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现场监督问题及标准管理措施研究

2022-08-15 01:41郝文涛付连华张志远
大众标准化 2022年13期
关键词:施工现场施工人员建筑施工

郝文涛,付连华,张 腾,张志远,王 亮,王 龙

(1.山东鲁王建工有限责任公司,山东 淄博 255300;2.北京市平谷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北京 101200;3.北京亦庄盛元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176;4.北京市丰房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0071;5.北京顺金盛建设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1300;6.北京顺正通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北京 101300)

建筑施工过程中,受到自然因素及意外因素的影响,施工阶段可能会出现不同类型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问题,既影响后续施工进度,也会导致建设单位原有的施工效益发生变化,影响建筑工程合理建设。为此,建筑工程管理各部门和工作人员应当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监督工作的重视,结合前期设计阶段的质量管控措施来对现场工作情况进行处理,降低常规问题出现的几率,保障项目施工按预期顺利推进,使得最终施工成果符合项目验收标准。

1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监督要点

1.1 项目设计要点

建筑施工现场监督工作开展之前,建筑施工单位应当根据施工特点和施工方案来制定质量管理制度和质量保证体系,推进各项工作按照监督管理规范和施工要点顺利开展。在前期设计工作开展过程中,建设单位应当及时成立专业化的勘察队伍,对建筑工地及周边的地质水文情况进行勘察,并就工程施工受到的地形影响等展开科学预算,在此基础上对施工方案进行调整,明确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等的投资比例。第二,建设单位必须规范应用施工图设计标准,以国家设计规范为指导,号召各施工主管部门积极参与,根据实际施工可能遇到的问题来调整施工图,使得施工图整体走向和节点构造等符合实际施工情况,降低后期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几率。

1.2 落实动态化施工管理

受到建筑施工影响因素的影响,在建筑施工开展过程中,建设单位应当加强对整体建筑工作动态化监控的重视,在明确施工工期和施工质量管理目标的基础上,通过动态巡查的方式来对项目前期设计、项目施工和项目竣工等环节的工作情况进行管理监督工作,安排管理人员长期驻扎在施工项目上,可快速发现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后续解决措施也能尽快落实到位。为此,建筑工程监理人员应当加强对施工图纸的重视,严格按照标准施工图纸的要求来对施工现场各单位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操作不规范等问题进行管理,并督促其及时整改,在发现某一环节施工出现重大失误之后,应当做好记录,及时向上级部门反映,由建设部门和监督部门对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并制定科学的解决方案,将问题解决在前期萌芽阶段,避免后期影响建筑质量。

1.3 落实政策监督条例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较多,同时受外界的影响也相对较大,各地政府部门也逐渐意识到了这一点,对建筑工程施工各项工作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同时也对建筑施工现场应当掌握的管控措施等提出了建议。建筑施工部门和监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政府推出的建筑施工管理政策规定的重视,结合自身工作过程中应当坚持的工作准则,以政府政策为指导,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要求,落实建筑工程监管工作,在监管阶段发现问题之后,遵循准确记录的原则,及时记录问题出现的原因及问题走向,并将该类问题报送上级管理部门和政府相应部门,共同探究细致化的处理方案。这样一来,监管人员可以对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深究,快速找到与政策问题相关的单位和个人,并对其进行管理惩处,既能提高现场监督管理的规范性,也能树立监管部门认真负责的形象,继而引起建筑施工单位各部门和工作人员的重视,使其主动按照标准建筑施工方案要求来落实各项施工规定,可有效提升建筑施工管理质量,保障建筑建设效果符合预期施工目标。

2 建筑工程现场监督管理现状

2.1 管理力度较弱

当前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类型的问题,特别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会出现诸多意外因素,导致建筑工程质量偏离施工预期,而对该类意外因素进行分析时可以发现,大部分施工问题都是因为建设单位自身管理不到位,没有及时落实管理制度和管理条例,导致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随意性较强、安全意识不高,其工作状态大大偏离施工规定,施工现场整体处于松散管理的状态下。但是其众多施工工序需要按照标准流程才能推进,很多工作因为工作人员沟通不到位等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滞后,导致各项目之间的衔接没有做到位,继而导致在工程节点上出现问题,最终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例如,在施工现场设备和技术手段管理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按照各类设备和技术的特点,安排专业工作人员开展操作,并做好技术和设备使用记录工作,这样才能保障施工规范性,在后期出现问题之后,及时根据记录找到出现施工问题的原因,保障现场施工顺利推进。但是部分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仍然选择套用传统管理模式开展设备和技术管理工作,其管理方法并不具备针对性,在施工人员违规操作之后,很难及时做出反应,导致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受到影响。

2.2 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足

建筑施工现场各项工作技术含量不同,需要遵循的管理规定也存在差异,但是都需要工作人员保持谨慎的工作态度,严格按照施工规定进行施工,并通过不断学习来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水平和职业素养,这样才能保障工程施工方案顺利推进。但是在建筑现场施工过程中可以发现,部分施工单位施工过程中会出现重心偏移等现象,导致其施工过程中过分关注施工效益和前期成本投入而忽视了工程标准管理,当施工出现工作人员数量不足等问题时,管理人员大多是通过对外急招的方式吸纳一定数量的工人开展施工工作,但是对该类工作人员的操作能力、技术掌握程度和施工素养等关注不高,也没有为其设置明确的管理规定,导致工作人员在进入施工现场之后,只是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和管理人员要求开展相应施工,但是对标准施工要点和施工范围等并没有形成明确的认识,部分施工人员甚至在现场随意走动,这进一步增加了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影响了现场各环节工作顺利开展。另一方面,部分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较低,在施工过程中并没有严格按照施工规定开展施工,其安全用具佩戴等也不到位,这不仅影响了施工人员自身安全,也对建筑施工质量造成了不利影响,严重影响建设单位经济效益。

