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2022-08-30 08:18飞,徐
科技与创新 2022年17期
关键词:老鼠课程体系互联网+

彭 飞,徐 坤

(1.北京工商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北京 100048;2.北京大学医学图书馆,北京 100091)

2015年7月,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2020年5月,李克强总理在发布的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全面推进“互联网+”,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互联网+”,简而言之即“互联网+传统行业”,能够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促使互联网与传统产业深入融合,通过优化配置生产资源、更新业务体系、重构商业模式等形式促使产业升级、推动经济发展,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形态。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内容[1],“互联网+”的出现和推进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探索将“互联网+”与创新创业教育结合,构建完善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模式,积极引导、启发、激励、促进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提升大学生创新及自主创业能力,具有重要的教学和社会意义。

1 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当前,创新创业是全社会的热点话题,备受关注,在高等院校教育中进展得如火如荼,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基础仍较为薄弱,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定位不清晰,课程体系不够完善,缺乏实践环节。目前,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大多以课堂教学为主,局限于学校、课程,课外延伸和拓展不足。课程设置上缺乏顶层设计,整体零散、类别较少、设计单一、体系不够完善。授课时仍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环节、实践教学不足,难以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此外,学科之间、专业之间的互动、渗透、融合程度不够,未能贯穿于人才培养体系中,尚未形成系统的创业教育模式。

创业过程中,创业环境差,创业技术难度较大,创业资金普遍缺乏。目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尚处于发展阶段,创业环境整体较为严峻,主要体现在政策法律保护不够完善,政策扶持、知识产权保护、企业制度等有待加强,商业模式处于探索阶段。创业过程中,容易被模仿取代,竞争力不足,难以在市场中立足。

师资队伍知识背景单一,有待整合优化。目前,创新创业教师的教师大都为管理、经济、就业方面的教师,缺乏理工科背景、专业技术背景较窄,在涉及较为具体、深入的技术/产品难题时,难以真正指导学生攻坚克难、解决技术问题。此外,还缺少系统的创业理论培训,教学与实践效果有待提高。

2 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针对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应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包括明确双创教育定位、优化课程体系;整合创业资源,提供技术支持与资金保障;以竞赛和项目为驱动,丰富创新创业实践;将创新思维、创业理念融入学科建设、师资队伍、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方案等各个环节。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2.1 明确目标定位,完善课程体系

明确双创教育定位,将其纳入大学必修课。在授课过程中,一方面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了解创业现状,掌握整合创业要素及创业队伍、发现创业机遇、应对创业风险、融资、申办企业等基础理论;另一方面注意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有机融合[2],总结更新创业案例,编著相关教材,共建共享精品资源(如课程课件、创业案例库、信息渠道、实践教学项目和赛事等),实现多维度联动,高效科学决策。更新教育理念,将创新创业理念有机融入其他课程中,如“市场调查”“消费行为”“消费心理学”“经济学”等课程,丰富和完善课程体系。

根据不同学科、年级,设计培养目标和方案,可以通过“定制化、传帮带”等形式实施教育方案,逐渐实现“意识唤醒→能力塑造→能力培养→全面提升”的培养目标。在学生掌握专业技术、核心技术,熟悉互联网、计算机、经营管理等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行动,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专业教育深度有机融合,构建专业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新体系,形成具有专业特色与优势的创新创业模式。

此外,打造综合性的资源共享与创新创业平台,在人才培养环节,实现学校、学院、专业共同高效管理,注重与社会用人单位的沟通交流,不断优化人才培养目标和相应课程体系。

2.2 整合创业资源,提供技术支持与资金保障

遴选经验丰富的校内教师,组建“双创导师团”,实现“专业教师+创业教师+创业导师”的融合,将创新创业教育内容融入专业课程,不仅讲授好专业知识,还要担任学生的创业导师。加强包括经济、法律、财务、管理等多学科交流与合作,形成跨学科、多专业背景的师资队伍,共同指导开展双创教育。此外,还可以成立创新创业学会、社团,定期举办创新创业模拟活动,集思广益、分享经验、互相支持,增强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知和体验。高校还应发挥牵头牵线作用,对可行性较高、创新创意较好的项目给予一定的资助,帮助实施创业项目。

扩大和整合校内资源,建立校内校外创业导师库,设置创业咨询机构,对学生进行专业性、针对性指导,具体包括新媒体和互联网技能培训,成立学科竞赛、创业实践、创业设计工作室,为学生进行创业实践提供有力支撑。进行“四位一体”建设,实现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建共享空间的创业孵化基地,推动创新成果落地与转化。

引入校外指导资源,聘请校外导师;通过科技成果市场转化,政府、社会、企业特别是校友企业资助等,筹建双创专用种子基金,拓展资金渠道;为双创教育开展提供技术支持与资金保障。

2.3 融入创新理论,培养创新思维,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创新理论对于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维和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其中TRIZ创新理论是经典创新理论之一。用TRIZ理论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为分析问题→明确冲突→原理解决→对比评价→具体实施。结合理论,以生活领域捕鼠问题为例,浅析将其应用于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的实践途径。

