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优化策略

2022-08-10 22:50江苏
语文教学之友 2022年8期
关键词:综合性建构诗歌

◎江苏/徐 健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以单元主题为主线,注重“活动·探究”的学习过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也明确指出:“注重将阅读、写作、表达等有效结合,多角度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增强学生语文实践与运用能力。”其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创新是四大核心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全面开展“综合性学习”,设置有效的情境任务,拓展学生的学习机会,帮助学生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的规律和文化内涵。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有的教师仅注重语文知识的讲解,忽视了语文综合活动的开展;有的教师比较注重语文综合性活动,轻视语文课堂的生成;有的教师比较注重活动的形式,轻视语文活动内容的选择。

基于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在语文综合性学习过程中,教师应以语言品味为基础,注重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设置有效的实践活动,进而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其语文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形成。拟从“语言建构”“思维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三大核心素养出发,谈一谈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有效开展的策略,促进学生开展高质量的、有意义的语文学习活动。

一、基于语言建构设置综合性学习内容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学生语文能力形成的基础。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教师要以“语言建构”为基础,系统梳理语文知识,建构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有效解决实际问题。为了提高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效性,教师可以部编版教材中的课文为基础,构建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的学习内容。

首先,整合教材,设置综合性学习内容。部编版语文教材注重“活动·探究”的单元学习,涉及诗歌、新闻、演讲词、戏剧等多种文体样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基于文本体式进行比较,从而形成互文性阅读,增强综合性学习的逻辑性,使综合性学习内容结构化。比如,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一共选取了五首诗歌,旨在培养学生欣赏诗歌、创作诗歌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结合五首诗歌的文体特点,梳理出具体的内容,开展语文学习活动。以学生的认知为基础,确定综合性学习内容如下:(1)开展诗歌评论活动,使学生学会自主欣赏、涵泳诗文,体悟诗歌的魅力;(2)通过绘图创作等活动,引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意象和意境;(3)借助朗诵比赛,提升学生对诗歌节奏的把握,通过评创插图的活动,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欣赏品味,把握诗歌意蕴;(4)开展诗歌创作比赛,评选“最佳诗作”。由此,学生通过朗诵、绘画、表演、创作等形式,掌握了现代诗歌的语言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从而感悟出诗歌的神奇魅力。

其次,关注现实生活,确定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综合性学习需要对语文知识进行综合性运用,可以有效打通教材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多元提升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在综合性学习活动内容的选择上,教师要超越课本的局限,有效联系生活实际,形成各学科之间的融合,确定综合性学习内容。比如,在讲授“家乡文化”这一主题单元时,教师应注重将实践活动与教材知识内容的紧密结合。如“家乡人物志”以制作人物画报和新闻访谈的形式展现;“家乡风物”以学生制作家乡“风物”的网页为主;“家乡戏剧文化生活”则以戏剧表演的形式展现。图画、音乐、动漫等新媒体以及跨学科的教学都应有效融入其中。

语文综合性学习内容的确定需要以语言的建构为基础,沟通课堂内外,在多读多写中提升语言的实践能力。学生在听说读演的活动中,不断积累语言知识,理解语言内涵,挖掘语言背后的情感。

二、基于思维提升设置综合性学习任务

“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以综合性学习活动为载体,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从阅读的表层走向深入,从感性写作走向理性写作,最终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与创新。

注重以评测为基础,设置综合性学习任务。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综合使用语文学习方式和方法,不能脱离思维训练。部编版语文教材设置“阅读方法指导”“自主阅读推荐”等板块,意在对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提出高层的要求。在执教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检测的形式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而激励学生的思维不断发散、迁移、创新。比如,在《朝花夕拾》这一名著阅读中,为了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教师可设置综合性的学习任务。如以“鲁迅的儿童教育观”为探究主题,确定以下的综合性学习任务:(1)选择与本主题相关的文本,制作思维导图;(2)利用互联网等查找有关鲁迅童年的相关资料,完善鲁迅童年生活的调查报告;(3)试着比较自己的童年与鲁迅童年的异同并探究原因,写出800字左右的评论。由此,学生围绕任务,将阅读分步走、系列化,促进思维不断向纵深发展。同时,在前后比对中,学生能够挖掘出阿长、寿镜吾先生、父亲的教育方式等对鲁迅的影响,全面分析评价鲁迅先生的儿童教育观,有效地形成综合性判断。

语文综合性学习需要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寻找思维训练的方法,体现出语文综合实践的人文性和工具性,进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三、基于审美鉴赏与创造实践设置综合性学习项目

在综合性学习中,教师需运用语言形式,培养学生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实现语文课程的建构。

设置综合性学习项目,进行审美鉴赏与创造。语文综合性学习涉及自然、科学、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内容。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等教育资源,全面开展综合性学习项目。比如,进行“天下国家”的综合性学习,引导学生围绕主题,选取一定的文本进行鉴赏。要求学生辨析“国家”与“天下”,“国”与“家”之间的含义,从而理解其内涵。学生认为:“天下”原指统一王朝的疆域范围,后来指的是全世界;“国”原指封建王朝的诸侯国,现指被人民、文化、语言、地理区别出来的领土;“家”指的是由婚姻关系和血缘关系建立起来的最小社会组织。在此基础上,笔者引导学生明晓“国家”的四个要素,树立家国情怀,可设计如下综合性学习活动:(1)“你听我讲”,爱国英雄故事会大比拼;(2)“我来朗诵”,组织爱国诗歌朗诵会;(3)“绘声绘色”,展示爱国名言、名画;(4)“绘声绘演”,爱国歌曲演唱会。由此,将文本阅读转变为各式各样的综合性活动,充分激发了学生阅读、写作、表演的激情,提高了学生对生活的理解与感悟。

综上所述,综合性学习需要与教材单元内容相勾连,注重课堂活动的多样化和开放性、动态性,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的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综合性建构诗歌
诗歌不除外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定制铺丝新工艺降低成本提高综合性能
诗歌岛·八面来风
建构游戏玩不够
模糊PID在离合器综合性能实验台中的应用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教师在综合性学习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