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

2022-08-18 03:19王凯荣
资源再生 2022年6期
关键词:锂离子动力电池锂电池

记者/王凯荣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

近几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了加速发展的阶段。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经过多年的持续努力,技术水平显著提升、产业体系日趋完善、企业竞争力大幅增强,呈现市场规模、发展质量“双提升”的良好局面。特别是在全球实现“双碳”的目标下,新能源的发展因其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改善全球生态环境,而更加得到重视。同时,通过国家多年来对新能源汽车整个产业链的培育,各个环节逐步成熟,丰富和多元化的新能源汽车产品不断满足市场需求,使用环境也在逐步优化和改进,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政策指引下的新能源汽车产业

据了解,2021 年我国共销售新能源汽车352.1 万辆,同比增长1.6 倍,推动汽车产销结束了连续3 年下降的趋势,连续7 年位居全球第一,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国内销售占比达到76%。

我国自2004 年提出,要积极开展电动汽车、车用动力电池等新型动力的研究和产业化,发布了多项动力锂电池和新能源汽车的相关政策及规划,加快推动了我国动力锂电池的发展。

2012 年国务院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 年)》以来,我国坚持纯电驱动战略取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成为世界汽车产业发展转型的重要力量之一;2020 年国务院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指出,我国将实施电池技术突破行动,推动动力电池全价值链发展,建设动力电池高效循环利用体系,加快推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立法等内容,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提出了战略性方针,明确了发展规划与目标,为行业和市场发展带来了定力与信心。

今年1 月18 日,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部际联席会议2022 年度工作会议强调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群策群力、密切配合,采取有效措施,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要坚持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方向,深入实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加大工作力度,强化统筹协调,完善支持政策,扎扎实实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再上新台阶。

动力电池行业的特点

笔者认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汽车的心脏——动力电池,做大做强动力电池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

当前动力电池行业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市场集中度显著提高。2016 年以来,动力锂离子电池行业呈现产能结构性过剩。随着国家政策的深度调整,动力电池行业集中度将持续提升。但二三线梯队企业将面临更大的资金压力,多家企业已逐步放弃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业务,转向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等小动力市场。

二是电动两轮车用锂离子电池快速增长。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动两轮车生产国和市场,未来几年,随着超标电动车的更换和新增需求的扩大,锂离子电池替代铅酸电池进程将加速,预计到2025 年电动两轮车对锂离子电池需求量将达到25GWh。

三是三元动力电池占比持续提升。2020 年补贴政策调整后,磷酸铁锂电池、三元电池和锰酸锂电池将会拥有各自的应用领域和发展空间。国产高端车型与国外乘用车将加快向高镍三元过渡。

四是动力电池安全性应引起企业高度重视。三元正极材料的高镍低钴化在提升电池能量密度、降低材料成本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安全性和稳定性问题却较为突出。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能不容乐观。无论是企业还是相关监管机构,必须高度警惕新能源汽车安全事故,防止引发蝴蝶效应,对产业发展产生致命打击。

五是补贴退坡敦促全产业降成本。补贴退出是必然趋势,但2019 年由于补贴退坡幅度大,造成新能源汽车销量下降。为促进汽车消费,2020 年3 月31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将2020 年年底到期的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延长至2022 年年底。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近期随着新能源车补贴退坡和锂矿等基础资源价格剧烈上涨,新能源车企面临一定的成本压力。但新能源车的市场价格预计不会大幅度上涨,车企应该有能力化解压力。

动力电池的未来发展趋势

2022 年,将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乘势而上、加快发展的关键一年。随着“双碳”政策实施、国内经济转型、绿色能源快速发展和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加之“十四五”规划的实施,为国内储能发展打造更有利的市场环境,储能产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彦龙在《中国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现状及市场趋势》报告中表示,未来五年,全球对锂离子电池需求巨大。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电动工具等动力市场及各种用途的储能,将是锂离子电池增速最快的市场。在电动自行车、低速电动车、电动工具、储能等领域将快速替代铅酸蓄电池和镍氢电池的市场。预计到2025 年,中国锂离子电池总产量将达到1000GWh。

刘彦龙认为,高性能、低成本的新型锂离子电池和新体系电池,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发展的主要方向。他建议,研发新型锂离子电池和新体系电池、提升动力电池智能制造水平、完善验证测试方法和标准体系,既是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需求,也是我国动力电池发展的关键任务。

机遇与挑战并存。由于新能源汽车及其他领域对锂需求持续上升,锂电池供应不足,最大的制约因素就是锂原料供应不足。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锂业分会在近期发布的《中国锂工业发展报告》中指出,我国拥有较为丰富的盐湖锂资源和锂辉石、锂云母、锂黏土等资源,进一步加大青海和西藏盐湖锂资源的开发利用。针对国内青海、西藏地区丰富的锂资源进行规划开发,继续完善适宜不同盐湖类型的提锂技术工艺,不断优化生产工艺,提高盐湖锂资源利用效率,根据需求开发多种锂产品及深加工产品。加快开发国内锂辉石资源,继续完善锂云母开发过程中的综合利用,尝试开发锂黏土矿,做好锂资源的绿色开发应用。

“双碳”目标加速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在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产业链中,保障动力电池“安全下岗”,碳中和之路才能走得更远。同时在“双碳”目标的推动下,锂电池回收利用成为新的产业风口。2020 年年底,欧盟发布的新电池法规也对锂的回收利用进行了规定。面对庞大的潜在市场,应探索新的废旧电池回收商业模式,进一步提升锂电池的回收利用率。

虽然动力锂离子电池市场需求巨大,但行业竞争日趋激烈,行业的整合正在持续进行中,市场将进一步向头部企业集中。作为动力电池企业,应将质量和安全放到首位,在能量密度、安全性、使用寿命和成本降低方面继续加强研究;要抓住“一带一路”建设、国际产能合作等机遇,设立国际化的研发机构,积极进行海外的布局,推动产业合作向合作研发、品牌培育等产业链高端环节去转移。

猜你喜欢
锂离子动力电池锂电池
探究动力电池自动拆解设备的设计
全陶瓷电极可用于锂离子电池
快速充电降低锂离子电池性能存在其他原因
一种锂电池组主动均衡充电保护电路的设计
整车、动力电池产业结构将调整
上汽与宁德时代合作回收动力电池
锂电池里装微型灭火器:再也不担心手机电池起火等
动力电池,谁执牛耳?
充电电池到底该怎么带?——话说锂电池
锂离子电池组不一致性及其弥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