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读写课程非标准化考试探究

2022-08-17 06:30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导向标准化考核

舒 海 英

(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 150040)

一、引言

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改革考试考核内容和方式,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非标准答案考试,破除‘高分低能’积弊”[1]。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也指出各高校应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测试,应充分发挥评价和测试对大学英语教学的诊断、导向、激励、决策等多重功能。“形成性评价是大学英语教学评价的重要手段,对教与学的过程进行跟踪、监督和反馈。”[2]而大学英语已实行多年的侧重于终结性测试的评价体系,是在整个学期教学之后对学生英语能力的测试,这种终结性的评价不仅没有发挥诊断、反馈等作用,而且还会造成学生死记硬背,考前突击复习等弊端。因而进行非标准答案考试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而非标准答案考试相关研究成果寥寥无几,仅有几位教师进行了教学尝试,如高芳[3]把非标准化考试改革应用于《英语语法》课程的探索中,徐志晖与杨波[4]探讨了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科技英语非标准化考核模式,张晓锋,王青和戴剑锋[5]对大学物理在线教学中非标准化考核模式进行了研究。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指出要有效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尤其是产出性能力,但目前尚未发现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非标准化考核的相关研究成果。因而本文尝试进行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读写课程非标准化考试探究,为进行考试改革的大学英语一线教师提供参考。

二、“产出导向法”教学理论体系

文秋芳教授结合中国外语教学的实际情况,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理论——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简称POA)。“POA不是一种简单的教学方法。它涉及外语教育整个系统,覆盖教材、学生、教师、教学方法、教学评估、教学资源等各个方面。”[6]“POA提出了四个教学假设:输出驱动、输入促成、选择学习和以评为学。其中输出驱动假设的具体主张包括:1.就教学过程而言,输出比输入对外语学习的内驱力更大,它不仅可以促进接受性语言知识的运用,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新语言知识的欲望;2.就教学目标而言,培养说、写、译的表达性技能更符合社会需要。”[6]“输入促成假设指的是输入要为明显的产出目标服务,输入具有针对性、可学性、促成性。”[6]“选择学习假设提倡根据达成产出目标的需要,从输入中选择学习所需要的内容、语言和话语结构,对产出不急需的输入材料可以降低要求,只要求理解或搁置不学。以评为学假设提出评与学或者评与教应该有机结合,评价是学生学习得到强化和升华的关键节点。”[6]文秋芳和其团队成员2018年再次修订的POA理论体系具体内容如图1所示。

图1 再修订的POA理论体系[7]

三、非标准化考试的内涵与形式

(一)非标准化考试的内涵

非标准化考试,“核心就是要打破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从过去靠死记硬背的‘记忆式’学习向‘想象式’学习转变,使学生在学习和运用知识的同时,更要去想象、去独立思考、去自由探索,激发学生去异想天开、创新创造,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非标准化考试让试题更具灵活性、开放性与探究性,促使学生真学、真想、真领会”[8]。通过学生的答案,教师和同伴能感受到学生鲜明的个性、鲜活的灵魂、丰富的思想、良好的创意。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也是学生了解自己、发现自己、证明自己的过程。非标准化考试改革使得“期末一考定成绩的传统而单一的学业考核方式转变为课程考核全程化、评价标准多元化、考核方式多样化、考核结果动态化的新模式”[8]。

(二)非标准化考试的形式

非标准化考试的形式包括小论文、案例分析、调查报告、读书报告、作品展示、角色扮演、表演、辩论、演讲、面试、采访、口试、小组讨论、快速问答、单元测验、期中期末测验、学习档案袋、学习反思等形式。任课教师可根据课程特点和课程目标选择适当的方式。

四、大学英语阅读课程标准化考试存在的突出问题

以英美报刊选读课程为例,通过教学实践,发现传统的标准化考核存在的问题如下:

1.因为平时考核次数较少,很多学生平时学习动力不足,不重视学习过程,考前突击现象普遍存在。同时学生的课堂表现、学习态度以及能力提升程度无法实现量化考核。

2.试题类型相对单一,平时测验均为选择题、填空题,期末试题也偏重于衡量学生对报刊基础知识和阅读技能内容的掌握程度,而试题中体现应用能力部分的写作仅占卷面15%的较少比重,无法全面考查学生本学期所学以及语言组织、应用等能力。

