吗啡-6-β-D-葡萄糖醛酸苷脱水杂质的合成工艺

2022-08-03 06:54郭建锋肖琳霞李莉娥田峦鸢
化学与生物工程 2022年7期
关键词:酯化二氯甲烷吗啡

郭建锋,肖琳霞,汪 淼,2,屈 钦,李莉娥*,田峦鸢,2,金 芬

(1.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湖北 宜昌443000;2.人福医药集团股份公司,湖北 武汉430075)

吗啡-6-β-D-葡萄糖醛酸苷(morphine-6-β-D-glucuronide,M6G),是吗啡在体内的活性代谢物。该产品先由英国CeNeS公司研发,后该公司被德国PAION公司收购,目前处于临床Ⅲ期研究阶段。国内目前主要有江苏恒瑞医药和宜昌人福药业申请了临床研究,用于中度到重度疼痛的治疗。M6G与吗啡的不同之处在于:(1)M6G对μ阿片受体的亲和力较吗啡的强;(2)M6G对μ受体的结合效率较吗啡的高;(3)M6G对κ受体的结合力较吗啡的低;(4)M6G与吗啡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ADME)曲线完全不一样。这些特点导致M6G与吗啡的临床效果不同,M6G对μ/κ的选择性比吗啡的更高,从而降低呼吸抑制、滥用倾向和身体依赖性[1-3]。

吗啡-6-β-D-葡萄糖醛酸苷脱水杂质[4](HN-33177),化学名为(2R,3R,4S)-3,4-二羟基-2-(((4R,4aR,7S,7aR,12bS)-9-羟基-3-甲基-2,3,4,4a,7,7a-六氢-1H-4,12-二甲基苯并吡喃[3,2-e]异喹啉-7-基)氧基)-3,4-二氢-2H-吡喃-6-羧酸,是在制备M6G过程中产生的杂质。文献[5-7]报道了首先脱除M6G糖环上羧基β-位羟基,再与保护的3-羟基反应生成HN-33177。但本研究重复该工艺时发现,得到的黑色油状物无法进行分离和检测,不能进行下一步脱水杂质的合成。另一种方法是使用KN(SiMe3)2在-10 ℃下对M6G进行水解,但得到的脱水杂质不纯。作者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M6G为原料,经乙酰基酯化保护、盐酸羟胺氨解、苯甲酰氯酯化保护、三氟甲醇酯化保护、DBU活化、混合碱脱水[8]等反应合成HN-33177,其合成路线如图1所示。

图1 HN-33177的合成路线

1 实验

1.1 试剂与仪器

吗啡-6-β-D-葡萄糖醛酸苷(M6G),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乙酰氯,分析纯,江阴月城江南精细化工厂有限公司;三乙胺,分析纯,武汉业朗化工有限公司;盐酸羟胺,分析纯,山东凯瑞英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苯甲酰氯,分析纯,武汉伯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1,3-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分析纯,淄博冠升化工有限公司;1,8-二氮杂二环十一碳-7-烯(DBU),分析纯,南京化学试剂股份有限公司;实验用水为纯化水。

AVANCE Ⅲ 500M型全数字化超导核磁共振波谱仪、APEX Ⅳ型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仪、Smart Apex CCD型单晶衍射仪,Bruker公司;2695型高效液相色谱仪,Waters公司。

1.2 合成方法

1.2.1 3-乙酰基吗啡-6-β-D-(3R,4S,5S)-三乙酰基葡萄糖醛苷羧酸(Ⅱ)的合成

将M6G(Ⅰ)23 g(0.05 mol)、200 mL乙腈加入配有温度计的1 L三口瓶中,搅拌,制为悬浮液;加入三乙胺20.3 g(0.2 mol),降温至-10~0 ℃,滴加乙酰氯15.7 g(0.2 mol),维持0 ℃反应完全;向反应瓶中补加100 mL二氯甲烷,搅拌,过滤,滤液分别用50 mL纯化水洗涤3次、100 mL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1次,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过夜,过滤,滤液浓缩至干,得化合物Ⅱ 31.7 g,冷藏保存,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

