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名护理本科新生人文关怀能力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2-08-23 08:39张艳曾冬阳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2年32期
关键词:勇气关怀新生

张艳,曾冬阳,2*

(1.海南医学院国际护理学院,海南 海口 571199;2.海南省人文医学研究基地,海南 海口 571199)

0 引言

2020年9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对加快推进医学教育改革创新,全面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作出系统部署,并提出培养新时代“五术”医学人才[1]。在健康中国战略的大背景下,聚焦护理“人文关怀”成为时代发展和护理学本质属性的必然要求,人文关怀在医疗护理界的重要性也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本科护生的培养是护理人才质量的根本。然而,尽管我国学者对本、专科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均有过调查,却缺乏对护理新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基础水平分析,而按照“人才培养连续接续全面展开”的范式,我们应该重视护生人文关怀基线数据的搜集和利用。因此,本研究意在调查护理本科新生的关怀能力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后续本科、研究生学习甚至职业教育个性化培养人文关怀品质提供针对性的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选取海南省某高校护理专业全日制刚入校本科新生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66人。其中男21人,女145人。

1.2 研究方法

1.2.1 调查工具

(1)一般情况调查表在文献查阅[2-5]后设计,内容包括6个方面:不同个人情况,如性别、民族、是否独生、年级、政治面貌、健康状况等;不同家庭情况,如居住地、经济、家人健康状况、父母教育、职业、与父母关系等;不同专业情况,如生源性质、选护理专业的原因、对护理的喜爱程度、从事护理的意愿等;不同关怀氛围,如学校关怀以及老师、朋友、家庭、父母关爱等;不同照护经历及关怀学习,如有无住院经历、有无照护病患经历、接受关怀培训等。

(2)关怀能力评价量表(CAI)采用Nkongho教授[6]研制,经许娟[7]汉化的版本。马语莲等[8]的研究表明其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共37个条目,Likert 7级评分制,“完全同意”为7分,“完全反对”为1分,13个反向计分条目为:4、8、11、12、13、14、15、16、23、25、28、29、32。分为理解维度(14条,14-98分)、勇气维度(13条,13-91分)、耐心维度(10条,10-70分)。总计37-259分,得分越高提示关怀能力越强。

1.2.2 资料收集方法

将一般情况调查表和关怀能力评价量表制成电子版,在网络平台发放,并告知调查对象研究目的及填写要求,以确保知情同意。被调查者独立完成问卷后提交。共回收有效问卷166份。

1.2.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录入并分析。计量、计数资料统计描述分别采用均数、标准差和人数。单因素分析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最优尺度回归,分析护理新生关怀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新生关怀能力得分情况

总量表的 CAI 平均分为(195.08±20.32)分。为了便于比较各维度得分情况,计算出各维度的条目均分。表1显示,本科护理新生在理解、耐心维度条目均分都大于4.5 分,其中耐心维度最高(6.05±0.61)分,勇气维度最低(4.39±1.12)分。该结果与陈瑜、路梦新等[4,8,9]许多研究中测得的结果一致。与NKongho教授[6]制定的常模比较,均低于国外平均水平(P<0.001);与陈瑜[9]制定的护理专业大学生国内常模比较,勇气维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CAI总分及理解、耐心维度得分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1 护理本科新生关怀能力评分比较(±s,分)

表1 护理本科新生关怀能力评分比较(±s,分)

注:*P<0.05,**P<0.01,***P<0.001

得分范围 条目平均分 平均分(n=166)国外常模(n=1388)国内常模(n=8547)与国外常模比较(t值)与国内常模比较(t值)总量表 146~247 5.27±0.55 195.0820.32 211.58±23.32 191.04±19.49 8.7279*** 2.6430**理解 48~98 5.54±0.78 77.52±10.91 80.22±7.56 73.22±9.82 4.1182*** 5.5754***勇气 13~91 4.39±1.12 57.11±14.56 68.25±11.57 59.31±10.43 11.3763*** 2.6678**耐心 40~70 6.05±0.61 60.45±6.07 63.11±4.19 58.51±6.17 7.3148*** 4.0135***

2.2 新生关怀能力单因素分析

调查发现本科护理新生民族不同、家人及自己健康状况不同、对护理专业喜爱程度不同、父母、老师、朋友的关爱和家庭、学校人文关怀气氛不同、担任班干和照顾患者经历不同、接受人文关怀培训程度不同,其人文关怀能力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新生关怀能力回归分析

将表2中的因素纳入最优尺度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是否担任班干、专业喜爱程度、家人健康状况、自身健康状况、父亲关爱程度、老师关爱程度、朋友关爱程度、学校人文关怀气氛八个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老师、朋友的关爱和自身健康状况为重要因素,重要性占14.3%-19.2%;其次是担任班干和学校人文关怀气氛,重要性占11.2%~11.8%;专业喜爱和父亲关爱程度重要性占6.9%~7.8%;而家人健康状况与本科护理新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呈负相关(Beta=-0.190)。具体见表3。

表2 不同特征护理本科新生关怀能力比较(n=166)

表3 护理本科新生关怀能力影响因素的最优尺度回归分析(n=166)

