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庆县生猪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2022-08-11 11:50赵志伟杨艳明云南省鹤庆县六合彝族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中国畜牧业 2022年14期
关键词:粪污母猪疫病

文│赵志伟 杨艳明(云南省鹤庆县六合彝族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陈栋梁(云南省鹤庆县畜牧工作站)

一、生猪发展现状

1. 云南省鹤庆县是大理州生猪生产重点发展区域,也是滇西北重要的生猪生产及交易中心,长期以来被誉为滇西北“活猪仓库”。生猪产业是鹤庆县的传统产业,也是农村群众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一直以来,鹤庆县以提高生猪产业整体水平和竞争力为核心,以促进生猪生产和稳定猪肉市场供应为主要目标,优先支持生猪养殖户发展规模化生产及产业化经营,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加大对规模养殖的投入力度,推进生猪健康养殖,健全发展保障体系,完善扶持政策措施,建成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社会化服务的现代生猪产业格局,做大做强生猪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鹤庆县把生猪作为重点产业之一进行培植。特别2018年以来,省外很多地方发生非洲猪瘟疫情,生猪产能下降,导致全国生猪价格急剧上涨,生猪养殖效益增加,而鹤庆县由于防控措施扎实,未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加之云南省出台了一系列恢复生猪生产的措施,鹤庆县的生猪养殖数量大幅增加,养殖总量不断攀升。目前,全县已建成规模养猪场35个,建成年出栏10万头猪场1个,5000头种猪场2个,年出栏500头猪场58个,生猪饲养量达36万头。多年来,在省州业务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总投资969万元,其中财政资金385万元;生猪调出大县奖补项目资金886万元;生猪生产基地建设45万元。通过扶持生猪规模养殖,推广应用高效饲养集成技术,2021年生猪存栏36万头,出栏76万头,肥猪均价15.5元/千克,生猪养殖处于盈亏平衡点之下,处于弱势状态。

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生猪产业已成为鹤庆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扩大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带动种植业和相关产业发展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2.正邦集团有限公司投资4.2亿元,建设1.5万头母猪场一个,年出栏达30万头。建成种猪场两个,鹤庆县黑尔思种猪有限责任公司,存栏母猪300头,年出栏达0.8万头。鹤庆县润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存栏母猪500头,年出栏达1万头。

3.实施生猪遗传改良,全县建成50头种公猪站3个,8个猪人工授精站点,辐射全县9个乡镇。引导规模养殖场户到国内种猪企业引进约克、长白、杜洛种猪,生产瘦肉型商品猪。2021年全县猪种改良8.3万窝,其中猪人工授精6.7万窝。

4.引导生猪养殖粪污和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完成新建污水处理池4898立方米,完成新建污水处理池4898立方米,完成干湿分离机购置26台/组,刮粪机6组,铲粪车8台。本项目总投资565.51万元,财政补助资金186万元,企业自筹379.51万元。通过项目的实施,减少粪污日排量240吨,节约日用水量354吨,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治理。

5.认真落实畜牧业保险工作,2021年完成母猪34541头、育肥猪61907头的参保工作。

6.2021年第一批、第二批生猪调出大县实施项目把鹤庆县生猪产业的标准化、规范化、集约化、粪污资源化发展水平提高到新的高度,项目资金501万元,完成圈舍改扩建15479.2平方米,无害化处理池3188.6立方米,堆粪区4048.1平方米,干湿分离机6台,贴息补助贷款金额达2020万元,引进良种414头。通过项目的实施,每年新增社会总产值1.2亿元,新增社会纯收入2000万元。

二、存在的问题

1.需强化生猪疫病防控。养猪业是一个风险极高的一个产业,养殖效益不仅受控于市场,还取决于疫病防控的成败。近年来,由于流通活跃、交易频繁,原有的疫病尚未得到很好地控制,一些新的疫病又传了进来,大大增加了疫病防控的成本和养殖业的风险。养殖场一旦出现重大动物疫情或某种常发性疫病,将非常致命,因此,良好的动物疫病防控技术、措施和制度是养殖场能否生存的根本所在。

2.市场行情波动过大,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比较低。受国内外市场变化、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等因素影响,鹤庆县生猪生产受到一定的冲击,尽管采取措施,但由于研究市场、分析市场、适应市场、调控市场的能力比较弱,还没有完全从传统型、风险型、低效型、振荡型的产业中彻底解脱出来。

