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的效果及对细菌清除的影响

2022-08-24 03:22王静涛
中国医药导报 2022年21期
关键词:舒巴坦头孢哌酮清除率

王静涛 尚 兵

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同仁医院药学部,江苏南京 211102

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associated pneumonia,SAP)是指脑卒中患者急性期或后遗症期并发的肺感染[1-2]。目前,临床治疗SAP 主要使用抗菌药物,其可有效清除或减少患者肺部感染菌落,临床疗效较佳[3]。但有研究报道,部分SAP 患者在接受单一抗生素治疗方案后仍存在感染、呼吸衰竭等不良预后[4-5]。中医理论认为,中风者气盛于外而歉于内,肺为气出入之道,人肥而气急,急则气邪盛而[6]。痰热清注射液具有清热、解毒、化痰之功,在风温肺热病治疗中效果显著[7]。但目前临床研究中,尚未证实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对SAP 患者的临床疗效。因此,本研究选择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同仁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收治的82 例SAP 患者进行研究,以分析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对SAP 的疗效及对细菌清除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8 年7 月至2021 年4 月收治的84 例SAP 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2 例。对照组男24 例,女18 例;年龄53~79 岁,平均(65.34±11.69)岁;病程2~6 d,平均(4.09±0.48)d;卒中类型:脑梗死27 例,脑出血15 例;平均神经功能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14.31±3.09)分。观察组男25 例,女17 例;年龄53~79 岁,平均(64.49±11.59)岁;病程2~6 d,平均(4.16±0.51)d;卒中类型:脑梗死28 例,脑出血14 例;平均NIHSS 评分(14.56±3.24)分。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指南》[8]中脑卒中的临床诊断标准;②符合《卒中相关性肺炎诊治中国专家共识》[9]中SAP 的临床诊断;③符合《中医内科学》[10]中痰热壅肺型喘证的临床诊断,咳嗽胸闷、经脉滑数等症状明显;④经治疗后脑卒中病情稳定期;⑤年龄>18 岁;⑥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脏病或心血管疾病;②合并自身免疫系统疾病;③合并其他恶性肿瘤;④合并肝肾功能严重损伤;⑤合并意识障碍;⑥存在慢性支气管炎等慢性肺病;⑦抗生素过敏或入院前3 d 内服用或注射抗生素类药物。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组后均给予化痰、吸氧、抗生素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将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辉瑞制药有限公司,规格:3.0 g,批号:CR5592)2.0 g 溶于10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2 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用法用量同对照组,并于滴注完全后,使用100 ml 5%葡萄糖注射液冲洗输液管,冲洗完成后,将20 ml 痰热清注射液(上海凯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规格:10 ml/支,批号:1911316)溶于250 ml 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控制注射液滴注速度30~60 滴/min,1 次/d。两组维持给药1 周。

1.3 观察指标

1.3.1 中医证候评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1]对两组患者治疗1 周后中医证候进行评估,证候评分项目包括气急鼻煽、舌红苔黄、高热不退等,分别为无(0 分)、轻度(1 分)、中度(2 分)、重度(3 分)。

1.3.2 临床疗效 参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 版)》[12],痰菌培养转阴、影像学显示病灶基本吸收、体征及症状消失、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计数恢复至4000~10 000 个/mm3为显效;痰菌培养转阴、影像学显示病灶大部分吸收、体征及症状消失、WBC 计数恢复至4000~10 000 个/mm3为有效;痰菌培养阳性、影像学显示病灶未减小或增大、体征及症状未见明显好转、WBC 计数恢复至>10 000 个/mm3为无效。

1.3.3 细菌清除率 根据两组患者的痰检结果,记录两组患者的细菌培养结果及清除情况。细菌清除情况根据细菌学归转进行分类,包括清除、部分清除、不变及替换。

1.3.4 血清相关炎症因子指标 分别对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 周后的血清相关炎症因子指标进行检测,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C 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

1.3.5 不良反应 记录两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或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治疗1 周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分,±s)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1 周后,两组TNF-α、IL-6、CRP 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水平比较(±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水平比较(±s)

注 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IL-6:白细胞介素-6;CRP:C 反应蛋白

2.4 两组痰菌培养结果及清除率比较

观察组21 株检出菌中清除20 株(95.24%),未清除1 株(4.76%),菌株清除率为95.24%;对照组18 株检出菌中清除12 株(66.67%),未清除6 株(33.33%),菌株清除率为66.67%。观察组病原菌总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

2.5 两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对照组胃肠道反应1 例(2.44%),观察组皮肤瘙痒2 例(4.76%),经短暂停药或对症治疗后症状均消失。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P=1.000)。

3 讨论

卒中患者行机械通气或人工气道治疗,增加了肺部感染发生率,诱发SAP[13]。抗生素类药物通过抑制敏感细菌细胞壁的生物合成而达到杀菌作用,在SAP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14-15]。但仍有相关研究报道,单一抗生素治疗方案对部分肺部感染严重患者临床疗效尚无法达到预期[16-17]。随着我国中医理论的迅速发展,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在临床实践中应用逐渐广泛。中医辨证论治理论认为,肺为娇脏,朝百脉,以气行血,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赖以所养[18]。故SAP 多由心肺受损、肺气不畅所致,可予以清肺通腑、止咳化痰等治疗方案[19]。痰热清注射液中黄芩可清热燥湿、化痰解毒;熊胆粉可清热平肝、祛痰平喘;山羊角可镇静退热、平肝熄风;金银花可抗肿消炎、解热止血;连翘可除热祛湿、抑菌解毒。诸药合用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化痰的功效,对进一步提高SAP 的临床疗效具有促进作用[20]。现代药理研究显示,痰热清注射液可抑制免疫细胞的超敏反应,改善患者的肺泡换气功能[21]。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病原菌总清除率高于对照组,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提示给予SAP 患者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中医证候评分,提高病原菌清除率,且未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相关研究证实,舒巴坦与头孢哌酮联合应用后,可增加头孢哌酮抵抗多种β-内酰胺酶降解的能力,对头孢哌酮产生明显的增效作用[22-23]。而本研究是在头孢哌酮/舒巴坦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有助于提高SAP 患者的临床效果。CRP 可于SAP 患者急性期通过肺炎链球菌的荚膜C-多糖发生反应,从而反映机体的炎症状态;IL-6 可通过调节机体CRP合成,干预机体的免疫应答;TNF-α 具有诱导肝细胞急性期蛋白合成,引起发热,促进IL-6 等炎症因子分泌的作用[24-26]。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1 周后,观察组TNF-α、IL-6、CRP 水平低于对照组,提示给予SAP 患者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

综上所述,给予SAP 患者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中医证候评分,提高病原菌清除率,降低炎症反应,安全性良好。

猜你喜欢
舒巴坦头孢哌酮清除率
膀胱镜对泌尿系结石患者结石清除率和VAS评分的影响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及使用注意事项探讨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分析与预测模型构建
昆明市女性宫颈高危型HPV清除率相关因素分析
注射用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2∶1)有关物质的测定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观察
血液透析滤过中前稀释和后稀释的选择
早期血乳酸清除率与重度急性颅脑外伤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老年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33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