这一句的歌词主要是在讲述春天已经到来,万物复苏,大地上已经出现一片片的绿色,摇曳着的杨柳丝也显得风情万种。演唱者在这里对它变化音和声音音调的各种综合处理运用,更是为它增添了独特性。第二句中的“一声声道”,体现了作者对家乡的依依不舍之情,所以要叠唱多次。

第二段第一句“万种闲情,满怀别绪”,连续半音的使用让这首歌曲更加扣人心弦,同时还原了变化音,调性回归,这也让情感的表达更加透彻。旋律由高到低,情绪层层叠加,体现了作曲家高超的创作技艺。在这一句中有忧伤的色彩,“万种”与“满怀”处力度的加强,传递了杜鹃的哀鸣声,“惹起”表达了思乡的愁绪,“问落花随渺渺微波是否向南流”瞬间将情感推向高潮,充分体现了旋律下行的使用,“是否向南流”处力度渐弱并且速度为回原速,使主人公忧伤无助的愁绪在杜鹃声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最后一句“我愿与他同去”,“同”字使用自由延长的音乐记号,此刻作者千丝万缕的愁思都聚集在这个字上,引人无限遐想,值得反复推敲。

五、《思乡》演唱分析

在演唱作品时,第一句“柳丝系绿”应用轻与弱两种语气进行演唱,并始终保持气息的平稳,直到“清明才过了”才逐渐提高音量。我们在演绎这首歌曲时,要充分凸显柳丝在春风中徐徐飘动的姿态。到了“独自凭栏无语”,演唱者的音乐情绪就要及时地做一些调整,要根据对歌曲的认识和理解,适当地减弱一些音量,抒发其内心的深沉感叹。“更那堪墙外杜鹃啼”的句式呈上行递进,“墙”这个字达到最后一个高音F,要在准确把握好这个音高的基础上,正确科学地发声,此处音量也会随之加强。“一声声道,不如归去”这一句音量有所减弱、速度逐渐放慢,好像在与自己对话,表达了内心的无奈之情。

第二段“惹起了万种闲情,满怀别绪”,演唱者在前后两句演唱时的内心情感和内心听觉是不同的,所以需要的钢琴伴奏旋律和乐曲音调的韵律也不同。“万种闲情”与“满怀别绪”这两句在演唱中应当是递进关系,而后音量一步步得到加强是因为“问落花”中的“问”字,已经达到了全曲前段中的最高音G。到达这一自由节拍时,演唱者要用一种饱满结实的优美嗓音将其中的情绪完美地释放。同时,“随渺渺微波是否向南流”这句使用歌词式的演唱方法,充分运用了先扬后抑的写作表达手法,让一个游子的思乡情怀充分释放,最后一句“我愿与他同去”,“同”字使用自由延长的音乐记号,应该弱唱表达。

六、《思乡》艺术价值

黄自的作品注重歌唱情感的表达,古诗词艺术歌曲《思乡》中体现了我们常讲的歌唱意识功能,它很好地运用了变化音来增强对歌曲的感受和表现能力,使歌曲产生了不一样的音响效果。《思乡》一曲是黄自作品中体现音乐文化、民族和弦的典型代表,这首作品塑造了一种全新的古代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形象,同时,歌曲强调借景抒情,将杨柳的春风轻拂与古代游子相互辉映联系起来,把听到的杜鹃鸣叫与声声莺啼的相互关系加以联想,使人感受到背井离乡的古代游子还未归家的情感。从第21 小节开始,歌曲伴奏又一次重复演奏,用一种民族传统的琶音形式来完美书写,让人们渴望回到祖国,体现出即将回归故乡的激动与感恩之情。

黄自曾经说过,我们必须发展中国的音乐,不能盲目地模仿外国作品,中国音乐必须是中国血统。在表达黄自的歌曲时,演唱者要把黄自对祖国的满腔热爱融入作品。《思乡》就是这种情况,黄自写的每首歌都是对那个时代的最好反映,赞扬了伟大的故乡,感叹和同情那个时代的人们,艺术作品相信未来并展望未来,这也是黄自作品值得我们深刻理解的重要原因。

作为新一代的音乐文化传承者,笔者为国家拥有如此出色的艺术家而深感骄傲。作为未来的音乐教育者,我们应带着这种热情努力工作,并为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猜你喜欢
黄自思乡演唱者
如何调整声乐演唱中的心理状态
昭君思乡
思乡
论发声练习与歌唱的关系
思乡与蛋白酶
黄自艺术歌曲的创作分析
本期主题:思乡
中国学院派艺术歌曲创作的典范
黄自作品《玫瑰三愿》赏析
对音乐欣赏课的认识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