3.生猪养殖政策难以突破环保用地审批限制。一是受禁养区、限养区及环保影响,二是全县土地绝大多数是基本农田、林地等属红线范围,养殖户多数在村庄里养殖,想扩大规模受土地、环评、禁养区、限养区以及对环境的面源污染等因素限制。

4.筹措资金困难。养猪业属高风险高投入周期长微利产业,生猪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和市场价格低迷时,要搞好扶持。国家和省州在加快落实的同时,要搞好项目资金的配套,及时拨付。要加大信贷投放力度,解决资金问题。

5.标准化生猪规模养殖场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投入大量资金,在后期资金缺口较大,形成缺猪、缺料的局面,出现不敢养、不想养和养不起的空壳场、僵尸场。

6.缺乏县级猪肉产品加工储备企业,无力防范生猪及猪肉产品供应短缺价格异常波动。

7.加快发展与环境污染的矛盾日益尖锐。推行“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的粪污处理技术模式,规模化养殖是现代养猪业发展的主流,然而规模化养殖也存在着诸多环境和产品安全方面的隐患。

三、发展生猪生产的建议

1.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坚持政策引导、扶优扶强的原则,创新扶持方式和管理模式,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抓好工作,加大对生猪养殖行业的投入。

2.各级政府在生猪养殖用地方面及环保方面应制定合理的政策,加大对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投入,重点是对粪污设施投入补助力度。

3.各级政府应将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项目建设作为乡村振兴重点项目。

4.加快生猪种业高质量发展。扎实开展生猪遗传资源普查,加快畜禽遗传资源基因库、保种场及备份场建设,实现应保尽保,有序开发。坚持高端品种引进和本土优良品种选育两手抓,因地制宜,找准品种和资源环境的最佳匹配度,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推进产学研结合、育繁推一体化发展,持续推进地方优良品种保护开发。组织实施全县生猪遗传改良计划,加强种公猪站和良种扩繁推广基地建设,持续优化种群结构,形成纯种选育、良种扩繁、商品化生产的良种繁育体系。在生猪调出大县、重点县,全面实施生猪良种补贴项目,由生猪调出大县重点统筹农业产业发展资金,对使用优质精液的养殖户给予补贴,促进节本增效,加快品种改良进程。

5.保持能繁母猪合理的存栏量,保障市场供需平衡。大力支持能繁母猪的养殖户,给予一定补助等配套扶持政策,促进母猪饲养量平衡,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育肥户补栏的需求。

6.推广种植和养殖业相结合的生态养殖模式,结合乡村振兴、农村改厨、改舍、改厕、改沼,整合资金,引导建设和完善饲养基础设施,包括畜禽舍标准化改造,粪污处理和水、电、路、防疫设施等,推行干湿分离、雨污分流,堆肥发酵、厌氧、好氧发酵等措施来降解有毒有害物质,做到“人畜分离,设施配套,种养结合”,种养结合、循环利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保障区域环境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7.培育壮大龙头养殖企业,大力招商引资。结合目前正邦集团有限公司在鹤庆县新建母猪场,鹤庆正邦农牧有限公司提供猪苗、饲料、疫病防控、技术服务等一系列工作,养殖户通过代养模式,降低养殖风险。同时鹤庆县要引进资金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建适度规模育肥猪养殖场来强化鹤庆县生猪产业发展。

8.稳定生猪产业金融支持政策,竞争力持续增强,全面实现由生猪生产大县向生猪生产强县强转变。对土地手续合法、环保设施齐备、企业征信良好、社会信用度好的企业,坚持集中资金、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体现财政政策调动发展生猪规模化生产的导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努力实现规模化养殖的目标。保障水平,提升生猪产业抗风险能力。做大做强生猪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9.建立产供销一体化机制,引入或自建猪肉产品加工储备企业、设施,着力防范市场供应短缺和价格异常波动,全面做好生猪市场调控。

猜你喜欢
粪污母猪疫病
能繁母猪存栏半年减少235万头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现状 存在问题及对策
我国大型畜禽规模养殖场全部配套粪污处理设施装备
梨火疫病的识别与防控
辣椒疫病危害大 及时防治有办法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中医药防控生猪疫病取得突破
后非瘟时代生产母猪饲养关键点详解
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