3.标准化模式下“选择题最大的缺点就是效度较差,既考查不出考生的真实学业水平,也考查不到考生的实际能力和创新思维,而考试的主要目的是测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业成绩,而非评卷、阅卷、打分的便利”[9]。同时因为学、练、评、考分开,学生不重视平时课上所学所练,输入的课文内容也无法作为有效的输出材料,导致学生的产出应用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五、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读写课程非标准化考核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为了考察和检验基于POA的大学英语读写课程非标准化考核的教学设计及其有效性,笔者在2020-2021-1学期非英语专业大二学生中开展了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拟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 非标准化考核如何应用于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读写课程中?

2. 与标准化考试相比,非标准化考核能否提升教学效果?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在非英语专业大二后续课程英美报刊选读课标准化考核和非标准化考核两届学生中分别选取42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学生来自全校多个专业。

(三)数据收集

针对第一个研究问题,通过课程教案、单元教案、超星学习通学习资料、课堂观察,围绕基于产出导向法的非标准化考核来设计系列教学活动。针对第二个研究问题,通过调查问卷,学生学习日记、期末成绩对比来分析非标准化考核的教学效果。

六、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读写课程非标准化考核课程设计

非标准化考核从课程的宏观视角强调学生理解应用、创新创造,能够帮助学生去除死记硬背、高分低能的积弊,通过全过程动态考核模式来监督学生持续不断提升。而产出导向法围绕每单元的具体教学目标,设计产出任务,有助于解决文道分离、学用分离的问题,通过学用一体来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二者从不同角度增强学生的产出能力,笔者尝试构建了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读写课程非标准化考核模式,见图2。

图2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读写课程非标准化考核模式构建

大学英语读写课程非标准化考核,针对课程的目标和特点,形成了融合翻转课堂、超星学习平台讨论区、疑问区、作品展示区、作业师生共评、章节测试、期中、期末随堂测试和期末测评的线上线下混合式全过程非标准化考核体系,如表一所示,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创造性、团队合作精神和产出应用能力培养,从逆向课程设计理念、全过程考核模式、试题创新设计三方面推进,在教学计划安排、教师授课方式、教学过程控制、考试成绩组成各方面进行一系列调整和探索,让学生在整个学期的学习过程中,通过作业成绩、章节测试和期中期末测试及时了解自己对所学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在学生自评后,针对学生作业和测试整体情况,教师选择典型性样本并给学生提供评价清单,进行教师引导下的学生互评,针对薄弱点再进行配套练习,这样重点突出的师生合作评价既能使学生得到及时的反馈,又能“使评价成为复习、巩固、强化新学知识的机会,从而使学习发生质变和飞跃”[10],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表一 传统课程考核和非标准化课程考核过程对比

(一)逆向课程设计理念

非标准化考试是课程的逆向设计,教师在开课之前从考核评价这一教学环节倒推课程总体教学设计,终极目标就是帮助学生有效学习。教师的精心设计使得非标准化考核关注于学生整个学期的表现,以不同的形式完整记录下学生整个学期学习的具体信息,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让学生也能监控、反思自己的学习,意识到自己的进步或不足,从而强化学习的过程。通过学生各方面的表现,教师也及时反馈,并不断调整教学,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因而非标准化考试不仅仅是改革期末考试的形式,而是涉及到课程的整体教学设计,形成“教、学、练、评、考”一体化的动态教学模式,包括平时的课程目标设定、围绕课程目标整合教学内容,形成性评价的构成、每单元的教学目标设定、教学材料的“选调改增”[10]、教案的撰写、教学活动线上线下如何分配、学生线上学习的监管等一系列教学环节,是对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主动性、互动性、参与性、创造性等各个方面的考核。

本课程的非标准化考核教学设计基于文秋芳教授的产出导向法,解决外语教学中的学用分离问题,以输出为导向设计不同教学活动与任务,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实现了输出促学,提升了课程教学效果。

(二)强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融合的全过程考核模式

报刊阅读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的过程,形成性评价模式在侧重于产出能力培养的非标准化考试模式改革中至关重要。形成性评价能完整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同时,形成性评价之后教师和同伴及时的反馈、学生自己的反思改进能为终结性评价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课程基于产出导向的教学模式与全过程考核模式相辅相成。形成性评价占学生总成绩的50%,终结性评价占50%。终结性评价所考内容完全为平时所学所练,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平时学习的动力。

