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智力因素影响学生国际课程学习的案例研究
——以澳大利亚VCE物理课程为例

2022-09-02 07:04赵振宇张少阳陆建非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动机物理因素

赵振宇,张少阳,柏 萍,陆建非

(1.上海师范大学数理学院,上海 200234;2.上海市崇明中学,上海 202150;3.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上海 201815)

一、研究缘起

燕国材于20世纪80年代发表了《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一文,从而在教育学界掀起对非智力因素的研究浪潮。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非常大,与素质教育有密切的关系。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也就是说,素质教育不但要注重培养人的智力潜能,而且要注重人的非智力潜能的培养。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相辅相成:一个人的智力水平高,学起来就得心应手,则学习兴趣就高,自信心就强,促使非智力因素向良性方面发展;一个人非智力因素好,有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毅力和韧性,也会使其智力水平慢慢提高,最终获得成功。非智力因素可划分为广义上的非智力因素、狭义上的非智力因素和具体的非智力因素三个层次,具体内容见表1。①燕国材:《非智力因素与学习》,湖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32-33页。

表1 非智力因素的概念分类

由此可见,整个非智力系统可划分四个子系统,分别为实现心理动力机能的动力系统、起着激励调节机能的激励系统、实现评价整合功能的个性品质系统、对人的心理活动和外部行为起调节控制作用的最高调控系统。这四个子系统构成了一个完整统一的有机体。①梁维如:《非智力因素结构与功能的系统探析》,《朝阳师专学报》1990年第2期,第6-11页。

关于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的认识,国内学者经历了从最初的只重视智力因素的作用到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再到现在的重视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共同作用三个阶段。目前多数人已经接受了学生的学习成果取决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共同作用,智力因素促进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而非智力因素又影响智力因素的发展。因而想让学生取得学业上的成功,教师在教育中就要把重视培养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放到同样重要的位置上。②燕国材:《再谈非智力因素的几个问题》,《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3期,第113-125页。传统上,人们对物理学科教学的关注点往往集中在智力因素方面,而忽视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激发兴趣是促使学生学好物理的先决条件。教师通过巧妙的预设,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能够让学生自觉学习,积极探索,保持学习的持久性,从而实现创造性学习。那么,为什么上海市高中生选修物理课程的人数较少呢?在国际课程体系下的物理课程学习过程中,非智力因素对中国学生的影响有哪些?对于这些问题,始终没有一个系统的回答。VCE(Victoria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以下简称VCE)课程是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高中课程体系,由维多利亚州高考课程评估当局(VCAA)对学生考试成绩进行审核和评估。本文通过对上海市一所民办国际高中VCE课程班进行调查,研究非智力因素对学生选修VCE物理课程的影响,主要从兴趣、动机等非智力因素的角度分析学生选修物理课程的原因,希望能够对上述疑问的解答有所启示。

二、非智力因素影响学生物理学习的调查分析

本次调查对象为上海市某国际高中VCE物理课程班,该校连续多届VCE毕业班录取情况都不错,符合学生家长的预期,是一所典型的优质国际高中。调查目的是从非智力因素的角度找出学生选修物理的原因。本次调查共发放50份问卷,回收48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31份。以下主要从非智力因素的角度分析调查结果。

1.兴趣因素

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并在其中产生积极情绪体验的心理倾向。兴趣是以人认识和探索或从事某项活动的需要为基础,着力探索或从事该项活动的心理倾向,它表现为人对某种事物或活动的积极的态度和情绪反应。兴趣涉及情感卷入,伴随着行动表现,能够促进人们对事物的注意力和专注度,会对个体的行为产生推动作用。如果学生是因为喜欢物理或是出于兴趣而选修物理,那么他在学习物理时的注意力会更集中而持久,思维活动会更活跃,会对物理学习产生积极的效果。

如图1所示,调查发现,仅有四成左右的学生是出于对学习物理的喜爱而选修物理课程的,多数学生对物理表现出勉强或不喜欢。这一现象引出了两个问题:首先,选修物理的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不大,其学习物理的原因何在?其次,选修物理的学生尚且不甚喜欢物理,那些不选物理的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更是可想而知,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学生普遍对物理不感兴趣。

图1 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

需要指出的是,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如果能够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将能激发课堂的活力,从而使得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实验教学的具体作用如下:一是物理实验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在传统教学中,物理往往显得晦涩难懂,同时课后的“题海战术”更是让学生苦不堪言。而物理实验提供了一个更直观的崭新视角,让学生体会到物理不是教科书上呈现的“公式化的物理”,它根植于实际生活中,可以被感知和触摸。二是实验能够帮助学生构建物理概念及加深对物理规律的认识。在物理学习中,物理概念是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概念往往是从物理现象中运用一些科学方法抽象出来的,而实验可以再现这些物理现象,这样学生能够透彻理解这些抽象概念,体会到“活生生”的物理,从而正确地建构物理概念。同样,对于物理规律的学习亦是如此。规律是客观的,通过带领学生对一些物理规律进行探究或验证,能够切实有效地优化学生对于物理规律的认识。三是实验能够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意识及提高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①李军:《浅谈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新课程(下)》2017年第5期,第123页。

