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深度学习的初中英语“教学评一致性”阅读教学探究
——以Unit 8 It must belong to Carla 3a为例

2022-08-16 08:29方菊梅
英语教师 2022年12期
关键词:教学评一致性学情教学活动

方菊梅

引言

有效教学一直是广大英语教师的追求。但是,通过观察众多教学课例发现,目前初中英语课堂在“教学评一致性”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目标是教师开展教学的基础和前提,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现实中,很多教师对教学目标不够重视,往往在未明确教学目标的情况下就进行教学设计。如果教师不清楚教学目标,就很难使学生明确需要学什么。

第二,教学活动与目标不匹配。教学活动的设计应建立在研究课程标准、教材和学情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但是,很多教师课前没有作好准备,设计的教学活动与教学目标不匹配。这样的教学活动缺乏根基,没有方向,最终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第三,教学评价和教学目标分离。很多教师缺乏教学评价的意识,或者为评价而评价,没有依据教学目标确定切实可行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导致教学中很难有效“追踪”学生的学习过程,动态检测教与学的效果,难以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的效果。

怎样才能使教师和学生成为“学教”共同体,真正达成有效教学?“教学评一致性”理念可以给教学实践提供有效指引:教师的教是为学习目标教;学生的学是为学习目标学;课堂的评是针对学习目标的评;教、学、评三者共享目标,又共同为达成目标服务。“教学评一致性”要求教师研究教材、学生,确立符合教材的合理化教学目标,设计符合学情的教学任务,同时优化教学评价。

下面,以人教版初中《英语》九年级Unit 8 It must belong to Carla 3a(以下简称 3a)为例,阐释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实践“教学评一致性”理念。

一、学有方向:可进阶、可操作、可测评的教学目标

布卢姆(Bloom)指出“有效的学习始于准确地知道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强调了目标制订的重要性。学习目标是一堂课的核心,基于目标是“教学评一致性”的灵魂。“教学评一致性”之所以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果,是因为教、学、评共享目标(张菊荣 2013)。因此,在教学活动开始前,教师应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而教学目标的制订依赖对课程标准、教材和学情的综合分析。

(一)可进阶——对接课标解构目标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五级阅读目标之一为能找出文章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教育部 2022)。《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高中生的思维品质培养目标为能辨析语言和文化中的具体现象,梳理、概括信息,建构新概念,分析、推断信息的逻辑关系,正确评价各种思维观点,创造性地表达观点,具备多元思维的意识和创新思维的能力(教育部 2020)。基于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3a的故事特点和留白的故事结局培养学生猜测、分析、辨别和想象等思维能力。

(二)可操作——对接教材解析目标

3a集合了单元重要语言点和关键句型,在整个单元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在备课3a时,应通观整个单元,在明确整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后确定课时目标。九年级Unit 8的重要语言目标是掌握情态动词表达猜测的功能,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境,运用情态动词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另外,本单元的写作任务是读后续写,要求学生根据已有故事情节推测可能的结局。因此,3a的教学目标应以此为基础,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落实情态动词表猜测的用法,同时应为单元写作教学作一定的铺垫,并尝试使用情态动词编写故事结局。

(三)可测评——对接学情解读目标

教学目标的制订还应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年龄特征、学习习惯、情感因素等,找准文本中他们可能感兴趣的点,激发其学习热情,确保教学目标的适切性和针对性。

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情态动词的各种用法,再加上本课对noise maker的猜测和故事结局的推测能较大地满足其好奇心和探究的心理,可以极大地发挥其想象力,使其在表达推测和想象的过程中达成语言技能的训练、语言知识的巩固、思维能力的提升,真正做到以学促教。

据此,制订了Unit 8教学目标统领下的3a教学目标(见表1):

表1

通过研究课程标准、教材、学生制订出的教学目标可以让教学不偏离方向,也能真正为学生的“学”保驾护航。

二、学有深度:以标激学、导学、明学的教学活动

学习过程是实现学习目标的重要载体,没有学习目标的学习过程就像失去了航向的小船。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在目标引领和学情研究下,在读前、读中、读后设置相应的学习任务,落实教学目标,保障学习效果。

(一)以标激学——读前情境点燃学习热情

精准的教学目标为教学设计提供了方向指引。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和学情找到切入口,有效开展教学设计。在读前活动中创设有效情境,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且有意义,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Unit 8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学会用情态动词表达猜测,描述事物的性质、特征和预测事情的发展。为了达成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在3a的教学中创设有趣情境,通过以旧引新、读图猜故事提升学生的猜测能力和对故事情节的预测能力。

1.以旧引新,降低学习难度

3a的文本中提到了居民猜测的很多动物名称,如 dog、bear、wolf(新单词)等。教师描述不完全展示的动物图片,让学生通过图片和教师的描述语言猜测动物的名称,并让他们说明猜测的理由。

Teacher:What animal could it be?

