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应用于百日咳患儿临床效果及价值研究

2022-08-24 03:22何金孝李晶晶朱亚琼
中国医药导报 2022年21期
关键词:百日咳循证家属

弋 曼 梁 娟 何金孝 李晶晶 朱亚琼

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儿科门急诊,陕西西安 710038

百日咳是临床诊治中一种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百日咳博德特菌感染是导致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1-2]。百日咳临床特征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同时伴有吸气“鸡鸣”样回声[3-4]。百日咳患儿病情迁延数月,治疗时间较长。既往研究[5]显示,治疗期间同时加强科学护理配合对疗效提高及并发症控制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在百日咳患儿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46 例于2019 年3 月至2020 年4 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诊治百日咳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儿童百日咳诊断与治疗建议》[6]中百日咳诊断标准,且鼻咽部分泌物荧光定量PCR 检测结果为阳性,同时经相关临床检查获得确诊;②住院接受治疗;③家属在知情研究目的及方法前提下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存在严重实质性脏器功能不全;②伴有哮喘;③存在气道发育异常及其他严重先天性疾病;④有精神性疾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23 例,男13 例,女10 例;年龄5 个月~7 岁,平均(3.52±1.70)岁;病程4 d~3 周,平均(1.57±0.16)周;家属文化水平:大专及以上8 名,中专及高中10 名,初中及以下5 名。观察组23 例,男12 例,女11 例;年龄6 个月~8 岁,平均(3.58±1.59)岁;病程5 d~3 周,平均(1.62±0.20)周;家属文化水平:大专及以上9 名,中专及高中9 名,初中及以下5 名。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患儿样本量采用统计分析软件PASS 11 进行估算,检验水准设α=0.025(0 单侧),检验效能1-β=0.80。根据现有的研究数据,结合以往文献同类型研究和统计学专家的咨询意见,估计样本量大约为46 例(包括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并通过(KY201408)。

1.2 护理方法

治疗期间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护理小组成员为科室护士长(1 名),科室护师(2 名)、护理人员(8 名)。护理干预措施如下:①护理人员对患儿家属进行一对一健康宣教,主要讲解患儿病情、治疗方法、护理方法、注意事项等。②密切观察和监测患儿病情变化情况。主要观察体温、面色等变化情况。定时进行痰液病原菌培养,了解患儿治疗效果。③给予患儿及家属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加强与家属及患儿的沟通,根据患儿年龄、性格特点、理解能力及家属心理状态,加强心理疏导,帮助患儿、家属缓解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④行呼吸道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及时做好患儿体位更换,轻拍背部帮助患儿有效排痰。

观察组患儿治疗期间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加强循证护理干预,护理工作由相同护理小组成员完成。干预措施如下:(1)提出循证问题。从患儿入院开始,护理人员全面评估其病情状况。详细分析百日咳发生原因、病理,同时结合家属需求、治疗方案全面了解并掌握患儿的相关临床资料,明确患儿护理循证问题具体为病情变化观察、健康教育、呼吸道护理、饮食及用药指导等。(2)寻找循证支持。护理人员根据循证问题,选择以“百日咳”“循证护理”等作为关键词,经书刊、互联网等进行文献检索,寻找百日咳患儿治疗期间健康宣教、药物指导、心理疏导等相关文献。同时结合临床护理、患儿及家属需求、护理经验制订护理方案。(3)循证应用。①健康宣教。护理人员加强与家属沟通交流,向其讲解疾病知识、治疗及护理措施、注意事项等,使家属更好地了解患儿治疗及护理流程,提高其配合度;加强给予患儿心理安抚,通过态度和蔼、贴心照顾增加患儿安全感,减轻其害怕、焦虑、恐惧情绪。②病情观察。百日咳患儿症状在夜间会明显加重,因此需加强巡视。主要观察患儿精神状态、面色、口唇等状况;观察患儿咳嗽强度、性质、频率等。严密观察伴有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呼吸节律、深浅度、频率等变化情况。③加强呼吸道管理。存在低氧血症患儿行低流量氧气持续吸入,减轻患儿不适感;痰液黏稠无法咳出者,加强吸痰干预,行短时间、小雾量、间断性雾化,治疗期间对患儿呼吸、咳嗽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发现患儿出现呼吸困难、口唇发绀等症状时立即报告医生。④加强环境护理。保证室内温湿度维持在适宜范围内,做好门窗通风,使室内空气保持新鲜;加强消毒隔离和陪同、探视人员管理,降低交叉感染发生风险。⑤加强用药及饮食护理。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目前治疗小儿类百日咳综合征的首选药物,静脉输注给药时,速度须缓慢,滴注时间应>1 h/次;行穿刺时必须做好血管保护,尽量减轻静脉刺激,减缓患儿疼痛感;每100 ml葡萄糖溶液可加入浓度为5%的碳酸氢钠0.8 ml,使葡萄糖pH 值能够维持在约6.0 水平,提高注射液的稳定性,提高药物使用效果,减轻毒副作用。饮食方面:患儿饮食以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为主,且用餐时温度和喂食速度须适宜,避免出现呕吐、痉挛性咳嗽等症状;患儿饮食必须要坚持少食多餐原则,且多样化安排膳食方案,增强患儿食欲;进食后须做好患儿口腔清洗,避免感染发生。

