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消胀清宿汤配合举足取足三里穴治疗阴虚肠燥型习惯性便秘的临床效果

2022-08-24 03:22张小雨王凤林王苏蕊曹雪丽
中国医药导报 2022年21期
关键词:习惯性胃肠肠道

张小雨 杨 新 王凤林 王苏蕊 高 雪 曹雪丽

1.河北省三河市医院急诊内科,河北三河 065200;2.河北省三河市医院胃镜室,河北三河 065200;3.河北省三河市中医医院内科,河北三河 065200;4.河北省廊坊市中心血站临床用血指导科,河北廊坊 065099

习惯性便秘是一种长期慢性的疾病,又被称为功能性便秘,每周的排便次数一般不超过3 次,同时排便较为困难,症状持续时间超过12 周的患者可诊为该病[1-3]。习惯性便秘有较为复杂的发病机制,目前研究认为,该病的发生与饮食习惯、肠道功能失衡、心理压力过大、遗传因素等有较为密切的联系[4],而且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5]。在西医治疗方面,促胃肠动力药、泻药、微生态制剂等常被用于习惯性便秘的治疗,这些治疗方法一般在短期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远期疗效较差,患者的生活质量不能得到明显改善[6]。在中医学理论中,便秘多因气虚、阴虚、血虚、气滞等导致大肠传导失常,在治疗上多以行气导滞、滋补、通泻、益气润肠为主[7],本研究主要探讨自拟消胀清宿汤配合举足取足三里穴治疗阴虚肠燥型习惯性便秘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9 月至2021 年3 月就诊于河北省三河市医院的80 例习惯性便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通过。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入选标准

1.2.1 纳入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Ⅳ标准》[8]进行设定:①每周排便次数<3 次,排便费力、排便自觉排不尽、粪便呈硬结或干球状、排便时肛门或直肠有嵌顿阻塞感、需要用手按压辅助才能排便,患者符合以上6 项中的2 项或2 项以上;②大便干结难下,只有在服用泻药时便质才会变软;③症状持续时间>6 个月,并在近3 个月内与上述症状相符;④已排除肠易激综合征;⑤通过肛门指检、直肠造影等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评定标准》中便秘的诊断标准进行制订[9]:①便质干硬,排便费力或大便不干结但排出困难;②排便时间延长,每次排便间隔时间>3 d;③除外其他器质性病变及因药物原因引起的便秘;④病程>1 年;⑤符合阴虚肠燥型便秘的证候表现:大便干结,状如羊屎,口干少津,神疲纳差,舌红,苔少,脉细数。

1.2.2 排除标准 ①诊断为其他原因便秘;②晕针或不能接受针刺治疗;③妊娠或哺乳期的妇女;④伴有严重心脑血管、神经及凝血功能异常的疾病;⑤治疗前3 个月内应用其他药物或参加其他临床研究;⑥精神异常或精神不稳定[10]。

1.2.3 中止、脱落标准 ①主动退出或中途失访;②病情加重或出现严重并发症。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 采用自拟消胀清宿汤配合举足取足三里穴的方法进行治疗。①针具:汉医牌Φ0.35 mm×100 mm 不锈钢毫针(长春市爱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②消胀清宿汤:玄参10 g、厚朴10 g、枳实10 g、麦冬15 g、五味子15 g、大黄10 g(后下)。日1 剂,每日分早晚两次于饭后温服,每次口服200 ml,2 周后观察治疗效果。③举足取足三里穴:见于佚名手抄本针灸古籍,曰“三里二穴,当举足取之”。嘱患者仰卧床上,抬起下肢,将足举起,然后常规消毒足三里穴表面皮肤,用两寸毫针刺入足三里穴约一寸半,待患者坚持1~2 min 后放下下肢,留针30 min[11],1 次/d,2 周后观察治疗效果。

1.3.2 对照组 单纯采用自拟消胀清宿汤的方法进行治疗,2 周后观察治疗效果。

1.4 观察指标

1.4.1 血清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水平 治疗前后用荧光检测法分别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5-HT 水平[12]。

1.4.2 血清P 物质(substance P,SP)和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水平 治疗前后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SP 和SS 水平[13]。

1.4.3 中医疗效 中医疗效评价标准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4]制订,治愈:两次排便之间的间隔时间<2 d,解时通畅,便质软硬适度,证候积分减少程度≥95%;显效:排便每3 天1 次,排便欠通畅,便质偏硬,证候积分减少程度70%~<95%;有效:排便每4 天1 次,排便自觉费力,便质较硬,排便自觉排不尽,证候积分减少程度30%~<70%;无效:排便每5 天1 次或超过5 d 排便1 次,排便时小腹胀痛,需要辅助才能将便排出,便质干燥,证候积分减少程度<3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或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5-HT 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清5-HT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血清5-HT 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5-HT 水平比较(ng/ml,±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5-HT 水平比较(ng/ml,±s)

注 5-HT:5-羟色胺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P 和SS 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清SP 和SS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血清SP 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血清SS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血清SP 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SS 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P 和SS 水平比较(ng/L,±s)