Students:It must/could/might be a/an...,because...

【设计说明】这个环节既能巩固第一课时学过的表猜测的几个情态动词:must、could、might、can’t,又可提前预知文本中将会出现的动物名称,如dog、bear,并引出新单词 wolf。

2.情境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他们对文本内容的预测能力,教师让他们看文章配图,预测图中女孩的心情,推测故事内容(见图1)。

图1

Teacher:How does the girl in the picture feel?(引导学生用might回答)

Students:She might feel_________.(通过女孩的表情,学生可能会回答worried、nervous)

Teacher:Yes,she might feel worried,nervous or uneasy.(通过上下文语境,让学生自然习得uneasy一词)

Teacher:Why does she feel uneasy?

Students:Maybe she saw something strange./Maybe she heard something unusual.

【设计说明】通过教师的有效提问,继续巩固情态动词的用法;通过旧知学新词,成功地完成读前预热活动。

(二)以标导学——读中任务实现思维进阶

《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的设计应考虑全体学生的发展需求,设计符合其年龄特征的有趣的教学活动,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并能体验学习英语的成就感。教师依据教学目标设计了符合学情的读中任务,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让教学目标顺利达成。

1.策略指导——以教促学整体感知

整体阅读文本可以促进学生理解全文的中心主旨,把握文章的脉络和结构。在3a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阅读整篇文章,根据文本内容选出最佳标题(见图 2)。

图2

图2中的三个标题都出现了文本内容的信息。为了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文本大意,教师及时进行阅读策略指导,引导他们阅读标题并圈出关键词。当学生锁定标题B后,教师追问选择strange happenings的原因,引导他们带着两个关键词再次阅读,帮助他们找到文章的中心句“Something unusual is happening in our town.”和两个证据:“(1)People heard strange noises outside their windows.(2)One woman in the area saw something running away.”

【设计说明】在学生整体阅读过程中,教师的策略指导可以及时调控他们的阅读速度,防止部分学生低效阅读或无效阅读。

2.连环设问——以问导学细节梳理

在阅读过程中,连环设问可以引导学生深度思考,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教师在学生读完3a的文本后设置问题“What do people in the neighborhood think of the strange noises?Why?”以帮助他们梳理文章信息,找出文中小镇居民的6种猜测,并鼓励他们用完整句式回答:“She thinks that it______be the________,because________.”当学生了解了文中的所有猜测后,教师继续追问,让他们思考几种猜测的可能性并给出理由。

Teacher:Good.You have got all the guesses from the passage.But which guess do you agree?Why?

Student 1:I think it must be the wind.All the guesses are just the neighbors’imagination.

Student 2:It may be the monkey from the zoo because it may be looking for food.

【设计说明】通过设置问题帮助学生了解文中小镇居民对噪音的6种猜测,理清了故事的内容。通过连环提问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培养了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精神。

3.任务设置——以练助学内化语言

在课堂中根据目标设置难易程度匹配的学习任务,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还可以帮助他们获得语言学习的成就感。语言巩固的任务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在学生找出文中的6种猜测之后,让他们进行pair-work,通过以下句型进行巩固:

S1:What do/does...think of the strange noise?

S2:...think/thinks it...(could/must/can’t)...

另外,针对本课的重点词汇,教师设置了相应的词义配对练习,帮助学生当堂巩固和消化(见图 3)。

图3

【设计说明】虽然任务简单且基础,但可以让学生及时巩固已学知识,为接下来的学习任务打好基础,也为更高一层目标的达成作好铺垫。

(三)以标明学——读后活动发展学科素养

1.学导互动,激活学习动力系统

在本课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师模拟故事情境,创设小组采访活动。让一人扮演记者,另外几人扮演文中提到的人物,对小镇里发生的神秘事件进行采访。

Teacher:Now here comes a reporter from Hangzhou TV.He wants to know what really happened in the town.Suppose you are living in the town.Can you describe what you saw or heard?And can you tell him your opinion?Please work in 7 and try to act it out.

Students:Get ready for the show.

【设计说明】因故事本身具有离奇色彩,学生兴趣高涨,课堂气氛活跃,既巩固了文本知识,发展了语言技能,又激发了学习动力,提升了合作意识。另外,教师还给学生准备了一个话筒和一顶侦探帽,大大地激发了他们的表达欲望和表演热情。

2.读后续写,发展学生创新思维

在采访结束后,教师让学生继续扮演侦探,进一步推测故事结局,并将猜测写成一个小片段。

Teacher:So what really happened in the town?Who is the real noise-maker?Can you help to find the truth?Please write an ending for the story.Remember to use must,might,could or can’t.

