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和实施企业标准体系优化企业管理

2022-08-02 07:50中车成都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李冀李宪王涛
机械工业标准化与质量 2022年2期
关键词:技术标准标准化标准

中车成都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李冀 李宪 王涛

企业标准体系是指在企业范围内所执行的各类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有机整体。企业标准体系是促进企业内所有标准达到科学、完整、有序的基础,使我们对本企业的标准构成和相互之间的联系一目了然,不仅仅为企业标准的制定计划提供依据,也为各类管理体系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和管理基础,最终使企业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就城市轨道交通装备行业的企业标准体系建立过程可能会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1911年“管理之父”泰勒指出:标准化为企业科学管理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途径。在生产、技术、经营活动中,标准化是一项重要的、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的基础性工作。做好企业标准化工作,对新产品的研发、产品质量的改进、经营管理的改善、成本的降低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企业标准体系作为企业重要的基础管理框架,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

一方面是为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建立最佳秩序,针对高频次突显的问题制定标准可重复使用,包括建立和实施企业标准体系,贯彻执行企业标准活动过程;另一方面是企业标准化也包括对企业管理要求的标准化。保障企业活动“有章可循、有标可依”,为企业组织生产、经营管理起协调、纽带作用。

标准体系从设计、建立到有效运行,是在进行不断地优化和组合的过程,是优化企业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基础部分。而在此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必须不断自觉强化标准化意识、管理意识和创新意识,克服随意性,增强科学性,并实行定期的企业标准体系自我评价。

(1)企业标准体系的主体结构

企业标准体系是以技术标准为主,包括为实现技术标准要求而建立的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使企业标准体系处于集成状态(结构图见图1)。技术标准在企业生产、经营中起关键作用,是经营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技术支撑。中车成都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是集检修、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较大型企业,其中技术标准分为16大类:技术基础标准、设计技术标准、产品标准、采购技术标准、工艺技术标准、设备基础设施技术标准、工艺装备技术标准、检验验收和试验方法技术标准、测量检验和试验设备技术标准、包装搬运和贮存技术标准、服务交付技术标准、能源技术标准、安全技术标准、职业健康技术标准、环境技术标准、信息技术标准。为实现这些技术标准的要求,就应该建立企业的管理标准体系,是保证技术标准体系实施的重要支撑,是提高、优化本公司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图1

(2)企业标准体系的运行过程

企业标准体系的运行,是一个使用人力资源、物资资源、信息资源等各类资源将输入转换为输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的活动过程。企业标准化工作是以过程为基础的体系模式,通过实现有效的监视、评价、分析,以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见图2)。

图2

因此,在标准化过程中引入戴明环模式(P-D-C-A循环),是企业标准体系运行和改进的重要方法。PDCA循环模式可以把任何一个过程的运行,从策划(P)、实施(D)到结果的检查(C)和改进(A)分成四个周而复始不断循环进步的阶段,能直观地指导企业不断地提高标准化水平,持续改进企业标准体系。

(1)健全标准化管理机构

标准体系涉及的面非常广,与企业内各部门息息相关,贯穿于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各个环节,是其他管理体系的基础。

做好企业标准体系建设应建立系统的管理机构,根据所属企业的规模、行业特点、产品特点及标准化工作量来确定机构形式,以总经理为主任委员的公司标准化委员会、标准化工作机构以及由各职能部门、生产单位兼职标准化员组成的三级标准化工作网,标准化委员会是标准化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决策机构。这样的一种企业标准化机构形式其实已经被很多企业实践证实是比较行之有效的,因为职权分明,便于协调、调动各单位的标准化工作,加强对各单位标准化工作的指导、监督、检查,能起到统一规划、统一管理整个标准化工作的作用,使企业慢慢成为一个完整、有效的标准化管理体系。

(2)提高专业能力和素养

企业标准体系建立及有效运行依托一支专业的标准化管理人员,不断提高专业人员的素养和贯彻执行标准的能力,将标准体系、贯标能力和标准化管理三者融合,建立具有本企业特点、与企业规模相适应的企业标准体系。

体系、能力和管理是标准化系统的组成要素,其中能力是核心,它包括技术、对信息情报的敏锐触觉、处理问题的果断程度和标准化决策等。核心的外延,是通过优化组合技术人员,创造出具有相应水平的各类产品及相关标准,并通过优秀的标准化管理人员有效的发挥标准化管理职能,是各生产要是达到最佳组合。

(3)重视标准体系文件编写

如果以标准体系文件是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的前提条件,那么标准体系文件的编写就是企业标准体系建设的基础。标准体系文件通过流程发布,促进了企业开展的各项活动都得以规范化、程序化,从而使标准化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因此,完善的标准体系文件是建立企业标准体系的重要标志。

1)标准体系表的设计

企业标准体系的表述形式是标准体系表,按照目标原则、系统原则、层次原则和协调原则来设计图表。通过研究标准体系分类及标准体系结构,绘制企业标准体系框架图;然后研究具体的标准,形成标准明细表;其次对标准体系进行归纳、统计,完成标准汇总表;最后就是编写企业标准体系的编制说明,最终完成企业标准体系表的编制。

