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2022-08-18 03:19
资源再生 2022年6期
关键词:绿色

“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出炉

6 月1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的《“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加快建设黄河上游、河西走廊等七大陆上新能源基地;重点建设山东半岛、长三角、闽南等五大海上风电基地集群;重点部署城镇屋顶光伏行动、“光伏+”综合利用行动等九大行动。

《规划》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紧紧围绕2025 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 左右的要求,设置了4 个方面的主要目标。

一是总量目标,2025 年可再生能源消费总量达到10 亿吨标准煤左右,“十四五”期间可再生能源消费增量在一次能源消费增量中的占比超过50%。二是发电目标,2025 年可再生能源年发电量达到3.3 万亿千瓦时左右,“十四五”期间发电量增量在全社会用电量增量中的占比超过50%,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实现翻倍。三是消纳目标,2025 年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总量和非水电消纳责任权重分别达到33% 和18% 左右,利用率保持在合理水平。四是非电利用目标,2025 年太阳能热利用、地热能供暖、生物质供热、生物质燃料等非电利用规模达到6000 万吨标准煤以上。

工信部:启动实施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大力推行绿色制造

6 月14 日,在 “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工业是我国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重要领域之一。能耗水耗方面,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在“十二五”、“十三五”分别下降28%、16% 的基础上,2021 年又进一步下降5.6%。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在“十二五”、“十三五”分别下降35%和近40%基础上,2021 年进一步下降7%。在资源综合利用方面,2020 年一般工业固废的综合利用率达到55.4%,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量约3.8 亿吨。培育绿色发展新引擎方面,2012 年以来,环保装备制造业总产值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0%。

围绕工业领域节能降碳和绿色转型,十年来重点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实施绿色制造工程。扎实推进绿色制造政策标准体系建设,打造一批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第二,加大绿色技术装备产品的供给。加强技术突破、标准引领、示范推广,逐步构建起从基础原材料到终端消费品的全链条绿色产品供给体系。“十二五”以来,累计推广2 万多种绿色产品,4000 多种节能节水和资源综合利用工艺技术装备。第三,积极推进工业资源的循环利用。建设了一批示范效应显著的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实施废钢铁、废塑料等再生资源行业的规范管理,积极推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已建成万余个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服务网点,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的回收利用体系也在谋划建设之中。

辛国斌表示,下一步,将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启动实施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大力推行绿色制造,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持续推动光伏、风电稳步发展,进一步壮大绿色消费,努力为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家园作出更大贡献。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组织召开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年度进展评估会议

6 月15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振兴司联合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国家开发银行有关司局,组织中咨公司召开了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2021 年度进展评估会议。会上,振兴司政策统筹协调处有关同志介绍了评估要求,中咨公司有关同志报告了评估工作准备情况,评估专家从园区建设、产业发展、城市更新、绿色低碳等方面深入分析和讨论了各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城市产业转型发展的成效、经验做法和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批建议给予通报表扬的示范区、示范园区和示范项目。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结合评估结果,联合有关部门印发示范区建设2021 年度评估通报,并强化评估结果运用,加大对年度评估优秀城市和相关园区、项目的激励支持力度,积极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云南省“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实施方案》印发

6 月2 日,云南省政府印发了《云南省十四五期间节能减排综合工作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明确,云南将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夯实污染防治基础到2025 年,全省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2020 年下降13% 以上,能源消费总量得到合理控制,全省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等主要污染物重点项目减排量分别为5.16 万吨,3.33 万吨,1.28 万吨,0.83 万吨。

为确保十四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如期完成,实施方案明确将实施10 项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包括重点行业节能减碳升级工程,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工程,城镇绿色节能工程,交通物流节能减排工程,农业农村节能减排工程,公共机构能效提升工程,重点领域污染物减排工程,燃煤减排清洁替代工程,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环境基础设施水平提升等将加快推进。

《实施方案》明确,将对钢铁,有色,冶炼等17个高耗能行业进行节能降碳升级,加快重点行业和企业能效提升到2025 年,钢铁行业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全省新建大型及以上数据中心绿色低碳等级达到4A 以上,电力效率达到1.3 以下逐步对能效1.5 以上的数据中心进行节能降碳改造,建立健全跨部门数据中心行业管理协调机制。十四五期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3.5%,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16%。

《实施方案》提出,有条件的省级以上园区将全面实施绿色低碳循环化改造到2025 年,省级及以上园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得到合理利用和处置,积极支持有条件的园区申报国家和省级绿色低碳示范工业园区作为试点实施交通物流节能减排工程,完善绿色综合运输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大宗货物运输旋铁旋水等运输比重,推动多式联运发展。

再生金属产业加速推进有色金属工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6 月13 日,生态环境部等七部门印发《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环综合〔2022〕42 号)(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把实施结构调整和绿色升级作为减污降碳的根本途径。重点领域专门提出:加快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铝行业提高再生铝比例,推广高效低碳技术,2025 年再生铝产量达到1150 万吨。环境治理中指出:推动冶炼渣等工业固废资源利用或替代建材生产原料,推进退役动力电池、光伏组件、风电机组叶片等新型废弃物回收利用。

