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单:让整本书深度阅读成为可能
——分梯度整本书深度阅读策略研究初探

2022-09-01 01:06王美娇
小学教学设计(语文) 2022年8期
关键词:西游记整本书梯度

文|王美娇

叶圣陶先生认为,读整本的书,可以练习速读、精读,养成好的读书习惯,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那么,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整本书的阅读,感受阅读的真正价值,促进学生语言与思维能力的提升?这是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毕竟,阅读是极个性的行为。但《打造儿童阅读环境》的作者艾登·钱伯斯认为,阅读是可以引导的。他认为,“有协助能力的大人”是阅读循环的中心。笔者认为,优化设计阅读单是让儿童爱上阅读,并成为一名真正具有思考力的读者,从而落实整本书深度阅读的好方法之一。

黄国才老师在《如何提升学生“整本书”的阅读力》一文中把整本书的阅读教学分为三种样态:启动课、跟进课和分享课。据此,笔者认为要想使儿童深度阅读整本书,阅读单的设计大体也可分为初读、读中和读后这三类。以下是笔者以“快乐读书吧”的推荐书目《西游记》为例,就教师如何设计有建设性的阅读单,成为真正“有协助力”的大人,梯度落实整本书的深度阅读,总结的几种做法。

一、初读阅读单,是整本书梯度阅读的前哨

为了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和欲望,教师往往要在阅读前上一节整本书的阅读导读课,由猜封面、了解作者、看目录、猜故事、阅读片段等组成。还可让学生在扉页写下自已的阅读期待,提出几个与本书相关的问题,再根据目录制订阅读计划。阅读计划表可以帮助学生更容易完成阅读计划,对自己的阅读行为有一个直观的评估。下表是五下“快乐读书吧”推荐书目《西游记》的读前计划:

学生根据这张阅读计划表开始初读整本书,更有目标方向。所谓初读,就是浏览读、速读、通读。初读过后,要对内容进行梳理,此时的阅读单可以是人物信息表,也可以是简单的概括归纳发现真相或是探寻最喜欢的内容、人物,最精彩的情节等等,以此激发儿童更多的阅读期待。如以下阅读单:

这份阅读单也可以边读边做,不断完善。这是最为粗浅的导读式阅读单,它变无目的地阅读为有意识地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去发现、探寻答案。如此,阅读就变成了一次有趣的历险,或者说探秘的过程,阅读的趣味性因为这份阅读单而提升了不少。学生们通过完成这张阅读单,对西游取经人物的印象会更加立体、更加深刻。

二、读中阅读单,是整本书梯度阅读的核心

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阅读有持续性,读中,教师一般要上一节阅读推进课。整本书不同于单篇,特别是比较难读的书、厚的书。“快乐读书吧”推荐的《西游记》版本分上下两册,共有140 万字,这套书是选择清朝初年的版本《西游证道书》,它尽可能保留了《西游记》的“原汁原味”,虽然对一些难字、难词、典故、俗语等都作了注释,但还是有不少学生有畏难情绪。这时,就需要教师上一节阅读推进课,撷取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来说一说、聊一聊,再次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比如盘点一下妖怪和妖怪们的宝贝,来一场“对对碰”的游戏;梳理感兴趣的章回《三打白骨精》《三调芭蕉扇》等试着说故事;还可以绘制西游人物卡片,聊聊西游人物的“朋友圈”等等。如下图:

这张阅读单模拟现实生活中“朋友圈”的形式,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习得跳读及前后勾连等阅读技巧。学生针对“朋友圈”这一社交平台,纷纷把自己的网名改成西游人物,通过角色转换,实现了“西游人物聊天室”,大家都觉得太有趣了。“朋友圈”让西游人物在21 世纪的今天活了起来。当然,在推进课进行当中,教师还可以抛出如下问题:《西游记》的诸多人物中,你最喜欢哪一个?人物刻画最为精彩的一处又是哪里?这样的问题,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人物的了解。当然,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依然会遇到很多难题,比如有一些故事情节复杂,一时无法厘清人物之间的关系,那么情节梳理图则大大降低了阅读的难度。如下图,把平时在语文课上习得的方法用在这里,不仅得到了知识的巩固,同时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了事件的来龙去脉。

借助这张情节梳理图,学生很快就把握了故事的重点线索,复述故事变得轻而易举了。还有一种读中阅读单是安排在阅读交流课前。阅读交流课是阅读一本书后最重要的一环,这是掌握阅读策略、发现写作密码、发展思维品质、促进自我建构的主战场。我们说“一书一得”,这个“得”便来自交流课的生成与顿悟。笔者认为做思维导图最能展现学生是否真的读通并读懂了整本书内容。思维导图犹如一本书的骨架,制作思维导图就是在提高儿童的理解归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当儿童理清整本书的思路,书就被读“薄”了。笔者在学生共读《西游记》时就要求他们绘制一张“西游路线图”,简单记录唐僧师徒经过的地方、遇到的妖怪和发生的事情。教师可以在推进课快结束时适时布置此项任务并指引学生参照每一回的标题,给一些有意思的情节取小标题,让学生在接下来两周的精读整本书过程中边读边设计。如下图:

