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园博园罗汉松园观花植物调查与分析

2022-08-31 03:00张铭亦刘小彬黄秋燕
广西农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博园园林植物南宁

张铭亦 刘小彬 黄秋燕

(广东理工学院建设学院,广东 肇庆 526070)

观花植物是指具有奇特的花或花序,且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植物[1],观花植物资源以其丰富多彩的花色、沁人心脾的花香、秀美的花姿在风景园林植物造景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花开花落反映出丰富多彩的园林季相变化。[2]罗汉松园位于南宁园林博览园的中轴线上,占据园区主入口东大门的核心位置,以展示园林的自然山水美、生态文明美和人居栖地美为主要特色,是园区内以罗汉松为主的占地面积最大的植物专类园。[3]园区内除了有品种丰富的罗汉松,还有和罗汉松进行配景的观花植物。已有文献从风景园林学科角度对南宁园博园罗汉松园进行分析研究的成果较少,主要研究的方向是造景研究、罗汉松养护管理、景观营造等,叶劲枫等[4]对南宁园博园罗汉松园从罗汉松植物特色及应用、罗汉松园景区布局等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罗汉松园景观营造技法;于江珊[5]从宏观角度与微观角度出发,归纳总结出罗汉松专类园在植物造景时应从规划设计、植物生态习性、游憩需求及审美需求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曾志刚[6]对南宁园博园罗汉松养护管理措施进行探讨和研究,归纳总结出罗汉松全年不同月份的管理机制要点。但尚未见关于观花植物资源的研究报道。本研究对南宁园博园罗汉松园的植物生活型组成、观花植物资源进行分析,旨在为罗汉松园内园林植物优化配置、养护选育提供理论依据,进一步优化罗汉松园内观花植物配置,对促进展园的植物群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研究地概况

南宁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东邻粤港澳琼,西接印度半岛,是华南沿海和西南腹地两大经济区的结合部。南宁自然风光秀丽,绿化、美化、彩化与亚热带风光融为一体[7],水热条件良好,植物资源丰富,向来就有“中国绿城”的美誉。南宁市地理位置处于北纬22°13′~23°32′,东经107°45′~108°51′之间,属于湿润性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平均温度为28.2 ℃,年平均降水量为1304 mm,雨季一般是在夏季,干湿季节分明,干旱、洪涝、低温冻害、霜冻、热带气旋等灾害时有发生,其中旱涝情况较为突出。

第十二届南宁园博园以“生态宜居,园林圆梦”为主题,向世界各地展览与表现荟萃国内外的园林精华以及具有强烈地域特色的壮乡园林景观。罗汉松园位于南宁园林博览园的中轴线上,占据园区主入口东大门的核心位置,按照观赏特性分为六大展示区:入口迎宾区(罗汉松植物组团、花溪景观)、白玉坡景区(山石、水体景观)、明月山溪区(溪涧景观)、松溪别院区、山谷俯涧区(瀑布景观)和次生林带区,是园区内以罗汉松为主的占地面积最大的植物专类园。[8]

2 研究方法

在2021年5月29日至2021年6月6日对罗汉松园观花植物进行调查,采用实地调查法和数据统计分析法,现场记录罗汉松园观花植物的名称、种类及其基本信息,为了使结果更为准确,每调查完成一个区域就进行一次汇总,并且在平面图上标记已经调查完毕的区域,全部调查完毕后进行最终汇总,对南宁园博园罗汉松园观花植物进行生活型和观花植物资源统计分析,据调查显示,南宁园博园罗汉松园观花植物一共有29科34属39种,其中乔木类10种,灌木类15种,草本类14种。

3 结果和分析

3.1 植物生活型组成

根据植物的生活型,南宁园博园罗汉松园观花植物可分草本和木本植物,若将木本植物细分可分为乔木、灌木和藤本。[9]按植物生活型进行数据分析统计,结果表明:当前罗汉松园观花植物中,草本类14种,隶属11科12属,乔木类10种,隶属9科10属,灌木类15种,隶属13科14属,分别占罗汉松园观花植物总种数的35.90%、25.64%、38.46%,可以看出罗汉松园内大多数观花植物为灌木和草本,能够很好地与不同种类的罗汉松形成复合型配置模式,符合“乔—灌—草”生态建设理论,但园区内观赏乔木以罗汉松为主,观花乔木较少,且缺乏藤本植物,罗汉松园植物生活型组成如表1所示。

表1 罗汉松园植物生活型组成

3.2 观花植物资源分析

观花植物资源在园林植物造景中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其以丰富多彩的花色、沁人心脾的花香、秀美的花姿著名,以花开花落反映出多彩的园林季相变化[10]。第十二届南宁园林博览会罗汉松园主要是展示罗汉松的品种、营造些许特色植物观赏景观,并且兼顾该植物物种的保护、休憩娱乐活动、科普教育等功能。

