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特殊教育教师工作满意度调查研究

2022-08-19 02:18王盼盼鲁红艳
当代教研论丛 2022年6期
关键词:蚌埠市特教满意度

王盼盼,鲁红艳

(1.蚌埠市特殊教育中心,安徽 蚌埠 233000;2.淮北市实验高级中学,安徽 淮北 235000)

党的十九大提出,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并作出重要指示:要办好特殊教育。特殊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系统中较为薄弱的一环,它的发展逐渐受到国家和公众的重视。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残疾、特殊学生逐渐从过去的“没学上”到“有学上”,再到当前很多地区逐步落实了“上好学”的目标,特殊教育的教学质量、校园规模、基础设施、教师团队、管理水平等都取得了显著成就,特殊教育系统逐步设立,教育覆盖面渐渐扩大,特殊教育师资建设不断增强,残疾、特殊群体的教育状况日臻完善。但从历史和现实来看,既有可喜的变化,也有急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教师的工作满意度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广泛探讨和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通过对蚌埠市特教教师工作满意度调查,分析蚌埠市特殊教育教师工作满意度现状及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对策,以期对学校管理层和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相关方针政策提供借鉴,有效解决特教教师流失与工作积极性低等问题,同时希望为相关行业建设添砖加瓦。

一、文献综述

陈霞研究发现,特教教师成就感受个人背景因素的影响,可以从降低工作强度,提高特殊教育教师的工作质量等三个不同的方面着手提高工作成就感。[1]柴江、王军以江苏省8所特殊教育学校和6所普通学校的教师为研究对象,发现江苏省特殊教育教师有较高的工作满意度和职业认同,且他们的职业认同可以影响一定程度的工作满意度,两者关系呈正比。[2]王中华、史亚群的研究表明,贵阳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工作大体上是呈满意的态度,并提出目前特殊教育教师群体面临的问题。[3]马乃伟调查了河北省顺平县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结果显示顺平县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较为满意当前的工作状态,而且他们的工作满意度也处于中上水平。[4]李晓燕、孙云云、马海林通过对43名甘肃省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进行调研发现,这些教师对工作基本满意,但是在教龄、学历、职称不同的情况下存在显著差异,在性别变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5]张峰以一个新的角度——互助公平和信任领导对特教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展开研究,提出人际公平和信息公平分别与特教教师的工作满意度之间成正比关系,人对领导的信任与特教教师的工作满意度之间亦成正比关系,互动公平对特教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更是受到领导信任的介入。[6]王苗苗研究发现,新疆特教教师的年龄、教龄和月收入等因素对满意度影响较大,整体满意度处于一般偏上水平。[7]郭文斌、杨艳以访谈的形式探究了影响特教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因素,得出特教教师工资满意度可以通过人文关怀、职后培训和提高工资等方式提高。[8]

二、蚌埠市特殊教育教师工作满意度现状

本文为了解蚌埠市特殊教育教师群体的工作满意度,通过普查的方法向蚌埠市一、市三县的四所公办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发放问卷。此次调研秉持科学合理、全面真实的原则和宗旨,调查范围几乎覆盖整个蚌埠市特殊教育教师群体。蚌埠市特殊教育教师共计103人,发放问卷103份,收回有效问卷95份,问卷有效回收率92.23%。对问卷的信度分析结果发现,该问卷的信度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94,根据统计学观点可知,在本研究中调查期望问卷的信度较好。

从总体满意度来看,蚌埠市特殊教育教师工作满意度较好,见表1。

表1 蚌埠市特殊教育教师工作满意度总体情况

三、影响蚌埠市特殊教育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原因

通过调查发现,薪资待遇和工作强度是影响特殊教育教师工作满意度最重要的两个因素。

1.薪资待遇水平相对较低

特殊教育载体性质一般属于公益一类,学校无自主收入,这也是与普通学校教师的不同。当外地教师尚没有自住房时,就会存在租房、物价等诸多压力。调查显示,有35.79%的教师认为工资收入一般,20%的教师不太满意目前的工资收入,13.68%的教师对目前的工资收入非常不满意。

在调查中发现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大部分特教教师认为,自己在工作中的付出大于获得的回报;第二,特教教师的薪酬与同省周边地市相比较低;第三,教师们特殊教育津贴低于其他地市;第四,福利待遇有待提高,见图1。

图1 特教教师对津贴的满意度

特教教师对学校的福利也不是很满意,福利待遇项目较少,而且福利项目的构成及其金钱价值不高,使得教师物质生活不丰富。有些学校还没有专门的教职工食堂,生活质量一般。图2表明大多数特教教师认为目前的物质生活一般,还有少部分教师不太满意或者很不满意目前的物质生活。

图2 特教教师对目前物质生活满意度

2.学校日常管理存在问题

教师对学校领导与管理满意度较高,但从图3可以看出学校日常管理还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为晋升机会少、论文发表难、经费短缺、领导不重视等方面。在访谈和问卷调查中发现,在评奖评优、资源配置等方面有个别领导处理不公,伤害了一些教师的积极性,导致被安排大量工作的教师心里不平衡,产生对工作的倦怠。当教师做的工作涉及到多个部门时,往往出现互相推责的现象,让做事情的老师无所适从。

