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景观设计研究
——以安宁市凤仪村景观设计为例

2022-08-05 13:50白鹤爽高成广
绿色科技 2022年13期
关键词:生产性村落景观

白鹤爽,高成广

(西南林业大学 园林园艺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4)

1 生产性景观的概念

生产性景观在我国发展时间较短,2010年才进入大众视野,更多学者支持蔡建国教授所解释的生产性景观,本文引用蔡建国教授的说法“一种来源于生活和生产活动,融入了生产活动和劳动成果,包含了人对自然的生产利用与改造、和对自然资源的深度加工的一种有生命、有文化、能长期继承的、有明显物质产出的景观”[1],即生产性景观是以生产为主、观赏为辅的特性景观[2]。

2 生产性景观研究现状

中国古典园林的最初形态就是建设在田野或房屋周边用于农业生产供给百姓生活的园圃、园囿。最开始的园圃仅用于食用,到后来人们在园内栽植生产作物保证食用的同时又可以做观赏景观,陶渊明所描写的桃花源便是最好的印证。唐朝因需长期征战,征战期间物资匮乏,故将果树作为行道树,华清宫的苑林区里也分布具有生产功能的小园林[3]。西方国家生产性景观最早也体现在农场和牧场,如:早期古希腊宫廷的园林中种植着橄榄树、苹果树、无花果树等可供观赏且具有生产性的树木。这些中外的园林景观雏形都存在着生产性景观的影子[4]。

知网数据显示国内学者从2004年开始关注生产性景观,并发表2篇相关文献,2009~2019年之间增长趋势明显,并在2019年相关研究达到高峰,期间共发表331篇相关文献,由此可见生产性景观在城市发展、城乡结合和生态保护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此之间学者对于乡村生产性景观的研究大多数是和乡村原有产业或旅游业相结合,更注重乡村农业生产性景观在乡村旅游业发展中对游客的吸引力,但这些生产性景观的类型较单一,主要以生产为主,大多选用乡村农作物生产材料,不能更好地发挥其观赏特性,也不能很好地体现不同乡村的生产性景观特色。

3 生产性景观设计

3.1 生产性景观的设计原则

3.1.1 因地制宜的原则

在生产性景观的设计中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对村落气候、地形地貌、植被、文化等进行全面调研,在全面了解地域文化和乡土环境的基础上,挖掘乡村生产性景观要素进行设计,这样才能使生产性景观在村落中循环产出具有经济价值的物质,促进乡村发展为之带来经济效益。

3.1.2 景观参与性的原则

游客农户也是生产性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注重景观参与性原则,增加田间小路、休憩凉亭等形成生态景观观光的路径,将农户、游人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增强了生产性景观的趣动性。

3.1.3 保护优先兼顾经济的原则

生产性景观作为乡村农业的根本,在其营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传承和保留乡村农耕文化,在具体实践中,应建立措施分类保护生产性景观。生产性景观是在乡村产业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的,保护的同时融入生产文化丰富乡村产业形态,促进乡村产业多方面、多维度发展,才能实现乡村生产性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3.2 生产性景观的设计内容

传统生产性景观在植物选择上主要为生产生活的农耕作物、药用植物、瓜果蔬菜等,这些植物所形成的生产性景观虽美不胜收但也较单一,在大多数乡村中都存在类似情况[5]。打破这一局面需要挖掘我国现有生产性景观中的优良植物品种,引进或培育新的具有生产性的植物品种,如仙人掌科、景天科、百合科植物,这类植物不仅观赏效果独特,且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在乡村生产性景观的设计中,植物的选择不仅要看其形成的景观效果,还要适应村落自然环境,能结合村落传统景观,体现该村落的特色,带动村落产业发展,为村落带来经济效益,例如安吉乡村以白茶和竹子构建生产性景观,既满足了该村景观的观赏效益,又突显了农业生产效益[6]。

4 凤仪村生产性景观设计

4.1 村庄现状

凤仪行政村隶属安宁市八街镇,地处八街镇西边,凤仪村委会距八街集镇6 km,属于半山区。辖区内平均海拔1980.00 m,年平均气温14.80 ℃,年降水量780 mm左右,属于亚热低纬度高海拔地区。凤仪村分为凤仪上村和凤仪下村,共有常住人口501人,外出务工人口161人。凤仪上村耕地面积370亩,森林面积约4000亩,经济收入靠种植养殖业。凤仪下村耕地面积695.5亩,森林面积约8750亩,主要经济来源为种植烤烟、水果疏菜等。该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具有优秀的山水田园格局。村内保留一定数量的传统民居,基础公共设施较为齐全,农业产业突出且拥有初步的多肉植物产业和多肉植物景观。

实地调研进一步了解了村落多肉植物产业,产业基地现有4个大棚共10亩,多肉植物上万盆,主要是做网络销售,在建室外展示区1800 m2、室内展示区2400 m2,并向周边拓展40亩进行种植,达到自产自销。由于多肉植物对环境适应能力强,乡村相比于城市拥有着独特风貌,所以在乡村里进行多肉植物景观种植,不仅为乡村生产性景观增添色彩成为乡村独特风景线,同时也为乡村带来经济收益。

