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市大棚蔬菜一年五熟高产高效生产模式的主要技术

2022-08-15 00:42夏秋梅潘熙曙陈久爱高先爱
湖北畜牧兽医 2022年1期
关键词:苋菜小白菜稀释液

夏秋梅,潘熙曙,熊 威,陈久爱,高先爱

(1.大冶市蔬菜保障中心,湖北大冶 435100;2.大冶市农业农村局,湖北大冶 435199;3.阳新县蔬菜产业发展中心,湖北阳新 435299;4.黄石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湖北黄石 435116)

湖北省黄石市地处长江中游南岸,位于中国南北交汇的过度地带,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冬冷夏热,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具有中国江南生物多样性的典型农区特色,适宜于多种类型蔬菜的种植,长年均可开展蔬菜种植与收获[1]。黄石市是以工业发达而闻名于世的新兴城市,市区总人口达到70 万,年消费蔬菜约10 t,而且70%以上从省外和市外周边县市调入,地产蔬菜市场前景十分广阔。近年来,在黄石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有关专家的指导下,在大冶市桃花垦区和阳新县综合农场等城市近郊蔬菜基地推广应用了蔬菜大棚苋菜套种辣椒、辣椒与丝瓜共生、辣椒罢园后连作高梗白和四月慢小白菜一年五熟蔬菜高产高效栽培模式[2-5],为提高单位面积蔬菜产量与效益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该模式具有可操作性强、产量高、经济效益好的特点,值得推广借鉴。

1 大棚蔬菜一年五熟高效生产模式的主要内容

利用6~8 m 宽的普通塑膜大棚,早春在大棚内套小拱棚撒播苋菜;收获1~2 批苋菜后,在种植苋菜的厢面套栽辣椒;利用大棚骨架作丝瓜藤蔓支撑,在大棚内两边套栽丝瓜;辣椒罢园后,栽种一茬高梗白和一茬四月慢小白菜。

2 示范推广面积与效果

早春大棚苋菜套栽辣椒、间栽丝瓜、连栽两茬小白菜,一年五熟高效生产模式,累计在黄石市示范推广面积近800 hm2,一般每公顷蔬菜年产量达到16.5 万~19.5 万kg,每公顷产值达到63 万~78 万元,实现增加值1.2 万~1.3 万元。

3 主要技术

3.1 品种选择

3.1.1 苋菜 选种大红叶苋菜,该品种由深圳范记种子有限公司选育。该品种为红叶红头,大叶,圆叶,生长快,纤维少,品质品相均好。在早春低温短日照的条件下,不易结子或结子少,易于获得高产。

3.1.2 辣椒 一是选种早杂王辣椒。该品种由南昌市裕丰辣椒良种开发研究中心选育。该品种为早熟辣椒品种,第一朵花着生节位10~12 节,株高55 cm,开展度55~60 cm;果实粗牛角形,深绿色,果面光滑,微辣;果长18 cm,横径4.2~4.8 cm,果肉厚0.46 cm,单果重60 g 左右,最大可达130 g。一般每公顷产量可达75 000 kg。二是选种康冠208 薄皮椒。该品种由湖北佰智农种业有限公司选育。该品种为早熟薄皮泡椒品种,植株长势旺盛,枝条粗壮,节间短,持续挂果能力强,果皮黄绿色,有光,皮薄皮皱,果肉脆嫩,辣味适中,口感好;果长18~20 cm,果粗4.0~5.5 cm,单果重110~130 g,辣椒顺直,膨果迅速,商品性极佳。

3.1.3 丝瓜 选种一品香玉丝瓜,该品种由湖北康地科技有限公司选育。该品种为极早熟品种,第4~6 节着生第一雌花,节节挂瓜;瓜条棒型顺直匀称,耐老化,不易空心,瓜长25~30 cm,直径4~6 cm,单瓜重200~400 g;肉纯白色,香味浓,肉质细嫩紧密,耐储运;瓜皮翠绿,挂白色茸毛,商品性佳;植株长势强,分枝中等,主蔓节瓜为主;具有低温膨果快,挂果力强,产量高等特点。每公顷产量达75 000 kg左右。