图2也显示,接近3/4的学生表达出喜欢上物理实验课的意愿,这表明学生并不是完全不喜欢物理学科,他们只是对物理学科的教学方式产生了抵触情绪。具有丰富的物理现象、更多动手实践机会的物理实验课可以很好地改变学生对物理课的看法。通过对部分学生访谈可知,学校并未配备完善的实验设施,学生实际实验情况不尽如人意。考虑到学校的物理选课人数、物理教师配置、物理考试要求等方面的因素,从经济和效益方面来看,学校实验教学工作没能系统开展也是无奈之举。但长期来看,缺乏实验教学的物理课堂培育出来的人才是不符合教育要求的,也是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的。

图2 学生对物理实验课的兴趣

综上,选修物理的学生多数并非出于对物理的学习兴趣而选择物理课程,具体来说,他们对传统的物理课堂上讲公式、课下做习题的授课模式不感兴趣,而对拥有丰富的实验现象、更多的动手实践机会的物理实验教学产生期待,因而可以抓住这一契机,系统开设物理实验课,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又能培养其动手实践能力。

2.动机因素

动机是指引起个体活动,维持并指引该活动朝着某一目标发展的心理倾向。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是指学生对活动本身发生兴趣而产生的一种动力,这种动机是指向活动本身;外部动机是指由活动以外的外部诱因而激发起来的动力,这种动机是指向活动本身之外的其他目标。②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第2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8-85页。兴趣与内部动机都可被视为引起个体行为的内在原因。以学习活动为例,学生如果对学习活动发生兴趣,就会产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意向,这有利于学习的成功,而成功带来的满足感又会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使学习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而外部动机的满足在于活动之外,主要是学生对活动结果产生的兴趣。外部动机一旦得到满足,动机便会下降,具有不稳定性。因而关注学生选修物理的动机,并区分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是十分重要的。调查发现,学生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动机:

(1)高分导向

从图3可以看出,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选择物理能使他们取得较高的分数。这里有两点需要说明:一是所调查的学校生源情况。实际上,选择VCE课程的学生大多初中学习基础不好,在国内高中竞争力不强,但是相较于澳大利亚本土学生及其他国际学生来说,他们在数理化等理科学科学习上还是有优势的,而且VCE物理课程本身难度低于IB课程、AP课程。对他们而言,物理的主要难度在于非母语的教材和考试,即能否理解英语命题的内容和题目。二是VCE课程的评价制度。考虑到不同学科的学习难度往往不同,且选考人数、竞争激烈程度也不尽相同,为了确保公平性,课程考试的原始分会通过加减分的方式转换为标准分,一般像数学、物理这类较难学习、竞争激烈的学科会获得加分机会。这一政策使得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得到更高的成绩,从而具有得分优势。结合以上两个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学生选择物理可以发挥其得分优势,从而取得较满意的分数,因此,他们更多的是出于升学目的而选择物理课程。

图3 学生选择物理受物理分数的影响

(2)专业导向

图4清楚地显示了完全及基本符合专业录取的要求而选择物理的学生超过总人数的2/3。总的来说,VCE课程对于学生选课没有过多的限制。除了必修英语课程、学校开设课程数量有限外,学生选课有较大的自主性。但同时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学生选课组合实在是太多了,这对于部分大学专业来说不适宜。比如,数学、物理等基础课程对于大部分理工科专业来说都是必需的,如果学生在高中阶段没有学过相关内容,那么进入大学学习这些专业的压力会非常大,甚至可能完不成学业。因而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部分澳大利亚高等院校在部分专业录取要求中对学生的选课进行了限制要求。例如,根据2019年墨尔本大学科学学院学术委员会的决议(Resolutions of the Academic Board Science),学生如果想要申请该校的理学学士学位,除了要获得较高的总分之外,还必须在VCE课程中选修数学方法或专业数学中的一门,以及生物、化学或物理中的一门,并且学科得分不能低于25分。

图4 学生选择物理受专业录取要求的影响

(3)课程设置

此外,学生选择物理课程的又一重要原因就是学校课程安排的限制。尽管VCE课程宣称包含近百门课程可供学生选择,但出于实际选课人数等因素的考量,学校所能提供的实际课程数有限。如图5所示,近七成的学生认为选择物理是受到了学校的限制,这也就是说大部分学生选择物理可能是学校安排的或者说学校在学生课程选择过程中起到很大的作用。通过对部分学生的访谈可知,多数学生选择VCE课程是出于获取文凭的需要,为了获取本科学历,只需要听从学校安排选课即可。

图5 学生选择物理受学校课程限制的影响

综上所述,修读VCE课程的学生选择物理学科的动机,主要是为了在与其他国际学生竞争过程中,获得更高的分数,进入某些特定的专业;或是被动服从学校的课程安排,即多是出于升学的考虑而选课。他们的选课动机是外部动机,选课目的带有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这一现象不利于教育发展,有必要进行改善。

