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地尔治疗对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2022-08-17 03:46霞,陆
甘肃科技 2022年8期
关键词:红细胞黏度神经功能

黄 霞,陆 晶

(民勤县人民医院,甘肃 民勤 733399)

腔隙性脑梗死是指在大脑半球或者是脑干深处的小穿动脉闭塞导致了缺血性小梗死灶,由于组织缺血、坏死、液化通过吞噬细胞移走形成了腔隙,占全部脑梗死的20%左右[1]。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我国现存脑血管病人700万人以上,发病率为逐渐上升趋势,动脉硬化、高血压等是诱发腔隙性脑梗死的主要原因,患者主要症状表现为眩晕、站立不稳等现象,这对患者日常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病有易复发的特点,患者未能得到及时治疗会出现神经功能损伤,严重会导致死亡。有大量文献研究证明,前列地尔可刺激血管扩张,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改善患者组织微循环,从而修复受损神经。因此,本研究旨在分析前列地尔治疗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血流变学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81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38例和观察组(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前列地尔治疗)43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13例,年龄为45~80岁,平均年龄为(52.10±4.73)岁,平均病程(5.18±1.29)周,多发病灶13例,单发病灶25例。观察组中男29例,女14例,年龄为44~81岁,平均年龄为(52.19±4.93)岁,平均病程(5.28±1.54)周,多发病灶19例,单发病灶24例。2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所有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完整;(2)符合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提出的脑梗死诊断标准[3];(3)均经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4)所有研究对象均知晓并同意本次研究。排除标准:(1)存在有其他全身性疾病者;(2)短暂性脑出血发作;(3)有相关治疗药物过敏者;(4)合并脑出血者;(5)有脑外伤、脑部肿瘤、脑部寄生虫等;(6)内耳眩晕症患者;(7)精神疾病者。

1.2 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给予患者常规治疗包括:降压、降糖、调血脂,患者血压需要控制在180/100 mmHg以下为宜,血糖则需要控制在空腹血糖为7.8 mmol/L;神经细胞营养支持、清除自由基,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规范使用常规药物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前列地尔注射液(国药准字H20103292,规格:2 mL∶10 μg,海南碧凯药业有限公司)20 μg加入100 mL氯化钠注射液(0.9%)行静脉滴注治疗。每日1次。

2组患者均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认知功能、不良反应情况。临床疗效判定[4]:(1)痊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眩晕感、站立不稳等),在神经系统检测中无阳性体征;(2)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无眩晕感、站立时会有轻微头晕感或是站立不稳的感觉),对日常生活基本无太大影响;(3)有效: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偶尔会有眩晕感,但明显少于治疗前,眩晕程度也明显减轻;(4)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并未得到有效改善,甚至病情还有发展。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100%;血流变学指标检测:在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静脉抽血,5 mL,检测仪器为:血流变测定仪;检测指标包括: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变率、全血黏度高切变、红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评价,认知功能使用以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使用方差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或百分百进行描述,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总有效率比较,治疗后对照组为76.32%,明显低于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3.02%),2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例,%)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变学指标水平比较

在未进行治疗前,血流变学指标比较2组患者差异并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情况均有所改善,而观察组治疗后血流变学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变学指标水平比较()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变学指标水平比较()

注:a为同组间治疗前后比较,P<0.05;b为与观察组治疗后比较,P<0.05。

2.3 2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MMSE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NIHSS、MMSE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所改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MMSE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患者NIHSS、MMSE评分比较存在差异(P<0.05),详情见表3。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MMSE评分比较()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MMSE评分比较()

注:a为同组间治疗前后比较,P<0.05。

2.4 2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2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情况,观察组有2例患者出现眩晕,在对症治疗后得到缓解。

3 讨论

在老年人心脑血管系统疾病中腔隙性脑梗死较为常见。在大量的文献研究以及临床资料中均证明,脑梗死患者血液黏度增高、血液流变学出现异常,其血小板和红细胞聚集性增高,红细胞电泳时间以及全血还原黏度均显著增高[5-6]。此病病程长,如果未得到及时治疗,患者可出现神经功能进行性损失,有的患者可出现血管性痴呆。

在临床治疗中通常以基础的降糖、降血压、降血脂等对症治疗,辅助以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抗血栓,改善患者脑部血管微循环,以此增加患者血流量[7]。虽然可取得一定治疗效果,但患者个体间差异较大。前列地尔属于内源性物质,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是天然的前列腺素类物质,在临床中也称为前列腺素E1[8]。在临床中利用其血管活性作用,可治疗休克、心脑血管的闭塞性动脉硬化以及心肌缺血等病症。在多数的文献研究中发现,对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使用前列地尔进行治疗,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因为此药物可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从而促进血小板内环磷酸腺苷含量增加可有效抑制血栓形成[9];抑制血栓素A2的释放,控制了血小板聚集,并有促纤溶和溶栓的作用来清除微血栓;使红细胞的变形能力增加,以此来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同时还可激活血管内的活性物质,以此改善患者血液微循环从而缓解了患者脑部血管组织缺血缺氧的情况,同时提高了神经传导速度,有利于患者损伤的神经恢复;可降低胆固醇在血管内沉积,抑制了动脉硬化。在本研究中发现,相对于单独使用常规治疗的患者来说,联合使用前列地尔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与以往文献研究结果相符[10]。在治疗后可发现2组患者的血流变学指标均有所改善,而使用前列地尔组改善情况更明显,切变率、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均降低,NIHSS、MMSE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2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情况,观察组有2例患者出现眩晕,在对症治疗后得到缓解。提示前列地尔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对血流变指标、神经功能有积极影响,且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使用前列地尔治疗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并改善患者血流变学、神经功能以及认知功能,且安全性好。

猜你喜欢
红细胞黏度神经功能
有机蜡对沥青黏度影响的研究
基于Delphi法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医证候研究
猪附红细胞体病致病机理及中药防治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高黏度改性沥青黏韧性的影响因素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PMA黏度指数改进剂对减振器油性能的影响
MAP红细胞保存液与生理盐水混悬洗涤红细胞的临床疗效比较
血黏度高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