注 SP:P 物质;SS:生长抑素

2.3 两组患者中医疗效比较

治疗组中医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中医疗效比较[例(%)]

3 讨论

习惯性便秘是便秘疾病中的一种类型,是一种持续性、原发性的功能性便秘,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大便干结,排便困难,大便次数减少等症状[15]。现代研究认为,习惯性便秘的发病与精神心理、饮食结构、激素水平、药物刺激、遗传禀赋、神经递质及排便动力学异常等因素有较为密切的关系[16]。中医理论认为,习惯性便秘与气血津液有密切的联系,气机郁滞或者气血津液亏虚,会导致大肠传导无力,肠道失于濡润,出现粪便干结,排便费力,排便次数减少等症状[17-19]。在临床治疗上,西医对致病因素的处理比较单一,而且长期使用还可能会产生依赖,甚至打乱水、电解质的平衡,复发率比较高[20]。而中医药在治疗该病方面有着较为明显且独特的效果,在临床实践中,通过不断探究与摸索,自拟消胀清宿汤配合举足取足三里穴治疗习惯性便秘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在自拟消胀清宿汤中,玄参能够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厚朴具有燥湿消痰,下气除满的功效;枳实破气消积,化痰除痞;麦冬滋阴润肺,清心除烦,益胃生津;五味子能够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大黄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的功效。厚朴、枳实、大黄取其行气散瘀导泻的作用,改善大肠传导功能;玄参、麦冬取其滋阴功效,改善大肠环境,濡润肠道,促进粪便的正常排出;同时,五味子兼有敛阴生津与益气的功效,在滋阴濡润肠道的同时,补充人体正气,气足则能够推动机体正常运转,改善患者排便费力的情况。诸药合用,在滋阴润肠的同时兼有行气导泻的功能,从而改善患者阴虚肠燥的情况,并且通过气机运行来促进排便;同时能够扶助人体正气,促进人体功能的正常运行,改善排便状态。

现在药理研究认为,玄参中的多糖物质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同时还具有一定缓解疲劳增强耐力的作用[21];麦冬可以改善肠道菌群多样性,促进肠道益生菌的增殖[22];厚朴能够使肠推进率得到改善,升高胃动素、胃泌素血清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蛋白水平,改善胃肠功能性问题[23];枳实能通过调节5-HT3 改善便秘、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临床症状[24-25];大黄中的大黄素、番泻苷均能够起到致泻的功效[26],大黄素能够抑制Na+-K+-ATP 酶的活性,降低小肠上皮细胞离子的主动运转速率,减少小肠上皮细胞对钠离子、葡萄糖及水分的吸收,扩张肠腔容积,对肠壁产生刺激,提高胃肠蠕动的频率,从而起到致泻的作用[27]。现代药理学研究也证明五味子对肠道作用明显[28-30],五味子介导的结肠非肾上腺素能非胆碱能弛豫可使结肠推进速度降低,使结肠的运输情况得到调节,抑制结肠的自发性收缩[31]。从而调节大黄的泻下功效,防止出现泻下太过的情况,保证肠道的濡润与传导功能。

足三里穴为足阳明胃经上的穴位之一,是胃的下合穴、五输穴的合穴[32]。具有温中散寒,补中益气,健运脾阳,强壮全身,宣通气机,导气下行,提高机体抵抗力的作用[33]。现代研究认为,针刺足三里穴,能够对胃肠道生物电进行调节,提高胃肠道的蠕动能力,改善胃肠高敏状态和胃肠动力,具有一定的穴位特异性[34]。也有研究认为,胃肠激素在人体胃肠运动调节中有较为重要的作用,刺激足三里穴可以对胃动素、生长素释放肽和胃泌素等与胃肠道运动有关的激素进行调节,增强胃肠运动功能[35]。而举足取足三里穴,在举足时,腿部肌肉收缩,在肌纤维的紧张状态下进行针刺,对局部穴位的刺激更加强烈,使针感进一步增强,起到更优的治疗效果[12]。

5-HT、SP 具有促使胃肠道平滑肌蠕动和收缩的作用[36];SS 能够延缓胃肠道内容物的排出,是一种抑制性胃肠激素[37]。治疗后,两组患者5-HT、SP 指标均较治疗前升高,SS 指标较治疗前降低(P <0.05),提示应用该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便秘情况。在临床实践中,自拟消胀清宿汤配合举足取足三里穴治疗习惯性便秘,通过内服药物滋阴行气,配合足三里穴宣畅气机、健运脾阳的作用,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也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与方法。但是在临床治疗中,对于该治疗方法的作用机制仍然存在不足,对于该方法的机制仍需要进一步探究,进一步发展,以期获得更佳的临床疗效,更好地解决患者的实际问题。

猜你喜欢
习惯性胃肠肠道
70%的能量,号称“肠道修复菌之王”的它,还有哪些未知待探索?
夏季谨防肠道传染病
老年习惯性便秘该如何治疗
常做9件事肠道不会差
你的心情决定胃肠的健康
药膳调治胃肠型感冒
老年习惯性便秘的蒙医护理
要从“肠”计划 肠道SPA三部曲
对于权力,人为什么会习惯性服从
超声内镜在胃肠间质瘤中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