两组均于护理两周后进行效果评估。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儿鸡鸣样回声、痉挛样咳嗽、咳嗽致呕吐等时间,同时记录患儿住院时间。干预前后均通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估患儿家属心理状态,HAMD 评分>20 分、HAMA 评分>14 分判断为肯定有抑郁、焦虑情绪[7]。同时自拟评估量表评估家属相关疾病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满分为100 分。总疗效评估[8]:显效:患儿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痉挛性咳嗽等症状显著改善,肺部啰音基本或完全消失,肺部影像学显示病灶显著吸收:有效:患儿体温恢复正常,痉挛性咳嗽、肺部啰音相比治疗前明显改善,病灶明显缩小;无效:患儿相关临床特征及症状与治疗前比较均无好转,或加重。总有效率=(有效+显效)例数/总例数×100%。观察患儿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症状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咳嗽导致呕吐时间、面色青紫时间,闻及肺部啰音时间,鸡鸣样回声时间,痉挛样咳嗽时间以及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症状持续时间及住院天数比较(d,±s)

表1 两组患儿症状持续时间及住院天数比较(d,±s)

2.2 两组患儿家属心理状态及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儿家属HAMD、HAMA、知识认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两组HAMD、HAMA 评分均降低,知识认识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HAMD、HAMA 评分低于对照组,知识认知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家属HAMD 及HAMA 评分、知识认识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患儿家属HAMD 及HAMA 评分、知识认识评分比较(分,±s)

注 HAM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

2.3 两组患儿总疗效及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儿总疗效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总疗效及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例(%)]

3 讨论

百日咳是临床常见呼吸道疾病。患儿因胸廓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咳嗽无力,且呼吸道狭窄,细菌感染后产生大量毒素,并释放于全身,纤毛运动停止,无法及时将呼吸道分泌黏液有效排出,因此如百日咳症状未能及时获得有效改善,可引发呼吸衰竭、肺炎等严重并发症[9-10]。百日咳患儿病情迁延,治疗时间较长。既往研究显示,治疗期间同时加强科学护理干预对疗效提高及患儿预后改善均具有重要意义[11-12]。

百日咳患儿常规护理主要是护理人员根据医嘱,同时结合患儿具体病情行病情观察、药物使用指导、饮食指导等。该种护理干预无法满足家属及患儿的护理需求,护理效果存在明显局限性[13-14]。循证护理指的是护理思维方式及决策方式的一种程序,护理人员做临床判断前,通过查询、鉴别,并充分利用相关科学依据,将科学依据与患者实际护理需求合理结合,提高护理服务工作的周密性和科学性,提高护理质量[15-16]。本研究中,给予观察组患儿循证护理后,该组患儿相关临床症状、体征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与接受传统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比较均明显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该结果表明,循证护理用于百日咳患儿护理中,可明显加快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时间,缩短其住院时间。分析原因可能是:循证护理过程中需不断解决问题,护理人员通过查阅循证护理学、循证护理学等相关文献,以科学依据为基础,同时结合护理经验和患儿实际护理需求,制订最佳护理计划,并在整个工作过程中严格遵照施行,因此能够保证护理干预实施获得理想效果,促进患者症状得到更好改善[17-20]。有文献指出,循证护理可提高护理人员工作主动性,促进其护理技能获得更好发挥,使常规被动护理成功转变为主动护理,更好体现护理服务的个体化[21-22]。本研究中,观察组患儿接受循证护理后,家属HAMD 及HAMA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疾病知识认知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由此可知,循证护理干预可帮助患儿家属改善心理状态,提高其疾病知识认知度。循证护理以提供给患者最大限度的照顾作为目标,是传统护理观念及模式的一个重大转变[23-24]。循证护理在明确循证问题、寻找循证支持基础上,从加强针对性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呼吸道管理、环境管理、用药及饮食指导等几个方面给予观察组患儿护理干预,将健康宣教和心理护理贯穿于整个护理始终,因此可帮助患儿及其家属更好地缓解负面情绪,可使家属掌握更多疾病相关知识,提高患儿本人及家属的配合度,这对患儿病情总体控制效果提高[25-26]。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患儿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循证护理中,护理人员可及时发现、思考、解决问题,护理人员工作能力可获得不断提升,进而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儿通过有效治疗及护理后病情获得更好改善,同时可降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风险[27-28]。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用于百日咳患儿,可有效缩短患儿症状改善时间,提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减少并发症。

猜你喜欢
百日咳循证家属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阿奇霉素在小儿百日咳的应用
《循证护理》稿约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小心百日咳
位置大数据侦查循证研究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百日咳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循证医学在中医教育实践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