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晨起即服与早餐后服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化及PPH治疗效果的对比

2022-08-02 06:27张丽萍李水平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赤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380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12期
关键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

张丽萍 李水平 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赤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438000

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的不断加剧,以及社会环境、生活环境等发生的变化,高血压已经成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对患者的身体健康、生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如何对疾病进行高效控制与管理是目前高血压临床治疗中所研究的重点及要点。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在与人体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当中,具有较强的亲和力与特异性,其药效可以得到充分的释放,能够履行药物特定的生物学活性,控制血压成效较为理想,已成为国内治疗高血压的首选药物[1-2]。鉴于此,特选取我院2020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患者为观察对象,旨在探究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晨起即服与早餐后服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化及PPH治疗效果的影响,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某院2020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服药时间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59.69±5.13)岁;观察组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44~79岁,平均年龄(58.14±5.19)岁。两组间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1.2 选择标准 (1)纳入标准:①经临床诊断后确诊为高血压;②入选患者年龄≥18岁;③进组前患者并未接受过类似临床试验或未服用过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排除标准:①各类继发性高血压,如肾源性高血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②罹患严重心、脑、肾等重大器官性疾病者;③罹患精神疾病者或无法与外界顺利沟通交流者。

1.3 方法 对照组晨起后即服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生产厂商:施慧达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1083,规格:2.5mg×7s×2板)进行治疗,服用剂量为5mg/次,1次/d,一般服用时间为7:00。观察组在早餐完成2h后服用药物,一般时间为10:00,药物及服用剂量与对照组一致。两组患者需于筛选日与治疗8周后复诊日来院接受治疗:制定饮食管理计划,并固定用餐时间:早餐时间为7:30,午餐为12:00,晚餐为6:00。患者需在15min内完成用餐。

1.4 观察指标 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8周后24h平均收缩压、24h平均舒张压、餐后血压下降情况进行检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PH发生情况及控制情况。应用国产动态心电血压仪对两组患者进行血压检测,检测时间为三餐开始前的15min、餐后2h,且餐后检测频率为每15min检测1次。取进餐前15min与进餐时血压的平均值,此后餐后2h内测定血压最低值为餐后血压值。其余检测时间则为白昼每0.5h、夜间每1h,白昼检测时间设置为6:00—22:00,夜间时间为22:00—6:00。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情况变化对比 治疗前两组24h平均收缩压、24h平均舒张压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8周后两组24h平均收缩压、24h平均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情况变化对比

2.2 两组三餐后血压下降幅度对比 治疗8周后,观察组早餐后血压下降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午餐及晚餐后血压下降幅度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三餐后血压下降幅度改善情况对比

2.3 两组治疗前后PPH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早餐后PPH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早餐PPH新增发病率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PPH发生情况对比[n(%)]

3 讨论

3.1 原发性高血压的诱发因素

3.1.1 遗传因素: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及研究结果显示,原发性高血压有着十分明显的遗传倾向,而之所以会与多遗传因素相关,主要是因为:(1)高血压本身就是具有显著家族聚集性现象的疾病,近亲要比远亲更明显;(2)单卵孪生子要比双卵孪生子间的血压水平更趋近;(3)养子与养父母之间没有血压方面的联系;(4)20%~40%的血压变异都跟遗传有关系[3]。

3.1.2 膳食影响:科学研究发现,随着体重的增加,人的血压也会出现相应的升高,而体重减轻则会让血压有回落,因此管理好身材是控制血压上升幅度的关键。每日摄盐量在3g以下的人,血压更接近正常数值,而钠、钾、钙及镁等物质都有可能导致人体罹患高血压;高蛋白食物可有效降低高盐对血压的不利影响;另外,原发性高血压跟饮酒量、微量元素的摄入等都有关系[4]。

3.1.3 精神心理因素:情绪波动与人体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不良的精神刺激、精神创伤等都与高血压的发生有关,甚至可以说高血压的基础就是调节动脉压平衡的高级神经中枢功能出现了紊乱。另外,性别、年龄、地区、职业、文化背景等都与血压波动有关系[5]。

3.2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高血压病情的影响 从临床治疗的情况来看,服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可以松弛血管平滑肌,扩张外周小动脉,从而产生降压作用,且降压效果较为持久,应用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低于氨氯地平。在高血压的临床治疗中,苯磺酸氨氯地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6-8]。心脑血管事件与高血压的昼夜节律变化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苯磺酸氨氯地平的半衰期约为49.6h,而口服吸收比较缓慢,谷峰比值高,该比值比较符合“时间治疗学”, 从相关学者的研究结果来看,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不仅可以有效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同时还能将非杓型血压逐渐转变为杓型血压,有利于恢复患者血压的昼夜节律,可更好地降低血压的变异性,能够预防靶器官损伤,被认为是非常理想的临床治疗高血压一线药物[9-11]。本文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24h平均收缩压、24h平均舒张压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8周后两组24h平均收缩压、24h平均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早餐后血压下降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午餐及晚餐后两组血压下降幅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早餐后PPH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早餐PPH新增发病率低于对照组(P<0.05)。根据相关研究数据反映[12-13],高血压患者之所以会出现PPH跟以下因素有着密切联系:(1)外周血管阻力下降;(2)患者压力感受器敏感性下降;(3)交感神经功能代偿不全;(4)体液机制。而PPH的发生应该与患者血压的昼夜节律性有关,24h内的血压变化有着两个不同的峰值,即6:00—22:00、16:00—20:00点,老年人在早餐前已经达到或接近了血压峰值,进餐后就会出现较为明显的血压下降问题,因此如果患者晨起后即刻服用降压药物,很有可能会导致血压出现进一步下降,加重PPH症状。

综上所述,指导高血压患者在早餐后服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更能有效改善患者PPH问题,治疗成效明显。

猜你喜欢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叶酸治疗老年轻中度H型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评价
缬沙坦与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在老年高血压治疗中及对舒张压的影响分析
缬沙坦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应用效果分析
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氨氯地平联合氯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左旋的柳
左旋的柳
左旋肉碱的减肥功效
左旋肉碱不是减肥药
HPLC法测定氢溴酸西酞普兰中的基因毒性杂质对甲苯磺酸乙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