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理论创新是党百年奋斗的宝贵经验

2022-08-08 02:07
奋斗 2022年4期
关键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

■ 陈 静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马克思主义是党的灵魂和旗帜,是立党立国、兴党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根基。坚持马克思主义并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事关中国共产党的生机活力与国家的长治久安,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上,我们对理论创新这一宝贵经验必须倍加珍惜并牢牢坚持。

一、坚持理论创新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曾几何时,中华民族无数仁人志士苦苦求索救亡图存的出路和方案,终于在20 世纪20年代初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真理,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成立了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逻辑起点,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是题中应有之义。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主要体现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并用它来指导实践和认识实践。中国共产党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前提下,又根据新的实践和时代的发展,不断地去解决实践中的新问题并提出新观点和新论断,从而发展马克思主义。

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发展马克思主义是理论创新的内在逻辑。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够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突出体现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实践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途径,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为世界社会主义指明了前进方向。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中国大地、在中国人民心中落地生根,靠的正是科学真理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如何进步,马克思主义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真理但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马克思主义不是自我封闭僵化的理论体系,而是始终站在时代前沿,在开放中不断发展,不断回应人类社会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从而保持旺盛的发展力量和生命活力。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进行艰辛探索,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导中国人民不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二、坚持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一条主线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辉煌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毛泽东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一定要向前发展,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不能停滞不前。停止了,老是那么一套,它就没有生命力了。”邓小平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发展。我们不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而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出自己的方针,所以才能取得胜利。”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 周年纪念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在一次次探索、一次次挫折、一次次开拓中完成中国其他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及时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第一次正式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重大命题,强调要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都带有中国的特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理论创新的基本路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经过艰苦探索、付出巨大牺牲积累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深刻认识到,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必须以理论创新引领事业发展。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党领导和支持开展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政治保证、祖国统一、外交和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总之,理论创新、理论创造始终贯穿于党的百年历程,为党的百年奋斗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撑。

三、坚持理论创新就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新的实践

观众在参观“真理的力量——纪念马克思诞辰200 周年主题展览” 金良快/摄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这一重要论断既蕴含着对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的坚定自信,也蕴含着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理论的坚定自信,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理论创新的历史自觉。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坚持理论创新的核心就是按照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提出的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作出新的理论创造,这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

在新时代的新发展阶段,坚持理论创新这一宝贵历史经验,就要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新实践指导新实践。具体来说,一方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立足时代之基,回答实践之问,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原创性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作出了原创性贡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解答中国问题的同时也在努力回答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诸多挑战,提出的许多重要思想、观点和判断,既是对中国问题的认识,也是对当今世界问题和人类社会发展问题作出的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这一思想贡献了建设美好世界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饱含了对人类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睿智思考和独特创建。另一方面,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新的实践、指导新的实践,这是以党的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赋予马克思主义旺盛活力的关键所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现由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行动指南,它能使我们掌握历史主动,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只要我们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勇于结合新的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善于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新的实践,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就一定能够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一定能够让中国共产党人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增添更多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战略。

猜你喜欢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