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环境中土壤含水率对辣椒生理性质的影响

2022-08-09 08:15李彦仪刘文宇张宇民余林蔓
南方农机 2022年15期
关键词:株高增长率含水率

李彦仪 , 李 欣 , 刘文宇 , 张宇民 , 余林蔓

(河海大学农业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1100)

0 引言

低温对作物的损伤一般分为两个基本范畴:零度以上低温对作物的冷害和零度以下低温对作物的冻害[1]。近年来,由于拉尼娜现象发生频率升高,极端天气出现概率增加,加之早春时倒春寒频繁发生,作物受冻害、冷害更加严重,甚至引起整体植株死亡,给农业生产带来了非常严重的损失,影响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辣椒属于喜温性作物,是我国主要种植作物之一,其最适环境生长温度为26 ℃左右,低于10 ℃生长发育受到抑制,低于5 ℃时就会停止生长。因此,为稳步推进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减少低温恶劣环境下辣椒产量的损失,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有关辣椒耐寒性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研究辣椒耐寒性的相关机理,培育和选取耐寒品种成为应对低温问题的关键途径之一。目前,颉建明等[2]研究低温弱光情况下辣椒3种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变化和品种耐性之间的关系;王慧等[3]研究在低温胁迫下,辣椒幼苗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POD、SOD的变化特征;常静等[4]用乐都长辣椒作为材料,研究在低温弱光与低温胁迫条件下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光合作用以及部分生理特征的变化规律;裴红霞等[5]研究了低温胁迫条件下,开花期辣椒的生长和生理特征。这些研究较多集中于对辣椒的幼苗期短期耐寒性研究,而缺少低温环境中土壤含水率对辣椒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数据。本研究以黄辣椒、薄皮辣椒(泡椒)、尖椒、红魔鬼辣椒、杭椒、簇生朝天椒六个辣椒品种为材料,通过控温大棚保持允许辣椒生长的低温条件(15 ℃),研究低温条件下不同的土壤含水率对辣椒形态特征变化的影响,旨在进一步探究辣椒生长机理,为适宜我国环境的辣椒选种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 试验过程

1.1 试验设计

该试验在河海大学节水园实验基地通风大棚进行。辣椒选择为北京农科院提供的6个品种,于2021年10月2日进行首次播种,采用穴盘基质育苗,播种后一周平均温度为12 ℃,低于种子萌芽温度(15 ℃~20 ℃),种子未发芽。

2021年10月8日,研究团队于节水园玻璃温室内进行第二次幼苗的培育,选择黄辣椒、薄皮辣椒(泡椒)、尖椒、红魔鬼辣椒、杭椒、簇生朝天椒共计6个品种,记为品种1、品种2、品种3、品种4、品种5、品种6,每种6株,在塑料营养钵中栽培。营养钵规格:口径20.6 cm,高17.5 cm,地径15 cm。每钵定植1株,营养土为园土∶黑土=8∶1。

将每个品种均分进行3种处理,记为处理1、处理2、处理3,分别对应土壤含水率20%、25%、30%。每日7:00灌溉浇水补充田间持水量。

1.2 测量内容与方法

利用卷尺测定植株株高、株幅,每次测定位置均一致;每两天浇一次水,浇水时利用便携式含水量测定仪使各盆土壤的含水率保持在20%、25%、30%。各指标均测定2株幼苗,作为2次重复,取平均值。果实成熟后,测量果实均重;清洗剩余植株,将其分为根、茎、叶三部分,于烘箱中烘干至恒质量,称干质量,计算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其他按常规处理。根据所得数据计算不同处理下辣椒幼苗生长指数,根据所测得的数据分别计算不同处理辣椒幼苗的壮苗指数、生长函数,计算公式为[6]:

2 结果与分析

2.1 土壤含水率对辣椒株高的影响

不同土壤含水率条件下辣椒幼苗植株的株高如表1所示。处理1、处理2和处理3分别指保持土壤含水率为20%、25%、30%;品种1、2、3、4、5、6分别指黄辣椒、薄皮辣椒(泡椒)、尖椒、红魔鬼辣椒、杭椒、簇生朝天椒。株高增幅如图1、图2、图3所示。

