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西他赛联合三维适形放疗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①

2022-08-17 05:54赵红丹白力允宋士军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毒副靶区生存期

赵红丹,白力允,郭 康, 宋士军

(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肿瘤内二科,河南 新乡 453000)

食管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与死亡率均较高。由于食管癌发病早期无明显症状,导致大部分患者就诊时病情已至中晚期,错过了手术治疗的最好时机,只能选择放、化疗。三维适形放疗(3DCRT)是目前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主要方式,可改善常规放疗容易遗漏部分靶区的弊端,但单纯使用时疗效仍具有局限性。多西他赛(DOC)是一种活性强且具有放射增敏作用的紫杉烷类抗肿瘤药物。有研究[1]表明,DOC联合3DCRT可提高中晚期食管癌的治疗效果,但关于二者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探究。基于此,本研究选取52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于2019-01~2021-06收治的52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分为单独治疗组26例,联合治疗组26例。其中单独治疗组女11例,男15例;年龄54~69岁,平均(62.48±2.91)岁;TNM[2]分期:Ⅲ期22例,Ⅳ期4例。联合治疗组女10例,男16例;年龄56~70岁,平均(62.76±2.30)岁;TNM分期:Ⅲ期23例,Ⅳ期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标准: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者;腹部淋巴结转移者等。纳入标准:中晚期食管癌诊断参照《新编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3]者;无穿孔现象者;存在至少1个可测量病灶者;生存期至少3个月者等。试验设计经我院医学研究伦理委员会批准,所选患者均知情同意。

1.2 治疗方法

单独治疗组给予3DCRT,先采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扫描病灶区进行模拟定位,根据CT扫描结果,定义大体肿瘤体积、临床靶区、计划靶区,制定放疗计划。采用6MV X线外照射靶区,5次/周,1次/d,2.0Gy/次。联合治疗组在单独治疗组的基础上给予DOC注射液(深圳万乐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2067,0.5mL:20mg),40mg/次,1次/7d,静脉滴注3h。两组均治疗6周,随访2年。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治疗6周后,按《临床疾病诊疗指南》[4]评估两组临床疗效,所有可见病灶完全消失并持续至少4周无新病灶出现为完全缓解;无新病灶出现且病灶缩小大于50%,持续4周以上为部分缓解;无新病灶出现且病灶缩小范围在25%~50%,持续4周以上为稳定;出现新病灶或病灶缩小范围小于25%为进展。客观缓解率=1-稳定率-进展率。②肿瘤标志物:抽取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6周后空腹静脉血3mL,静置离心(3000r/min,15min),取血清,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③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生活质量评分:统计随访期间的总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及生活质量评分(QOL)[5],采用QOL评估患者生活质量,总分100分,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④毒副反应:记录两组治疗期间出现的放射性食管炎、骨髓抑制、放射性肺炎,并计算总毒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6周后,联合治疗组客观缓解率为80.77%,高于单独治疗组的53.84%(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26,n(%)]

2.2 两组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

治疗6周后,两组血清CEA、CA199、CA125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联合治疗组低于单独治疗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

2.3 两组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随访期间,联合治疗组总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单独治疗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总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生活质量评比较

2.4 两组毒副反应比较

治疗期间,联合治疗组总毒副反应发生率为7.69%,低于单独治疗组的34.62%(P<0.05)。见表4。

表4 两组毒副反应比较[n=26,n(%)]

3 讨论

食管癌是原发于食管的恶性肿瘤,进行性加重的吞咽困难是其典型表现。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放、化疗是最常用的治疗手段。3DCRT是一种新型放疗技术,对肿瘤靶区照射剂量高于常规放疗,但放疗对远处转移灶作用较弱,而化疗可弥补这一弊端。因此,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找到合适的化疗方法与3DCRT联用增强灭活肿瘤细胞的效果十分重要,本研究探讨DOC联合3DCRT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及其安全性,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DOC是一种紫衫烷类抗肿瘤药物,可清除微小转移灶并杀灭增殖期肿瘤细胞,同时对放疗具有增敏作用。本研究发现,治疗6周后,联合治疗组客观缓解率高于单独治疗组,随访期间总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单独治疗组,治疗期间总毒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单独治疗组,进一步说明DOC联合3DCRT可延长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生存时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进而可提高患者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肿瘤标志物是评估食管癌患者是否好转的重要标准,其中CA125、CA199、CEA是常用的食管癌肿瘤标志物,其水平与癌症进展呈正相关。本研究发现,治疗6周后,联合治疗组血清CEA、CA199、CA125水平低于单独治疗组,提示DOC联合3DCRT可降低中晚期食管癌肿瘤标志物水平。分析其原因可能为,DOC可通过干扰微管网络,增强细胞对放射线的敏感性,同时抑制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与增殖,从而减少肿瘤负荷,提高中晚期食管癌患者肿瘤局部控制率,调整机体肿瘤标志物水平,控制疾病进展[6]。

综上,DOC联合3DCRT可降低中晚期食管癌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进而可提高患者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但本研究仍存在一定不足,如样本量较少,结果可能存在一定偏倚,临床建议扩大样本量进行研究。

猜你喜欢
毒副靶区生存期
放疗中CT管电流值对放疗胸部患者勾画靶区的影响
放疗中小机头角度对MLC及多靶区患者正常组织剂量的影响
MRI影像与CT影像勾画宫颈癌三维腔内后装放疗靶区体积的比较
FOLFIRI 方案对晚期结直肠癌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分析
鼻咽癌患者长期生存期的危险因素分析
培美曲塞和吉西他滨分别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肺腺癌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情况探讨
胃癌术后患者营养状况及生存期对生存质量的影响
鼻咽癌三维适型调强放疗靶区勾画的研究进展
术中淋巴结清扫个数对胃癌3年总生存期的影响
健脾散结法联合化疗对56例大肠癌Ⅲ、Ⅳ期患者生存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