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国家级新区使命勇当科技创新开路先锋

2022-08-02 01:54包咏菲
群众 2022年14期
关键词:江北新区企业

□何 乐 包咏菲

七载春秋写华章,万物繁盛争夏时。自2015年6月国务院批复设立,南京江北新区建设已满7载。从拓荒起步,到借鉴探索发展路径,再到加速腾飞领跑,如今,正处于迈向科技创新突破、地标产业爆发、开放功能跃升、城市建设蝶变阶段的关键时期。作为国家级新区,江北新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提出的“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的要求,按照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的“高标准建设江北新区”的部署,抢抓国家战略的叠加机遇,放大国家级新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叠加优势,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筑牢实体经济发展根基,大力培育新动能、激发新活力、塑造新优势,“增长极”和“试验田”功能日益凸显。2021年,江北新区地区生产总值达3272.01亿元,占全省比重接近3%、占南京市比重超过20%;同比增长12.6%,增速位居全省前列,且连续4年高于全市五个百分点以上;在全国19个国家级新区中增速位居第3位、综合实力居第6位,成功实现在国家级新区中争先进位。

在疫情反复、经济下行压力上升的大背景下,江北新区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发展,着力稳住经济大盘。今年一季度战略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23.9%,集成电路和生物医药均以超30%增速发展,亿元以上项目签约113个,累计完成投资93.26亿元……创新实干,勇于担当,江北新区以创新驱动实践成果,切实扛起国家级新区使命担当,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更大作为。

把“创新基因”植入新区发展血脉

从大胆试到大胆闯,再到如今的自主改,7年多来,江北新区秉持以创新为动力、为未来、为基因的发展理念,围绕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创新,让创新的思维、意识、能力,植入灵魂、融入血液。创新成为江北新区最鲜明的特色。《2022江北新区创新活力指数报告》显示,2015年—2021年,新区创新活力指数保持高速增长,年均增长27.63%,6年翻了两番。

2015年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江北新区的批复》要求江北新区充分发挥在创新驱动发展等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苏南现代化建设和长江经济带更好更快发展。2019年《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要求南京片区着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创新先导区、现代产业示范区、对外开放合作重要平台。7年多来,通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主战略,出台了《促进创新创业十条政策措施》《“创业江北”人才计划十策》《关于优化升级江北新区(自贸试验区)集成电路人才试验区政策》《江北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促进政策》等政策,持之以恒推动新型研发机构提质增效,持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助力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不断让科技企业、高新人才、创新资本等在新区集聚,形成了一套“创新森林”梯次培育体系。截至2021年底,江北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数达2169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1491家,独角兽企业2家,培育独角兽企业67家,瞪羚企业达38家。2022年上半年,又新增瞪羚企业4家、猎豹企业5家。

“十四五”时期,江北新区树立“成为江苏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南京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承载区”的新目标。江北新区“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将研创型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列入发展目标,通过聚焦“两城一中心”主导产业,重点培育发展以知识价值为核心的“研创经济”,并激活与之配套的金融链、服务链、人才链。未来,将在继续抓好“两城一中心”建设的同时,统筹推动优势产业与新兴产业协调发展,聚力打造新材料、智能制造、汽车及轨道交通三大优势产业集群,强化集成电路、生命健康、高端现代服务业三大新兴产业引领。以“现代化建设先行示范区”为统领,进一步提升高质量发展质效,努力走出一条创新驱动、开放合作、绿色发展的现代化新路径,加速成为全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标杆”和“窗口”。

扬子江国际会议中心 江北新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为“创新森林”厚培研创沃土

全球首款碳计量边缘一体机、世界首创的结构贴合瓣膜产品Xcor、国内首款自主研发的全身超低温冷冻恢复系统、国内首张细胞治疗药品生产许可证、国内首家独立研发生产超低光毒性荧光染料的企业、国内首款审批并上市的调强放疗计划系统软件……江北新区聚力创新发展一个个首创诞生的背后,要素高效流通的创新生态正初步形成,释放出“虹吸”效应。7年来,江北新区聚焦生态打造,构建科创平台、培育“科创森林”,营造一流创新生态,全力实现“科技创新突破”的成果,彰显出“自主创新先导区”的责任担当。如今,新区已集聚了近1500家高新技术企业,新增企业累计超过5万家。

打造专业化、精准化、全方位公共技术支撑平台。巨额的研发投入与长周期是单个研创企业难以独自跨越的沟壑。江北新区与企业携手,共同打造开放共享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构建科研“硬支撑”。新区成立全国首个旨在促进芯片企业和整机企业协作的“芯机联动”联盟,涵盖人才、技术、资金、市场等全产业要素,助力研创企业“轻装上阵”。围绕新药研发靶点发现、生物工程代谢、疾病模型应用等,新区搭建起细胞与基因药物公共服务平台、新药检测平台、生物技术平台、临床前研发服务平台。此外,持续深化EDA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级光电技术创新中心、“鲲鹏+昇腾”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等平台建设,争创国家级产业创新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