1.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进行非标准化考试改革,首先对“教”进行了改革。教师在上课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超星平台为依托,教师课前布置教学任务,上传自主学习任务单、录制微课、教学PPT、章节测试及其他相关教学资料和拓展资源,以测试的方式督促学生进行课前自学,从而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课堂中,采用师生问答、学生展示和竞赛、教师点评、补充、答疑的教学模式,课堂互动更加频繁,课后教师量化记录学生在线自主学习和课堂学习情况。

2.加强产出式教学活动设计

基于产出导向、学用一体的课程设计理念,教学活动设计如表二:

多样化的课堂活动设计精准针对课程教学目标,个人作业的完成是为期末小组大项目做准备工作,所有设计均环环相扣。三个月的教学工作分阶段、分层级,从第一个月简单的个人新闻模仿朗读入手,到第二个月小组的新闻播报,再到第三个月的采访和记者招待会,逐步升级。或是第一个月的新闻摘抄,到第二个月的热点词汇、报刊英语语法、修辞等特点的总结,再到第三个月的报刊制作,每一步教师都提供输入材料范例和促成练习,并针对学生上交的典型作品进行师生合作共评。针对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和爱好,争取让各层次的学生发挥他们的优势,在课堂内外体会到学以致用的乐趣。通过线上线下的严格要求、及时提醒、小组活动、自评、同伴互评、师评,鞭策课堂表现不佳和不积极的学生,提高其在班集体中的关注度,拉动学生的学习动力。整个学期进行多次的产出活动,提升学生产出能力的同时,组成的平时成绩也更客观准确。

表二 输入促成与产出活动

3.加强章节测试和期中、期末随堂测试

每个单元学习的重点内容,利用超星平台进行单元章节测试,及时巩固。每单元的章节测试有三次答题机会,学生改正过的考核点可以刷新以前的成绩,目的是督促学生课前进行有效预习,以保证课上学习和讨论效果。教师编写非标准化考试题库,期中期末这两次测试均在实体课堂上通过学习通题库随机抽题的方式考核完成,目的是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和报刊基础知识。此外还有校园是否禁售瓶装水的调查报告、惠特妮休斯顿的纪念海报、微信微博QQ是否改变生活方式等与课文相关话题的展示活动的额外加分,目的是根据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多方面多角度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同时也给基础薄弱的学生以信心,如果测试成绩较低,只要学习态度端正,还有补救的加分。

4.加强与学生互动

将讨论题提前发布在平台讨论区里,学生可从兴趣出发从多个问题中选择一定数目的问题作答。同时还专门在平台设置了学习疑问区和学习反思区,教师会按照学生发帖的数量和质量来量化计分。这样教师既可以了解学生学习的难点和疑问,给与及时的反馈指导,又可以借此机会表扬、督促学生及时进行学习总结和反思。

(三)试题创新设计

非标准化考试并非完全舍弃标准化基础知识部分,而是对这部分进行创新性处理。把基础知识作为平时成绩中章节测试和期中期末测试题进行考核,而且在实体课堂上通过学习通题库随机抽题的方式,既能避免考试中投机取巧和大面积抄袭现象,又能督促学生及时复习掌握。

报刊选读的课程目标重点就是让学生能归纳文章的主题思想,总体把握文章思路以及作者观点,能具有提炼、整合及评论信息的能力。本学期批改网的两篇作文训练就是摘要写作和分析型或是批驳型议论文观点陈述,教师课前录制了多个微课视频作为脚手架,课上进行了驱动、促成练习,利用批改网,先自动修改,然后教师课后选取了好中差三种学生产出典型作品,讲解点评做示范,指导学生按照评价清单进行师生合作共评,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为学。

基于考学结合的课程设计理念,根据课前微课和平时课堂对于学生所学课文和报刊摘抄等活动进行的思维导图、摘要写作和观点陈述能力的培养训练,期末非标准化考核通过基于所读材料进行摘要写作和议论文写作两种读写结合的方式来进一步检验本学期的学习成果。学生把两篇作文提交到批改网,批改网自动抄袭查重评阅后,再加上教师评阅,双重把关。这两项考核任务所考话题与平时作业练习紧密相连,比如平时作业为根据所学课文“大学校园是否应该禁售瓶装水”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期末根据英文阅读材料“是否应该禁止外卖进校园”来撰写议论文表达自己的观点,重点考核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融汇贯通的应用能力,而且不管是平时的练习还是考题都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引起共鸣的同时,学生又被赋予了一定的自由,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查找资料,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分析、解决问题,最终形成自己的观点来答题。

