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视角下的广西“主题性”绘画

2022-08-13 09:19阳小军
河北画报 2022年22期
关键词:主题性美术家广西

阳小军

(河池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红色文化具有多层含义,最主要是指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共产党领导下,为实现民族解放和建设中国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的观念意识形态,包括物质层面的遗址、遗迹和历史革命纪念场所等,以及非物质层面包括英雄人物、历史事件、红色革命精神等。

在现代中国美术发展的历程中,表现红色革命历史题材的美术作品占了重要的篇章,红色文化作为主题性美术作品的题材之一,其一直受到国家之重视、艺术创作者之喜爱以及艺术接受者之关注,它以图像、符号、视觉文本等形式记录了我国近代历史特殊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人物、精神,成为建构近代美术的重要部分。红色美术主要包括大批美术工作者及画家在1921年共产党成立后在党领导下描绘红色文化而创作的大量艺术作品,着重点在“红”之上。这类美术作品成为近现代中国美术史中思想演进的一个缩影,见证了新中国的成长与发展,是中国人民难以磨灭的历史记忆,亦担负着作为书写时代和图像证史的重要使命。在新中国成立后及改革开放的四十年中,亦是对人民美好生活的直接反映。习总书记曾在文艺座谈会上讲到“文艺要反映好人民的心声,做到以人民为中心,文艺才能发挥最大正能量。文艺工作者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好中国精神。当代文艺要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1]。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在两会上,美术界多位政协委员呼吁重视红色题材美术创作,把红色经典美术作品研究好、展示好、传播好,以建党百年为契机,推动新时代红色美术不断涌现[2]。

关于广西红色文化主题美术的一些研究现多分散在部分文章中,如梁冬华的《可视的广西多民族文明发展史》,刘新《广西油画三十年之路》,谢麟《以历史的观点和责任重铸历史—记广西近现代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等,这些实践和研究成果对我们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文献价值。

本文籍以从时空广度、历史厚度、人文深度等多维度、多层次研究广西红色文化题材绘画创作,以红色文化为视角,把握红色文化题材绘画作品所担负的历史作用,深入挖掘广西本土美术家创作的成果。并藉此瞰窥广西红色文化主题绘画的审美价值及发展特征。

一、民族魂:史诗性地方革命现实主义绘画

广西地处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的华南地区,陆地多以山地和丘陵,岩溶广布、山雄峡峻,河流纵横交错。广西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其有壮、瑶、仫佬等10余个世居民族,大致可以划分为“少数民族”“广府”“客家”三大民系。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由于广西复杂的地理环境、地域特征、气候特点,以及本土及外来文化融合而形成了广西人民开放、包容、坚韧及彪悍的独特民族文化基因。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们在广西大地上续写着无数崇高的诗篇。在近几十年中,众多广西本土美术家根植于这块沃土上,他们储藏了诸多红色记忆,熔铸了广西人民的红色情思,创作了许多具有民族性、英雄性、史诗性的“红色”美术作品,其题材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一)表现民族主义广西革命历史性题材。如卢恺的油画《马援平南》,以伏波将军马援平定交趾的战斗场面。刘绍昆的油画《瓦氏夫人抗倭》,表现明代广西壮族巾帼女英雄岑瓦氏身骑战马率领士卒抗击倭寇的壮烈景象。覃超柏的油画《黑旗军抗法》,徐贵忠的《镇南关大捷》,潘正华的国画《冯子材抗法》等三件作品中均以黑旗军在镇南关抗击法军为题材,以上作品从构图上看,均采用中景仰视的视角,以运动的构图的方式,富有强烈的动感。色彩均以厚重而浓郁的调子,通过带有“浪漫主义”风格的表现技法生动地重现了激烈的战斗场面,表达了当时广西民众拼死杀敌、血战到底的豪情;刘绍昆的油画《法卡山一日》,其采用的是象征主义的表现手法,也温和克制的笔调表现是1981年的法卡山战役,广西军区边防军队三师9团抵抗越南军队进攻的一次大规模战役,画面站立的士兵具有一种英雄的纪念碑性。此外,还有一系列表现抗日战争历史的作品,如秦文青的《昆仑关战役》;刘南一《集结——1938年赴皖抗日的广西学生军团女生队》等。这些美术家在作品中以饱满的艺术情感再现了广西人民英勇献身为保家卫国做出牺牲的民族革命精神。

