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云嘎:是音乐剧成就了我

2022-08-28 03:38周洁
新民周刊 2022年30期
关键词:爱乐新民音乐剧

周洁

7月6日晚上8点左右,东方卫视《爱乐之都》总决赛的录制结束,忙碌的工作告一段落,阿云嘎有些疲惫,但眼神依旧清亮。

在爱乐之都的几位助力人中,阿云嘎对于音乐剧的了解是最为深入的——台上的每一个节目他都如数家珍,每一个参赛选手他都了解熟悉,有一些还有过搭档合作。所以,当选手们拿到不那么理想的成绩时,阿云嘎往往第一个出来鸣不平,毫不吝啬他的赞美,他太心疼了,“手心手背都是肉”,都是中国音乐剧的人才啊。

节目之外,他在自己的微博上开设了《阿云嘎的爱乐之心》音乐剧小课堂,为观众介绍了多部国内外优秀的音乐剧作品,比如《钢的琴》《近乎正常》《摇滚莫扎特》等。

从《声入人心》走进大众视野以来,音乐剧一直是阿云嘎的初心,这几年,阿云嘎陆续为观众献上了《在远方》《罗密欧与朱丽叶》等经典作品,收获不少好评,在音乐剧的舞台上,阿云嘎总能散发最闪耀的光芒。

他还开始尝试担任音乐剧的制作人。“音乐剧就像一个人,Ta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性格、自己的情绪,这些都需要跟它一点一点磨合。”这是他担任制作人后得到的切身体会。怎么办呢?磨呗。一有好的灵感,他总是第一时间记录下来,他还会认真听取大家的意见一遍遍打磨剧情,力求完美。

2022年年初,阿云嘎成为了首个国有音乐剧团——北京歌剧舞剧院音乐剧团的团长并着手开始制作《基督山伯爵》音乐剧中文版,据悉,这一版本将由俄罗斯版幕后制作原班人马、世界级顶尖团队共同打造,其中讲述的爱与复仇的经典故事至今为人津津乐道。

除了音乐剧,阿云嘎在话剧、电影等艺术领域也有亮眼的表现,是名副其实的多栖艺人,用流行的话说,斜杠青年。会觉得辛苦吗?面对记者的问题,阿云嘎摇了摇头,“能者多劳”,他说,但是很快他又否定了这个形容词,因为他觉得做这些事是开心的:“都是自己热爱的东西,趁年轻多干一点。”

作为当下中国音乐剧的明星演员,阿云嘎却没有所谓的“明星架子”,在和《新民周刊》的對谈中,他的真诚、耐心,给在场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一个行业的发展,不是一两个人的事情,“一个行业好,是因为一群人的坚持,那些没有参加电视节目,默默在台上付出,用一场一场的演出赢得掌声和观众的演员们,他们很了不起,也是行业的中坚力量”。

《新民周刊》:和《爱乐之都》结缘的契机是什么?

阿云嘎:有这样的一个开创性的综艺节目,我特别想参与其中。录制前的一个星期,我接到了节目组的邀请,让我来参与,我很兴奋。虽然准备的时间很短,但我觉得电视节目对于音乐剧行业来说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机会,我一定得来。

我想让更多的人看到台前台后这群正在为音乐剧发光发热的人。我对他们非常熟悉,可以做一个最迅速能够跟大众拉近的媒介。

《新民周刊》:有观众打趣,说您在节目中是“端水大师”?

阿云嘎:手心手背都是肉,你说哪个不好哪个好?再说,到我们《爱乐之都》的音乐剧演员,都是有各自的优势和魅力,你没有办法去用一个固定的标准评价,我们是相互之间吸取养分的过程。

《新民周刊》:您吸取了哪些养分?