七、研究结果与讨论

(一)研究结果

实验开始时,以第二学期期末学生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为依据,在两届英美报刊选读课程学生中分别选取42名作为对照班和实验班。采用Excel 07版软件对两个班级学生四级成绩的分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双尾,等方差假设)P=0.885908936,P>0.05,表示两组数据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可以作为实验对照班级。两届学生任课教师、教学平台和教材均一致、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均占总成绩50%的比例。经过一个学期的非标准化考试实验,采用Excel 07版软件对两届学生此门课程期末标准化考试和非标准化考试分数(平均分分别为81.1和84.7)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双尾,等方差假设)。结果显示,P=0.021338183,P<0.05,表示两组数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基于产出导向法的非标准化考核提升了学生的期末成绩。

通过学生问卷和学习日志也能够感受到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参与度和获得感的提升,体现在大部分学生更喜欢教师设计的基于产出的教学活动上。96.1%的学生认为基于产出导向的非标准化考核线上线下教学活动比以往更加丰富多样。“说、写、译的产出实践增多了,并且感觉思维更加活跃了,拥有了更多表达自己观点自我发挥的空间”;“以往的传统学习模式与当堂课关系密切的实践产出很少,而本学期的教学先让我们尝试和即将要学习的内容有密切关系的产出任务,然后再回归平台和书本学习要用到的相关知识点,让我们带着提高听说能力的目的来学习,这样自然学得认真”。93.2%的学生更喜欢教师设计的驱动场景,“更有利于让人感同身受地去写,更有互动性,激发了我对于课程内容的思考,能够和老师同学进行思想交流,也能得到更多启发和新意”。95.2%的学生认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促成活动有更好的学习效果。94.1%的学生认为师生的及时延时反馈有助于产生任务质量的提升,“感觉自评、互评这种方式很有帮助,能够通过别人发现自己的不足,会让人感觉自己在不断地进步”。

(二)讨论

从基于产出导向的非标准化考核学生平均分的提升和学生的主观感受可以看出以产出为导向,激发了学生的饥饿感。所考即所学,每个阶段布置难度不同的作业和测试,都有不同的提交节点,学生因此转变了以往期末突击的学习习惯,更加注重过程学习。对于基础知识的考核,在形成性评估中将标准化考试与非标准化考试有机结合,更加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全过程学习情况。基于产出导向的“教、学、练、评、考”的动态教学模式,以及全过程考核测评的机制,实现了课程全方位、多维度的动态量化考核,这种考核方式既可以帮助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又有助于学生进行自我评估。这样的非标准化考试形成一个相互促进、相互检验、相辅相成的教学活动闭环,课堂互动频繁和听课效率提高,学生产出应用能力得到提升,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和育人质量的最终目的。

但需要指出的是本实验尽管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翻转课堂模式,仍因课时所限,不是所有产出活动都严格遵守产出导向法的驱动、促成和评价的三个环节,有些教学活动开展得比较匆忙。对于学生提交的产出佳作,教师也未能提供真正发表的平台。也有少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认为线上学习任务过重而完不成,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八、 结语

尽管非标准化考核教学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此次尝试还有很大提升的空间,下一轮的教学要继续思考如何进一步优化产出性教学设计,比如可以把平时成绩中分值占比较小的产出性作品如报刊制作计入期末考试中的一项。如何让学生的采访任务包含更多跨文化的元素,如何加大智能教学工具的应用力度,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差异化教学,如何量化以小组为单位上交的产出作品中每个学生的贡献等问题也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猜你喜欢
导向标准化考核
《建材发展导向》理事单位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标准化设计与应用
基于任务为导向的长文教学策略
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标准化”原理
吃肉频率能体现乡村治理水平? 走形的标准化徒增负担
谁“捆住”基层的手脚?——泛滥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偏向”不是好导向
“表里不一”如何识别——富平增强考核洞察力
考核偏向:错把经过当结果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