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宫素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程及对产妇凝血因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及泌乳功能水平的影响①

2022-08-17 05:54娟,梁丽,李艳,张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丁三醇凝血因子一氧化氮

陈 娟,梁 丽,李 艳,张 瑞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〇医院妇产科,河南 驻马店 463000)

产后出血是产妇分娩后出现的一种严重并发症类型,多数发生在产后2h内,能够在短时间内导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失血性休克与产后贫血,也是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1]。缩宫素是当前产后出血预防和治疗的常用药物,促进子宫强制性收缩,从而达到止血效果[2]。但缩宫素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存在个体差异现象,治疗效果较差。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属于前列腺E1衍生物,具有半衰期长,起效快等优势,可以更好的促进子宫持续性收缩[3]。研究发现[4],对产后出血者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止血效果更好,能够进一步降低患者产后出血量,但是对于产妇凝血功能的影响尚无统一定论。因此,为了提升我院产后出血产妇的治疗效果,本研究选取我院2018-02~2020-02收治的130例产后出血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缩宫素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程及对产妇凝血因子、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及泌乳功能水平的影响,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08~2018-08收治的130例产后出血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5例。纳入标准:所有产妇均为足月单胎妊娠;胎儿娩出24h内出血量超过500mL或胎儿娩出2h内出血量超过400mL[5];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卵巢功能异常者;凝血功能异常或近期使用过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心肝肾等功能异常者;既往有产后出血史者;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不配合研究或中途退出者。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产妇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一般资料(n=65)

1.2 方法

对照组:胎儿娩出后静脉滴注20μ卡贝缩宫素(广州白云山明兴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5245)和500mL 10%葡萄糖注射液混合液,并给予产妇10U缩宫素经宫体肌内注射。

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联合欣母沛(Pharmacia & Upjohn Company;国药准字:H20120388)治疗,胎儿娩出后给予欣母沛宫体肌内注射,起始剂量为250μg (1mL)。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的总剂量不得超过12mg ,且不建议连续使用超过2d以上。对用药治疗效果欠佳或出血量高于800mL的产妇,需要给予宫腔填塞或子宫动脉结扎术、子宫切除术等方法进行治疗。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指标:所有产妇在治疗前与治疗3d之后在空腹状态下抽取静脉血5mL,检测所有产妇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PLT)、纤维蛋白原(FIB)、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D-二聚体(D-Dimer)表达水平;观察并记录两组产妇产后泌乳时间和产后1d、2d的泌乳量评分,泌乳量评分,依照挤奶乳汁表现,吸吮后乳房排空状态,手法挤奶乳汁益处情况和哺乳时间进行评价,分数越高代表泌乳情况越好。

疗效判定标准:用药后15min内子宫明显收缩,各项生命体征稳定,尿量正常,阴道出血量减低为有效;产妇用药3次以上,30min内子宫收缩明显,阴道出血量每小时小于50mL,尿量每小时大于30mL为有效;多次给药后产妇子宫无明显收缩现象,阴道出血量多,尿量较少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6]。

1.4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产妇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65,n(%)]

2.2 相关临床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产妇PT、APTT、PLT、FIB、NO、NOS、D-Dimer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产妇PT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LT、NO、NOS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对照组APTT、FIB无明显变化,观察组D-Dimer无明显变化,但观察组由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对比

2.3 泌乳水平对比

观察组产妇的产后1、2d泌乳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泌乳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泌乳水平对比

3 讨论

产后出血是当前产妇分娩中常见的严重并发症,若为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产妇出现失血性休克和弥散性血管凝血等,严重者甚至需要切除子宫处理。缩宫素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治疗产后出血,但是缩宫素会在短期被胎盘和肝脏分泌的缩宫素酶产生影响,发挥作用时间比较短,止血效果有限[7]。另外,传统药物虽然在产后出血的抑制方面具有一定作用,但是会对产妇血流动力学产生不良影响,例如麦角生物碱等[8]。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于妊娠子宫平滑肌收缩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当药物进入到产妇体内之后,能够明显增加子宫收缩强度,迅速闭合胎盘创面血斗,止血效果显著。研究发现[9],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传统前列腺素类药物对比无论事在活性还是版算起方面都具有明显有优势,同时还能够调节细胞内钙离子水平,从而增加缩宫素药效。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产妇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证明,应用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能够提升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这是因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能够直接作用在收缩蛋白上,增加子宫收缩强度,帮助血小板加快凝聚到受损部位,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刺激血管活性物质释放增多,对于血栓形成与血管收缩促进作用显著,进而提升止血效果[10];治疗前两组产妇PT、APTT、PLT、FIB、NO、NOS、D-Dimer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产妇PT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LT、NO、NOS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对照组APTT、FIB无明显变化,观察组D-Dimer无明显变化,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凝血因子是人体血液凝固过程之中的不同蛋白组成,整个凝血过程可以分为凝胶状纤维蛋白形成和凝血酶原激活。其中APTT、PT、FIB和PLT是临床上常见的凝血因子[11]。其中APTT能够观察到血浆凝固所用时间,PT时间延长则代表了可能存在抗凝物质或凝血因子活性降低,FIB属于由肝脏合成的凝血功能蛋白质,可促进血小板聚集,内皮细胞与平滑肌收缩、增殖和生长,其水平升高后可能会引发内皮细胞损伤。PLT则可以家属凝血和促进止血,能够保护毛细血管完整性[12]。另外,有研究发现[13],D-Dimer属于交联纤维蛋白降解产妇,反应纤维蛋白的溶解功能,若机体血管内活化血栓形成,D-Dimer水平会升高。NO属于细胞毒性小氧气,也是生物体之中的重要信号分子。研究发现[14],NO能够抑制宫缩,和子宫平滑肌活动具有密切关系。NOS属于一氧化氮合成限速酶,其表达水平和活性与NO

具有明显相关性。本研究通过检测上述指标发现,观察组患者通过缩宫素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改善了患者凝血因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进而产生了更好的止血效果;观察组产妇的产后1、2d泌乳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泌乳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联合治疗能够改善患者泌乳水平。泌乳是由多种技术作用在发育乳腺引起,产妇机体通过对内分泌系统的调节,能够促进乳腺导管系统生长发育,进而泌乳通畅,生乳有源。若产妇疼痛感剧烈,下丘脑可以刺激催乳素抑制因子,从而降低泌乳素分泌,减少泌乳量[15]。而观察组患者泌乳量优于对照组,也可以说明,缩宫素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于产后出血患者的良好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对产后出血产妇应用缩宫素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能够改善患者凝血因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提升泌乳量,缩短泌乳时间,疗效显著。

猜你喜欢
丁三醇凝血因子一氧化氮
控制冷沉淀凝血因子在室温下制备时长的临床意义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疗效评价
少见凝血因子缺乏症3例
冷沉淀凝血因子临床应用调查分析
一氧化氮在胃食管反流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一氧化氮在小鼠囊胚发育和孵化中的调控作用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Foleys导尿管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防治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宫颈钳夹治疗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
一氧化氮在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病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