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川芎嗪注射液与替格瑞洛联合治疗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效果分析

2022-08-30 03:18鲁,刘
大医生 2022年15期
关键词:川芎嗪血小板心绞痛

毕 鲁,刘 磊

(1.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内科药房;2.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心内科,山东菏泽 274000)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属于临床常见的缺血性心血管疾病,表现为心绞痛,由心脏血液供需失衡所致,主要症状为胸部发闷、疼痛、紧缩等,随着病情的进展能够引起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甚至猝死[1]。目前,临床针对CHD心绞痛主要从改善心肌缺血、缓解症状及预防心肌梗死、改善预后等方面着手治疗,常用药包括硝酸酯类、抗血小板类、他汀类、钙离子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等[2]。然而,不同用药方案在治疗CHD心绞痛患者中取得的效果却有较大差异[3-4]。替格瑞洛是能够选择性的拮抗二磷酸腺苷受体,对于血小板聚集与活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能够有效预防血栓相关的不良心血管事件。中医认为,该病由血脉瘀阻、脉道不通、不通则痛所致,治疗时应取通脉止痛、祛瘀活血之法[5]。川芎嗪是盐酸川芎嗪注射液的主要成分,有散瘀活血、止痛行气的功效,适用于供血缺失所致的心脑血管疾病。本研究心绞痛患者CHD采用探讨盐酸川芎嗪注射液与替格瑞洛治疗的效果,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CHD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研究组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22例;年 龄41~78岁,平 均 年 龄(62.60±4.50)岁;体质量指数(BMI)17.60~29.50 kg/m2,平均BMI(23.12±1.49)kg/m2;病 程1~12年,平均病程(5.50±1.80)年;加拿大心血管病学会(CCS)心绞痛分级:Ⅰ级18例,Ⅱ级21例,Ⅲ级9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21例;年 龄40~79岁,平 均 年 龄(62.65±4.23)岁;BMI 17.66~29.52 kg/m2,平 均BMI(23.02± 1.52)kg/m2;病程1~10年,平均病程(5.56±1.85)年;CCS心绞痛分级:Ⅰ级20例,Ⅱ级19例,Ⅲ级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对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①符合《稳定性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6]中CHD心绞痛的诊断标准;②生命体征稳定。排除标准:①心肌炎、心肌梗死等其他心血管疾病;②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疾病;③肝、肾功能不全;④脑血管疾病;⑤急性或慢性感染;⑥恶性肿瘤;⑦近1个月内使用过抗血小板药物、激素类药物或免疫调节剂治疗;⑧精神异常。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行硝酸酯、抗血小板、降脂等常规药物治疗,且在治疗期间注意低脂低盐饮食,加强休息,严禁烟酒,缓解精神负担。对照组患者口服替格瑞洛片(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93166,规格:90 mg/片),90 mg/次,2次/d。研究组患者采用盐酸川芎嗪注射液(中孚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2508,规格:40 mg∶2 mL/支)与替格瑞洛片联合治疗,将40 mg 川芎嗪注射液加入250 mL浓度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中行静脉滴注,1 次/d。替格瑞洛片的用法、用量与对照组相同。10 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①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参照《内科学(第9版)》[7]中的标准评价。显效:心电图指标均为正常,心绞痛基本消失;有效:心电图未完全恢复正常,ST段升高0.05 mV,心绞痛有所缓解,导联倒置T波变浅>25%,或者T波直立;无效:心电图指标无明显改变,甚至ST段下降,T波由直立转为平坦,导联倒置T波加深,心绞痛症状无变化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比较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与每次发作时的持续时间。③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心功能检测仪(安徽电子科学研究所,型号:ZXG-F)检测两组患者的心输出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每搏输出量(SV)。④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不良反应包括高尿酸、皮下出血、皮疹、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及发作持续时间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与每次发作时的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与每次发作时的持续时间少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及发作持续时间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及发作持续时间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心绞痛发作频率(次/周) 每次发作时的持续时间(min/次)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 48 6.12±2.03 2.10±0.52* 10.65±1.52 3.00±0.50*对照组 48 6.15±1.98 3.03±0.47* 10.59±1.60 4.12±0.49*t值 0.073 9.192 0.188 11.084 P值 >0.05 <0.05 >0.05 <0.05

