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血血清炎性指标对于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价值①

2022-08-17 05:53郭亚威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白介素阻塞性炎性

杨 忠,王 帅,郭亚威

(漯河市第六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河南 漯河 462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一般因为劳作过度、受风寒以及病原微生物感染等原因致病,重症患者可以引发呼吸衰竭,从而导致多组织脏器的缺氧和缺血性损伤,危及患者生命[1]。2017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中提出,可应用糖皮质激素对COPD患者进行治疗,但是临床治疗中发现,不同患者对于糖皮质激素所产生的反应与治疗效果有所不同[2]。随着临床医学发展,有学者发现多种外周血血清炎性指标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明显相关性,其中包括白介素-6(IL-6)、白介素-1(IL-1)、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等,但是对于IL-17、LTB4、ACT-A三种炎性指标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与预后评价的研究较少[3]。因此,为了提升对COPD的疾病严重程度判定与平后评价,本研究选取我院2019-01~2020-01收治的80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外周血血清炎性指标对于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价值,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01~2020-01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肺部功能检测、血气分析以及胸部CT确诊为慢阻肺[4];临床均有肺部啰音、咳嗽以及咳痰等症状;所有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所有患者通过纳入标准的共257例,排除合并肺癌或恶性肿瘤患者86例,合并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62例,合并严重免疫性疾病患者29例,将剩余8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80例患者中男53例,女27例。年龄53~78岁,平均(64.25±5.63)岁。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Anthonisen 分型标准,将咳浓性痰、痰量增加、呼吸困难出现2个以上判定为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共45例,将其余患者分为稳定期,共35例。收集两组患者的FEV1/FVC、FEV1%、FEV1、IL-17、LTB4、ACT-A表达水平。

IL-17、LTB4、ACT-A检测:对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进行离心处理,取上层清液,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检测,检测步骤严格依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肺功能指标与血清炎性指标表达水平对比

急性加重组患者FEV1/FVC、FEV1、FEV1明显低于稳定期组,IL-17、LTB4、ACT-A明显高于稳定期组(P<0.05)。见表1。

表1 肺功能指标与血清炎性指标表达水平对比

2.2 肺功能指标、血清炎性指标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FEV1/FVC、FEV1、FEV1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P<0.05),IL-17、LTB4、ACT-A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见表2。

表2 肺功能指标、血清炎性指标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2.3 死亡组与存活组血清炎性指标对比

死亡组患者IL-17、LTB4、ACT-A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见表3。

表3 死亡组与存活组血清炎性指标对比

2.4 血清ACT-A、LTB4、IL-17对慢性阻塞性肺疾患者的预后诊断价值

在血清ACT-A、LTB4、IL-17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9.83%、82.36%、84.39%和81.28%、84.27%、85.39%,三者联合诊断敏感度分别为89.96%、91.28%,且三者联合诊断敏感度高于单一指标诊断(P<0.05)。见图1。

图1 血清ACT-A、LTB4、IL-17对慢性阻塞性肺疾患者的预后诊断价值的ROC图

3 讨论

有研究[5]发现,COPD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会不同程度紊乱或降低,从而导致大量炎性因子生成。其中ACT-A属于可调控细胞凋亡、分化和增殖活动的相关因子,能够双向调节机体炎症反应。有研究[6]发现,ACT-A参与气道重塑与炎症反应过程,对肺功能变化具有一定影响。LTB4是与炎症反应相关的一种白三烯类物质,属于中性粒细胞区划因子,同时能够反映炎性脂质介质。LTB4能够吸引中性粒细胞在气道组织内聚集,加重炎症反应水平。IL-17属于新发现的白介素加重炎性因子,可诱导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和上皮细胞分泌合成前列腺素E2、白介素-8与白介素-6等促使炎症反应发生。

本研究结果表明,FEV1/FVC、FEV1、FEV1、IL-17、LTB4、ACT-A均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情炎症程度具有一定相关性。当前肺功能检查是临床诊断COPD的金标准,也是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一个重要手段[7]。因此,本结果证明了IL-17、LTB4、ACT-A与肺功能指标均能够判定慢阻肺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因为IL-17是T细胞诱导炎症反应早期启动因子,能够通过释放前炎性细胞因子,出发大量炎症反应,参与COPD急性炎症反应的过程。有研究[8]发现,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LTB4水平明显高于健康者,因此推测LTB4可能会通过活化气道炎症反应介导慢阻肺急性发作。另外,还有研究[9]发现,ACT-1的过度表达可导致纤维化相关疾病的发生,与本研究结果相符。另外本研究还发现,死亡组患者IL-17、LTB4、ACT-A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IL-17、LTB4、ACT-A三者联合诊断敏感度高于单一指标诊断(P<0.05)。由此证明,应用慢阻肺患者血清IL-17、LTB4、ACT-A水平能够预测患者预后情况,且三者联合准确度更高,表明血清IL-17、LTB4、ACT-A可作为辅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预后诊断的生化标志物。以往研究[10]发现,依照ROC曲线取得IL-17最佳阶段只,当慢阻肺患者发生细菌感染时,敏感度高达93.3%,因此证明了炎性因子对于慢阻肺病情判定的重要作用,与本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外周血血清ACT-A、LTB4、IL-17水平能够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而且对于患者的预后情况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猜你喜欢
白介素阻塞性炎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炎性因子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银屑病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白介素8的检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干预及护理
哮喘患儿血清白介素与免疫球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白介素17 、白介素23 mRNA 的表达及与病情相关性研究
淋巴瘤患者血液和瘤组织白介素-6、白介素-10的表达及意义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