2.3 技术水平仍有进步空间

在对施工现场人员和方案进行分析时可以发现,部分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与施工要求之间仍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专业素养并不足以支持其按照施工图纸的要求实施各项施工方案,同时在施工质量管控过程中也可能出现问题,继而影响后期项目竣工验收。建设单位后期需要通过返工处理等方式来调整项目管理规定,这将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严重影响建设单位的施工效益。另一方面,在施工现场,部分施工单位使用的技术手段仍然以传统工作方式为主,其应用的施工设施科技化含量相对较低,没有及时根据建筑施工图纸的要求和施工行业要求做出调整,导致设备应用过程中出现故障的频率逐渐提升,甚至可能会引起安全事故,严重影响施工现场安全。也有部分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使用施工设备开展违规施工,导致项目工程质量发生变化,严重影响预期施工效果。

2.4 材料浪费较为严重

建设单位应当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的要求采购相应的施工材料,严格控制施工材料支出,减少非必要采购对建筑施工单位造成的成本影响。但是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发现,受到其施工方案研读准确性和质量检测规范性等的影响,施工现场的材料与施工方案要求之间存在较大差异,部分施工单位为了加快施工周期、减少施工材料成本投入,选择采购低价材料来开展后续施工工作,该类材料的质量相对较差,与施工标准规定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建筑工程质量发生变化。而在后期阶段发现该类问题之后,建筑施工单位需要重新采购规范化施工材料并耗费大量时间返工,这将浪费大量的施工材料,影响建筑单位整体效益。

3 建筑施工现场监督标准管理措施

3.1 规范施工质量管控策略

建筑现场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对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视,从建设单位自身管理和建筑现场人员管理等角度出发,制定标准管理要点,可有效保障建筑施工质量。首先,建筑施工单位应当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要点来开展前期设计工作,尽可能将施工过程中应当采取的管控措施落实到位,并通过引导各部门积极参与的方式来制定自身工作职责,后期出现问题之后可以尽快解决。其次,建筑单位自身也应当加强对施工质量的重视,在施工过程中主动开展质量管理工作,引导施工人员按照标准施工流程和施工方案开展施工,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保障其施工效果符合施工预期。最后,为了提高生活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在施工方案制定过程中也应当加强制度建设的优势,通过制定奖惩制度来约束施工人员的行为,引导其在工作中主动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提高建设单位监管工作质量。此外,建筑单位还应当根据建筑工程标准管理需要,严格工地实名制进入制度,根据工程需要落实人员实名制管理(表1),降低非工作人员进入施工现场的几率。

表1 建筑施工现场实名制管理人员范围

3.2 健全施工监管体系

建设单位应当加强对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重视,结合项目特点和质量管理要点,积极向各部门推进施工阶段的具体标准,引导各部门在参与过程中主动提升自主意识,以更加规范的方式开展各项工作,可有效提升项目施工质量,减轻项目施工管控人员的压力,减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其次,建筑管理单位应当加强对施工智能监督体系建设的重视,结合重点施工环节施工进度等,合理调整建筑工程施工次序,保证各阶段施工衔接稳定性。最后,建筑施工监管单位应当根据施工现场经常出现问题的节点,做好检验监督工作,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对施工现场的施工情况进行检查,对重点施工环节和隐蔽施工环节经常出现的问题展开多次核查,可有效提升建筑监管质量,降低返工频率。

3.3 打造专业化管控队伍

为降低人为因素对施工造成的影响,建设单位应当加强对专业、标准管控队伍建设的重视,通过严格人员聘用标准,多方面筛选来选择职业素质较强的工作人员,并为其划分合理的岗位和职责,根据不同岗位工作人员的工作特点来为其制定细化培训方案,保障工作人员可以接受全方位的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另一方面,为减少人才流失,建设单位应当尽可能使用开放式招聘的方式来吸引更多人员参与,可以为专业化、标准管控队伍提供强力后勤保障。最后,建筑施工单位应做好工作人员日常管理工作,将工作人员工作方式和考勤绩效等结合起来,提高施工人员的自我约束能力,可有效减低施工过程中出现人为意外因素的几率,提高项目施工质量。

3.4 强化材料管理

质量与建筑工程存在极为密切的联系,需要建筑单位结合施工方案和施工图纸对施工所需的材料进行综合比对,在此基础上,通过市场化比价等方式对各类材料的性价比进行分析,选择性价比最高的材料开展建筑施工,这样才能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另一方面,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加强对施工材料标准管理的重视,根据不同施工节点,在施工前和材料入场后及存储过程中定期开展材料检测工作,可以发现原材料受周边环境影响出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调整原材料存储和运输方式,可有效提升原材料管理质量。最后,为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监管效果,建筑施工单位还应当通过定期与不定期抽检相结合的方式对施工现场应用的各类材料进行检查,可快速发现施工单位的不规范材料使用行为并对其进行问责,提升原材料标准管控质量。

4 结语

建筑施工质量与施工人员工作素质、施工使用的原材料以及施工各环节的衔接情况之间存在极为密切的联系,需要建设单位加强对标准管理工作的重视,结合建筑施工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定期开展员工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养,在此基础上,选择性价比较高的材料开展施工工作,并及时做好与其他工段的衔接,打造全方位的施工管理体系,保障建筑工程施工顺利推进。

猜你喜欢
施工现场施工人员建筑施工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建筑施工及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初探
庐山站改移武九客专上下行过便线拨接施工现场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常见的『三违』现象
宁波港公安局对镇海化工区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