3.2.1 乔木类观花植物资源

高大乔木在园林绿化中起“骨架”作用,是园林绿化不可或缺的角色,能与灌木、草本及地被进行组团,形成良好的垂直绿化带。乔木具有生态性、观赏性、经济性等作用,作为行道树、观果树以及绿化树种[11]。南宁园博园罗汉松园内的观花乔木大多数在春夏季开花,因为地处北回归线南侧,夏季雨量充沛,冬季温和,所以也有不少植物在秋冬季开花,例如黄金蒲桃(Xanthostemon chrysanthus)、 黄 金 香 柳(Melaleuca bracteataF.Muell.‘Re-volution Gold’)等,据统计,花色还是比较丰富的,有红色、白色、紫色、黄色等,罗汉松园观花植物统计 (乔木)如表2所示。

表2 罗汉松园观花植物统计(乔木)

3.2.2 灌木类观花植物资源

观花灌木是园林绿化的“肌肉”,是园林造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常处于乔木与草本之间,在绿色空间的构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具有成景快、色彩艳丽、栽培容易、观赏期长的特点。[12]南宁园博园罗汉松园的观花灌木应用较于园内植物群落树种占明显优势,该园的植物季相变化较明显,用观花植物本身的变叶或者花色的色彩通过点缀绿色系的草本植物,两两相对比可以满足视觉补色,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与些许建筑小品之间的色彩协调,这种配色方案使得该园的整体氛围轻快且不刻板。其夏秋两季花叶较春冬两季的色彩和形态变化明显,春冬两季该园景观稍稍单调、视觉效果相较不佳。南宁园博园罗汉松园的观花灌木花期大多集中在3~7月,园内灌木类观花植物花色主要有黄色、白色、红色,其中白色和红色居多,有部分紫红色灌木可以很好地让紫色或红色的观花乔木和草本进行渐变过渡,营造出自然和谐的植物景观,罗汉松园观花植物统计(灌木)如表3所示。

表3 罗汉松园观花植物统计(灌木)

续表

3.2.3 草本类观花植物资源

所谓草本植物,通常是指茎柔软多汁,含木质较少的具有观赏价值的一类植物,是园林绿化的“血肉”。[13]在北回归线南侧、有文明城市美誉的南宁,地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常年受季风的影响,气候环境较为湿润,在另一层面上为草本植物的茁壮生长提供了一个非常有利的自然气候条件。罗汉松园观花草本植物品种较多,花色丰富,有明显的季相变化,如若配置合理,将其与各种乔木、灌木、藤本植物相结合,即可打造出形态各异、不同风格的植物景观。据统计,该园观花草本植物花期集中于夏秋季节,花色主要有紫色、蓝紫色、红色、黄色、粉红色和白色。其中葱莲(Zephyranthes candida)、黄菖蒲(Iris pseudacorus)、梭鱼草(Pontederia cordata)、紫花鸢尾(Iridaceae)、美人蕉(Canna indica)、千屈菜(Lythrum salicaria)、睡莲(Nymphaea tetragona)系草本水生植物(种名后带*),隶属6科6属,罗汉松园观花植物统计 (草本)如表4所示。

表4 罗汉松园观花植物统计(草本)

3.2.4 乡土性观花植物资源

所谓乡土树种,是指土生土长的,能很好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的,较好融入当地自然生态系统的树种。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书籍,如《广西乡土园林树种种质资源调查》[14]、《广西植物名录》[15]等的基础上,对南宁园博园罗汉松园乡土性观花植物资源进行统计,共19种,隶属18科19属,罗汉松园乡土性观花植物统计如表5所示。

表5 罗汉松园乡土性观花植物统计

4 建议

4.1 科学选择园林植物品种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罗汉松园的观花灌木及草本较为丰富,但藤本植物应用较少,为强化罗汉松园整体景观风貌,突出天人合一的自然山水景观,应该增加观花植物的品种,协调各类植物比例,丰富园林植物景观的空间层次,才符合罗汉松园自然山水景观营造的需求;罗汉松园是以罗汉松为特色的植物主题特色园,以中国传统写意山水园林的手法营建,要表现罗汉松的主景地位[16],必须处理好其与建筑小品、其他植物和园内山石之间的关系;罗汉松园主要是展示罗汉松的品种、营造些许特色植物观赏景观,兼顾了该植物物种的保护,也可进行休憩娱乐活动、科普教育等功能,这种植物主题特色园的园林植物的选择,大都选择与其特色植物花叶同期同色系的一些植物,若该特色植物有特殊形状,则配置的植物可以合理搭配修剪一些简单的形状,如绿篱状、圆球状和其他几何图案的植株等。以植物特色园罗汉松园为例,该园在这方面的配置非常精巧且灵动,其园林植物选择的是花叶女贞(Ligustrum sinense‘Variegatum’)、金叶假连 翘(Duranta erecta‘Golden Leaves’)、 鹅 掌柴(Schefflera octophylla)等同期同色系植物,由于是常绿植物,因此四季都有景可观;在形状造型上该园为罗汉松搭配修剪了大大小小形状不一的圆形或椭圆形的同色系植株,且这些植株的叶子颜色相较于罗汉松都浅上几分,罗汉松的植株形态还是较尖锐的,这样的搭配就更加凸显了该园的特色植株,让人一目了然。