3.1.4 高梗白白菜 选种南京高梗白,该品种由南京金盛达种子有限公司选育。该品种植株较直立,株高40~45cm,开展度40 cm,叶片卵圆形,叶色浅绿,叶色白色扁平,适合加工腌制。

3.1.5 四月慢小白菜 选种上海四月慢小白菜,该品种由上海虹桥天龙种业有限公司选育。该品种株型直立,株高30 cm 左右,开展度30 cm;束腰拧心,叶片近圆形,叶脉较粗,叶面光滑,全绿,叶柄浅绿色,抗性强,耐寒、耐抽薹。商品性好。

3.2 栽培技术要点

3.2.1 翻耕炕地,提升地温 秋冬茬蔬菜收获退茬后,及时翻耕炕地,并在播种前15~20 d 覆盖大棚膜,以利提升地温。

3.2.2 下足底肥,精细整厢 菜地整厢前,结合最后一次翻耕,按每公顷均匀撒施三元复合肥(N∶P∶K=15∶15∶15)750 kg+生物有机肥7 500 kg,翻入土中。按包沟1.3 m 开厢整地,沟宽40 cm,厢面宽90 cm,实现土粒粉细,厢面平整,土肥充分融合。

3.2.3 抢抓季节,适时播种移栽 根据黄石市的气候特点,一年五熟蔬菜生产模式主要播种移栽期安排如下。

一是苋菜于元月上中旬播种,2 月底至3 月上旬开始采收上市,4 月下旬结束。

二是辣椒于10 月中下旬播种育苗,2 月下旬至3月上旬定植,5 月初开始上市,7 月底结束。

三是丝瓜于2 月中下旬播种育苗,4 月上旬定植,5 月下旬始收上市,9 月底结束。

四是高梗白于8 月中旬直播,9 月中旬起分批间苗采收上市,10 月中旬结束。

五是四月慢小白菜于10 月下旬直播,12 月上旬间苗采收上市,一直可采收至翌年2 月。

3.2.4 精准施策,科学管理 在实施一年五熟蔬菜生产模式过程中,必须根据不同品种、不同季节,抓住重点,精准施策,科学管理,努力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目标。

1)苋菜的播种和田间管理。苋菜播种。苋菜应于元月上中旬抓住冷尾暖头的晴好天气及时直播,播种前对厢面施足底水,每公顷用种15~18 kg。为保障播种均匀,每公顷用细沙150~300 kg 与菜子混拌均匀分厢播种。播种后随即用地膜覆盖,然后盖小拱棚。

苋菜的田间管理。苋菜播种7~10 d 出苗后揭去地膜,保留小拱棚。苋菜2~3 叶期间苗除草1~2次。根据苗情,每隔10~15 d 追施尿素1 次,每次尿素用量为75~90 kg/hm2。早春大棚苋菜病虫害较少,但进入3 月下旬以后要注意避免高温烧苗,若遇晴好高温天气,于当日上午9:00 以前揭开小拱棚膜,并对大棚卷起裙膜,开门通风,傍晚时盖膜保温。

2)辣椒的育苗定植和田间管理。辣椒育苗定植。辣椒于10 月中下旬在苗床用穴盘与基质育苗。基质提前加水拌匀预湿,保持含水量60%左右,即用手捏可成团,但不见明水下滴。播种前辣椒种子用0.2%高锰酸钾溶液浸种10~15 min 进行消毒,捞出用清水洗干净,沥干水分待播。选用50 孔的穴盘,铺满预湿基质,用刮板刮平后,用手指按深约1 cm 的播种穴,每穴播种1 粒经消毒处理的辣椒种子,用湿基质盖子,再上盖地膜保湿保温。

辣椒播后5~7 d,当有50%种子出苗顶膜时,揭去地膜,盖小拱棚。根据天气情况,进行小拱棚的揭盖管理,一般白天温度控制在25~30 ℃,夜间温度保持在10~15 ℃。苗期注意做好立枯病和蚜虫的防治工作,立枯病可用96%的恶霉灵可湿性粉剂3 000 倍稀释液进行喷雾,蚜虫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 000 倍稀释液进行喷雾。