目前的捕鼠方法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化学药物灭鼠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器具灭鼠装置中有以电磁元件为捕鼠原理的装置,电路容易被破坏,成本较高,且存在效率不高、取鼠不便等问题。经过功能分析及因果分析后发现,需裁剪工程系统中触发及捕捉机构这个组件,具体步骤如下。

2.3.1 描述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案例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没有触发及捕捉机构的条件下捕捉老鼠。

2.3.2 列举与工程问题相关的物质和场

本案例中的物质有捕捉装置主体、诱饵、老鼠等,其中捕捉装置主体承载诱饵可以看作机械场。

2.3.3 挑选组件,创建工程系统问题的物-场模型

捕捉装置主体和老鼠可以看作物质,两者没有场的作用。由于不存在机械场,老鼠可以进食诱饵,捕捉装置主体并不会对老鼠有动作。因此,捕捉装置主体和老鼠属于不完整的物-场模型。

2.3.4 根据物-场模型的类别找到对应标准解的类别

上述问题属于不完整的物-场模型,为第一类“建立或拆解物-场模型”中的第一子类,通过“完善物-场模型”中寻求标准解。标准解如下:如果物-场模型不完整,可以根据需要加入物质或场,使物-场模型完备,进而建立物质与场的相互作用。

2.3.5 根据标准解的推荐方案,建立解决方案的物-场模型

在本案例物-场模型中,由于缺少场,所以可以加入1个场,比如电磁场、电场、机械力场等。由于上述场分别需要加入电磁元件、电控元件、弹簧力学元件等,容易被破坏且成本较高,所以需进行优选;考虑到重力场无处不在,本案例中优选引入重力场,这样就创建了新的完整的物-场模型。

2.3.6 对物-场模型的解决方案进行技术完善

改进的捕鼠装置如图2所示,主要由主板、侧板、重物块、连接件、诱板、诱饵、诱捕桶和攀爬部分组成,重物块和诱板固定连接,在重物块的重力作用和主板顶面的支撑作用下,诱板处于水平位置,悬于诱捕桶上方;诱饵位于诱板前端,老鼠爬向诱板前端诱饵的过程中,当老鼠自身重力大于重物块重力时,诱板翻转,老鼠滑落至位于诱板下方的诱捕桶内,老鼠被抓住;当老鼠离开诱板后,在重物块和主板支撑作用下,诱板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位置,即复位状态,为下一次捕鼠进行准备。

图2 改进的捕鼠装置

装置结构简单,制作和安装方便,可以连续抓捕老鼠,同时不会损伤老鼠,安全卫生。此外,可以借助侧板前端的方形槽口将其固定在多种复杂的壁面等固定物上,可以在多种环境或工况下捕捉老鼠,具有较强的适用性。采用物-场模型、冲突分析对问题展开分析,得出具体方案,研发相关产品,基于创新产品进行创业实践活动。对于提升大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其创新创业能力具有现实意义。

2.4 以竞赛和项目为驱动,丰富创新创业实践

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级/省市级双创/三创大赛项目,在学校范围内持续挖掘、凝练、举办优质项目,聚焦具有潜力的“创业团队”“待孵化项目、待转化技术、待开发产品”,培育一批有科技含量、有创业前景的项目,加强日常指导,帮助分析市场前景、开拓创新思路、做好发展规划,并形成示范作用。重视学科比赛,在比赛过程中,通过模拟市场环境、进行市场展示和行业投资人评审,讨论论证产品/企业商业价值,并进行深入指导,丰富完善创业思路并获得投资,进而缩短创业周期,降低创业风险。在参赛过程中,指导教师加强指导,注意商业计划书的风格与形式、表述的简洁与逻辑性,突出重点和核心竞争优势,做好汇报展示等工作,“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的核心是讲好商业故事,分析项目的商业价值、商业模式及其可持续性,向大赛评委及投资人清晰展示该项目的商业价值和前景。此外,注重项目与社会需求/政策背景的结合方式,增加融资合作的可能性。让更多的师生从比赛中收益、在比赛中成长,最终达到“以学促创、以练促创、以赛激创、以践驱创”的效果。

科研项目在科技创新方面具有突出优势,能够转化为核心竞争力的技术与产品,基于科技创新的创业是高校创业教育的特色和优势,也更容易得到高科技企业的青睐与支持[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师科研项目中,有助于学生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市场需求动态,锻炼其独立思考及科学研究的能力。此外,丰富创业渠道,例如采用师生共创、校友帮扶、校间联合、校企合作等方式,不断壮大创业团队,提升创业项目的技术水平。发挥产学研合作优势,将教师科研成果用于创业实践,通过创业孵化园、创业实践基地、众创平台等进行项目对接,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将创业实践中的市场反应、用户评价建议反馈到科研项目中,促进科研成果改进、完善、提高;创业实践的收益可反哺科研,科研成果的更新完善能够提升创业竞争力,形成“科研—创新—创业”的良性循环生态链模式,形成创新创业竞争优势。

3 结语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机遇与挑战并存。因此,高等院校必须深化素质教育人才体系改革,探索“互联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完善课程体系,整合创业资源,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多种形式的平台和机会,提升创新创业能力,进而培养高素质的创新性人才,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服务国家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猜你喜欢
老鼠课程体系互联网+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抓老鼠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笨猫种老鼠
老鼠分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