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种植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措施分析

2022-08-24 07:29龙汉广
广东蚕业 2022年7期
关键词:飞虱稻瘟病禾苗

龙汉广

水稻种植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措施分析

龙汉广

(贵州省岑巩县凯本镇农业服务中心贵州黔东南557808)

水稻种植管理涵盖水稻种植环境条件、选种方法、种植时机、催芽方法、育苗、插秧等方面,病虫害防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水稻的产量和稻米的品质,常见的枯纹病、白叶枯病、灰飞虱等是水稻病虫害防治的重点。文章要求种植人员在水稻种植中要掌握各个环节的管理,对病虫害防治可综合运用药物、生物防治、农业防治等多种技术手段,从而提升水稻的产量与质量。

水稻种植;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措施

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水稻是我国农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量和品质是农业研究的重点。现阶段,我国粮食需求较大,但在种植水稻的过程中,其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因此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1 种植管理

1.1 种植环境

水稻虽经由人工育种和栽种,但仍属于自然界中的一种植物,受环境因素的制约,对生长环境有着一定的要求,适宜的环境有利于水稻产量的提升。

第一,温度要求。水稻对寒冷低温的耐受性不强,对高温的耐受性较强。水稻幼苗发芽时需达到相应的温度条件,不同的种植区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基本在10 ℃~13 ℃。发芽之后进入生长期,适宜的温度为20 ℃~35 ℃,水稻开花的最佳温度约为30 ℃。虽然水稻属喜高温的农作物,温度若超过40 ℃,其容易被灼伤,且温度不低于20 ℃。在水稻发芽的初期阶段,温度还未全面回升,此时易出现连续低温的情况,使秧苗被冻死或者患绵腐病。稻秧分蘖是非常关键的时期,如果分蘖失败,秧苗将无法正常生长,稻秧分蘖的温度要求是不低于15 ℃。国内的水稻种植区分布较为广泛,各地区的温度也不完全相同,需结合季节、时令及短期的环境温度合理选择播种时机[1]。

第二,土壤及光照环境要求。水稻对土壤没有严格的要求,但总体上要确保水分的供应,水田是最适宜的土壤种植环境,日照时间越长,越有利于水稻的健康生长。

1.2 种植时间

我国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均存在大面积的水稻种植区,北方地区基本为一年种植1次,以东北地区为例,每年的水稻播种时间宜选在4月中旬,相比于南方地区,东北水稻的生长周期更长,最多可达6个月。南方地区温度较高,每年可实现2次水稻种植,第一次的播种时间在每年3月下旬到4月上旬。第二次播种时间在每年的6月下旬。水稻的生长周期约为4个月,因此,从播种时间推算,收割时间分别为每年的7月和10月[2]。

1.3 选种催芽

粳稻和籼稻,其品种都呈现多样性的特点。不同的品种在口感、营养水平及产量方面都不相同,一年种植两次的地区大多先种植籼稻,第二次种植粳稻。种植人员需选择颗粒饱满的种子,将霉变、破损、虫蛀的种子挑选出来,表1是根据国家规范统计的水稻种子纯度、净度等方面的评价指标,用于表征水稻种子的优劣性。种子在消毒之前要先去除水分,在适宜的温度下晾晒2 d,使种子干燥,不可将种子暴晒在炙烤的地面上,以免灼伤种子。种子消毒也是关键环节,可利用强氯精兑水完成,将种子浸泡在消毒液中12 h左右,之后将消过毒的种子清洗干净,进入催芽阶段[3]。催芽时温度要达到20 ℃左右,种子出芽后要尽快完成播种。

表1水稻种子选种技术标准

分类指标体系纯度净度发芽率水分 常规种原种≥99.9%大田用种≥99.0%≥98.0%≥96.0%籼稻种≤13%粳稻种≤14.5% 杂交种大田用种≥96.0%≥98.0%≥80.0%杂交籼稻种≤13%杂交粳稻种≤14.5%

续表1水稻种子选种技术标准

分类指标体系纯度净度发芽率水分 不育系、恢复系、保持系原种≥99.9%大田用种≥99.5%≥98.0%≥98.0%≤13%

1.4 播种育苗

在水稻插秧之前要先进行育苗,使发芽后的种子长到一定高度。育苗可在露地上进行,也可在水田中进行,其中,露地育苗的可控性更强,运用更为广泛。种子催芽时已进行了消毒,相关种植人员需对育苗时的土壤进行无菌化处理,以免土壤细菌污染种子。土壤无菌化处理的方式是阳光暴晒,待其彻底干燥之后,可形成无菌土,此时加入适量清水,作为育苗的基土。另外,尽可能选用肥沃的土壤,必要时在其中加入适量农家肥,和拌均匀。然后将种子播撒在基土表面,以控制密度。在播撒后用草木灰覆盖一层,再以细土覆盖一层,最后再浇水。对于一年种植2次的地区,春季育苗时大多存在低温的情况,为了确保成功率,可敷设地膜,以达到保温、保湿的目的,同时,在气温回升后要及时去除地膜,防止温度过高而影响育苗。在此期间的水分管理也是关键的环节,水分不可过多,只要使土壤保持足够的湿润度即可。通常育苗的土壤具备足够的肥力,但如果发现幼苗叶子发黄,就说明其缺肥,此时可适量增加草木灰或者动物的粪水[4]。

