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治理原则及水环境修复

2022-09-01 07:07魏志强张韬焦国嵩
科技创新导报 2022年11期
关键词:河流河道污染

魏志强 张韬 焦国嵩

(山东省青岛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山东青岛 266003)

环境问题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国际社会对于环境问题也越来越重视,河道的治理与水环境的修复是一项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工作。河流在整个水环境系统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主要发挥的职能是水的运输与贮存。过去,因人们过于注重经济的发展,导致自然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其中河流也受到严重破坏。而现在,人们为了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加强对河流的治理,必须要恢复水环境系统的生态平衡。

1 河流治理的现状

河流中主要的污染物包括悬浮颗粒物、化学有毒物质等,受到污染物的影响,河流的自然系统面对着挑战,河流中的许多生物都面临着灭绝的危险。据不完全数据统计,河流受污染导致的粮食减产120亿kg,河流污染造成的鱼类死亡高达870 万kg,河流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074 亿元,其中,仅由于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占据76.2%[1]。

由此可见,进行河流管理是一项非常急迫的工作。当下,进行河流管理最主要的目的是恢复水环境生态系统。而为恢复河流的原有的生态,需要依靠大家的共同努力,要想解决问题就必须先发现问题,且要明确问题的重点。河流目前最主要的问题集中在其自身承载环境污染的能力下降,河流中的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出现大量生物富集的情况,造成大量的河流生物死亡。所以,必须要加强河流的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地恢复河流的生态系统。

2 河水环境管理与修复措施

2.1 河流稀释

河水稀释是减少河水污染程度的一项效果显著的方式,能够极大程度地改善水质的情况。稀释能够降低水源中污染物的浓度,进而能够减少河水受到的损害,较为明显地提升水质的质量,对减少污染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2 自然修订

堤防工程建设能够有效地减轻河岸被侵蚀的程度,从而能够使河道的稳定性得以增强。很多人类活动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河流的生态情况,特别是人们的休闲活动总是会影响到河岸的稳定性,最终可能会引起河岸堤防的倒塌。堤防倒塌的情况可以根据其特点分为几类,而如何防止出现倒塌的情况,其中包含着很多的学问。首先,人们需要考虑如何能够避免出现倒塌问题,以及如何对倒塌的情况进行预防,河流治理过程中提出的方案必须要有效、可靠、能够实行,并且要能够充分考虑各种因素。河流不仅发挥排水、防洪等作用,也是生物重要的栖息地,还是风景秀丽的自然风景区。

2.3 植被种植与保护

河岸边的一些生物因素对于提升河流的质量及维护河流的生物多样性有重要的意义。岸边的植物能够逐渐演变为湿地等自然风景,能够有效地保证生物多样性,提升河流自我净化的能力。湿地的功能是多种多样的,对于河流生态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其能够稳定土壤结构,避免出现土地流失、自然灾害等问题,能够防止污染源对于河水的严重影响。另外,湿地能够有效地降低污染物对河流生态的影响。所以一般可以在污水的排水口附近或者是低洼地进行湿地的建造,其也能发挥储水的功能,确保河流中能够长期有水流动,即使是在比较干旱的时节,也有一定的常流水。同时,湿地也能够在洪水泛滥的时期减轻河流储水的压力。在很多的河流治理工作中,都对岸边的植物造成了一定的损坏,河岸植被对于河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能够加固河岸及保护河岸周边的环境,为动物提供生活的场所。在人为种植河岸植被时,尽量选择适合河流的植物,减少人为因素对植被生长过程的干预,并且尽量丰富植被的种类。岸边隔离区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判断建设的宽度,如土壤的类型及植被的分布情况等,所以治理人员还需要加强研究,积极进行实地考察,最大限度地发挥保护河流生态的作用[2]。