图3 特教教师在工作中遇到的主要困难

3.教师身兼数职且工作压力大

一是专业特教教师资源匮乏,身兼数职。就调查问卷统计的情况而言,更多的教师一人身兼数职,很多班级没有配备生活老师,仅30.54%的教师表明他们的班级有专职生活教师,有62.11%的教师在兼任班主任一职。调查显示每个班级的配班教师仅有一位的占40%,配班教师有两位的占43.16%,只有少量的班级配备三位或三位以上的配班教师,以至于一线教师不仅需要授课,还需要兼顾学生生活、康复等方面的问题,这大大增加了教师的工作强度。

二是教学工作量大且非教学型工作太多。因为特教学校的学生有着或多或少的身心缺陷,特教老师要花费很多的精力和时间在照顾学生的生活上,不仅要保证学生的安全与健康,还要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和生存技能。这要求老师需要有比平常更多的耐心和爱心,付出自己更多的汗水和心血,而且多年的殷勤付出很可能在很短时间内就“毁于一旦”。笔者对此有深切体会,比如昨天刚教的汉字,今天学生就忘光了,教学工作需要重复重复再重复,工作量不可预估。图4所示,绝大多数特教教师认为工作量大超负荷。

图4 特教教师对自己工作量的评价

特教教师不仅需要面对繁杂的教学工作,还要面对很多非教学型工作,如各式各样的会议、研讨,填不完的表格更是挤压了教师原本就不多的休息时间。如图5所示,大多数教师认为非教学型工作太多。

图5 特教教师对工作类型的满意度

四、提升蚌埠市特殊教育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对策

1.着力提高特殊教育教师薪资待遇

教师是特殊教育的主要实施方,也是教育质量的主要评价者,因此改善特殊教育教师的激励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积极性。依据本文调查,教师的收入是影响教师工作满意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可以依据安徽省下发的相关文件,加大地方政府财政支持力度,提高蚌埠市特教津贴比例不低于省内其他地市,切实提高蚌埠市特教教师工资。需要从制度层面把特殊教育教师的工资以及津贴补助保障起来,依据特教教师授课学生的数量、授课学生的类型来设计合理的薪酬考核激励机制,教育主管部门要设置相关的经费和发放一次性奖励,这些都需要公开透明;并且形成一个教师奖励平台,给各种参赛和在论文发表过程中积极努力的教师给予证书奖励和适当物质奖励。通过此类方式有效促进教师工作积极性,唤醒工作热情,促使他们更好地钻研教学,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和教育科研水平。

2.加强特殊教育教师自身能力建设

特殊教育教师要给自己清晰的定位,对自己的工作有科学准确的评价,同时要树立合理正确的价值观,在工作中需要针对学生类型精准施教。学校应熟悉各个特教教师的专长,对特殊教育教师的晋升、薪酬、工作任务量等方面科学进行资源配置,激发特教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保障特殊教育教师生理、心理的健康发展。

特教学校管理者需要了解自身的工作类型,为特殊教育教师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培训平台。特殊教育体系的长远发展不能仅仅是增加特殊教育教师的数量,更需要的是让他们的专业知识储备和专业教学能力得以提高。教育管理部门需要建设一个系统全面的培训机制和培训渠道,加强教师特教专业技能的培训力度,加强引导特教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培养职业认同感和幸福感。有关问卷调查显示,超过50%的特教教师之前都是普通的老师,并没有从事过相关特教教学工作,所以对于特教教师队伍的建立和培养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

3.建立长效反馈机制,强化学校日常管理

考虑到特殊教育的特殊性,需要针对教师的特点形成特有的教学管理模式,减少一些非必要的表面检查,积极配合教育主管部门制定实施与教学发展相适应的教学标准。学校领导需要与教师在日常中建立有效的沟通和联系,以此来清除教师们工作中的消极想法和工作态度,努力倾听教师们反映出来的心声,由此制定出更好的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给教师工作减轻负担,提高教师工作的幸福感。

4.足额配备教师,减轻教师工作负担

教师师资不能跟上学生的数量,满足不了教学要求。在这当中,教师还要承担护工和保育员的一些工作,占用了他们较多的教学时间和精力,是对教师资源的一种严重浪费。建议给特殊教育学校班级配备足额的保育员,协助教师完成教学工作。学校方面要做好相关的必要检查,同时也需要结合工作实际减少一些非必要的检查,让特殊教育教师从相关检查工作中脱离出来,从而减少其工作量,更好的为学生服务,并且提高教师工作效率,提高特教教师工作的满意程度。

猜你喜欢
蚌埠市特教满意度
“南京特教师范招待所”饭盆
一只普通的食堂饭盆与一段独特的特教历史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做好特教学校班主任工作的几点思考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磬云岫
通 幽
知磬堂
禅 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