当辣椒幼苗长至5~6 片真叶时,即2 月下旬至3 月上旬,按行距50~60 cm、株距30 cm 的密度进行移栽定植。辣椒移栽定植前,先采收辣椒定植穴半径5 cm 范围内的苋菜,预留出辣椒定植空间,选冷尾暖头的晴好天气移栽定植,单株定植辣椒后,随即浇施定根水,盖小拱棚保温,促缓苗。大棚中间每厢栽两行,大棚两边每厢栽一行,一般每公顷移栽定植60 000 株左右。

辣椒的田间管理。辣椒定植后7~10 d,选晴好天气,按每公顷用尿素75~90 kg 对水500~600 kg点施提苗1 次,后续施肥可结合苋菜追肥同步进行。4 月下旬辣椒封行前,采收田间全部苋菜,中耕除草1~2 次。门椒坐果前,应及时抹去门椒以下主干上萌发的全部侧枝。辣椒封行前后,应及时立竹竿拉绊绳,防止植株倒伏。辣椒坐果后,每隔10~15 d 或每采收1~2 批辣椒,追施1 次高钾大量元素(N∶P∶K=12∶8∶40)水溶肥,每公顷用量为75~150 kg,促进辣椒坐果,增加产量。

辣椒主要虫害防治[6]。辣椒主要虫害有蚜虫、粉虱、棉铃虫和烟青虫。蚜虫可在田间按每公顷悬挂600~750 张黄色黏虫板进行诱杀,还可用10%烯啶虫胺可溶性液剂3 000~4 000 倍稀释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3 000 倍稀释液进行喷雾防治。烟粉虱除悬挂黄板诱杀外,还可用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10 000 倍稀释液,或25%噻嗪酮可湿粉1 500 倍稀释液,或1%阿维菌素乳油4 000 倍稀释液等进行喷雾防治。棉铃虫、烟青虫可在幼虫未钻蛀入果之前,用2%甲维盐乳油5 000 倍稀释液+BT乳剂1 000 倍稀释液,或50 亿PIB/mL 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3 000 倍稀释液,或1.8%阿维菌素4 000~5 000 倍稀释液,或15% 茚虫威悬浮剂4 000 ~5 000 倍稀释液,或5%氟虫脲乳油1 500 倍稀释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1 000 倍稀释液,或2.5%氯氟氰菊酯乳油1 000 倍稀释液,或24%甲氧虫酰肼悬浮剂1 500 倍稀释液等喷雾防治。

辣椒主要病害防控。辣椒主要病害有早疫病、灰霉病等。早疫病可用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1 500 倍稀释液,或20%丁吡吗啉悬浮剂1 200 倍稀释液,或72%乙铝·锰锌可湿性粉剂500 倍稀释液,或72.2%霜霉威盐酸水剂600~800 倍稀释液,或64%恶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 倍稀释液等喷雾防治控。灰霉病可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 000 倍稀释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 000 倍稀释液等喷雾防控。

3)丝瓜的育苗定植和田间管理。丝瓜育苗与定植。丝瓜于2 月中下旬在苗床进行基质穴盘育苗。穴盘与基质准备与辣椒育苗相同。播种前,浸种12~24 h,置30~35 ℃恒温箱内催芽24 h,种子露白即可播种,苗床温度保持在20~30 ℃,经浸种催芽的种子2~3 d 可出苗。出苗后,前期气温低,以保温防冻为主,中后期随着气温升高,幼苗长大,则以通风炼苗为主,视气温高低灵活掌握,低温阴雨天可不通风,高温晴天须揭膜通风,移栽前2~3 d可昼夜不盖膜。

4 月上旬,丝瓜苗龄35~40 d,具有3~4 片真叶时即可移栽定植。这时棚内苋菜采收接近尾声,辣椒已进入盛长期。在大棚两边厢,对应棚架间距,按株距1.3~1.5 m 各定植1 株,便于丝瓜引蔓上架。定植时,应提前采收准备移栽丝瓜处的苋菜,同时应注意与边厢定植的辣椒适当错开。一般每公顷定植1 200~15 000 株。