本企业标准体系表的结构采用的是“层次结构”(见图3),以系统科学的观点和系统分析的方法,对一定范围内的标准进行系统分析、合理安排。

图3

2)企业标准的制修订

企业标准的编写一定得结合企业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忌讳生搬硬套,而无法有效地指导生产。以企业标准化活动为基础,需要怎么做就怎么去写标准文件。企业标准的编制应启用项目制管理模式,首先成立标准编写小组,明确各自的分工;其次组织开展标准编写的培训;然后按照每年度制定发布的标准制修订计划组织起草相应的标准草案。在整个企业标准制修订的流程中,要把调查、研究、计划编制、标准起草、征求意见、标准化审查、批准发布、宣贯实施和标准复审等环节贯穿联系起来。

(4)多体系文件的整合

企业标准体系包括各类管理体系形成的标准或规范性文件(规程、规范、作业指导书、程序文件、手册及规章制度等),其关注的重点是“标准”,由于标准的制定涉及方方面面,范围极广,使之企业标准体系关注的范围也与其一样广泛,所以企业标准体系的文件对于各类体系的文件不可避免地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和整合性。

标准体系的建立应先从调查、了解企业现有的各类体系、规章制度、程序文件等开始,并了解企业开展的标准化活动对技术、生产和经营管理的适宜程度。当企业标准体系明细表中收集的标准已经比较完善后,其他类似或矛盾的文件应该宣布失效,但并不是说标准就可以完全代替非标准的规范性文件,而那些并没有被转化为标准的规范性文件仍然有效。如果已有制定相关的企业标准,那么那些规程、规范就没有重复存在的必要。若企业已经有了标准还发布文件,一是重复,使执行力降低;二是资源的无限浪费;三是会导致“文山会海”加剧。

(5)加强企业标准实施与监督检查

1)标准的实施

标准的实施是一项有组织、有计划和有措施的贯标的活动,是标准化活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是将标准贯彻到本企业的技术、生产、经营及管理工作中去,而标准实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标准化工作对企业带来的经济效果。

首先,强调以人为本。让企业员工认识到实施标准的重要性,实施标准能为企业带来的效益及自身的利益,以此来增强他们实施标准的主动性。企业需要加强标准化教育和相关标准知识培训,提高企业员工实施标准的技能及自觉性。

其次,以“质量”为抓手。对标准的质量和水平不能做出统一的界定,只有经过实施才能做出正确的评价。标准所规定的条款内容、指标、参数是不是规范合理、适用于实际,只能通过标准的实施来检验。没有高标准就没有产品的高质量,企业必须以开展标准化管理为基础,不断完善企业标准体系,才能保证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

最后,只有标准经过了实施,才能发现实施中暴露出的标准的本身问题或缺陷,这样就为修订标准提供了技术依据。制定标准、实施标准、修订标准是一个循环向上发展的标准化过程。通过对标准的修订,更新技术要求,纠正不足之处,不断提高标准水平,完善企业标准体系建设。

2)标准实施的监督检查

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对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贯彻实施,制定、修订和实施企业标准并对其标准的实施进行标准化监督检查,这是企业标准化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促进标准贯彻执行的有效手段,更是建设企业标准体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保证企业标准体系的有效运行,就应建立适应企业发展的企业标准实施与监督考核体系,促进企业标准的贯彻执行。

(1)领导重视是前提

因为企业各部室及高层领导都是各专业领域里的行家,经验丰富,无论从技术或是管理层面,有他们对标准化工作的支持,才能引导员工不断提高标准化意识,用标准去规范各项工作。企业领导应该按照戴明环(P-D-C-A循环)理论,积极带领全体员工加入到企业的标准化工作中,使标准化成为企业员工在工作中的行动指南,发挥纽带、桥梁和引领作用。

此外,适当的资源配置是企业标准体系建立、实施和持续改进的保障,它包括标准知识基础培训、必需的相关标准及确保企业标准体系运行、评价、确认和持续改进等的必要投入,然而这些资源都与领导的重视密切相关。所以说领导的重视是建立企业标准体系的前提条件。

(2)人才培养是基础

企业开展标准化活动与人的关系密不可分,标准的制定需要起草人、校对人、审查人既要有比较深厚的文字功底,又要有一定的技术水平以及相关的管理理念,而标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效果。因此,标准化工作相关人员素质的高低对企业标准化工作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切实执行是根本

企业标准体系是依据标准化的系统管理原理建立起来的,系统内的所有标准是为实现特定目标而存在的,当其经过贯彻实施后才产生其特定的功能,如果由于这些标准无法得到实施,他们的功能便不会产生,并且还会影响到体系的整体性功能。企业标准体系的建立,为企业的规范化管理搭建了一个很好的框架,使所有工作都有法可依、有标可行。

企业标准体系是企业实现优化管理的导向,企业想要在行业中立足,在竞争中挺立,必须依靠企业标准化体系的建立和实施不断前行。并充分运用信息反馈控制原理管控自身的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不断控制整个管理过程能使企业标准体系的整体系统效应大于单个标准效应的代数和,这样企业的规范管理才能达到最优,与世界接轨,在市场竞争中才游刃有余。

猜你喜欢
技术标准标准化标准
《大众标准化》2022年征稿启事
浅析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标准化简述
深海采矿船技术标准的研究与制订
对特高坝抗震设计及相关技术标准的探讨
党支部基本组织制度标准化“三字诀”工作法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网络文学IP化的“技术标准”——以《琅琊榜》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