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洪泽湖底栖动物多样性调查及趋势分析

2022-08-06 13:30杨广利王芹杨子毅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22年4期
关键词:洪泽湖点位十三五

杨广利,王芹,杨子毅

(江苏省淮安环境监测中心,江苏 淮安 223001)

洪泽湖(118°10′~118°52′ E、33°6′~33°40′ N)属于平原浅水型湖泊,水域面积达1 597 km2,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江苏省第二大淡水湖,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重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作为苏北地区的重要水源地以及南水北调东线的重要调蓄库,洪泽湖水域生物在物质循环与水生生物链作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也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近年来受粗放式发展模式的影响,洪泽湖非法侵占水域,生物多样性、水体质量下降等生态环境问题较为严重[1],削弱了洪泽湖生态服务功能的发挥,洪泽湖水生态系统健康遭受严重威胁。

底栖动物是水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监测环境健康状况与评价的重要指示物种[2],有学者从底栖动物调查[3]、群落演替[4]、生物多样性[5]、生物完整性[6-9]等角度开展了研究,但针对中长时序底栖动物生态评价与变化趋势的研究相对较少。现利用“十三五”期间洪泽湖底栖动物监测数据,选取香农威纳指数(H′)评价洪泽湖底栖动物物种丰富程度,利用Goodnight-whitely修正指数(GBI)、生物学污染指数(BPI)、生物指数(BI)以及生物耐污敏感性指标(BMWP)数值对洪泽湖生态污染状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广义线性模型对底栖动物多样性进行分析及预测[10],为洪泽湖流域的合理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资料。

1 研究方法

1.1 采样时间

2015—2020年每年春、秋季对各个点位进行一次采样。

1.2 采样点位

在洪泽湖共设置9个点位,分别为国控点6个(龙集镇北、成河乡中、临淮乡、老山乡、高良涧镇、蒋坝镇),另增设3个点位(成河乡东、成河乡北、成河乡西),具体监测点位示意见图1。

1.3 样品采集与处理

底栖动物的采集与分析均按照《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进行。采样时使用开口为1/16 m2的采泥器采集4个样方,40目筛网筛洗后装入自封袋,4℃冷藏保存,并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活体挑拣。挑拣出的个体用浓度为70%的乙醇溶液固定,在实验室进行分类鉴定和计数,并按湿重称量法测量生物量,对鉴定好的物种按照采样面积计算其密度。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采用香农威纳指数(H′)对底栖动物多样性进行评价,计算公式如下:

H′=-∑Pilog2Pi

(1)

式中:Pi——物种i所占点位总密度百分比。H′值的大小意味着群落多样性的高低,其值越大,物种多样性越高,反之多样性越低。

H′对应评价标准如下:H′>3,物种丰富;2

利用GBI、BPI、BI以及BMWP指数对洪泽湖生态状况进行评价,计算公式如下:

(2)

(3)

BI=∑(Ti)(Ni)/N

(4)

BMWP=∑Ti

(5)

式中:N——样品中底栖动物总数;Noli——样品中寡毛类总数;N1——寡毛类、蛭类和摇蚊幼虫个体数,个/m2;N2——多毛类、甲壳类、除摇蚊幼虫以外的其他水生昆虫的个体数,个/m2;N3——软体类个体数,个/m2;Ni——第i个分类单元的个体数,个;Ti——第i个分类单元的质量值,g。

GBI对应评价标准如下:0.4

BPI对应评价标准如下:BPI≤0.1,水质清洁;0.15.0,重污染。

BI对应评价标准如下:BI<5.40,水质极清洁;5.40≤BI<6.44,清洁;6.44≤BI<7.48,轻污染;7.48≤BI≤8.51,中污染;BI>8.51,重污染。

BMWP对应评价标准如下:BMWP≥43,水质极清洁;32≤BMWP<43,清洁;22≤BMWP<32,轻污染;11≤BMWP<22,中污染;BMWP<11,重污染。