阿云嘎:就我来说,我在节目中看到了创作出属于我们中国原创音乐剧的可能性。

因为中国音乐剧在发展,我们一直在探索、实验,这是很有趣的一件事,而节目组各种火花的碰撞,尤其是后半段和一些跨界流行音乐人的合作,在舞台上呈现的一些好的IP、电影选段,就像给未来新的音乐剧模式埋下了一颗种子,至于这颗种子未来是开出花还是长成参天大树,这个取决于我们后续怎么做。

但我觉得埋下种子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

《新民周刊》:在节目中,您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个舞台?为什么?可以给普通观众推荐几部好的音乐剧吗?

阿云嘎:要把音乐剧节目在电视上呈现,其实难度很大,你得拍出人物关系,拍出现场的氛围,让普通观众感受到演员的魅力、音乐的魅力......某种程度上节目组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

对于经典的剧目,虽然我个人是挚爱,但对普通观众而言,可能由于地域以及文化差异,这些经典剧目可能会让他们感觉有些距离。所以刚开始的时候,像《在远方》这样的作品,在普通观众中广受好评,因为这样的人物,这样的故事,离我们很近,就像发生在我们身边一样。

至于我想推荐的音乐剧,太多了。大家可以在某站上搜音乐剧,那里边会给你很多惊喜。像法剧,它大部分以歌曲为主,歌很好听,剧也很浪漫,比如《罗密欧和朱丽叶》《摇滚莫扎特》《摇滚红与黑》等等。

美国百老汇的音乐剧,德国的音乐剧......如果你想了解都可以看一看。更重要的是,你可以点击《爱乐之都》,看到中国的优秀音乐剧演员的魅力。

《新民周刊》:前段时间,您出任了中国首个国有音乐剧团团长,对您来说,这个新身份意味着什么?目前做了哪些工作?

阿云嘎:这是一个职务,也是一份责任和担当,我认为这个工作最重要的是做好服务。我们剧团叫音乐剧团,我们是为音乐剧服务,为音乐剧人才服务——怎么样能够吸纳更多的音乐剧人才,音乐剧的制作人,在这里共同打造一个属于中国的音乐剧作品,这是我们最重要的目的。

其实音乐剧团成立之前,我们就做了《在远方》,我个人觉得这部音乐剧还不错,我不能说它有多好,但我觉得是一个良心剧。(《在远方》)也是我们成立音乐剧团的一个契机。今年,我们还有一部重磅作品《基督山伯爵》,我也会参与其中,目前主要是围绕这部戏在做很多的工作。

《新民周刊》:在您看来,音乐剧好坏的评价标准是什么?我们怎么做出好的音乐剧?

阿云嘎:首先是观众觉得好看。

当然音乐剧很复杂,它不是一个剧种,是多个剧种的融合体,它很开放,也很包容。包容是一件很好的事兒,但他也有倔强的脾气,需要花时间和精力一直去磨。比如我们要做一部剧,你啥都往里边放,揉完了,上演的时候哪儿哪儿都不对,它耍脾气。音乐剧脾气是很大的,要我来比喻的话,如果它像一个人,这个人是啥都吸收,但它是有性格的,你要跟它一点一点磨合,你要了解它的习性,才能在最后打出一套漂亮的组合拳。

所以说一部好的音乐剧,都是反复打磨出来的。

《新民周刊》:这两年您一直活跃在音乐剧的舞台上,还跨界演出了话剧、电影,平时还有许多晚会、综艺也邀请您参加,紧凑的行程,不同的身份切换,您会觉得辛苦吗?

阿云嘎:我很开心做这些事,因为我正在做我自己热爱的事情,我能体现我自己的价值,这是我活着的一个意义所在。

每个人的目的是不一样的,所以选择也是不一样的。因为热爱,我愿意倾注我所有的一切,趁年轻多干一点。当然我还是会拿出我大部分精力,站在我热爱的舞台上,这是毋庸置疑的。

《新民周刊》:现在的音乐剧市场,演员有AB角之分,演员排期表也是观众选择看剧必不可少的,您怎么看待这一现象?