3 讨论

3.1 166名新生人文关怀能力的现状分析

根据NKongho教授[6]制定的常模,CAI分值低于203.1分表示关怀能力较低,203.1~220.3表示中等水平,得分>220.3表示人文关怀能力较高。本研究中护理新生CAI总分为(195.08±20.32)分,属低分段水平,且总分和各维度得分都低于国外水平,意味着整体来看护理新生的人文关怀能力还有待提高。但是,与陈瑜[9]在8574名护生中研究制定的国内常模比较,其总分处于中等水平段,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说明随着人们对人文关怀教育理念的重视,学生关怀意识的培养得到了加强,使得护生关怀能力有所提高,与国外人文关怀水平之间的差距也在逐步缩小。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勇气维度得分低于国内平均水平。究其原因,除了护理专业女生占绝大多数,女性本身可能相对缺乏主动实施关怀的勇气外,可能还因为本次调查对象是刚入校新生,都很年轻,应对未知情况的经验和能力均较为缺乏的缘故。也有研究[10]指出在校学习更多年可能会导致护士勇气的减少。可能的解释是教育程度越高的护士更有可能发现问题的复杂性,并在临床实践中遇到伦理和专业困境,同时对自己的要求和期望越高,他们的行为也越谨慎。勇气更需要有关怀经历、冒险精神以及对周围环境的敏感等,本就难以实施。因此,今后应该更注重护生勇气和主动性的培养。建议尽早开展护理人文关怀教育,可增加临床情景模拟复杂性和开展临床关怀早接触,通过关怀行为实践及关怀情感体验,积累经验的同时磨练护生主动关怀的勇气。但要考虑如何平衡护生经历更多的护理现实使勇气增加,与此同时学习、职业认知等压力增加以致耐心缺乏的问题[4,8,11]。

3.2 166名新生人文关怀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3.2.1 不同关怀氛围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认为父亲关爱程度很高者,其关怀能力得分显著高于其他父亲关爱程度的护理新生,重要性占7.8%(Beta=0.146,P=0.033)。既往研究[3,8]还显示,父亲关爱情况对护生关怀能力无影响,母亲关爱程度不同的护生关怀能力有差异。刘英[12]等的研究则显示父母关心对护生关怀能力无影响。但普遍的观点认为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也是一种人文关系,耳濡目染父母的关怀行为对人文关怀品质的最初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大学生主要受到来自家庭的关爱,成长中若被过分呵护也可使其在临床实践中不知如何实施关怀[13]。因此,家庭和父母关爱对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尚需进一步探索。

另外,发现朋友的关爱影响最为突出,重要性占19.2%。李霞[14]的研究显示护理硕士的关怀品质与同伴氛围关系密切。多项研究[3,15]认为朋辈群体关怀是在校护生人文关怀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因此,不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护理教育都应重视人际关系的引导,提高护生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对于培养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关怀意识进而促进人文关怀有积极意义。

很多研究[5,16,17]表明,老师的关怀对护生感知、内化关怀,进而实施关怀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与其他很多研究结果一致,也显示新生进入大学之前感受到老师关爱越多,其关怀能力得分越高。重要性仅次于朋友的关爱,远超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为更好地发挥老师的榜样作用,学校应重视人文师资培训,以弥补教师人文知识不足。

Simmons P R[18]等研究显示,学校关怀氛围是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最强预测因子,学校关怀氛围越浓厚,护生关怀能力越好。本研究对护理新生的调查结果也支持这一论点。这可能是因为关怀气氛浓厚的学校较为重视创造支持性学习氛围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同时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较多,学生潜移默化感知人文关怀,从情感、认知和行为上促进了关怀能力的发展。

3.2.2 不同个人情况的影响

本研究发现自身健康状况良好者CAI得分显著高于健康一般及以下者(P=0.000),重要性占14.3%。陈瑜[9]的研究解释可能原因为,健康良好时心态良好,更有勇气、能力接触新事物,更向往美好生活并乐于助人。但本研究中家人健康状况很好的护理新生并没显示出更高的关怀能力(Beta=-0.190,P=0.026)。这可能是因为尽管家人健康良好的学生有较多能力和精力关注和帮助他人,但其耐性和韧性并不一定更强,对自己和他人及周围环境了解、处理未知情况的能力、主动关怀经历也不一定更多。

担任过班干的护理新生CAI总分显著高于未担任过班干者(P=0.000),重要性占11.2%。这可能是由于担任班干后,与老师、同学接触增多使得人际沟通和交往能力得到锻炼,同时责任感、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等也得到加强,能够换位思考,善于感知他人需要,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人文关怀能力也得到提高。

3.2.3 不同专业喜爱程度的影响

本研究显示对护理较喜爱的新生在CAI得分上较高,重要性占6.9%(Beta=0.107,P=0.018)。心理学研究认为态度可决定行为。对护理是否热爱直接影响学生的职业态度,职业态度越好,在专业学习和实践中投入的情感越多,其人文关怀能力也会越高[5]。黄雯等[19,20]研究发现,个人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理的课程设置均与专业喜爱呈正相关。高校在促进学生专业喜爱方面可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如可通过政策支持、优化课程设置、丰富课程内容形式、鼓励自主学习、借助课程思政正确引导学生认知等来提升本科生对护理的喜爱程度。

4 小结

本研究中护理本科新生CAI总分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仍有不足。各维度能力发展不平衡,在之后的大学阶段需要重点关注勇气的培养。

此次调查发现,关怀氛围对护理本科新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最为突出,占57.4%以上。而进入大学以前的照护经历和关怀学习情况虽然也在关怀能力得分上显示出差异,却并未对新生的关怀能力形成重要影响,这可能与大学之前人文关怀理念及知识的学习不够系统,加之缺乏临床经验,因而提升关怀能力的作用体现不够突出有关。因此,建议今后在护理教育中做好护生关怀能力评估,筛查不同阶段的重要影响因素,聚焦不足之处,采取相应措施有效提升其关怀能力水平。

猜你喜欢
勇气关怀新生
重获新生 庇佑
感悟关怀厚望 立志跟党前进
寻找勇气
勇气何来?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新生娃萌萌哒
前行的勇气
“勇气”号
新生改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