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照亮就业路

2022-08-08 16:13张玉芳
四川劳动保障 2022年6期
关键词:锦江区辅助性特需

文/本刊记者 张玉芳

随着残疾人辅助性就业的深入推进,难以进入竞争性劳动力市场的残疾人也拥有了新的就业机会。对于这份实现人生价值的工作,他们倍感珍惜,努力提升工作能力,认真完成好每一项工作任务。

6 月23 日,在位于成都市锦江区竹林巷的“星空里”咖啡馆,刚学会制作手冲咖啡的丹丹正第一次尝试为顾客制作手冲咖啡。在吧台上准备好手冲器具后,丹丹又一次拿出制作流程册认真复习,随后右手拿起细嘴手冲壶,左手扶住右手手腕,缓缓向咖啡滤杯中注水。制作完成后,丹丹把咖啡端给顾客。看见顾客喝了咖啡脸上露出的笑容后,她长舒了一口气,一脸微笑地看着一直陪伴在她身旁的店长、就业辅导员霞姐。

丹丹是一名心智障碍者,曾在一家餐厅当服务员,但因为记性不好、动作慢,很难按时完成工作任务。2019 年3 月,丹丹在成都市锦江区残联的组织下通过了就业技能培训和测评,成为“星空里”咖啡馆的第一批“特需伙伴”。

“在‘星空里’咖啡馆,‘特需伙伴’的意思是我们特别需要他们。”成都星空里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杨娟介绍,“星空里”咖啡馆是残障者辅助性就业基地,由成都市锦江区残联与成都星空里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于2019 年初共同建立。“辅助性就业指的是组织就业年龄段内有就业意愿但难以进入竞争性劳动力市场的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从事生产劳动的一种集中就业形式,在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劳动报酬和劳动协议签订等方面相对普通劳动者较为灵活。”杨娟说,“星空里”咖啡馆这种残障者辅助性就业基地,是通过“就业辅导员+‘特需伙伴’”的模式,帮助残障者实现辅助性就业。

“我们为每一位‘特需伙伴’都配备了专属的就业辅导员,霞姐就是丹丹的就业辅导员。”在“星空里”咖啡馆,就业辅导员是帮助“特需伙伴”“无障碍”上岗的关键,他们需要通过对心智障碍人士的语言、动作、情绪和工作能力等情况进行周密观察和认真评估,找到他们的“闪光点”,定制个性化就业培训方案,并为其提供全方位的跟踪指导和就业辅导。杨娟介绍,就业辅导员需参加锦江区残联组织的两周理论学习和两个月的基地实训,以不断提高就业辅导员的专业能力。据悉,为了不断壮大就业辅导员队伍,锦江区残联还组建了一支包含教师、心理咨询师、高级社工师、大学生等人群的残疾人就业辅导志愿团队,作为就业辅导员的“种子库”。

“为了帮助更多心智障碍人士实现就业,作为辅助性就业基地,我们还要开展为期3 个月的就业转衔服务实训,培训内容主要涉及基本礼仪、基本表达及必备技能等基础性培训。”杨娟表示,待培训合格后,锦江区残联会再为参训残疾人提供为期1 年的融合岗位实践机会,让他们逐步过渡、平稳提升,直到具备进入企业就业的能力。

“心智障碍人士通过就业辅导员的评估并反复进行就业技能培训,他们也可以掌握劳动技能,从而实现就业。”四川省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黄卫德表示,为了进一步满足具有一定劳动能力和愿望的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的就业需求,“十四五”期间,我省将加强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能力建设,依托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残疾人托养机构等市场主体和社会力量推进辅助性就业机构建设,全省每个县(市、区)至少建有一所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同时,对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给予一次性建设、场地租金、机构运行、无障碍环境改造、生产设备和辅助器具购置等补贴。

如今,已在“星空里”咖啡馆工作了一段时间的丹丹,已能严格按照制作流程独立为顾客制作店内的大部分饮品。“每一份饮品的成功制作、每一位顾客温暖的笑容,都是对我的鼓励。”丹丹说,在这里上班,自己得到了尊重和肯定,非常开心。“我会珍惜这个工作机会,努力学习,不断进步。”

“特需伙伴”在学习品尝咖啡风味。供图/“星空里”咖啡馆

猜你喜欢
锦江区辅助性特需
成都市锦江区:从“心”出发 开展“六锦”社保服务
陈历章对成都市锦江区地方志工作作出批示
我院辅助性用药规范化管理的效果分析
人夏
特需医疗热中的冷思考
北京:特需医疗服务等价格放开 不影响百姓医保报销
一般现实逻辑对观众观影影响教学实验
特需医疗何去何从?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合理运用
皮肌炎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17的检测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