阿云嘎:我觉得可以把固有的模式变一下,不要觉得A角演员就厉害,B角C角D角就不厉害了?不是的,他们都是为观众服务,为舞台服务的,不能把他分为谁高谁低,他在整个剧里边不分轻重。如果戏好的话,观众更多的是看舞台角色本身,而不会去看是谁演的。

可能现在我们要靠演员去卖票,它是一个过渡,是一条必经之路,但最终是要戏本身去吸引观众。

一个行业好不是一两个人的事情,一个行业好是因为这一群人的坚持,以及这个群体里面有很多角儿,这个很重要。那些没有参加过综艺的,默默无闻在台上付出,一场一场赢得掌声和观众的演员,他们是了不起的,他们才是我们整个行业里的中坚力量。

这是我这几年的一个感悟,因为有时候别人会说,因为参加综艺节目,你带火了音乐剧什么的,其实并不是。音乐剧成就了我,我也想为了它做点事。

阿云嘎出演音乐剧《在远方》,同时参与作曲。

大概六七年前,国内原创音乐剧还并不怎么吸引观众,剧场很多时候都坐不满一半人,演员比台下观众还要多的情况,也偶尔发生。那个时候,音乐剧市场还是引进剧的天下,直到像阿云嘎这样的明星演员出现后,有力拉动了音乐剧市场的票房。

音乐剧在疫情暴发后迎来第二个快速发展时期,国外剧目较难进入国内演出市场后,国内音乐剧制作公司抓住机会,推出了不少观众喜闻乐见的音乐剧作品,目前在音乐剧门类下搜索演出,你会发现,音乐剧的形式多种多样,舞台可大可小,而且,他们的市场表现都很不错。

不过,热闹的市场背后,原创音乐剧的创制、音乐剧演员的专业素养和观众审美需求之间仍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有不少优秀的作品在一轮一轮的演出中不断打磨、精进,但市场上也有不少急于上马的粗制滥造之作,总体来说,国内原创音乐剧的生产机制,仍然处在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

音乐剧行业需要人才,也期待人才的加入,《爱乐之都》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正如东方卫视副总监、《爱乐之都》总制作人施嘉宁所说:“短期目标,是让观众最短的时间里认识这些宝藏的音乐剧演员,带动线下音乐剧的市场和票房;中期目标是让更多的人才加入到这个行业,形成一种集体的效应;长期目标则是推动产业发展,让上海这座城市成为‘东方的百老汇’。”

而作为音乐剧市场繁荣期的代表人物,阿云嘎对此无疑有更深的体会,他告诉记者,一个行业的发展不是靠的一两个人,而是因为一批人的坚持,“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只有汇聚一批人才到音乐剧领域,才能让市场变得更大。

阿云嘎自己也在朝着这一方向使劲儿,从站在音乐剧舞台中央的演员,到如今他多项跨界,还尝试担任音乐剧的制作人。在欧美国家,每一位顶级制作人背后有大量的作品广为流传,这些作品和制作人,构成了音乐剧发展的历史,阿云嘎也充分意识到这一工作的重要性,“如果把音乐剧比作一块钟表,制作人就是负责购买优质的零部件和挑选合适的工匠来组装的那个人”,是一部音乐剧成败的灵魂人物。

从《在远方》开始,他就有意识地积累自己,用他自己话说,“趁年轻,多学习,多干点”,他也十分尊重市场的反馈,他提到,观众觉得好看,是评价音乐剧好坏的重要因素。今年,由他担任制作人的音乐剧《基督山伯爵》即将跟观众见面,他既欣喜期待,也紧张忐忑,但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尊重市场尊重观众的制作人,他的作品也会如此。

猜你喜欢
爱乐新民音乐剧
与昇和影音同行,服务上海爱乐者 专访乐颂坊卓亦丰
2013年“石狮爱乐杯”全国个人赛6局
依托“爱乐”平台 提升专业素养——记浙江省奉化市中小学音乐教师“爱乐”俱乐部
爆笑音乐剧的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