1.2.2 3-苯甲酰基吗啡-6-β-D-(3R,4S,5S)-三乙酰基葡萄糖醛苷羧酸(Ⅳ)的合成

将化合物Ⅱ溶于180 mL无水乙醇中,加入盐酸羟胺3.5 g(0.05 mol),20~30 ℃反应12 h;减压浓缩,浓缩物加入50 mL纯化水和120 mL二氯甲烷,萃取分液,二氯甲烷层用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滤液浓缩至干,得化合物Ⅲ。

将化合物Ⅲ溶于50 mL乙腈中,加入三乙胺5.1 g(0.05 mol),控制反应温度-5~5 ℃,滴加7.0 g(0.05 mol)苯甲酰氯,滴加完毕后自然升至室温;反应完毕后,将反应液直接倒入100 mL二氯甲烷中,用碳酸氢钠溶液中和,二氯甲烷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滤液浓缩至干,得化合物Ⅳ。

1.2.3 3-苯甲酰基吗啡-6-β-D-(3R,4S,5S)-三乙酰基葡萄糖醛苷羧酸三氟甲酯(Ⅴ)的合成

将化合物Ⅳ溶于100 mL乙腈中,加入配有温度计的500 mL三口瓶中,加入DCC 30.9 g,降温至-10~0 ℃,滴加冷冻的三氟甲醇5.2 g(0.06 mol),-5~0 ℃反应至完毕,过滤,滤饼用30 mL乙腈洗涤3次,抽干,固体用无水乙醇重结晶,室温减压干燥至恒重,得化合物Ⅴ 22.8 g,收率60%,HPLC纯度99.43%。1HNMR(500 MHz,CDCl3),δ:1.68(s,3H,-CH3),1.93~1.96(m,7H,-CH,2-CH3),2.00~2.03(m,1H,-CH),2.44(s,3H,-NCH3),2.55~2.56(m,1H,-CH),2.62~3.63(m,1H,-CH),3.04~3.09(d,1H,-CH),3.34~3.37(m,1H,-CH),4.01~4.02(m,1H,-CH),4.29~4.31(m,1H,-CH),4.85~4.96(m,3H,3-CH),5.17~5.34(m,3H,3-CH),5.68~5.71(d,1H,-CH),6.55~6.59(d,1H,-CH),6.82~6.84(d,1H,-CH),7.44~7.49(m,2H,2-CH),7.55~7.57(d,1H,-CH),8.15~8.18(d,2H,2-CH);ESI-MS,m/z:760.6[M+H]+。

1.2.4 HN-33177的合成

将化合物Ⅴ22.8 g加入配有温度计的500 mL三口瓶中,加入120 mL无水二氯甲烷,搅拌溶解,降温至0 ℃左右,加入DBU 13.7 g,0 ℃左右继续搅拌反应1~2 h;自然升至室温后,反应液依次用50 mL去离子水洗涤3次、50 mL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1次,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过夜,过滤,滤液浓缩至干,得黄色残留物28.7 g;残留物用280 mL 85%乙醇搅拌溶解,冷却至-10 ℃以下,缓慢分批加入8.4 g盐酸羟胺和10.3 g无水碳酸钾,恢复至室温继续反应5 h;过滤,滴加10%氢溴酸溶液调节滤液pH值至中性,加入乙醇析晶,甲醇洗去溴化钾,用60%甲醇重结晶,0~5 ℃析晶,过滤,滤饼于35~40 ℃下减压干燥,得白色固体HN-33177 9.3 g,收率69.9%,HPLC纯度99.13%。1HNMR(300 MHz,DMSO-d6),δ:1.72~2.17(m,2H,-CH2),2.41~3.03(s,m,5H,-CH2,-NCH3),3.34~3.61(m,2H,-CH2),3.96~4.10(m,1H,-CH),4.32~4.33(d,1H,-OH),5.07~5.08(d,1H,-CH),5.16~5.18(m,1H,-CH),5.33~5.35(d,1H,-OH),5.56~5.68(m,1H,-CH),5.77~5.78(d,1H,-OH),6.35~6.42(d,1H,-CH),6.45~6.51(d,1H,-CH),8.95(s,1H,-OH);13CNMR(75 MHz,DMSO-d6),δ:20.53,33.96,41.47,42.29,45.66,48.56,58.11,67.05,70.61,71.78,87.45,99.07,110.72,116.60,118.89,124.07,128.25,130.00,130.63,138.72,142.49,146.08,164.56;ESI-MS,m/z:462.2[M+H]+。