这张阅读单做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学生一开始有畏难情绪,这时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告诉他们可以抓住第九十九回中的灾难簿子上写的内容来画,也可以看目录来画,这样就简单了许多。还可用回字结构、线性结构等图文并茂的做法来完成师徒西行所遭遇的“八十一难”地图。通过完成这样的阅读单,学生完成了一次情节梳理和回顾,对整本书的内容也更加清晰了。完成这样的思维导图需要文本细读,可引导学生再次走进相关的章回,去提炼归纳。此时,阅读者的角色也慢慢向研究者转换,悄无声息地影响着孩子们的阅读深度,初步实现整本书梯度阅读的理想样态。相信经过这样一番梳理,整本《西游记》已经牢牢地装在学生心里了。

三、读后阅读单,是整本书梯度阅读的升华

读后阅读单的设计主要作业是配合延展课,延展到写作,延展到活动,延展到更为广阔的阅读空间去,这不仅仅是读写能力的提升,更是精神境界的滋养与飞跃。《西游记》读完了,但很多学生都有一种意犹未尽之感,还有很多话要说,却不知从何说起,那就来场“西游人物研讨会”,对师徒四人论功行赏,设定奖次。如以下读后阅读单:

思考:根据唐僧师徒在西游路上的表现,结合如来佛祖的封职,你会给他们几等奖次?理由是什么?

要完成这样的交流,学生们必须调动阅读全书的经验,才能对人物进行合理的评价。可以猜测如来佛祖因何如此封职,也可以引发奖次的讨论。学生既要提出观点,又要摆出理由,实则是一场辩论赛。可以说,这张阅读单就如投进湖中的小石子,激起的却是学生们内心的千层波浪。这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的训练是绝佳的好时机。当然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衡量标准,但只要他们言之有理,皆可肯定。讨论的最后,学生发现他们缺一不可,因为团队所必需的要素全都占全了,从而引发对吴承恩人物安排其深意的叹服。当然形象最为耀眼的是孙悟空,笔者认为很有必要一起来探讨一下他的成长经历,开展话题交流,所以,又设计了一节以孙悟空为专题的整本书研讨课。以下是课前阅读单:

这样的一张阅读单一定会把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同时带领学生反观自己的成长,特别是对于正处在叛逆期的十一二岁的学生来说,从孙悟空身上引发了他们关于成长的思索。关于孙悟空的“变与不变”的话题探讨更是把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

在整本书阅读的最后,还可以抛出这样的阅读单:如果你有自己的取经团队,你想成为唐僧师徒中的谁?你会带上谁一起上路呢?学生不得不想象,如果自己要组建这样的一个团队,如何优化配置。无论是学习还是未来的工作都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实现共赢,现在通过这本经典名著的深入阅读,他们就可以进行提早思考。当然这本书还有很多可以撷取的瑰宝,如还可以举行“西游撷英会”,学习作者精彩的表达,如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描写、朗朗上口的诗词对联、有意思的称谓、充满玄机的数字等等,它像一个宝藏,只有真正走进且深入此书才能体会。后续还可以让学生写想象文,根据西游人物特点,想象他们来到了21 世纪的今天,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写一写读后感《人生当如孙悟空》等。笔者认为,教师无须做什么,学生们早就兴致盎然,下笔千言了。

总而言之,一本好书,就是一座灯塔,一个能量站,教师在慎重选择读物的同时,更要慎重选择阅读教学策略。儿童学会阅读需要教师运用一定的技术和手段,有梯度地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引导。阅读单,是非常好用的手段之一。另外,整本书阅读指导,教师应该始终站在儿童的立场上,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理解学生并强调儿童的主体性、主动性,强调讨论与分享,让学生感受阅读真正的价值,让阅读真正改变学生的精神生活。而教师们也应努力成为那个“灵魂有书香”的老师,做好儿童成长路上的“有协助能力的大人”。

猜你喜欢
西游记整本书梯度
《论语》整本书阅读
一个带重启步的改进PRP型谱共轭梯度法
一个改进的WYL型三项共轭梯度法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2020年思辨式整本书主题阅读1+2书单
一种自适应Dai-Liao共轭梯度法
一个具梯度项的p-Laplace 方程弱解的存在性
西游记
西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