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与振动控制行业发展评述及展望

2022-08-05 09:28朱亦丹魏志勇
中国环保产业 2022年6期
关键词:噪声污染达标率功能区

朱亦丹,魏志勇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噪声与振动控制委员会,北京 100037)

1 2021 年发展评述

1.1 主要政策

2021 年12 月24 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以下简称《噪声法》),并于2022 年6 月5日起施行。

《噪声法》的主要变化是:(1)将《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名称中的“环境”删除,更加明确了规范对象仅限于人为噪声,重新界定了噪声污染内涵,增加了噪声污染的防治对象,扩大了适用范围;(2)进一步加大了监督力度,国家将实行噪声污染防治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公众监督和获取声环境信息得到保障,产生严重噪声污染的相关责任主体应开展自动监测或自行监测;(3)强化源头防控要求,完善产品噪声限值制度,增加工业噪声、交通运输噪声规划控制要求,增加环境振动控制标准和措施要求,从源头上防治噪声污染;(4)强化噪声标准落实,提出未达到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的区域应编制声环境质量改善规划及其实施方案,以改善声环境质量;(5)操作性增强,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交通运输噪声及社会生活噪声的污染防治规定更加细化;(6)促进产业发展,新增了产业发展内容,对噪声与振动控制产业发展具有极大的指导及推动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加强环境噪声污染治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指出要实施噪声污染防治行动,加快解决群众关心的突出噪声问题。到2025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实现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全国声环境功能区夜间达标率达到85%。

《“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多个国家层面的重要文件和相关规划中都提出噪声方面的要求。各大主流媒体对《噪声法》和《2021 年中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报告》的发布纷纷进行了报道,引起了社会热议。《汽车轮胎惯性滑行通过噪声限值和等级》(GB/T 39970—2021)于2021 年12 月1 日起实施。《建筑环境通用规范》(GB 55016—2021)于2022 年4 月起实施,对建筑所处位置的环境噪声、环境振动的调查与测定,以及建筑物外部噪声源传播至主要功能房间内的噪声限值等做出了相应规定。

各级地方政府结合当地噪声污染情况,针对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交通运输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采取了多种防治举措,出台了地方性政策,持续推动了声环境质量改善,如2021 年6 月1 日起施行的《柳州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1.2 噪声污染情况

《2021 年中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报告》显示,2020 年,全国城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昼间总点次达标率为94.6%,夜间总点次达标率为80.1%,与2019 年相比分别上升2.2 和5.7 个百分点,城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总体向好,但0 类功能区(康复疗养区)、4a类功能区(道路交通干线两侧区域)和1 类功能区(居住文教区)夜间达标率持续偏低;城市昼间区域声环境质量等效声级平均值为54.0dB(A),昼间道路交通噪声等效声级平均值为66.6dB(A),与2019 年相比基本保持稳定;全国有61 个地级及以上城市、353个县级城市完成了声环境功能区划分调整工作。

1.3 产业发展

受疫情影响,2021 年噪声与振动控制行业各投资主体预算减少,行业产值呈下滑趋势。行业内企业多以工程治理为主,面临工资、房租、固定资产折旧等固定成本支出及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压力,但是行业内企业整体上负债率低,总体运营仍保持稳定。

企业经营范围有噪声治理业务的企业约为16 000家,其中五年内成立的企业约为12 000 家,占全行业的75%。主业从事噪声与振动控制的企业中,科技“小巨人”企业有17 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有744 家。行业中专业技术人员约有0.8 万人。主业从事噪声与振动控制相关业务、年产值超过亿元的企业有30 余家。

2021 年我国噪声与振动控制行业的技术和市场热点需求集中在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领域的消声、隔声和隔振等方面;工业领域的分布式能源、石油化工、矿山、冶金与建材等行业的噪声与振动控制需求有所减少;功能性隔声窗类建筑隔声防护产品的需求呈现增加趋势。

据不完全统计,2021 年噪声与振动控制行业产值约为115 亿元,与2020 年相比有所下降,各类污染防治产值情况见下表。

噪声与振动控制行业产值情况

2 发展展望

2022 年,随着《噪声法》正式实施,监督管理力度将得到进一步加强,全社会对噪声与振动问题将更为关注,我国噪声与振动控制行业将迎来新发展。

噪声监测与控制装备需求将增加,噪声与振动控制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部分企业将对厂房、设备等进行更新改造,低噪声设备和厂房降噪技术产品将迎来更多市场空间。市场的升温及知识产权意识的提升,将促进噪声与振动控制行业的专利申请数量继续增加。例如,2021 年噪声与振动控制领域的专利授权数量约为6100 项,较2020 年增加了30%。

行业的市场热点需求将集中在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投资较密集的交通领域;工业领域的电力行业、分布式能源、石油化工、矿山、冶金与建材等行业的噪声与振动控制需求将保持平稳;噪声在线监测需求将逐步增加;技术研发热点将集中于在线监测设备、噪声大数据应用技术、新型声学材料、新型隔声装备及智能化降噪研究开发等方面。

猜你喜欢
噪声污染达标率功能区
沙颍河(阜阳段)生态流量监测的探索
噪声治理不应止于“民不举,官不究”
1/5欧洲人受噪声困扰
四川脱贫攻坚半年“成绩单”出炉
噪声污染公益海报设计
2019年:产业功能区建设聚焦六大工作
陕西省未来五年将建粮食生产功能区2700万亩
陕西省未来五年将建粮食生产功能区2700万亩
2014年乘用车企平均油耗公布
电梯,一把无声手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