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2气腹下腹腔镜淋巴结切除治疗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①

2022-08-17 05:53李会贤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气腹出血量内膜

李会贤

(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妇产科,河南 安阳 455000)

子宫内膜癌是妇科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高,居妇科恶性肿瘤致死率第3位,其致病因素尚未明确,可造成阴道不规则出血、下腹疼痛、下肢水肿疼痛,长期肿瘤可造成全身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1]。临床治疗子宫内膜癌以手术为主,经手术治疗后5年生存率>75%[2];既往手术以开腹术手术为主,创伤较大,术后恢复较慢,且易出现并发症,不利于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进展,CO2气腹下腹腔镜手术由于其微创优势而得到临床认可,逐渐成为临床治疗首选术式。本研究选取我院子宫内膜癌患者分组对比,旨在分析CO2气腹下腹腔镜淋巴结切除的效果及安全性。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05~2019-11我院子宫内膜癌患者91例,其中44例实施常规开腹式淋巴结切除为对照组,另47例实施CO2气腹下腹腔镜淋巴结切除为试验组。对照组年龄35~55岁,平均(44.88±4.37)岁;病理分期:Ⅰ期23例,Ⅱ期12例,Ⅲ期9例;体质量49~63 kg,平均(55.91±3.26)kg。试验组年龄34~57岁,平均(45.48±4.52)岁;病理分期:Ⅰ期23例,Ⅱ期13例,Ⅲ期11例;体质量48~65 kg,平均(56.44±3.38)kg。两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经病理学检查、宫腔镜检查、B超检查确诊为子宫内膜癌;子宫体积<12孕周;符合手术指征;患者知情本研究、签署同意书。(2)排除标准:腹部手术史;认知功能障碍;肝肾功能异常;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绞痛、心力衰竭;合并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老年性阴道炎、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瘤、宫颈管癌。

1.3 方法

(1)对照组实施常规开腹式淋巴结切除:全麻,常规消毒铺巾,取膀胱截石位,会阴及阴道处碘液消毒,置入导尿管、举宫器,于耻骨中点至脐上3cm处做切口,切除盆腔淋巴结,常规缝合。(2)试验组实施CO2气腹下腹腔镜淋巴结切除:全麻,常规消毒铺巾,取膀胱截石位,会阴及阴道处碘液消毒,置入导尿管、举宫器;于剑突至脐中做切口,约10mm,建立CO2气腹,维持气压约13mmHg,气流量为4~6L/min;置入腹腔镜,于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1/3交点处做第2针穿刺,第3针穿刺选择腹部右侧,成为等边三角形,左侧腹部做第4针穿刺,第5针穿刺选择左下腹麦氏点;采集腹腔冲洗液行病理学检查;显露两侧腹膜间隙,将髂外动脉鞘膜剪开,依次清除髂静脉、腹股沟、髂总血管淋巴结;髂外血管向腰大肌处牵拉,将暴露闭孔神经分离,清除上下部闭孔神经、髂内动脉淋巴结,冲洗后电凝止血,常规缝合。

1.4 观察指标

(1)统计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疼痛消失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2)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3)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生活质量。参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评分(QOL)进行评分,分为症状评分、功能评分、整体健康评分3部分,每部分最高分值100分,分值与生活质量成正比。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手术相关指标

试验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手术时间、疼痛消失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2.2 并发症发生率

试验组术中出现大血管损伤1例,术后出现淋巴囊肿2例,发热1例,尿潴留2例;对照组术中出现大血管损伤3例,膀胱损伤1例,输尿管损伤2例,术后出现淋巴囊肿3例,发热2例,尿潴留5例。两组比较,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12.77%(6/47)低于对照组36.36%(16/44)(χ2=6.903,P=0.009)。

2.3 生活质量

术后3个月两组QOL症状、功能、整体健康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分)

3 讨论

子宫内膜癌致病因素尚未有权威论证,难以进行有效预防,临床关注重点在于早发现、早治疗。手术是治疗子宫内膜癌最重要方法,通过切除病变组织及可能存在的转移灶,明确病理分期,对指导术后辅助治疗、改善患者预后有积极作用[3,4]。既往子宫内膜癌手术选择以开腹术手术为主,切口较大,术后恢复缓慢,易造成周围组织损伤,导致术后并发症较多,风险较大,不利于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改善。

与开腹式手术相比,CO2气腹下腹腔镜淋巴结切除具有明显优势:腹腔镜手术采用微创疗法,手术切口小,同时建立CO2气腹有助于减少术中出血量;腹腔镜手术对肠道刺激较轻,术后恢复快,有助于术后尽早下床活动,对促进术后恢复积极作用[5,6]。腹腔镜手术可增强手术视野,更清晰探测盆腔,其放大功能有助于清晰展现解剖结构,在完全清除淋巴结的同时可避免损伤周围组织,提高手术安全性。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手术时间、疼痛消失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说明CO2气腹下腹腔镜淋巴结切除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术后恢复,减少手术并发症。另外,术后3个月试验组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CO2气腹下腹腔镜淋巴结切除可提高子宫内膜癌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CO2气腹下腹腔镜淋巴结切除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的优势,治疗子宫内膜癌患者可促进术后恢复,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

猜你喜欢
气腹出血量内膜
舒适护理对腹腔镜CO2气腹并发症患者的效果观察
低气腹压辅助悬吊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
分析对生产巨大儿的剖宫产产妇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缩宫素减少其出血量的效果
小儿腹腔镜手术气腹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护理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低气腹压辅助悬吊式腹腔镜在老年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
子宫内膜癌组织URG4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