丝瓜的田间管理。丝瓜定植后7~10 d,按每公顷用尿素75~90 kg 对水7 500~9 000 kg 点施提苗1 次。4 月下旬,当丝瓜蔓长达到50~60 cm 时,开始吊蔓引蔓上架,并摘除全部侧蔓。5 月上旬,当外界最低气温稳定在15 ℃以上时,及时揭去大棚膜,进一步吊蔓整枝,摘除主蔓距地面1 m 内的全部侧蔓和花蕾,以保证养分正常供给,让瓜蔓尽快向棚架上攀援。并不定期进行整枝疏蔓管理,剪除弱枝、病枝和过密的枝条、过多的雄花、过多的叶片,及时清除畸形瓜。一方面实现丝瓜能正常生长与结瓜,另一方面保证辣椒能得到50%以上的直射光,确保辣椒能正常生长和保果。一般每隔15 d 左右或每采收1~2 批丝瓜,追施1 次高钾大量元素复合肥(N∶P∶K=12∶8∶40)水溶肥,每公顷用量为75~150 kg。

丝瓜主要虫害防治。丝瓜的主要虫害有瓜绢螟、黄足黄守瓜、瓜实蝇等。瓜绢螟可用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2 000 倍稀释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1 000 倍稀释液,或5%氟啶脲2 000 倍稀释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1 500 倍稀释液,或24%甲氧虫酰肼乳油2 500 倍稀释液等喷雾防治。黄足黄守瓜可用2.5%溴氰菊酯乳油2 500 倍稀释液,或10%氯氰菊酯油3 000 倍稀释液等喷雾防治。瓜实蝇可用10%灭蝇胺悬浮剂1 000 倍稀释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2 000 倍稀释液等喷雾防治。

丝瓜主要病害防控。丝瓜的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白粉病、疫病。霜霉病、疫病可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 倍稀释液,或15%氟吗啉可湿性粉剂1 000 倍稀释液,或25%烯酰吗啉微乳剂2 000 倍稀释液,或40%乙膦铝可湿性粉剂500 倍稀释液,或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800 倍稀释液喷雾防控。白粉病可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 000~2 000 倍稀释液,或25%戊唑醇水乳剂3 000 倍稀释液,或30%氟菌唑可湿性粉剂1 500 倍稀释液,或25%嘧菌酯悬浮剂1 500 倍液喷雾防控。

4)高梗白的播种和田间管理。高梗白播种。辣椒于7 月底采收结束,随即翻耕、炕地10~15 d。播种前,每公顷施入45%三元复合肥(N∶P∶K=15∶15∶15)750 kg+生物有机肥7 500 kg 作底肥,并细耙1次,使土肥充分融合。然后按包沟1.3~1.5 m 开厢整地备播,沟宽40 cm,厢面宽90 cm。高梗白于8 月中旬撒播,播种前对厢面施足底水,每公顷用种15~18 kg。为保障播种均匀,每公顷用细沙150~300 kg与菜子混拌均匀分厢播种。

高梗白的田间管理。高梗白播种后,要定期浇水或喷水,始终保持土壤湿润,以利出苗和正常生长。遇强降雨时,要及时清沟排渍,以减少沤根,降低病害发生几率。出苗后至3 叶1 心时进行1~2 次间苗。3 叶1 心后,每隔10~15 d 按每公顷用尿素75~90 kg进行追肥提苗1 次。

高梗白主要虫害防治。高梗白的主要虫害有蚜虫、菜青虫等。蚜虫可用10%烯啶虫胺可溶性液剂3 000~4 000 倍稀释液,或10% 吡虫啉可湿性粉3 000 倍稀释液等喷雾防治。菜青虫可用1.8%阿维菌素4 000~5 000 倍稀释液,或15%茚虫威悬浮剂4 000~5 000 倍稀释液,或10%氯氰菊酯乳油2 000倍稀释液等喷雾防治。

高梗白主要病害防控。高梗白的主要病害有霜霉病、软腐病等。霜霉病可用25%烯酰吗啉微乳剂2000 倍稀释液,或40%乙膦铝可湿粉500 倍稀释液,或47%春雷·王铜可湿粉800 倍稀释液等喷雾防控。软腐病可用20%叶枯唑可湿粉1 000 倍稀释液,或50%氯溴异氰尿酸可湿粉1 000 倍稀释液,或20%噻菌铜悬浮剂2 000 倍稀释液,或20%噻森铜悬浮剂1 000 倍稀释液,或72%农用链霉素3 000 倍稀释液,或14%络氨铜水剂350 倍稀释液等喷雾防控。

