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科背景下论文设计课程创新教学路径研究

2022-08-16 02:25曾芳芳
现代农村科技 2022年9期
关键词:农科成果论文

曾芳芳

(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02)

2019年6月,教育部召集全国数十所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齐聚浙江安吉余村,在此发布了《安吉共识——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明确指出,新时代新使命要求高等农林教育必须创新发展。涉农高校论文设计与研究方法课程作为系统教授本科生掌握论文写作技能的专业课程,应积极主动融入新农科建设的时代背景[1],让课程建设成为培养“懂研究、爱农村、爱农民”人才的重要平台。

1 新农科建设对论文设计课程的内在要求

1.1 将强农兴农担当与创新教育有机融合。论文设计与研究方法课程面向本科三年级开设,系统教授学生学习论文设计与写作,是开展创新教育的重要平台。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涉农高校应注重将强农兴农担当与创新教育有机融合,将立德树人有机融入课程学习全过程,立足高阶性目标,将创新研究与三农情怀两者有机融合,强化学生强农兴农担当的责任感,以学习创新研究知识为依托,以课程学习为载体,为农业农村发展贡献力量。

1.2 面向农业农村问题域重构课程教学模块。论文设计与研究方法课程围绕论文设计与写作的一般程序展开,从论文选题入手,到开题报告撰写,再到论文资料收集、整理与分析,最后进行论文写作与答辩,让学生可以按照论文研究的步骤展开论文写作,掌握论文写作的方法。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要求以农业农村为导向、以论文写作指导为主轴线形成模块化课程教学内容,从一个具体的农业农村选题出发,创设农业农村问题情境,增强学生农业农村问题意识,在模块化课程教学过程中综合采用情境教学、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始终围绕如何解决农业农村问题开展论文研究与写作知识学习。

2 新农科背景下的论文设计课程创新教学框架构建

在“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以持续改进为策略”的OBE教学理念引领下,融入新农科建设时代背景,进行论文设计与研究方法课程创新教学体系设计。

2.1 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是OBE教学理念的核心。首先应开展学情调研,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对学术论文撰写知识不了解、对研究方法掌握不足、问题研究意识不强、创新思维不够活跃等问题,作为创新教学设计的前提,以进一步明确课程教学所应达到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情感素质目标凸显课程高阶性。其次要形成学习共同体,开展合作学习,立足于论文选题,将选题内容相近的学生组成学习协作团队,进行小组内讨论。再次是革新教学方法,通过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现翻转课堂,综合采用项目任务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等凸显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方法,调动学生对论文研究的兴趣,增强生生间的互动。

2.2 形成“以成果为导向”的课程知识体系。明确阶梯递进式的四阶成果目标导向,通过以预期学习成果为导向来组织、实施和评价课程教学[2]。结合本科三年级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设置阶梯递进式的四阶成果导向,明确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目标,重视学生学习掌握论文设计与研究方法的成效。其中,一阶成果为能完成1份微课题文献综述,二阶成果为能完成1份微课题学术报告,三阶成果为参加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四阶成果为正式发表1篇微课题学术论文。以成果为导向重构课程模块,遵循论文研究与写作的客观规律,围绕论文选题、开题报告、资料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研究方法、论文写作、论文答辩等内容形成模块化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内的“理论学习+实践演练”和课程综合学习的“理论应用+实践创新”双重“理论+实践”叠加,落实课程学习的知识能力素质目标。为更好地实现成果的时代性,注重前沿、热点进课堂,引导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关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融入乡村振兴的前沿问题、热点话题,凸显课程创新性。

2.3 构建“可持续改进”的闭环系统。将每个课程教学模块的教学目标达成度评价标准进行细化,依托慕课堂、雨课堂、学习通等智慧教学工具,于每堂课课前课后及时开展讨论、问卷调查、小测等,多种形式检验学生学习效果,作为改进教学策略、调整教学方法、补充教学资源的依据,形成“评价-反馈-改进”闭环系统。注重引导“生生互评”,激励学生学习,增强学习成就感,培养合作精神,让形成性评价帮助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以期获得更加理想的学习效果。

3 新农科背景下论文设计课程实施保障体系

3.1 建设在线课程平台。以在线课程平台为载体,从时间、空间和主体等三个维度入手,更加生动具体地为学生创设农业农村问题情境。注重借助在线教学平台建设和慕课堂、雨课堂、学习通等智慧教学工具,促进个性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的交互式融合,提升学习效果。一是从时间维度看,将课堂学习向前向后延伸,形成“课前导学—课中精学—课后督学”学习体系,有效拓展学时。课前,依托在线开放课程平台的教学视频、经典案例、研究素材、配套教学材料等资源,以观看教学视频、阅读论文案例、参与主题讨论、完成单元测试等方式,学生进行有效的线上自学达到获得基本理论知识的目的,从而为线下学习奠定知识基础。课中,按照BOPPPS教学框架展开重点难点讲解,并在实践过程中,达到提升学生学习动机、达成课程学习目标、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并能学以致用的目的。课后,依托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发布论文研究案例,进行课后实践拓展;补充前沿学术文献,引领学生创新思维[3];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进度,达到补缺补漏和提优培优两手抓的目的。二是从空间维度看,开展课前—课中—课后无缝对接的“线上线下混合式一体化”学习体系,沿着明确单元教学目标—明确单元教学内容—设计单元教学方案—引进或制作教学资源—准备单元教学材料—实施翻转课堂教学的路径,拓展学习空间。三是从主体维度看,以构建学习共同体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以成果为导向,以小组协作为主要形式开展学习活动,依托在线课程平台突破课堂时间空间限制,加深师生、生生互动。时间、空间和主体等三个维度融合共创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课下学习—小组讨论—课上分享—互动交流—深化认识—强化能力”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解决问题能力和成果目标达成度。

3.2 建设实践教学平台。为克服仅依靠高校单方面办学资源无法满足人才培养保障需求的困境,应加强与企业的横向联合,校企协同建设实践教学平台。以农业农村为导向,以实践基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的具体现实为教材,围绕如何解决农业农村问题开展论文研究与写作知识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融入到服务乡村振兴中去。鼓励开展实证研究,广泛深入农业农村一线收集一手资料,提升课程高阶性的同时增进对农业农村的认知深度。注重引导学生将论文写在乡土大地上,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微创新”能力,鼓励学生质疑和尝试,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写作的能力,倡导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和研讨,提升学生探究式学习能力,并结合参与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进一步提升创新思维,提升课程创新性。在增强课程学习获得感同时,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服务区域农业农村发展的能力。

3.3 完善教育评价体系。根据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应注重从学生和教师两个角度完善教育评价体系。一是完善学生评价体系,打破以期末考试为课程考核唯一标准的固定模式,采取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其中,过程考核包括知识测试、参与讨论、生生互动、课后作业等。二是完善教师评价体系,重点评价学术贡献、社会贡献以及支撑人才培养情况,将教师指导学生完成的高阶成果,如参加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正式发表微课题学术论文等计入工作量,尤其注重表彰奖励在服务农业农村产业突出的教育教学实绩。

猜你喜欢
农科成果论文
农科城如何为乡村提供“振兴样板”
以新农科理念为导向的生物农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新农科背景下“线性代数”融合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守百年强农初心 育一流农科人才
验收成果
数说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成果
2018数博会4大成果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一张图看懂“论坛成果清单”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