通过广义线性模型方法构建生物指标与环境变量间的预测模型。采用Origin 8.0和Excel对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以及水环境因子进行统计,利用SPSS 20构建广义线性模型。

2 结果与分析

2.1 底栖动物种类组成及趋势分析

2015—2020年洪泽湖底栖动物主要种类组成见图2。由图2可见,2015年共发现底栖动物13种,其中软体动物门8种,环节动物门3种,节肢动物门2种;2016年共发现底栖动物9种,其中软体动物门4种,环节动物门3种,节肢动物门2种;2017年共发现底栖动物10种,其中软体动物门4种,环节动物门4种,节肢动物门2种;2018年共发现底栖动物5种,其中软体动物门1种,环节动物门2种,节肢动物门2种;2019年共发现底栖动物7种,其中软体动物门1种,环节动物门3种,节肢动物门3种;2020年共发现底栖动物22种,其中软体动物门7种,环节动物门7种,节肢动物门7种。2015—2020年底栖动物优势种均为河蚬。

图2 2015—2020年洪泽湖底栖动物主要种类组成

2015—2020年洪泽湖底栖动物、软体动物种类数变化趋势见图3。由图3可见,2015—2020年底栖动物种类数变化范围为5~22,其中2015—2017年种类数基本维持稳定,2018—2019年有所减少,2020年生物种类数增加。洪泽湖底栖动物种类数总体来说呈上升趋势。其中对水质要求较高的软体动物种类数在2015—2020年基本稳定。主要原因为“十三五”以来,江苏省和淮安市两级政府加强了洪泽湖生态环境保护,印发了《关于加强洪泽湖生态保护和科学利用的实施意见》《江苏省洪泽湖保护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2020年以来,淮安市政府投入30亿元实施“两船”整治与渔民上岸工程。生态文明建设的刚性约束,大大降低了洪泽湖外源污染的输入,初步控制了农业面源污染,减少了渔业资源捕捞,丰富了生物多样性,使得底栖动物物种数在2020年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图3 2015—2020年洪泽湖底栖动物、软体动物种类数变化趋势

2.2 底栖动物多样性分析

2015—2020年洪泽湖底栖动物生物多样性监测结果见表1。

表1 2015—2020年洪泽湖底栖动物生物多样性监测结果

由表1可见,2015—2020年底栖动物多样性在一般至较丰富之间,高良涧镇、临淮乡和成河乡西生物多样性趋好,蒋坝镇、成河乡中、成河乡西、成河乡北、龙集镇北、成河乡东生物多样性基本稳定。2018年有3个点位的生物多样性贫乏,推测原因可能与当年度干旱引起水位降低,物种多样性减少有关。

2.3 底栖动物水质评价

选用GBI、BPI、BI、BMWP 4种指数对各监测点位的水质状况进行评价,2015—2020年洪泽湖各点位指数变化情况见图4(a)(b)(c)(d)。

图4 2015—2020年洪泽湖各点位指数变化情况

由图4(a)可见,GBI指数法显示各监测点位在不同年度均处在清洁至轻污染之间,点位间和年度间变化均不大,龙集镇北在2017和2018年分别为中污染和严重污染等级;由图4(b)可见,BPI指数法显示多数点位在不同年度均处在轻污染至α-中污染之间,仅2018年在龙集镇北出现了β-中污染;由图4(c)可见,BI指数法显示多数点位在不同年度均处在清洁至轻污染之间,仅成河乡中(2019年)和龙集镇北(2018、2019年)个别年度为重污染;由图4(d)可见,BMWP指数法显示多数点位在不同年度均处在清洁至中污染之间,临淮乡(2019年)、成河乡中(2019年)和龙集镇北(2018、2019年)个别年度为重污染。总体而言,“十三五”期间洪泽湖污染状况介于清洁至轻污染之间,龙集镇北、成河乡中和临淮乡在2018—2019年评价结果出现1~2次重污染,可能与当年洪泽湖流域出现大面积干旱引起的物种种类数减少有关。成河乡东、成河乡西和成河乡北由于不是国控点位,2018—2020年以来未做采样分析,因此缺少相关数据。