5)四月慢小白菜的播种和田间管理。四月慢小白菜播种。高梗白收获完毕,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和高梗白残株,每公顷撒施生石灰750~900 kg 进行土壤消毒,撒施生物有机肥4 500 kg 作底肥,将生石灰及有机肥均匀翻入土中,细耙1 次,使土肥充分融合。然后按包沟1.3~1.5 m 开厢整地备播,沟宽40 cm,厢面宽90 cm。四月慢小白菜于10 月下旬直播,播种前对厢面施足底水,每公顷用种15~18 kg。为保障播种均匀,每公顷用细沙150~300 kg 与菜子混拌均匀分厢播种。

四月慢小白菜的田间管理。四月慢小白菜的田间管理措施与高梗白田间管理措施基本相同。

4 采收与上市

蔬菜产品采收必须坚持按照鲜嫩优的基本要求,同时结合本地蔬菜市场供需情况,适时采收上市才能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的目标[7,8]。

4.1 苋菜采收与上市

当苋菜长到4~6 片叶、株高10~15 cm 时,即可间大苗陆续上市。一般2 月下旬至3 月上旬始收,4月下旬结束。每公顷产量可达15 000~22 500 kg。这时市场地产苋菜较少,可以卖个好价钱。

4.2 辣椒采收与上市

辣椒一般在5 月上旬开始收获上市,7 月底结束,一般每公顷产量可达60 000~75 000 kg。

4.3 丝瓜采收与上市

丝瓜于5 月下旬开始收获上市,至9 月底结束,一般每公顷产量可达37 500~45 000kg。

4.4 高梗白采收与上市

9 月中旬,当高梗白株高长至30 cm 以上时,即可开始分批间苗采收,经腌制加工后上市。一般每公顷产量可达45 000~52 500 kg。

4.5 四月慢采收与上市

12 月上旬,当四月慢株高长至12~15 cm 时,可间采1~2 批菜秧上市。间采后,四月慢小白菜保持株行距在10~15 cm ,再继续生长一段时间,采大棵菜上市。一般每公顷产量可达30 000~37 500 kg。

5 结论与建议

1)苋菜套种辣椒、辣椒与丝瓜共生、辣椒罢园后连作高梗白和四月慢小白菜一年五熟蔬菜高产高效栽培模式为塑料大棚周年间作套种蔬菜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气候条件和品种多样性及大棚空间优势,满足不同类型蔬菜品种的生长发育,实现单位面积蔬菜生产高产高效的目标。

2)应用该模式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采用一年五熟蔬菜生产模式,土地复种指数可达到500%。

3)应用该模式有利于蔬菜品种多样性。采用一年五熟蔬菜生产模式,实现了叶类菜、果类菜、瓜类菜多品种产出和应市。

4)实施该模式有利于实现作物共生与互补。如进入6 月以后,丝瓜藤蔓逐步爬满棚架,可为辣椒遮阳,减少辣椒日灼病的危害。同时为创造阴凉环境,有利于高梗白的正常生长。

5)实施该模式有利于节省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由于丝瓜藤蔓爬满棚架,在8 月高梗白播种时免掉了遮阳网的覆盖,既节省了遮阳网投入,同时节省了揭盖遮阳网的人工。既节省蔬菜生产成本,又有利于实现了蔬菜轻简化栽培的目标。

6)实施该模式要注意轮换地点。该模式的实施要注意逐年轮换地点,目的在于减少蔬菜土传病害病原物的积累与传播。

猜你喜欢
苋菜小白菜稀释液
小白菜
“苋菜红”来自苋菜吗
“苋菜红”来自苋菜吗
不同稀释液对鸡新城疫活苗免疫效果评价
【小白菜】
夏季,适当吃一些苋菜!
小白菜
猪精液常温保存稀释液配方筛选试验研究
不同酶标抗体稀释液对酶标抗体稳定性的影响
温度和稀释液对猪精液保存效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