表1、图1、图2、图3反映的是6个辣椒品种株高在不同土壤含水率下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从表1的实际数据及图1、图2、图3直观的线性对比中可以看出,在土壤含水率都为20%情况下,6种辣椒幼苗株高增长率为品种5>品种6>品种3>品种2>品种1>品种4,且品种2和品种4增长较品种5和品种6缓慢,6种辣椒幼苗株高增长后期趋势较为一致;在土壤含水率都为25%情况下,6种辣椒幼苗株高增长率为品种6>品种5>品种3>品种2>品种1>品种4,且品种1和品种2增长较品种5和品种6缓慢,6种辣椒幼苗株高增长后期趋势较为一致;在土壤含水率都为30%情况下,6种辣椒幼苗株高增长率为品种6>品种5>品种1>品种3>品种2>品种4,且品种2和品种4增长较品种5和品种6缓慢,后期增长并不明显。

图1 土壤含水率为20%6种辣椒幼苗株高增长率

图2 土壤含水率为25%6种辣椒幼苗株高增长率

图3 土壤含水率为30%6种辣椒幼苗株高增长率

表1 不同土壤含水率下辣椒幼苗植株的株高

分析株高增幅可得,品种5与品种6更适应试验所给环境温度,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低温环境中可增加其产量。同时,品种1、品种5、品种6在土壤含水率为30%的处理下,植株相对增长率更高;品种2、品种3在土壤含水率为20%时,植株相对增长率最高。从实际情况出发,品种2、3、4、5在三种处理下,植株增长差异不大,可相对降低土壤含水率,更好地发挥作物的经济效益;品种1和品种6提高田间持水量,以促进产量大幅增长。

2.2 同一品种在不同土壤含水率下的株高情况

图4表示品种1(黄辣椒)在三种土壤含水率下的株高增长规律。具体表现为:在低温的条件下(15 ℃),在试验周期内,在土壤含水率为20%时植株增长14.2 cm;在土壤含水率为25%时植株增长14.3 cm;在土壤含水率为30%时植株增长12.3 cm,分别增长了142%、133%、129%。

图4 品种1在三种处理下辣椒幼苗株高增长率

图5表示品种2(薄皮辣椒)在三种土壤含水率下株高增长规律。具体表现为:低温的条件下(15 ℃),在试验周期中,在土壤含水率为20%时植株增长14.8 cm;在土壤含水率为25%时植株增长14.3 cm,在土壤含水率为30%时植株增长13.5 cm,分别增长了122%、121%、126%。

图5 品种2在三种处理下辣椒幼苗株高增长率

图6表示品种3(尖椒)在三种土壤含水率下株高增长规律。具体表现为:低温的条件下(15 ℃),在试验周期中,在土壤含水率为20%时植株增长19.3 cm;在土壤含水率为25%时植株增长16.8 cm;在土壤含水率为30%时植株增长18.2 cm,分别增长了154%、146%、149%。

图6 品种3在三种处理下辣椒幼苗株高增长率

图7表示品种4(红魔鬼辣椒)在三种土壤含水率下株高增长规律。具体表现为:低温的条件下(15 ℃),在试验周期内,在土壤含水率为20%时植株增长7.8 cm;在土壤含水率为25%时植株增长9.4 cm;在土壤含水率为30%时植株增长7.5 cm,分别增长了64%、73%、57%。

图7 品种4在三种处理下辣椒幼苗株高增长率

图8表示品种5(杭椒)在三种土壤含水率下株高增长规律。具体表现为:低温的条件下(15 ℃),在试验周期中,在土壤含水率为20%时植株增长23.8 cm;在土壤含水率为25%时植株增长20.9 cm,在土壤含水率为30%时植株增长25.4 cm,分别增长了149%、127%、154%。

图8 品种5在三种处理下辣椒幼苗株高增长率

图9表示品种6(簇生朝天椒)在三种土壤含水率下株高增长规律。具体表现为:低温的条件下(15 ℃),在试验周期中,在土壤含水率为20%时植株增长19.4 cm;在土壤含水率为25%时植株增长22.1 cm;在土壤含水率为30%时植株增长28.7 cm,分别增长了118%、138%、174%。

图9 品种6三种处理下辣椒幼苗株高增长率

本试验在低温环境下所选取的6个品种中,品种6当田间持水量越高时,株高增长率提升越明显,宜通过更高的田间持水量来提升产量;品种1、4出现了株高增长率随着田间持水量增加而降低的趋势,宜适当降低田间持水量;品种2、3的株高增长率在各田间持水量时几乎持平,可以适当地降低田间持水量,提高经济性;品种5可以根据情况调整,在干旱地区宜降低田间持水量,湿润地区宜提高田间持水量。