2.4 河流弯道矫正

在河道上开展某些工程,可以有效地改变河流的状况,例如,进行弯道矫正。但是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发生洪水等自然灾害的风险,并且这一过程中需要进行树木的砍伐,而树木的砍伐将会影响到生态环境的稳定性,造成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很多国家都进行了河流弯道的矫正工作,目的是有效地提升河流的流量,同时也能够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很多地区在河道上开展某些工程措施来将其矫正之后,这些河道已经恢复了往日的生态活力。目前,我国也开始采取工程措施来尽可能恢复河流原始的生态情况,改变以往进行河流治理的方式。在进行河道治理时,要对河道的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并且要对原先的河道治理的模式进行积极的创新。不能强行将本来弯曲的河道改直,河道的断面应该满足一定的规律,确保河流附近的生态特征能够丰富多样,确保最终形成稳定发展的生态体系[3]。

2.5 河床隔离与覆盖

如果河流的污染问题是内源性污染,那么进行隔离和覆盖河床将是一个合理且效果良好的治理办法。一般要进行分离的是像重金属离子这样的物质,通过化学手段来实现对富营养化的控制。但是,在选择隔离方法的过程中,必须要掌握一定的规律,因为河流的变化情况是多种多样的,隔离的效果比较容易受到影响。在某些状况下,隔离污染可以通过覆盖被污染的河床来解决。例如,用干净的泥沙来对受污染的河床进行覆盖,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能够大量去除汞物质。

2.6 河流维护

河流治理工作中,必须要定期对河流进行维护,及时发现其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解决。首先,需要定期进行水样检测,从而能够掌握其水质的变化情况,并以此为基础,制订下一步的治理方案。其次,要对岸边的植被进行灵活的检测,对其进行细致的保护,或者采用人为干预来增加植被的物种多样性。最后,要对河床中出现的淤泥进行定期的清理,并且要采取某些措施来减少淤泥的产生,确保河流能够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之中恢复生态能力[4]。

3 案例概况

某市全市河流共有310 条,河道总长996.67km。其中,该市60%以上河流雨源型明显,雨季来临时,河水陡涨陡落,旱季径流少。随着该地区人口数量急剧上升,河流纳污能力逐渐变弱,加之,该市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滞后,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该市多条河流受到不同程度污染,变黑变臭。所以,对该河流进行治理和水环境修复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3.1 有效恢复河流生态

河道治理主要是利用河流自身的规律及其被污染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对于水流的水位以及水流的条件进行调整,通过采用一系列的措施来恢复河流原有的功能。但是在实际的河道治理工作中,经常会出现过度重视完成治理工作,而忽略了在治理的过程中仍然需要对水环境的生态进行良好的保护,导致在河流治理的过程中河流的某些生态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而造成的这些破坏是非常严重的,导致河流中的生物多样性改变,并且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河流的供水功能不能正常发挥,以及河流周边的气候情况遭到影响,导致水土流失、植被破坏,过去河流河道附近美丽的景色都因人为因素而一去不复返。对于河道治理工作,如果能够采用合理的措施来完成生态的恢复工作,那么不仅能够让河流恢复其原有的生态能力,并且能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而只有当人们在意识到河流生态遭受严重的破坏之后,并开始重视要加强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重新思考人与自然之间应该怎样和平共存,其思想觉悟的提高对于河流生态修复工作来说是非常有意义。水环境修复后水样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水环境修复后水样检测结果(单位:mg⋅L-1)

3.2 充分发挥河流的各项功能

完成河流的治理工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能够使河流原有的功能得到最大程度上的恢复,而河流能够发挥的功能是多种多样的,包括灌溉、排水、供水等。通过河流治理,能够让受到污染的河流恢复其往日的功能,同时,也能够让这些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5]。生态问题并不是一件容易解决的问题,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以及采取合理的措施。在进行河道治理工作时,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河道的生态环境不被破坏,不仅能够促进河道功能的发挥,还能促进河流生态环境的恢复。如果河水的生态得以恢复,那么不管是在什么样的季节条件下,都能够满足人们对于灌溉的要求,以及人们对于河流运输的要求。