(二)中国共产党在广西境内领导的英勇革命起义与抗战。党在广西领导的革命起义与抗战最著名的要数百色起义和湘江战役。百色起义又叫右江暴动,是由邓小平、韦拔群、张云逸等同志在广西组织的武装起义,是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之后的又一起义,建立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与红七军,孕育了百色起义精神,对当时全国革命具有伟大的意义,因此,“百色起义”在中国红色革命文化美术创作上反复被众多美术家所书写和描绘,或以恢宏的场面,或以“剧场式”经典画面体现“红色文化”内涵。如油画有雷波的《百色起义》,美术家针对百色起义特定历史场景做出回应,力图捕捉表现的是百色起义前,突出邓小平和其他领导人为在左右江发动起义密谋策划作充分准备的氛围,画面明暗强烈,画面效果富有戏剧性和诗意感;刘晨煌的油画《啊,一九二九,广西百色起义》《百色起义》及沈铭存的《右江苏维埃政府》,描绘百色起义发生中和胜利后,采用的都是“一字型”平行构图,表现广西革命家从各地到左右江集结的情景,画面具有非常强烈的庄严性和整体性以及视觉冲击力,雷德祖的油画《百色起义》以表现起义成功后,起义军和农民军及当地老少民众共同欢庆胜利的场面;此外围绕“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系列事件的作品还有曾日文、赵仁泽的《百色风暴》;雷波、邓乐民的《韦拔群及东兰农民运动(2012)》;连环画有雷德祖的《百色起义》等。沈铭存的《右江苏维埃政府》;何光的《龙州起义》等。其次,再现抗战时期抗战景象,最具有史诗性的莫不是“湘江战役”,曾画过湘江战役的军旅画家张庆涛在听到中央要开始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时候,很激动说“我画湘江战役,要画出中国革命壮烈宏大的悲剧性,悲剧性不一定是史诗,但所有的史诗一定要具有悲剧性!”[3]。湘江战役是1934年中央红军撤出中央苏区后打得最惨烈的一战,发生在广西的兴安、灌阳、全州县之间,将士浴血奋战突破敌人的重重包围,彻底粉碎了敌人企图将中央红军全歼于湘江边的阴谋,她就是我们常弘扬的、可歌可泣的长征精神,值得人民去缅怀和书写,所以也是美术家常绘画的经典题材,如沈铭存的《湘江战役》。广西书画院集体创作的《浴血湘江》;沈铭存等的《事关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湘江战役》;广西籍美术家创作的这三件关于湘江战役作品无论从仰视、俯视还是远景、中景等多层次多角度都描绘了一种宏大的布局、复杂的场景、弥漫的硝烟中红军鲜血流淌,尸横遍野的血与火的史诗画面。广西美术家谢麟曾说:“《湘江战役》作品创作体现了广西画家对长征精神的传承,也体现出广西美术坚持记录历史的决心”。

(三)表现抗争的广西与广西人民为题材。其有表现农民运动起义,如曾日文、谷峻泰的《金田起义》;刘绍昆、雷波、谢麟的《1851——金田起义》;刘绍昆《知天有意启英雄——金田起义》,这些油画作品都是以反帝反封建的太平天国运动前夕的金田起义为主题,通过诗意的画面来表现广西人民为民族、为人民不断抗争的英雄赞歌。