2.3 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CO、LVEF、SV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O、LVEF、SV水平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CO:心输出量;LVEF:左室射血分数;SV:每搏输出量。

组别 例数CO(L/min) LVEF(%) SV(m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 48 5.12±1.23 6.97±1.25* 42.65±4.23 51.52±3.03* 64.52±6.56 78.65±5.47*对照组 48 5.19±1.45 6.04±1.05* 42.59±3.98 47.65±2.78* 64.49±5.78 71.65±4.46*t值 0.255 3.947 0.072 6.520 0.024 6.871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研究组1例患者发生恶心、呕吐,对照组1例患者发生高尿酸,两组患者均无发生皮下出血、皮疹、头晕、头痛的不良反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CHD心绞痛主要由冠状动脉、心肌暂时缺血与缺氧所致,发病时患者有明显的胸部不适与胸痛,若未及时且有效控制,随着病情的进展能够加重心肌缺氧与缺血问题,导致心肌坏死、心律失常等严重后果[7]。目前,CHD心绞痛患者主要采用抗血栓、抗凝、钙离子通道拮抗剂、降脂等对症治疗,其原则在于尽量在短时间内促使患者冠状动脉血供恢复,积极疏通阻塞的微循环血管,改善心肌缺氧缺血状态[8]。然而,临床发现,虽然常规对症药物能够缓解病情、对心肌进行保护,但部分患者的心绞痛发作仍持续恶化,致使治疗效果欠佳[9]。

替格瑞洛属于抗血小板聚集类药物,相较于氯吡格雷,其对于二磷酸腺苷相关血小板活化及聚集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10]。同时,替格瑞洛能够可逆性抑制血小板聚集,对正常的血小板功能无影响,停止给药后患者的血小板凝聚力能够快速恢复,有效降低出血事件[11]。替格瑞洛进入机体后可以快速达到活性状态,不需要经过生物转化,抗凝效果较为稳定[12]。随着现代中医药技术的发展,中成药在CHD心绞痛的治疗中也发挥出重要的作用[13]。中医认为,CHD心绞痛属于“胸痹”“心痛”的范畴,此类患者气虚血瘀,气虚则血运无力,血瘀使脉道阻滞,阻痹心脉而疼痛[14]。盐酸川芎嗪注射液是具有祛瘀止痛、行气活血功效的中成药制剂,可以抗血小板聚集,促使冠脉血管扩张,调节微循环,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免疫应激反应与脂质氧化反应,适用于供血缺失类心血管病患者[15]。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心绞痛发作频率、每次发作时的持续时间及各项心功能指标(CO、LVEF、SV)结果均优于对照组,提示两种药物联合治疗CHD心绞痛效果确切,究其原因可能为两药协同作用进一步抑制了血小板过度聚集,以及缺血再灌注损伤,使冠状动脉扩张,增加心肌缺血处的血液供应量,继而改善了患者的症状与心功能。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未见差异性,证实两种药物协同治疗并不会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安全性较为满意。

综上所述,CHD心绞痛患者应用盐酸川芎嗪注射液与替格瑞洛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改善心绞痛症状,强化心功能,安全可靠,具有临床应用价值。但本研究的观察时间较短,远期疗效及预后的影响仍有待进一步的长期随访研究。

猜你喜欢
川芎嗪血小板心绞痛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富血小板血浆盒联合头皮微针引入生发液治疗雄激素性脱发
血小板偏高对身体的危害是什么
心绞痛
老年冠心病患者警惕卧位性心绞痛
尼莫地平/川芎嗪双载药纳米粒的体内药动学和脑组织分布研究
申捷联合川芎嗪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观察
血小板减少会有“小红点”吗
川芎嗪结合针灸治疗颈性眩晕5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