1.3 检测条件

色谱条件:Agilent ZORBAXE clipse XDB-phenyl色谱柱,柱温35 ℃,检测波长240 nm,进样量10 μL,流动相为磷酸二氢钾(磷酸调节pH值至3.0,A)-乙腈(B),流速1 mL·min-1,梯度洗脱程序:0 min,90%A-10%B;25~40 min,15%A-85%B。

X-射线单晶衍射测试条件:X-射线管Mo靶,波长0.710 73 Å,管电压50 kV,管电流30 mA,扫描方式为连续,扫描速度0.5°/帧,扫描范围1.39°~29.99°,温度100 K。

2 结果与讨论

2.1 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

采用溶剂挥发法进行单晶培养。取化合物Ⅴ乙醇滤液10 mL,置于冰箱中冷藏,控制温度0~5 ℃析晶,自然挥发溶剂,静置2周,析出无色针状透明晶体,对其进行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结果如下:

晶胞参数:a=11.148(3)Å,α=90°;b=11.584(3)Å,β=110.828(2)°;c=15.677(4)Å,γ=90°。

晶体学数据:晶系为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晶胞体积为1 892.3(9)Å3,晶胞内分子数Z为2,晶体密度(计算值)为1.342 mg·m-3,吸收系数为0.102 mm-1,F(000)为810,晶体尺寸为0.20 mm×0.20 mm×0.10 mm,可观察衍射点为R1=0.0441,wR2=0.1190;全部衍射点为R1=0.0524,wR2=0.1355。

2.2 HN-33177的HPLC分析(图2)

图2 HN-33177的HPLC图谱

2.3 讨论

本研究在现有的M6G脱水杂质HN-33177合成路线[2]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1)制备中间体Ⅳ时,由于中间体Ⅱ为油状物,无法进一步纯化。研究发现,将吗啡的3-羟基氨解后用苯甲酰基进行保护,可得到乳白色的固体,使用无水乙醇重结晶可进一步纯化,HPLC纯度可达到99%以上,收率也较高,有利于进行下一步反应,且后处理操作更加简便。(2)将中间体Ⅳ糖环上的羧基用特定吸电子基团进行保护,同时利用羧基α-位氢成弱酸性性质,使用有机强碱进一步活化α-位氢,使α-位氢和β-位羟基在碱性条件可发生消除反应脱去一分子水,得到较高纯度(HPLC纯度99.13%)的M6G脱水杂质HN-33177,完全满足药品杂质标准物质的要求,且总收率达到41.9%。

3 结论

以吗啡-6-β-D-葡萄糖醛酸苷为原料,经乙酰基酯化保护、盐酸羟胺氨解、苯甲酰氯酯化保护、三氟甲醇酯化保护、DBU活化、混合碱脱水等反应合成吗啡-6-β-D-葡萄糖醛酸苷脱水杂质,总收率为41.9%,HPLC纯度达99.13%,其结构经1HNMR、13CNMR、ESI-MS等确证。该工艺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总收率高,为吗啡-6-β-D-葡萄糖醛酸苷脱水杂质的合成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酯化二氯甲烷吗啡
氢吗啡酮对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的镇痛效果
梦神之花,堕落之果
——吗啡
超重力过程强化在废弃二氯甲烷回收精制中的应用*
一种混合异戊酸新戊基多元醇酯制备方法
酒用酯化酶利用酒尾生产酯化液研究
盐酸氢吗啡酮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褪黑素和吗啡联合使用能提高吗啡镇痛效果
纳豆多糖的硫酸化改性工艺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塑料以及塑料制品中多环芳香烃的研究
二氯甲烷/石蜡油回收装置技术方案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