3.情感因素

留学教育的发展与社会的需要分不开。近年来,新兴富裕阶层的出现,中国家庭在全球范围内配置教育资源的能力和意识大大加强,他们迫切需要为下一代找到新的学历晋升之路,国际课程班就成为他们不错的选择,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将子女送出国门留学深造。这一方面可以避开国内激烈的学业竞争,另一方面又能接触国际优质课程体系。

与留学教育同步的是就业、移民倾向,以往大多数留学生会选择留在留学国家发展。调查数据发现,大约1/3的学生有留澳就业的倾向,一半以上的学生明确表示不考虑在澳大利亚找工作,即大部分学生都有毕业后回国就业的打算。根据访谈的情况来看,可能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家庭情感因素的影响,学生对家庭的情感纽带强烈,大部分学生家境良好,学生在国内的生活条件丝毫不逊色于国外,因此移民对他们缺乏吸引力。访谈中发现学生普遍认识到人际关系和情商是职业发展的因素,相对于西方文化主导下的澳大利亚社会,华人多少会受到歧视和排斥,这使得他们对移民产生顾虑。二是中澳两国经济增长的变化。近几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综合国力的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特别是以上海为代表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活跃,相对机会更多,使得移民的吸引力相对下降。因此,选修VCE物理课程的学生并非以移民为首要目的,他们更多的是为了逃避国内理科教育模式体系下的激烈竞争,获得一纸“洋文凭”,成为新一代“海归人才”,将来可以在国内就业市场中增加筹码,为个人发展助力。

结合上述讨论,学生学习VCE物理课程主要是为了在澳大利亚大学学习,属于外部动机,而并非出于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物理课程的目的非常功利,学生家庭亦受到功利主义的影响。以往社会大众普遍认为国际学校的课程比起国内公立学校的物理课程,更多的是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创造力。从上述实证研究的结果中可以看出,以VCE物理课程教学为代表的国际课程,在落户中国的过程中,也避免不了应试教育和功利主义的弊端。

三、研究结论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从非智力因素的角度分析学生学习VCE物理课程的兴趣、动机、移民倾向等问题。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VCE物理课程本身并未产生足够的学习兴趣,原因如下:

1.兴趣因素

仅有四成左右的学生是出于对学习物理的喜爱而选修物理课程的,多数学生对物理表现出勉强或不喜欢。选修物理的学生多数并非出于对物理的学习兴趣,而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表明学生可能是对传统的物理课堂上讲公式、课下做习题的授课模式不感兴趣,进一步说,相关课程省略了实验操作环节,而完全采用物理理论课程设置,不符合学生物理学习的认知规律,具有强烈的应试求学因素。

2.动机因素

学生选择物理可以发挥“数理化”的得分优势,在国际课程中取得较好的分数。学生选修VCE物理课程主要是为了获取更高的分数,满足澳大利亚大学特定专业的录取要求。

3.情感因素

学生主要受到家庭对子女本科学历需求的影响,为了获得大学学历,并没有进一步海外深造的打算,因而对澳洲移民与就业的意向并不大。学生本人对自己原生家庭和故乡的感情纽带很强,为移民而学习不是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主要动力和目的。

四、改进策略

从物理学科的角度来看,物理学是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的重要来源,物理对于促进学生科学思维发展、推动社会科技进步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结合上述结论,我们提出以下解决策略:

1.加强兴趣

实验是物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我们应在物理教学中重视物理实验。相关学校应该投资建设与课程体系配套的物理实验室,让学生动手开展实验,培养物理实验能力,激发物理学习兴趣。具体做法为:鼓励学生自己多动手,通过积极参与逐步培养理性思考的习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探索物理规律;把物理实验和生活实际相联系,利用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利用多媒体,通过大量丰富的事例丰富学生的视野;处理好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的关系,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提高实验教学效率。

2.端正动机

教师在课堂上结合生活实践、趣味物理演示实验等教学手段,展示物理学科的趣味性、实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具体做法为:学习动机与学习目的相联系,课堂教学应当把个人的学习与国家建设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联系起来,树立正确的留学观;明确学习内容的意义;了解物理学科所学内容的实际用途及其对树立科学观念、提高探索创新能力的意义;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明确VCE物理课程每一方面的具体目标,建立一个完整的目标网络,清楚个人在学习中应做出的各种努力,从而能更充分地激发学习动机;及时检查学习结果,学习的成功与失败都有强化学习动机的作用,因此,应及时检查学习结果,使学习动机不断强化;学校应当积极鼓励学生参加物理知识竞赛,以激发学习动机。

3.维系纽带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的态度的体验,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影响学习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积极丰富的情感能促进学习者的认识过程、意志过程,使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发展。由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情感必然成为影响学习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能使学生养成积极的学科情感的方法有很多:国际学校的教师应在物理教学中展现出激情,不断自我完善,以充满求知欲的热情带领学生去探索物理世界的奥秘,这样就会对学生学习情感产生积极的影响;教师要爱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和成长,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教师要耐心地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应过多地苛求、指责,让每位学生都感受到教师的爱和期望。让学生体验成功,要注意设置教学内容的层次和梯度,创设更多的条件,让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避免产生厌学情绪。

猜你喜欢
动机物理因素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只因是物理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动机比能力重要
处处留心皆物理
解石三大因素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动机不纯
我不是教物理的