综上,可以通过调整土壤水分状况来优化辣椒种植的产量及效益。

2.3 不同土壤含水率对植株干重影响

表2反映了不同土壤含水率对6种辣椒在低温环境中的影响。试验表明,不同土壤含水率对辣椒植株的生长发育有着不同的影响,对不同的辣椒品种影响也不尽相同。在试验的品种中,品种1、品种3、品种4、品种5均为在试验范围内地上部分干重随着土壤含水率升高而增大。其中品种1、品种4为当土壤含水率不同时,地上与地下部分平均干重之和相差不大;品种3为当土壤含水率为30%时植株地上与地下部分平均干重之和最大;品种5为当土壤含水率为25%时地上与地下部分平均干重之和最小,土壤含水率为30%时地上与地下部分平均干重之和最大。品种2在试验范围内,土壤含水率越低,植株地上部分干重越高,而地上与地下部分平均干重之和则在20%土壤含水率时最大。品种6在土壤含水率为25%时,地上部分干重及地上与地下部分平均干重之和均为最大。

表2 不同土壤含水率下植株根干重

本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辣椒在低温条件下,应选择不同的土壤含水率,才能有效地提高辣椒产量和经济效益。在本次试验品种中,品种1、品种4应该保持较低土壤含水率,品种2、品种6应保持25%左右的土壤含水率,品种3、品种5应保持相对较高的土壤含水率。

同时,根据茁壮指数公式,可求得品种6在30%土壤含水率生长更茁壮,品种6为六种样品中最抗低温的品种,且在30%土壤含水率下更能够适应环境。

3 讨论与结论

3.1 讨论

辣椒是我国冬、春两季设施栽培的主要蔬菜之一,但早春和秋冬时期的低温冷害常常影响辣椒的生长发育,造成大面积的落花、落叶和萎蔫,使得辣椒品质和产量下降,严重影响辣椒的周年生产[6]。

研究表明,低温环境下,抗寒的辣椒植物体内的MAD含量和SOD活性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且其增加值与品种的耐寒性存在极显著相关性[1]。在上述6种样品中,品种6表现为最适应低温环境,很大程度上可能与其MAD含量和SOD活性增加有关,能够在胁迫环境中进行自我保护。

植物干物质的90%来自光合作用,而光合作用是对低温弱光最敏感的生理过程之一[7]。即在环境条件不适宜的情况下,作物往往会降低光饱和点和光饱和点时的光合效率,并提高光补偿点[8]。随着植物如辣椒补偿点的增高,叶片净光合速率逐渐降低,辣椒的呼吸作用受到抑制,在低温弱胁迫中出现减产枯萎等现象[9]。本试验表明,对于品种1和品种6,调整两者的土壤含水率可有效应对低温胁迫下辣椒减产的现象,可能是因为适宜的土壤含水率对两种试样的呼吸作用有促进作用,使辣椒通过SPAC系统更好地生长发育。

3.2 结论

在此次低温环境试验中,品种6的生长状况最好,整体株高增长量最高,增长最快,且植株地上部分及地上与地下部分平均干重之和均为最高;品种4的株高增长量最少,增长最慢,且无果实,生长状况较差。在本试验所选取的6个品种中,品种1、品种5、品种6均为当土壤含水率越高时,植株生长状况越好,株高增长率越高,植株干重较高;品种2、品种3、品种4在不同的土壤含水率时,植株株高增长变化不大,不过植株干重仍有差别。表明在试验范围内,土壤含水率对辣椒品种2、3、4的生长影响不大,由此可以调整辣椒种植的灌水量,保持经济和产量的平衡。本试验表明,低温胁迫对辣椒种子的萌发、辣椒植株的生长发育及植株干重均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发芽率、株高茎粗等大多数试验数据指标都是随着温度的降低而降低,而不同品种的辣椒在低温条件下的生长状况也不同[10]。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对辣椒的研究越来越多,这将对辣椒更广泛、更高效的种植有推动作用。在农业现代化的当下,加强对低温环境下辣椒生长发育的研究,有助于增加辣椒的种植面积及可种植时间,有效地提高辣椒产量,并有利于促进辣椒品种选育工作及相关的遗传研究。

猜你喜欢
株高增长率含水率
直接估计法预测不同层凋落物含水率的适用性分析
千针万线草幼苗出土及生长对土壤含水率的响应
介绍四个优良小麦品种
不同栽培密度对柴胡生长的影响
玉米骨干亲本及其衍生系中基因的序列变异及与株高等性状的关联分析
玉米骨干亲本及其衍生系中基因的序列变异及与株高等性状的关联分析
台2016GDP“成功保1”
原油含水率在线测量技术研究
美拭目以待的潜力城市
可燃物含水率实时变化的预测模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