1.5 整田耙田

第一,整田。水稻田中易因为微生物作用而产生病菌,故在插秧之前需采取整田措施消除土壤中的病菌,方法是在每年冬季之前将水田深耕翻土,利用阳光的暴晒作用杀菌,这一操作可在每年最后一季水稻收割完成后进行。

第二,耙田。在插秧之前要进行耙田操作,耙田时要补充足够的肥料,主要包括磷肥及太胺,同时在其中加入大量的农家肥。以耙田机械将土壤、农家肥及化学肥料打熟,使其变成淤泥状,耙田之后将其整理平整,然后可实施后续的插秧。

1.6 插秧

在水稻插秧时水田中的水位高度要达到3 cm左右,秧苗的高度需培育至20 cm,培育秧苗的土壤始终要保持足够的湿润度,在拔苗之前可适当在土壤中浇水,以达到润湿土壤,提高土壤的松软度的目的,便于在拔苗时不损坏秧苗的根部,根须上携带的土壤要尽可能保留,能起到保护秧苗的效果。水稻插秧时要控制好间距,每行水稻秧苗的间距控制在25 cm~30 cm,每行秧苗的株距约15 cm。每窝插入两棵秧苗。水田中可能存在杂草,在插秧之前相关技术人员可使用除草剂以预防杂草生长。水稻秧苗插入水田的深度决定了其稳固性,若插入过浅,则难以抵抗风力作用,易引发秧苗倒伏的问题。在插秧后的一周内需密切观察秧苗的生长情况,第一周决定了其生长的稳定性。水田中的水位始终保持3 cm~5 cm的高度,否则会干扰到秧苗的发棵[5]。

1.7 综合管理技术

1.7.1 水肥管理

禾苗的生长期一般为100 d~120 d,北方地区时间会更长,在整个生长期内要为其提供充分的养分供应,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因此,要多次追加肥料。第一次追肥的作用是促进壮苗发棵,可使用腐熟的农家肥,也可采用化学肥料(钾肥和尿素),在施肥之前需适当灌水。第二次追肥在禾苗开花之前,以推动其开花的顺利进行,肥料方面可沿用第一次的追肥方式。第三次追肥在开花之后,主要目的在于花后壮棵,肥料应涵盖氮磷钾三种元素,如果有必要,还可再增加一次肥料。水田并非始终要保持一定的水位,发棵分蘖时可干水一次,但需保持土壤的湿润程度,10 d后向水田灌水,最终的水面高度稳定在3 cm~5 cm[6]。期间水分会被晒干,通常每10 d灌水1次。

1.7.2 除草

在播种之前已经在田间施加过一次除草剂,但是在后期的管理中仍会产生一定量的杂草,这些杂草会和水稻禾苗争夺养分,除草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在第一次追肥时可在其中掺入一定量的除草粉剂,起到预防作用,若杂草较少,则可以利用人工方式进行清除。

2 病虫害防治措施

2.1 病害

水稻的病害类型繁多,危害较大、发生频率高的病害包括纹枯病、白叶枯病及稻瘟病等,其他病害危害相对较小,但同样值得警惕,典型的如恶苗病、霜霉病等。如果在耕作过程中未能落实相关的病害防治技术措施,容易引发病害大流行。同时,水稻品种自身的感病能力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病害的预防,应该尽可能选用不易致病的品种[7]。

2.1.1 稻瘟病

(1)致病机制。稻瘟病是由真菌引起的,水稻生长的整个周期都存在感染稻瘟病的风险,水稻种子、叶子、枝梗,乃至谷粒都可被这种病菌所侵害,往年致病的稻草上会携带这种病菌,并在稻草越冬,然后在天气回暖之后借助水、风力在禾苗中传播。苗期感染称为苗瘟、三叶期至抽穗期易感染形成叶瘟。稻瘟病可造成严重减产,并影响到稻米的品质。

(2)防治措施。稻瘟病的防治方法呈现综合性特点,经过科学的育种,部分种子对稻瘟病形成了抗感性,故要优先使用此类种子。肥料的充分供应可提高禾苗的健壮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感染稻瘟病的概率。此外,较为直接有效的方式为农药防治,尤其是在水稻出现叶瘟病之后,常用的药物包括稻瘟灵、三环唑等。

2.1.2 枯纹病

(1)致病机制。水稻枯纹病也是一种由真菌引发的疾病,具体的菌种为立枯丝核菌,水稻禾苗在感染该病菌后叶子上会出现大量的病斑,呈暗绿色,如同水渍一样。随着病程的加重,叶子逐渐枯黄发干,甚至形成白色菌丝,这种疾病容易导致大量水稻禾苗死亡。