二、民族情:经典性历史现实主义绘画

广西美术家代代薪火相传,他们生于斯或长于斯,他们挚爱这片故土,在百年中重要历史节点上,他们不断地关照历史现实,以红色主题创作了具有广西“历史性”的绘画作品。关于这些创作主要也包含三类:1.以表现红色革命历史遗址、遗迹的写生,如生于广西融安的著名美术家涂克,其在1963年调回广西后,追寻红色革命遗迹,描绘了很多革命历史老区、圣地,他的《革命的旧址》《魁星楼-红七军革命旧址》《新四军经过的地方》《红军故居》等,1985年美术家艾中信在《凃克画集》序中如是写道:“涂克同志怀着对本省本土的深厚感情和童年最美好的回忆,在已逾花甲之年,走遍广西境内所有八个地区、四个市,登山涉水,深入生活,画下了那里的许多革命圣地……”[4]。2.以表现伟人、领袖视察广西为点,如雷德祖的油画《红太阳照南疆——毛主席视察广西》和宣传画《毛主席来广西》;沈丰明创作了《1958毛主席到广西》《群山起舞》,这些作品均以红色为主调,红旗飘扬,人物采用经典的“红光亮”表现方式呈现一个永恒的欢庆场面,广西各族人民团结在毛主席周围,欢歌快舞,横幅和红旗飘动着,可谓满纸红色。画家们对这个红色年代和这类题材非常熟悉,用自己的画笔体现出自己的审美追求。画面中欢庆的人们动作、表情各异,如同“笑的交响曲”,这些画都在一种和谐的红色色调中传达出积极乐观的情绪,具有鲜明的特色。沈丰明出生于浙江海盐,在七十年代来到广西并扎根于此,沈老先生曾在桂林举办其60年回顾展时讲到“我到桂林来了后,很多作品在桂林搞的,毛主席到桂林来,我在上海是画不出来的,所以到广西有生活……那是我下去下乡能看到的”[5]。此外,还有魏恕在2012年创作的中国画《毛主席和广西各族人民在一起》,亦再现了1958年1月毛主席在广西接见各族民众时情绪高昂的画面;其次,洪礼荣的纸本水粉作品《漓江情》,其表现的是周恩来在1960年5月在广西桂林到阳朔的游船上,认真听取桂林人民关于青狮潭水库建设汇报的情景,周总理摊开图纸,眼神望向青狮潭水库所在地,面带笑容,场面十分温馨,画家也通过漓江的青山绿水映衬出一幅恬静的画面。3.以表现广西解放和自治区成立,在1949年的12月11日,这对于全国和广西来说,都是历史性的时刻,广西全境实现解放,这一重要历史也是画家们主题性创作的必选题材之一,如广西黄宗湖的《广西解放》。其次,以自治区成立为纪念时刻的有谢麟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贺明、李岩《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两幅作品均在2012年同一年创作,围绕着当年的广西庆典盛况进行创作,但画家选择视角不尽相同,一幅从“官方”的角度,一幅从广西少数民族普通百姓的角度,一幅作品采用热烈暖红的色彩,一幅采用近乎老照片单色的表现形式,但都是通过大型创作场景的结构来表现1958年3月14日广西各族各界人民六万多人以无比兴奋的心情举行的自治区成立庆祝大会。广西各族群众不同的载歌载舞、笙歌鼎沸、盛况空前的欢庆场景,通过铜鼓、芦笙、民族服饰等多种独具广西特色的文化元素呈现出一种强烈的地域感,这些美术作品都是广西美术家本土化身份下“红色记忆”的结晶,他们以各自独特的绘画语言,运用浓墨重彩强化主题,绘制出了各段“看得见”的历史。

