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2022-08-09 05:55李慧玲,马龙
农家科技 2022年7期
关键词:小菜蛾菜青虫青枯病

随着蔬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蔬菜病虫害的发生呈逐年上升趋势,为了有效防治蔬菜病虫害,提高蔬菜产品质量,建议防治蔬菜病虫害首选绿色防控技术,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以生态、物理防治为手段,科学规范使用农药,确保蔬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一、农业防治

1.高垄窄畦,三沟配套。要求菜地畦宽1.2~1.4米,畦沟深0.2米,腰沟深0.3米,围沟深0.4米。做到畦面不积水,雨停沟干,降低田间湿度,减少病害的发生。

2.高温闷棚防病。在蔬菜大棚内,于夏季换茬期间,选择晴天将大棚完全密闭后,连续高温闷烤5~7天,可杀灭青枯病、枯萎病、疫病病菌。

3.翻耕土壤。菜地冬耕冻地,深耕20~25厘米。

4.选用抗(耐)病品种。选择经过检疫的抗(耐)病品种,淘汰连续种植多年的品种。选用嫁接苗,预防瓜类、茄果类蔬菜枯萎病。

5.实行轮作。在一块菜地上不连续种植同科蔬菜,瓜类、茄果类蔬菜与葱、蒜、叶菜类轮作,减少枯萎病、青枯病等土传病害发生。

6.加强田间管理。蔬菜生长期间,及时摘除病虫为害的叶片、果实或拔除病虫株;蔬菜收获后,清理菜地病虫残体,带出田外集中烧毁或深埋,可减少病虫初次侵染源,防止病残体上的病菌再次传播为害,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科学管水,避免串灌、漫灌,减缓病害传播蔓延速度。

二、性引诱剂诱杀

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小菜蛾均可使用性引诱剂诱杀,各地可因地制宜选用。小菜蛾性引诱剂在4—6月和9—11月使用,每亩放1个诱捕器,内置3个诱芯;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性引诱剂在7—10月使用,每亩放1个诱捕器,内置1个诱芯。各诱捕器间距30米,将诱捕器挂在棚架或木棍上,高出蔬菜30厘米。春、秋季每30天更换诱芯一次,夏季每20天更换诱芯一次。

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蛾,减少雌蛾交配繁殖频次,降低卵孵化率。大面积长期使用,效果更佳。

三、物理防治

1.棚膜避雨预防病害技术。春季气温回升后,保留大棚棚膜和裙膜,平时将裙膜卷起,棚门打开,下雨时放下裙膜,关上棚门,用以避雨降湿,预防茄果类、瓜类疫病及青枯病等土传病害。

2.防虫网预防害虫技术。蔬菜生长期内,在棚架上覆盖50目防虫网,把网棚的四周压紧,不留缝隙,防止小菜蛾、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瓜绢螟、豆荚螟等害虫进入棚内为害。在盖网棚之前要处理一次地下害虫,进出棚时及时关严棚门。

3.黄板诱杀蚜虫技术。在蚜虫、粉虱、美洲斑潜蝇成虫发生期,用黄板诱杀成虫,每亩均匀悬挂黄板60块,黄板应高出蔬菜20厘米,每月更换1次。

4.灯光诱杀害虫技术。每年4—10月,每30~50亩菜地安装杀虫灯一盏,杀虫灯底部距地面1.5米,每晚天黑开灯、天亮关灯,诱杀斜纹夜蛾、甜菜夜蛾、豆荚螟、小菜蛾、瓜绢螟等蔬菜害虫的成虫。

四、生物防治技术

在药剂防治中,应优先选用生物农药防治蔬菜病虫害。

可用苏云金杆菌(BT)、白僵菌防治菜青虫,用颗粒体、多角体病毒防治小菜蛾、菜青虫、斜纹夜蛾,用浏阳霉素防治红蜘蛛、茶黄螨,用农用链霉素防治青枯病,用宁南霉素防治病毒病,用农抗120防治炭疽病、枯萎病,用印楝素防治菜青虫、小菜蛾,用苦参碱、烟碱、天然除虫菊素防治菜青虫、蚜虫。

五、科学用药

使用化学农药防治时,应根据不同作物和不同病虫害,正确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对路农药,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并应在害虫低龄幼虫期和病害发病初期施药。注意轮换和交替使用农药。在药液中加增效剂,可增强农药黏着、扩散和渗透性能,提高药效,减少农药用量;常用增效剂有氮酮、有机硅等。要严格执行安全用药和采收间隔期规定。

苗床土壤消毒用敌克松、恶霉灵。

蔬菜移栽前3~5天,喷施或浇灌防病药剂,做到带药移栽。移栽后,浇定根水时应加入防病药剂,预防疫病、青枯病和枯萎病等土传病害。

防治菜青虫、小菜蛾、斜纹夜蛾、甜菜夜蛾、豆荚螟、瓜绢螟应在低龄幼虫期,用溴虫清、茚虫葳、氟虫脲、灭幼脲、啶虫隆等,防治蚜虫用吡虫啉、啶虫脒、溴氰菊酯等,防治红蜘蛛、茶黄螨用克螨特、阿维菌素、甲氰菊酯等。

防治灰霉病用扑海因、百菌清、戊唑醇等,防治霜霉病用甲霜灵锰锌、霜脲锰锌、杀毒矾等,防治炭疽病用代森锰锌、戊唑醇等,防治青枯病用噻菌铜、氢氧化铜、铜高尚等,防治枯萎病用恶露灵、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防治疫病用甲霜灵锰锌、克露、氢氧化铜、杀毒矾等。

猜你喜欢
小菜蛾菜青虫青枯病
叶子国漫游记
我国主要烟草青枯病病圃青枯菌系统发育分析
新型生防菌组合防治烟草青枯病田间药效评价
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与半闭弯尾姬蜂种群动态研究
玉米青枯病的防治技术
0.5%印楝素悬浮剂防除白菜抗性小菜蛾药效研究
生菜不易生虫的秘密
蔬菜高效安全农药复配配方的筛选
小菜蛾综合防治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