3.3 河流水污染的特点

该市很多流域都受到了各种程度的污染,很多河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及区域内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所存在的水污染问题是较为严重的,需要及时地对其进行治理。河流的水源一般都来自于深山、山谷之中,因为地形地势的影响,导致水流的速度较急,这部分水源一般不会遭受水污染。到河的中下游地区,大多数都是平原地带,这部分地区一般都是有人居住的地区,或者是方便建造工厂的地区,所以这部分水源容易受到各种人为因素的破坏,造成严重的水污染问题。特别是在城市化与工业化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河流的受污染程度越来越严重。城市生活的污水及工厂中排放的工业污水都被排放到了自然河流当中,导致河流的水质受到严重的污染,城市河流段的生态特征相比之前发生巨大的转变,河流自身水净化的能力也在日益减弱,而城市中的人们生活用水也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于这些城市河流,所以人们的生命安全也受到了来自水污染的影响。城市河流受到污染的来源主要是工业废水、生活废水、第三方废水等[6]。

4 河流治理与生态修复的原则

4.1 生态治理原则

人类的某些活动给自然环境造成了致命的伤害,严重影响到河流的生态系统。在进行河道治理时,应该尽可能地保留原有的生态系统,尽量不要对河流的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尽量减少人为的参与,必要的时候,适当需要进行人工修复,可以通过在河边种植树木等方法来对河流进行治理,在选择植物的过程中,应该尽量选择符合河流自然发展需要的类型。

4.2 远近结合

河流治理是一件关乎子孙后代的大事,是一项长期的事业。所以在进行河流治理工作时,必须要进行详细的部署与规划,一步步地达成最后的终极目标。并且在制定治理规划的过程中,要全面考虑各种现实因素的影响和限制,确保治理方案科学合理,能够有效地恢复河流的生态能力,为人类后代造福。

4.3 与区域规划相统一

河流的治理要对周边地区的各种情况进行综合的考虑,不能够片面地进行分析,毕竟进行河道治理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服务,必须要把人们的利益放在首位。如果区域规划和河流治理出现了冲突,那么最先考虑的是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损伤。河流治理也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需要跟经济社会的发展一同前进[7]。

4.4 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在进行河流治理时,要坚持人工修复与自然修复齐头并进,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核心理念,最大限度地改善河道的生态环境,建设更加美好的河流自然环境,为河道生态赋予更加强大的生命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河流生态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保证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通过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该市完成了流域面积50 万km2以上河流管理的划界工作,先后排查处理了“四乱”问题252 个,处理了超过150 多亩的网箱,并持续开展着河流治理与生态修复工作[8]。

4.5 统筹规划,综合治理

水环境的生态修复工作的系统性很强,涉及专业领域较为广泛,所以需要完成各行业之间的统筹兼顾,才能发挥更加良好的治理效果,并且要综合考虑各种生态问题,不能顾及一方而失去另一方,出现一边建设一边破坏生态的情况。

截至目前,该市共有市、县、乡以及村四级河长4563 名,另外还聘请了河道警长389 名,水利专家109名,环保专家230 名,志愿者1684 名,河道管理保洁员2158名,实现了全市310条河流河长治全覆盖,打通了河流管护最后一道防线。

5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水资源污染的问题非常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及经济社会的发展。基于此,本文以某市河流治理及水环境修复为例,历经7 个月之久的水质检测,研究不同工艺处理效果,得出河流稀释、自然修订、植被种植与保护、反曲工程、河床隔离与覆盖,以及河流维护等多措并举对该市河流治理及水环境修复效果较好,出水量达到Ⅲ类水指标,同时,本研究也为同类工程项目滑坡治理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和可靠指导。

猜你喜欢
河流河道污染
河流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河道里的垃圾
山溪性河道植物选择与应用
南京市鼓楼区黑臭河道的治理
某河河道演变分析
静静的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