4.2 存在的问题

随着时代不断发展,人口大量流入城市导致城市大面积扩张,随之而来的是农田面积的缩小、村落建起小楼,路面使用的化工材料越来越多,村落的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和污染,自然资源和自然风景也被浪费[7]。传统村落开发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自然环境,二者要互相协调促进平衡,既顺应了时代潮流,也保留了村落独特的传统生活生产环境[8]。

4.2.1 发展和保护之间的冲突

1983年开始中国乡村城市化开始凸显,随之而来的是新农村建设、乡村城镇化、城乡融合等[9],由此可见学者们对于乡村城市化的研究从未停止,城市也在不断扩张,如何在城市扩张乡村经历变化的同时保护原有景观面貌成为重点解决的问题。

凤仪村现有的生产性景观伴着村落气息更加吸引游客驻足,游客虽然喜爱村落自然风景和传统建筑,但对于村民来说该景观是司空见惯了的,他们更向往丰富多变的城市景观,所以保留原始自然景观和古建筑风貌的同时满足村民诉求,是十分困难的,还需探索两全其美的方法。

4.2.2 村民意识薄弱

通过调研了解到,村民更在意的是如何从生产性景观中获益,对于公共用地公共景观则置之不理,根本谈不上保护和发展,村落中随处可见的杂乱景观、被毁坏的名树古木、随意排放的生活污水等,种种矛盾造成村落其他生产性景观发展受到限制,经济发展不景气,只有让村民在村落旅游发展中获益,才能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促使生产性景观良性发展,从而促进乡村经济发展[10]。

4.2.3 村庄产业景观发展不充分

凤仪村虽有特色产业红梨,但红梨产业品种老化、产业品牌不突出,村内种植较分散,未形成连片规模,观赏价值不高。村内还拥有多肉植物种植售卖大棚,但规模较小发展不充分,需进行改良,即将多肉植物特色景观和村落现存生产性景观结合以丰富村落环境。

4.3 生产性景观设计

通过实地勘测得出,凤仪村生产性景观以农作物和果树为主,此类田地生产性景观也占据了村域的大部分面积,此外还有部分水体生产性景观和庭院生产性景观。设计将原有景观要素与村落特色多肉植物相结合,打造独特乡村景观(图1)。

4.3.1 加入特色生产性景观美化村落环境

生产性景观在农村大多体现为农业景观,但农作物生产性景观千篇一律,根据凤仪村自身发展需求,将多肉植物种植、直播售卖纳入村落辅助发展产业,这样一来多肉植物或将成为凤仪村“一村一品”发展中强有力的支柱。将多肉植物融入乡村景观,既丰富了村落生产性景观,调动村民种植多肉的积极性也可扩大多肉植物经营规模,弥补乡村产业发展弱势,促进旅游业发展,为凤仪村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

图1 生产性景观设计

4.3.1.1 入口标识性景观

村落主干道与县八一级路的交界处是进村的必经之地,在该入口处用沙石做地形,在游客入村第一视角放置景石,景石后种植龙血树、巨人柱天竺桂等搭配仙人掌、仙人球、龙舌兰及适应性强的多肉植物,营造出高海拔的山地沙石景观(图2)。设计入口标识性景观第一时间为游客展示凤仪村特色,也方便来往人群辨别方位。

图2 入口标识性景观

4.3.1.2 多肉植物展示区

在多肉植物基地建设多肉植物展示区,此处紧邻多肉植物养殖大棚,分为室内展示大棚和室外展示区,室内仅供参观茁壮生长的多肉植物,室外则是参观和售卖共存,该区以顾客自行选购为原则,展示多种新奇多肉植物种类,让消费者了解其生长环境,参观其培育过程,欣赏珍稀多肉植物的美丽,从而激发消费者的购买热情[11]。

4.3.1.3 沿路多肉植物景观展示

主要将观赏性强、造型奇特、生长力强的多肉植物通过景观造景的手法进行更好地展示,带状分布在道路两旁,供参观的游客近距离观赏、拍照、相互分享,若有心仪的多肉也可直接购买,从而为村落吸引更多的游客,扩大凤仪多肉植物特色乡村的影响力。

(1)多肉植物岩石景观。村落道路两旁有部分杂草丛生的小面积宅旁绿地,无经济价值且影响村落景观容貌。清理杂草,白沙石净地搭配草坪,将仙人掌类、龙舌兰多浆类、景天多肉类植物和凤仪村乡土植物进行组合搭配,种植在铺满白沙石的石缝和草坪中,营造沙地景观,多肉植物与乡土植物搭配,更体现其与岩石伴生的特点(图3)[12]。

图3 沿路多肉植物景观展示

(2)容器多肉植物景观。村落中广场面积较小,且容易有车辆进入或停留,影响广场景观风貌。在凤仪上下村小广场处用景天科垂盆草、龙舌兰科组成花箱、花钵等形式,既阻挡车辆进入,又可分隔人流,一改以往小广场造景方式,丰富视觉景观。该造景形式还可用在多肉植物展示区做多肉植物展示墙,为村庄注入新活力。