因为有了读前和读中的充分铺垫,学生对文章内容和故事情节已经了然于心,对文章可能的结局推测有了极大的兴趣,所以这个时候的写作不是“教师让我写”,而是“我要写”了。通过以下学生作品也能感受到这份激情。

【学生作品1】

In the end,we found that the truth was just a lion running from the zoo.It wanted to have food but it was afraid of being found in the daytime.People treated it with food and water.Then they called the police to send it back to the zoo.Finally,the small town became quiet and peaceful again.

【学生作品2】

We have looked into this case and we have already asked some occupants.However,they couldn’t provide any proofs for us.Everyone has his own idea.Some think there might be something natural scaring people.So the wind might be the most possible thing that can make such noise.

【设计说明】鼓励学生进行读后续写,发挥想象力,提升片段写作能力,为单元大写作作准备。

三、学有进阶:促学、展学、享学的多元评价

在“教学评一致性”理念下,评是教师依据教学目标确定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通过组织和引导学生完成以评价目标为导向的多元评价活动,以监控他们的学习过程,检测教与学的效果,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

(一)以评促学——互动评价驱动学习发生

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将教学过程作为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主张教与学相互影响,师生之间沟通、交流和交往。教师要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突出评价的过程性和形成性特征,充分发挥诊断性评价的功能。

在3a的教学中,教师设置了一系列问题,创造了一系列师生互动环节,在整个过程中及时对学生进行反馈,也是对其学习的整个过程进行监控和评价。例如,通过遮掩部分图片猜测动物名称环节,通过阅读插图猜测故事情节。同时,教师对学生的猜测给出及时的评价,如“You are good at guessing./Your guessing is probably true./It sounds reasonable.”等。当学生的读后续写作品很有创意时,教师采用激励性语言作出评价:“You are really creative.I think it must be the most imaginative ending.”鼓励性评价可以给学生及时、肯定的激励。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活跃师生关系构建积极互动、和谐交流的师生互动模式,从而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体,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及学习效果,培养其积极的学习态度。

(二)以评展学——组间互评发展认知结构

在本课教学中,教师还设置了很多生生互动环节,如2人合作,对居民的猜测进行问答;7人合作,进行小组采访活动。在生生互动过程中,学生互相学习、激励,增加了情感交流,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学习的热情。为了保证小组活动有序、高效开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其合作能力,教师在小组采访活动前设置了较详细的评价任务,从多个维度对小组的展示展开评价(见图4)。

图4

因为有了可参照的评价标准,所以小组成员在展示时明显注意了细节。另外,其他组在评价时也可借鉴图中所示句型进行正确评价,并给出合理化建议。例如,有学生这样评价:“They speak very clearly and loudly,and they used some suitable model verbs.But I think they could give more reasons for their guessing.”有了评价任务单,可以避免学生无从评价或盲目评价,也可以培养其用英语思维的习惯。这个年龄段的学生非常看重同龄人对他们的看法,因此做好学生互评的引导有利于激发其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以评享学——自评自测实现内化迁移

学生的自我评价可以有效检测教师的教学效果,也可以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要客观分析和认真研究评价结果,找出教学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并根据评价活动的类型、目标及标准,及时反馈评价结果,尽可能全面、客观、准确地阐释评价结果的内涵和指向。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利用课堂的最后两分钟,让学生进行自评。学生自评表(见表2)如下:

表 2:The Self-evaluation of English Learning

研读学生自评表,可以发现本堂课教学活动设计符合学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积极性,落实了教学目标,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回顾本堂课,教师以猜测任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热身环节扫除阅读生词障碍,以阅读技巧指导/帮助他们理解文章大意,培养他们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引导他们细读文章,完成阅读任务,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中帮助他们理解故事情节。最后的故事结局预测环节将本堂课推向了高潮,使学生融入情境,在组员的鼓励和帮助下,开始勇敢沟通、自信表达。整堂课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一气呵成,利用了教和学的互动互助优势及评价任务单的引导作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加强了他们的合作意识,体现了“教学评一致性”。

结语

“教学评一致性”教学不仅能提高教师备课的质量,而且能带动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提高其学习效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只有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整体分析教材,客观分析学情,精准定位教学目标,有效设计教学活动,理性进行课堂评价,才能真正实现“教学评一致性”,从而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培养。

猜你喜欢
教学评一致性学情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作业批改中如何了解学情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地理课堂观察工具的开发研究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教学评一致性”理念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教学评一致性”在中学英语阅读课堂中的实践与运用
例说依据学情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