凿出的这朵牡丹花,规模决不会比石佛小。可开凿石佛,是在光天化日之下,在群山之间,举嘉州全州之力,预备好的百年功业,哪怕是日后西巡成都的皇帝,也不敢奢望自己能有放舟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得窥佛祖真容的一天,好在大唐千秋万代,子孙中总有一个陛下会有去揭幕剪彩的运气。工圣僧一行他老人家,带领着他的弟子们,凿空山腹,由实在的石头里,凿出子虚乌有的山洞,山洞里危危欲绽的牡丹花,牡丹花惟妙惟肖,好像在等待一只巨大的彩蝶,在火光里振翼飞来一般,这是如何做到的?

2.4 生物多样性趋势分析

2.4.1 模型构建

采用广义线性模型方法构建预测模型[11]来预测洪泽湖底栖动物生物多样性的变化趋势。底栖动物多样性指数作为应变量,水质理化变量pH值、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和总磷浓度作为模型的预测变量。

以底栖动物H′指数作为被预测变量,得到初步的预测模型如下:

Y=1.761-0.179X1+0.013X2+0.147X3+0.105X4-0.098X5+1.197X6

以底栖动物Simpson物种多样性指数(D)作为被预测变量,得到初步的预测模型如下:

Y=0.632-0.046X1+0.008X2+0.054X3+0.031X4+0.021X5+0.495X6

以底栖动物Pielou均匀度指数(J)作为被预测变量,得到初步的预测模型如下:

式中:X1——pH值;X2——溶解氧质量浓度,mg/L;X3——高锰酸盐指数,mg/L;X4——五日生化需氧量,mg/L;X5——氨氮质量浓度,mg/L;X6——总磷质量浓度,mg/L。

2.4.2 模型验证

使用2021年上半年对北京路水厂取水口、戴楼衡阳、洪金、淮河大桥等共8个点位的理化指标实际监测值代入预测模型,对洪泽湖底栖动物生物多样性进行预测,洪泽湖底栖动物多样性指数预测值与实际值对比结果见表2。

表2 洪泽湖底栖动物多样性指数预测值与实际值对比

由表2可见,D和J指数模型的预测值和实际值更接近,而H′指数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际值相差较大。因此选择D与J指数模型进行进一步预测。

2.4.3 2025年生物多样性指数预测

高良涧镇、蒋坝镇和老山乡3个点位“十四五”末(2025年)的洪泽湖底栖动物生物多样性指数预测结果见表3。

表3 洪泽湖底栖动物生物多样性指数预测值

由表3可见,2025年预测值与2021年实际测量值基本持平,水质基本稳定,底栖动物生物多样性无明显变化。

3 结论

(1)2015—2020年洪泽湖底栖动物类群主要有软体动物门、环节动物门和节肢动物门,优势种均为河蚬,底栖动物种类数介于5~22种,2020年最多。从年度变化趋势来看,“十三五”期间底栖动物种类数略有波动,但总体上呈上升趋势,生物多样性有所改善。

(2)用4种指数方法对2015—2020年洪泽湖水质污染状况评价的结果基本一致,除龙集镇北点位以外,其他点位在不同年度水质污染状况均处在清洁至轻污染之间,时间和空间上变化均不大。龙集镇北在4种指数计算中结果为中污染至重污染,应引起足够重视。

(3)预测模型结果显示,“十四五”末(2025年)洪泽湖底栖动物生物多样性与2021年相比基本无变化,水质稳定。

猜你喜欢
洪泽湖点位十三五
浩浩碧波润江淮——洪泽湖
基于结构光视觉的钻孔点位法矢检测技术研究
洪泽湖绿
洪泽湖渔家
浅谈舞台灯光工程配电回路设计
大盘仍在强烈下跌趋势中
淮南市国控环境空气监测点位设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