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全科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学改革探索

2022-08-03 03:17赵云利杨晶张杰甄泉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全科公共卫生传染病

赵云利,杨晶,张杰,甄泉

(蚌埠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卫生学教研室,安徽 蚌埠 233030)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过程中,广大医护人员和公共卫生人员挺身而出、身先士卒,为疫情的有效防控做出巨大的贡献,但同时也暴露出我国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全科医学培养的是面向社区与基层的综合性医学人才,所培养的全科医生不仅承担着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转诊,同时还要负责居民的预防保健、慢性病管理及健康教育等医疗卫生服务。作为未来基层医务工作者的主力军和后备力量[1],全科医学生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知识的掌握及应对能力将对我国未来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产生重大影响,而这些知识正是预防医学课程的学习内容。预防医学是全科医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2016版)[2]指出要在医学专业教学中安排预防医学相关内容。然而,由于医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重临床、轻预防”思想[3],很多医学生对预防医学课程不重视,导致临床医务人员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相关的意识与知识欠缺,一些传染病病例不能及早被发现,出现医务人员感染和院内感染等现象。因此,促进临床医学生“重治疗、轻预防”思想观念的转变,提高医学生的公共卫生素养,有助于提高医务工作者尤其是基层医务工作者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的应急处理能力,对于提高全科医学生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培养合格的居民健康“守门人”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没有开设专门的课程,预防医学是医学课程中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培养最为密切的课程,因此,针对医学生预防医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可以有效提高全科医学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本研究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我校全科医学专业预防医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与分析,以期为培养临床与预防相结合的基层医务工作者提供经验。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校2018级61名全科医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40名,女生21名,平均年龄(21.92±0.95)岁。

1.2 教学改革方法

1.2.1 教学内容的改革 传统教学中预防医学以环境卫生、职业卫生、营养与食品卫生这三大卫生加流行病学内容为主,对疾病预防与控制中的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临床预防服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则一带而过,不利于培养医学生的公共卫生素养。为适应新时代医学人才培养的需求,我们对全科医学专业预防医学课程的内容进行了更新,补充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应急管理、临床预防服务与健康管理等相关内容,引入学科的新概念与新知识,实时更新相关法律法规内容,以有效促进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的整合,见表1。

表1 预防医学课程更新与充实的内容

1.2.2 教学方法的改革 开展PBL和案例分析式教学[4-5]。(1)案例选择。选择学生关注度较高的事例,这样老师就不需再花费时间对事例进行详细介绍,只需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与推理上,节省课堂教学的时间。如在感染者接触者的追踪中,以广州在同一饭店吃年夜饭隔桌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事件为例[6];以大家都比较关注的每日新增病例数和疫情地图分布和武连德自制中国口罩在1910至1911年东北地区鼠疫流行期间的防控作用为案例。(2)问题设置。根据案例和课程内容设置进行讨论的问题,在疫情追踪的案例中设置什么是流行病调查、为什么要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调查的重要性等几个问题;在新增病例和疫情分布地图案例中设置统计图的类型有哪些、分别有什么优缺点、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等问题;在武连德自制口罩的案例中设置传染病的控制措施有哪些、口罩在其中发挥什么功能、除口罩外还有哪些传染病防护措施,为什么要建议居民疫情期间减少外出、避免聚集、我们应该怎么做等问题。(3)课堂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按照座位分组进行讨论,并以每组分派代表的方式汇报各组的讨论结果,然后在教师引导下对学习内容进行概括总结。

1.2.3 思政内容的渗入 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应该具备有崇高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7]。全科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准医生,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处于最前线的位置,其能力和素养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8]。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是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奔赴抗疫一线,与武汉人民一起同心同力,共克疫情。将这些内容融入课程教学,激发医学生作为一名医务战线后备军的光荣感和使命感,培养医学生的职业道德。

1.3 问卷调查 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价教学改革对全科医学生公共卫生素养的影响。调查对象为2018级全科医学全体学生,调查时间设置在课程结束后,调查内容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知信行情况。调查问卷参考文献[9-11]编制,包括被调查者基本信息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基础知识、态度、相关行为四个部分。其中基础知识部分涵盖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重大职业中毒及相关法律法规5个部分,每部分5道单项选择题;态度、相关行为部分每部分各10道选择题;每题选择正确得1分,不选、选错得0分,各部分分别统计得分。知晓率为回答正确人数与被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无效问卷排除标准:空项超过5%的问卷,雷同问卷,所有选项完全相同的问卷,有明显逻辑错误的问卷。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61份,回收61份,经审核全部合格。