(2)防治措施。①农业防治。这种措施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水、肥的合理运用促进水稻禾苗的茁壮成长,使其形成较强的抗病虫害能力,即使感染这种真菌也不至于造成死苗的现象,主要的技术措施是合理排灌,从而达到通过水分控制来预防枯纹病的目的。②农药治疗。枯纹病致病机制明确,发生概率高且危害性较大,目前针对枯纹病已经形成了成熟药剂防治方法,常用的药剂包括戊唑醇、己唑醇等,这些药剂的杀菌作用非常突出,效果显著。

2.1.3 白叶枯病

(1)致病机制。水稻禾苗的叶子是白叶枯病的主要致病位置,具体表现为叶子的顶部全部枯死,多发于水稻禾苗抽穗前后。但如果细分的话,这种病害的具体情况就涵盖黄叶、凋萎、叶枯3种表现[8]。该病害是由细菌引起的,种子和稻草上都可携带这些致病的细菌,并帮助其越冬。

(2)防治措施。①在选种时优先考虑抗病性强的品种,在种子的处理阶段采用药剂杀灭病菌,防止种子带菌。及时清除上一年度耕种产生的稻草,并对土壤实施无菌化处理。②药剂方面可使用叶枯宁、菌毒清等药剂,按照要求控制好比例,并且兑水。

2.2 虫害防治

水稻虫害可分为两大类型,一种是本地虫源,常见的如灰飞虱、大螟、三化螟等;另一种是从其他地区远距离迁飞过来的虫害,常见的如稻纵卷叶螟、褐稻虱等。

2.2.1 灰飞虱

灰飞虱喜欢粳稻,稻套稻、麦套稻等环境有利于灰飞虱的快速繁殖,清除水稻田里的杂草有利于灰飞虱的防控,且除了田地内的杂草,沟边及路边的杂草也需要及时进行清除。在灰飞虱的幼虫阶段,施加药物是最有效的时期,药剂方面可选用叶蝉散、吡虫咻、乙酰甲胺磷等。但从使用效果来看,部分药剂的效果正在下降,说明灰飞虱已经产生了一定的抗药性。

2.2.2 纵稻卷叶螟

这种昆虫适宜生长的温度在23 ℃~29 ℃,与水稻的生长环境高度一致,如果防治不到位,这种害虫会大批量快速繁殖,严重危害到水稻的生长。具体的防治方法如下:①准确预测。这种害虫存在本地和外地迁入两种发展途径,在虫害防治的初期阶段关键是掌握种植区的实际情况,明确这种害虫大爆发的概率。②生物防治。自然界中的昆虫形成了食物链,赤眼蜂、纵稻卷叶螟绒茧蜂等均可捕食这种昆虫,可通过人工养殖的方式增加这些有益蜂类的数量。③药剂防治。可使用丙澳磷乳油、氯虫苯甲酰胺悬浮液等配置杀灭这种害虫的药剂。

3 结语

水稻种植管理技术贯穿于水稻的整个生长周期,从选种到最终的收割环节,每一个步骤都形成了较为明确的技术要点,种植人员在选种、育苗、插秧等环节都要遵循相关的规律。在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中要紧抓要点,先解决危害性较为突出的病虫害,做好病害预测工作,重点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灰飞虱等病虫害,优先选用抗病害能力突出的种子,从而使得水稻产量质量得到提升,促进我国农业快速发展。

[1]陈立刚.水稻种植田间管理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J].种子科技,2019,37(5):73,76.

[2]冯梓成.水稻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J].乡村科技,2019(18):94-95.

[3]杨桂梁.优质水稻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探析[J].农业科学,2020,3(4):45-46.

[4]龙平.水稻种植技术的主要环节与病虫害防治措施[J].农家参谋,2020(8):51.

[5]孙源泽,赵兴彦,何文涛,等.优质水稻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分析[J].种子科技,2021,39(19):39-40.

[6]曾海平.水稻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探究[J].南方农业,2020,14(30):46,61.

[7]鞠凤梅.北方优质水稻种植关键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J].乡村科技,2021,12(19):67-69.

[8]何嘉晖.水稻栽培技术及常见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法[J].湖北农机化,2020(17):50-51.

10.3969/j.issn.2095-1205.2022.07.14

S511

A

2095-1205(2022)07-42-03

龙汉广(1983- ),男,苗族,贵州镇远人,本科,农艺师,研究方向为耕作栽培、病虫害防治技术。

猜你喜欢
飞虱稻瘟病禾苗
50%吡蚜酮WG对水稻褐飞虱田间药效试验
Bph36介导的抗性机制及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
Bph36介导的抗性机制及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
揠苗助长
揠苗助长
水稻稻瘟病的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策略阐述
江苏省稻瘟病菌致病力分化及无毒基因组成分析
浅析水稻稻瘟病流行因素及绿色防控措施
禾苗上的露珠
商河县夏玉米灰飞虱综合防治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