三、民族心:社会主义建设现实主义绘画

无论在新中国成立后还是到改革开放后的近几十年间,广西美术家都紧跟时代、关照现实,敏锐地把握时代的脉搏,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几个时期都创作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的主题绘画,展现了“壮美”的精神图谱,展示了红色基因在广西大地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恢宏景象,如阳太阳、涂克及其他美术家在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改造等历史大背景下创作了一些反映现实且有着强烈的民族和时代精神绘画美术作品。被誉为“人民艺术家”的阳太阳在新中国成立后和张光宇等人就在广州爱群大厦共同创作巨型绘画《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主题意在表现中国人民取得了伟大胜利。其次,在1950至六十年代,他同样创作了一批此类题材的美术作品,在华南文艺院工作期间创作了大型油画作品《继续前进》和《祖国之晨》,激励人民解放军打到海南解放全中国。1951年夏天,阳氏在广西下乡时创作了诸多反映土地改革的作品,1955年和1956年分别创作了水彩《武昌造船厂的建设》和《炼钢女工》。此时,涂克随部队在异乡上海创作了木刻年画《民主选举》,大幅油画《淮海战役》《土地回家》《农村文化夜校》以及《警惕敌人破坏工厂》等作品,作为革命画家的他在1958年的“五一画展”中谈到“我们有必要看看群众的建议和批评。群众提意见认为:第一,国画能开始大胆反映现实生活……,第二,许多作品不够红,或者不红,特别是人物的思想感情和一定的阶级性没有表现出来”[6]。在艺术追求上,有学者曾在观看涂克的回顾展后还写道:“71岁高龄的画家,还准备再向民族传统艺术进行探索,从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绘画上去追求更高更美的艺术境界”[7]。不难看出,他们任何时候都保有民族之心。还有陈素春的《她掌握了技术》;曾日文的宣传画《农业机械化的尖兵》;集体创作油画《水底擒蛟龙》和《地下水的开发和利用》;1963年刘宇一的油画《地动山摇》;再次,还有沈丰明的色粉画《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等,这段时期,这些广西籍画家无论身处何处,均不囿于描绘广西本土,而是以更“大中国”的格局来书写“民族情”,以自己的画笔描绘了这个沸腾时代的现实生活。

改革开放后,广西的美术创作大多聚焦于地区少数民族和地域风情风景绘画,但仍然有以少量表现主题性的美术作品,如油画家谢森创作的主题性写实绘画《红水河的建设者》,唐玉玲的国画《抗洪日记》,2000后,沈丰明的《汶川地震中国力量》等。

此后,广西在2012年和2019年分别开启了“广西近现代重大历史题材创作工程”和“壮美——广西文明史诗重大题材美术创作项目”以及2021年纪念“党的百年”美术创作,彼时,广西美术家在探索时代主题的艺术中重访过去、重塑当下,通过画笔同历史和记忆链接,也创作了诸多反映当下时代强音的美术作品,如白杨、白晓军、龙韵共同创作中国画《西南大通道》;吕峰创作的油画《精准扶贫——时代楷模黄文秀》等等。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等多个时期,集中展现以描绘了广西各民族人民新时代建设、改革的光荣历史以及扶贫攻坚等,热情讴歌了以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美术家们通过高超的绘画技术将不同时代的图像与当下发生逻辑承接,让观众在欣赏作品时感觉都发生在此刻。

四、结语

总的来说,在广西大地上有着重要且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一直绵延不绝,诸多红色文化主题性绘画作品浓缩了在历史特定时期人们心中无法抑制的理想、激情,是几代广西人共同的记忆,也贮藏了当下广西人民对建设伟大中国和新时期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仰。尤其,在几次重大的创作过程中,艺术家们认真分析了其特定的历史事件、人物及价值,挖掘了其历史现实意义,亦分析了历史本身蕴含的深刻时代性和丰富的精神情感,亦是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过程。画家们与时代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以情纵笔施墨,不断通过创作更多的艺术精品回馈人民,也谱写了崇高的“爱国主义”诗篇。

猜你喜欢
主题性美术家广西
广西贵港
主题性美术创作的意义生产与传播效应——以山东“腰斩黄河写生活动”为例
《广西戏曲》
第三届广西青年美术家作品提名展作品选登
《逆行者》油画
广西美术家抗击疫情美术作品选登
小榄美术家协会建会35周年作品展作品选登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图案之于空间:概念性图案设计课程教学实践
主题酒店客房空间的主题性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