根据《方案》要求,下一步将开展多维度的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示范,在重点区域、城市、园区、企业形成各具特色的典型做法和有效模式,企业层面支持探索实现多种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减排的先进技术,打造“双近零”排放标杆企业。同时加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研究制订重点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标准,提升减污降碳协同监测能力,实施有利于企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金融财税政策等。

本《方案》的发布,又一次明确了再生有色金属的发展目标。希望再生有色金属企业紧跟双碳战略引领,用好政策支持,实现高质量发展。

全国“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推进会议召开

6 月27 日,全国“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推进会议召开。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出席会议并讲话。

黄润秋指出,开展“无废城市”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形势,顺应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期待,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建设“无废城市”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行动,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对标对表《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和《“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明确的目标任务,锐意进取、担当作为,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地见效,以实际行动践行“两个维护”。

黄润秋强调,“十四五”时期,稳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要把握好四点工作要求。一是系统谋划,因地制宜编制高质量实施方案,制定好废物清单、任务清单、项目清单、责任清单。二是全面部署,按照《工作方案》总体安排,扎实做好工业固体废物减量和有效处置、提升主要农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水平、促进生活源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加强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强化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等各方面工作。三是先行先试,加强制度、技术、市场、监管等方面改革创新,积极探索适应各地实际的固体废物治理模式。四是上下联动,推动形成国家和地方齐抓共管、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协同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取得实效。

北京即将出台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地方标准

6 月1 日,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由市发展和改革委组织制定的6 项北京市地方标准的征求意见通知。由北科院资环所编制、中关村绿创环境治理联盟参与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规范》标准也在此次征求意见的6 项标准内。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规范》标准共包括9 个部分,主要包含:适用范围、术语与定义、收集、贮存、运输、处置、人员管理和信息管理等内容。

湖北新金洋高强韧免热处理压铸铝合金再有突破

6 月10 日,湖北新金洋资源股份公司(以下简称“新金洋”)发布消息,其高强韧免热处理压铸铝合金研发再次取得重要突破。

新金洋表示,通过进一步的合金成分优化设计、原材料精细化预处理、熔体精炼纯净化和变质处理等全流程把控,压铸后合金性能稳定,屈服强度显著提升。目前该产品在公司内部已完成多批次的稳定性验证,其抗拉强度>280MPa、屈服强度>150MPa、延伸率>10%,可以满足特定市场需求,现与国内多家大型上市铝压铸企业进行本体试验。

新金洋是一家专业从事再生资源回收、处置及资源循环利用、铝合金、铝铸件研制与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新金洋非常重视产品研发,与国内一流高校建立深度合作,围绕高性能压铸铝合金材料开发、再生铝资源高效回收利用等方向联合攻关,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此次高强韧免热处理压铸铝合金研发的再次突破,进一步证实了新金洋在汽车轻量化市场大型一体化结构件材料领域的雄厚实力,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压铸铝合金在汽车市场的应用,助力交通领域在安全的前提下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

洛阳龙鼎铝业版基分公司正式成立

6 月16 日,洛阳龙鼎铝业版基分公司正式成立。全新的阵容,优质的服务,专注的态度,专业的产品,将为下游客户带来更满意更快捷的全新体验。

CTP 版基作为龙鼎铝业的拳头产品,以成材率高、节能效果好、质量稳定等特点,在下游印刷行业中享有较高的声誉,更是以年产80000 吨的保供能力稳居世界销量第一位。现通过设立独立运营的版基分公司,从组织结构上由原来的按工序横向设置,变为按市场需求进行纵向组合,可更加专注于做深做精广阔的版基市场,有效实现专业的产销联动。

据悉,洛阳龙鼎铝业版基分公司将进一步发挥龙鼎铝业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秉承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关注焦点的经营理念,锚定三年内CTP 版基产销量提升至120000 吨的整体目标,持续保持版基行业领军地位,全力推动版基产品的高质量快速发展。

安徽云海铝业年产15 万吨轻量化铝挤压型材及配套20 万吨铝棒项目进展

为积极稳妥推进云海铝挤压项目建设,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和透明度,6 月13 日,安徽云海铝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海铝业)《年产15 万吨轻量化铝挤压型材及配套20 万吨铝棒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专家技术评审会在合肥召开,并顺利通过合肥市生态环境局及巢湖市生态环境分局、居巢经开区相关负责同志及相关专家的评审。云海铝业、环评编制单位相关同志参加了会议。

会议期间,评审专家听取了云海铝业和环评单位关于项目情况及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内容和环评成果。随后,评审专家结合项目情况和环评文件进行评审分析并与参会单位进行深入交流,一致同意环境影响报告书通过审查。评审专家组后提出意见建议。

6 月14 日,合肥市生态环境局正式受理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并挂网公示。项目预计在七月前即可开工建设。据了解,该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额14.8 亿元,总占地面积443 亩,新上18 条铝挤压生产线,配套4条铝棒生产线。预计项目达产后实现销售收入约40 亿元,净利润21046 万元。主要产品包括保险杠、防撞梁、发送机支架、汽车地板横梁、吸能盒、减震器、汽车横梁等汽车零部件产品。主要客户有特斯拉、大众、宝马、蔚来、奥迪、福特等。R

猜你喜欢
绿色
节俭绿色
绿色低碳
绿色环保
绿色环保
绿色环保
绿色环保
绿色环保
绿色环保
绿色环保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