4.2 提高乡土植物应用比例

阅读相关文献,查阅相关书籍,参考南宁和其他城市的风景名胜区的植物配置,我们发现每个地方的风景名胜区对植物的选取各不相同,各具特色,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大多都会应用乡土树种。乡土植物是在原产地广泛分布且已经融入当地的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植物,尤其在城乡结合部、郊野公园、森林公园、城市近郊型景区等地域较多。[17-19]应用乡土植物是乡土景观元素在塑造地域性景观的手段之一,乡土树种的应用可以让人感受到植物的文化内涵和美学特征,且运用乡土树种可以提高存活率、降低养护成本等。[20]南宁园博园罗汉松园内虽然有应用乡土树种,例如鸡冠刺桐(Erythrina crista-galli)、小花紫薇(Lagerstroe-mia micrantha)、黄金香柳(Melaleuca bracteataF.Muell.‘Revolution Gold’)等19种乡土性观花树种,但是其品种和数量还有提升的空间。提高对乡土树种应用比例,保证罗汉松园内生态结构和植物群落的完整性[21],进一步营造出极具地域性的自然山水景观,鉴于当前罗汉松园乡土植物的应用情况,建议今后园内植物景观改造提升过程中考虑到南宁地区气候特征、园林植物对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等因素。两广(广东、广西)及海南全境属岭南地区,因此也要加大岭南特色的乡土植物的应用比例,例如集功能性和观赏性为一体的大叶紫薇(Lagerstroemia speciosa)、鸡蛋花(Plumeria rubra‘Acutifolia’)、四季桂(Osmanthus fragransvar.semperflorens)等,突出地方特色[22]。

4.3 加强园林植物养护管理

养护管理是园林绿化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只重视初期对植物景观的配置,而忽视后期的养护管理是许多植物专类园仍然存在的问题。罗汉松园作为一个植物专类园,种植了大批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罗汉松,虽说罗汉松寿命长、树叶常绿,且前期引种时选用的都是树形姿态优美、观赏价值高的罗汉松,如贵妃罗汉松(Podocarpus princess)、兰屿罗汉松(Podocarpus costalis)、镰刀弯罗汉松(Podocarpus falcatus),但是后期对其进行养护管理,使其长势良好,与周边植物景观相呼应是不可缺少的环节[23],应加强养护管理。第一,要加大对园林植物养护管理的费用投入,且将养护管理资金落实到位,对养护资金的运用进行严格的、科学的计算;第二,对养护管理人员进行统一培训,提高植物养护管理素养;第三,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同时配备先进的养护设备,定期组织学习养护知识,组建养护小组。通过以上举措可以提高罗汉松专类园甚至整个园林博览园的整体质量,打造植物景观优美、结构合理的罗汉松园。

4.4 丰富园林植物文化内涵

南宁园博园罗汉松园不仅要发挥其植物品种展示、科普教育、保护植物多样性等作用,还要凸显园区内的园林植物文化内涵。南宁市地处岭南地区,其浓郁的岭南文化是进行植物景观营造时需要充分挖掘和继承的。经过实地调查,发现罗汉松园能够体现岭南文化和蕴含壮乡特色的植物较少,作为南宁园博园占地面积最大的植物专类展园,是专类植物的景观特色突出表达的窗口,因此要挖掘园林植物的文化内涵,增加地域特色的植物景观,凸显地域特色景观,为罗汉松专类展园进行提质改造,可以分区域、分阶段进行富含文化内涵的园林植物景观的植入,可增加与岭南文化习俗相关的植物品种,如苹婆(Sterculia nobilisSmith)、桃金娘(Rhodomyrtus tomentosa)、龟背竹(Monstera deliciosaLiebm.)等具有岭南文化特色植物的种植,丰富罗汉松园内园林植物的文化内涵,在植物造景的过程中更加注重文化元素的融入,使园林植物不仅具有生态性、观赏性、可持续发展等特点,而且还具有一定的文化属性,可以充分展现山水优美、生态秀美和人美淳美。

猜你喜欢
博园园林植物南宁
张家口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现状及措施
南京园博园悦榕庄酒店
绿博园旅游业的发展对就业的影响探索
眷恋南宁
轻轻松松聊汉语——去南宁出差
参观园博园
西北园林植物景观的空间意象与结构解析研究
园林植物害虫种类及防治技术
感受南宁历史,感受美丽南宁
第四届“享受阅读 快乐成长”阅读表演秀邀请赛在南宁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