(3)观赏地被。因大部分多肉植物耐寒能力强,四季常绿,不需对其精心管理,还具有较强的抗环境污染能力,在冬天有较好的观赏效果,所以该部分多肉植物用作地被植物效果极佳[13]。清理凤仪村落中荒草废地,种植一些环境适应能力强且有高覆盖度和的多肉植物,如佛甲草、垂盆草、圆叶万年草、姬星美人等作地被植物,搭配一些乡土植物营造景观。

4.3.1.4 多肉植物自助售卖区。

多肉植物自主售卖区设置在凤仪下村,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精心种植的盆栽以多肉植物和花盆组合的形式供游客自选购买;第二部分是DIY自选区给游客提供自己搭配创作的空间,游客可选择自行制作多肉植物容器或配件,然后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自行搭配移栽或者由专门的园艺师进行搭配移栽。

4.3.2 应用原有生产作物优化生产性景观

4.3.2.1 田地生产性景观

农田景观、林果景观都属于田地生产性景观,是乡村区域最大的景观类型,是由作物生产和景观美学所产生的特定景观[14]。该村的田地生产性景观有房屋周边的蔬菜地,村聚落周边的果林、农作物基地。凤仪村目前发展旅游业,主要以休闲露营、观赏农业为主,梳理上下村交界处的农田打造农业生态园,总面积约2112 m2,结合田地现有坡度增加农田生产性景观竖向层次,在梳理出的田地间增设小路、景观小品等基础设施,增加游客和田地生产性景观的互动性,田地间种植的植物可选择季节性植物,交错种植可丰富田地生产性景观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动态变化,如:种植梨树3~5月份赏花,7~10月份采果,而柿子树则在5~6月份开花,刚好弥补梨树的花期空缺,做到春季观花、夏季观叶、秋季收果、冬季赏枝,季季不同,移步异景的多彩田地景观。

4.3.2.2 水体生产性景观

凤仪村水资源相对丰富,村域内拥有4个水库,由于特殊的地质环境,水中含硫酸,水为浅绿色,观赏效果极佳。该村的水体生产性景观以村内坑塘为主,下村坑塘总面积15085 m2,清理坑塘周边荒草,铺设青石板小路,小路环塘而修,背靠青山外临农田,形成乡村特有景观。另外环路修建休憩凉亭等景观小品供游客游玩休息,坑塘中种植5亩荷花,水中养殖斗鱼、金鱼、柳条鱼等,这类鱼不啃食植株还可清理水中浮游生物和杂质,鱼类排泄物可作为肥料促进荷花生长,坑塘中淤泥也可培育农户菜地,从而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优美的水体景观。

4.3.2.3 庭院生产性景观

从美观和生产的角度出发,根据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在庭院安排植物种植或辅助设施形成庭院生产性景观[15]。凤仪村农户庭院基本是由主体建筑和小院落组成。设计选择普通庭院50户,为满足自己观赏和生活需要,在自家庭院种植果树、蔬菜、花卉等,开花结果的红梨、柿子探出墙外,仿佛有“柿红梨紫漫山熟”的景色,使小院景观颇有一番韵味。重点庭院20户,将多肉植物和观赏性较强的乡土植物结合进行造景,可运用已有的矮墙搭配高高的果树和低矮的蔬菜作物,丰富景观空间层次,另外也可运用多肉植物屋顶绿化和爬藤植物遮盖不必要的硬景观,丰富院落景观形态。

5 结论与讨论

对比周边乡村,凤仪村的发展相对落后,村内的经济发展不成规模,产业不明晰,村庄建设虽初具规模,但没有统一规划,导致环境杂碎没有特色,故将多肉植物特色生产性景观和村落传统生产性景观有机结合,并将生产性景观收益归村民所有,有效调动了村民经营生产性景观的积极性,解决了村落两大基础产业发展不充分的问题。村庄以多肉植物为特色,吸引游客驻足,促进村庄旅游业发展,实现了“一村一品”的发展目标。

总之,生产性景观在中国城乡景观构成中占据了较大比重并有着独特作用,它既有自然景观性也有生产性。通过分析安宁市凤仪村生产性景观存在的问题可看出,我国大部分乡村都存在类似问题,以该村生产性景观设计研究为典范,不仅可以深入了解生产性景观,让该类型景观得到重视,也可为今后的乡村生产性景观发展提供借鉴。在中国乡村的自身发展中,生产性景观亟待进一步培育与发展,为了更好地发挥该景观生态支持、景观营造、经营效益等多方面的功能,政府应当大力发展农村生产性景观,并从政策、服务产品、社会资金投入等方面着重考虑,以此提升中国乡村的旅游观光魅力,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生产性村落景观
“可食地景”在校园景观中的应用
《景观平面图》
创意涂鸦
油画《村落》
生产性服务业结构亟需优化
引发海啸(下)
产业集聚对生产性服务业效率的影响
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的互动发展
中东政治景观——阿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