1.4 统计学方法 调查问卷采用Excel 2007软件进行整理,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以[n(%)]表示。

2 结果

2.1 学生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知识总体知晓情况本研究中,经预防医学课程学习后学生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较高,平均得分为(4.58±0.67)分,平均知晓率91.61%。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知识的了解参差不齐,其中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法律法规的知晓率最低,为88.85%;对重大传染病疫情的知晓率最高,为95.74%。见表2。

表2 61名学生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知识知晓情况

2.2 学生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态度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仅1.64%的学生不会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感到恐惧;85.25%的学生表示了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超过95%的学生愿意了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知识,认为学校有必要开设相关课程并进行应急演练,75.41%的学生会关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相关的政策;所有学生均表示会关注当地传染病的流行情况,并愿意参与应急救援相关课程的教学、培训及应急演练,其中86.89%的学生认为应该掌握公共卫生应急知识。见表3。

表3 61名学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态度调查结果[n(%)]

2.3 学生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行为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行为上,54.10%的学生表示经常锻炼身体,72.13%的学生能做到每周都打扫2次及以上卫生;63.93%的学生在接触公用物品之后会马上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41.98%的学生表示接触了传染病患者,会主动去医院做相关检查;36.07%的学生有和家人或朋友讨论如何应对火灾、地震等灾害事件的经历,91.80%的学生曾参与过火灾、地震、洪水等突发状况的逃生演练,57.38%的学生表示会进行公共卫生方面的知识普及;所有学生均表示在传染病疫情发生时,到人员密集的地方会主动佩戴口罩;86.89%的学生表示在日常生活中会采取一些预防传染病发生的措施,但会提前预防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的比例仅为34.43%,见表4。

表4 61名学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行为调查结果[n(%)]

3 讨论

全科医学生是我国面向基层卫生服务培养的医学生,毕业后主要进入县、乡镇、社区等基层卫生服务单位。全科医生服务处于卫生服务的最基层,日常接触和处理的多为常见健康问题,承担着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的重任[12];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最先接触到患者的往往是基层的医务工作者,因此,提高全科医学生的公共卫生素养,对于提升我国基层医疗人员的服务水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我们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对全科医学专业的预防医学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并通过调查问卷对学生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知识了解进行调查与分析。总体而言,通过预防医学课程的学习,我校全科医学生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知识的知晓情况较好,总体知晓率为91.61%,高于刘玉梅[9]的调查结果(总体知晓率71.54%)。学生对重大传染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较高,可能是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学生对传染病的关注度比较高,这与卢鑫峰等[13]的观点一致;而职业中毒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法律法规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较少的,获取途径只有课堂和书本,相对单一,因此知晓率较低。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态度上,由于学生已经经历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课堂中老师也讲授过相关知识,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已经有所了解,因此不再感到恐惧;多数学生也表示愿意了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认为学校应该进行相应培训或教学,也愿意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现场救援,这与课程中老师的思想灌输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抗疫英雄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也从侧面说明专业课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学校应该结合实际和学生的意愿进一步加强相关知识的教学。91.80%的学生曾参与火灾、地震、洪水等突发状况的逃生演练,说明不少学校还是很重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也进行了相应的培训与演练,但还需结合学生的意愿进一步加强相关内容的培训或教学。在相关行动上,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接受及宣传程度都较高,但在坚持锻炼、和家人共同面对灾害上还需进一步加强。在食物中毒与职业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上,学生的反应相对较低(34.43%),但仍高于刘玉梅等[9]、刘伟泽[14]等的调查结果(29.6%和15.0%)。因此课程教学内容的补充及PBL与案例分析式教学方式的融入对于提高全科医学生的公共卫生知识还是具有一定成效的。为进一步巩固此次课程改革的效果,后续我们将在其他年级的全科医学生预防医学课程教学中延续进行相关改革内容。

从本研究的结果来看,对预防医学课程进行改革对提高全科医学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知识与应对能力具有一定的帮助,学生也有进一步进行学习的欲望,但由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学校还需要从加强实践锻炼、应急技术培训、网络应急教育平台建设、建立应急业务知识库、应急资料库、典型应急案例库、应急宣传教育库等方面切实提高学生应急能力的培养。

猜你喜欢
全科公共卫生传染病
欢迎订阅《全科护理》杂志
BOPPPS教学模式在全科住院医师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全科护理》投稿信息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的预防
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效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好机制留住全科型乡村教师
中国首个P4实验室:服务全球公共卫生安全
公共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