培育“科创企业森林”,全周期服务企业。江北新区不断优化科创企业培育体系,打造创新型领军企业、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等“雁阵”梯队,形成“苗木”葱郁、“灌木”茁壮、“乔木”参天的科创企业培育体系,为企业创新创业,提供优质“软环境”。精准聚焦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的“急难愁盼”难题,全面摸排科技型初创企业,建立重点培育企业库,加大科技型企业的招引力度。围绕“产业+创新+服务”,推广应用“政策罗盘”“科创数金”等服务平台。聚焦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通过成立政策性基金、发行科创债等金融创新手段,促进优质资本、项目、技术和人才向新区集聚。聚焦全球化引育创新人才,设立海外创新中心和人才工作站,制定发布“人才十策”等特色政策,率先开展“双聘制”,累计引进培育各类高层次人才5000余人。

“江北服务”助企纾困强信心。今年疫情封控期间,“研创园企业群”的微信群异常热闹。在这里,企业负责人可以24小时在线咨询相关政策,或发布求助信息,园区工作人员不仅坚持业务线上办、服务不间断,为企业提供政策解读和匹配,更在线为遭遇资金链、供应链紧张的企业出谋划策、牵线搭桥。这种“不下线”的精准服务,只是新区为助企纾困做好“硬支撑”“软服务”的一个小小侧影。疫情之下,由于产业链、供应链不畅,不少企业的生产经营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江北新区相继出台“纾困助企16条”“‘保供应、促发展’专项服务指南”,进一步落实落细省市“苏政40条”“宁安心20条”“企业供应链保障专项服务指南”等要求,不仅服务保障重点企业,也为中小企业解决“急难愁盼”,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疫情防控常态化后,及时组织各部门和属地街道开展大走访,主动上门解烦忧,送政策送服务送要素,让广大市场主体保持充盈活力和坚强韧性,凝聚新区发展之强大信心。在得知南钢一组高炉置换工作在疫情下遇到困境,新区迅速组织经济发展局、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行政审批局等单位联合办公,帮助企业“通关”,最终完成了国家钢铁行业产能置换新政实施后的“全省首例”工程。今年6月,江北新区“企业诉求直通车”平台正式上线。通过建立企业诉求闭环管理机制,切实解决企业在投资、建设、生产、经营和发展等各环节的“急难愁盼”问题,全力保企业稳增长,进一步释放全面提升企业服务标准和效率、优化营商环境的强烈信号。

“研创朋友圈”释放创新“合”动力

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产业链集聚,创投公司促成十几家企业总部落户……朋友来了机遇多,共同做大“研创朋友圈”成为园区和企业的共识。

在聚链成群中强引擎、增能级。江北新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集聚创新优势,正重塑着区域发展格局。集成电路产业领域,已集聚上下游企业600余家,涵盖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终端制造等产业链上下游全部环节。生物医药产业领域,聚焦基因测序、精准医疗、创新药物研发、高端医疗器械等方向,生命健康产业集聚上下游企业超1000家。金融服务业方面,集聚各类金融机构1120家,基金及基金管理公司665家,认缴资金规模近5000亿元。此外,在优势产业领域,支持新材料、智能制造、汽车及轨道交通三大产业持续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依托龙头企业发挥“链主”作用,上下游产业链不断完善。在增链补链延链扩链政策指引下,产业链越集聚,产业生态越成熟,企业自我提升越有力。五年里,研创园聚力“芯片之城”,打通政府、产业、金融、技术、服务等全方位创新孵化要素,吸引了一半的国内排名前10的芯片设计企业前来落户,聚集一批细分领域头部芯片企业和科研队伍,极大地拓展了整个集成电路设计、制造产业链的协同空间,形成产业的巨大凝聚力和强大的对外辐射力。

产业链创新链双向融合重塑发展优势。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双向融合是江北新区发展研创经济的一大特色。北恒生物成功研发了国内首款“现货型”UCAR-T细胞治疗药物,新区生物医药谷内完善的产业链为企业聚集了如集萃药康、新格元生物等能优势互补的创新研发伙伴,助力企业在专注技术创新的同时,加速将更多药物推向临床。擎工互联制造出全球首款碳计量边缘一体机,其研发念头源于新区内诸多的工业外贸企业对碳管理的旺盛需求。为了更好推动创新成果与产业精准对接,江北新区不仅精心组织金洽会、世界半导体大会、南京国际生命健康科技大会等招商活动,还定期征集和推介具有技术先进性、应用独特性和创造性的应用场景,开展两化融合、智能化提升、数字化转型等方向的专场活动或入企对接指导,赋能制造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为市场主体创新成果应用提供更多市场机遇。不定期举办的企业家“早餐会”“下午茶”为园区与企业家面对面“摆问题”“找出路”“结对子”提供了新的方式。

构建更具辐射开放的创新协同“朋友圈”。江北新区地处长三角区域北南汇合之处,是联通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先锋,是构建南京都市圈的重要轴心。近年来,凭借“总部+基地”“研发+生产”“智慧+应用”“服务+共享”的模式,新区与周边兄弟城市合力推动集群强链。未来,按照“既融入、又辐射”原则,在全方位融入长三角和南京都市圈发展基础上,新区将强化对苏北苏中、皖东皖南等地引领带动,拓展与上海浦东、苏州工业园区等深层次合作,争取在宁淮特别合作区、宁滁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协同方面取得务实成果,进一步深化“大江北”融合发展,形成命运共同体,共绘一张图、共建新主城,确保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等一体化方面迈出更大步伐。

猜你喜欢
江北新区企业
江北东高速公路建成通车
企业
雄安新区设立五周年座谈会召开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古运河旁的江北水城
雄安新区的期许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江南的水与江北的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